浅论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2023-04-05 02:18任玉强
学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学校

任玉强

(甘肃省民勤实验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赏识教育,即教师利用表扬和激励的措施来进行班级管理,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然而,由于当前一些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这种创新式的教育理念只局限于口头上的称赞而未落实于行动中,教师未能从内心世界去尊重、认可和理解学生。基于此,本文对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进行研究,以期让赏识教育成为一把“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从而引导学生在充满关怀和爱意的管理中锤炼优秀的品格、取得骄人的成绩。

一、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校赏识教育的氛围不足

对学校班级管理而言,教育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校风、班风,如果学校注重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温暖、友爱、和谐的氛围,那么赏识教育就能得以高效推行。然而,当下不少学校未真正意识到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不少学校一直将一种严肃、严谨的校风作为办学宗旨,当学生犯了错,学校不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需求,一味地将批评或处分作为教育手段,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对教师也缺乏赏识教育的培训,使得刚性管理大量存在,影响了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内的推行。另一方面,学校班级管理制度僵化且缺乏有关赏识教育的内容。不少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只是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并没有针对赏识教育的开展做详细规定,因此无法激发教师对工作的激情,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方面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二)赏识教育的方法单一

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班都会出现极个别“问题”学生。尽管不少班主任教师都认可赏识教育的意义,并且在此方面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行动,不断调整其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但仍有一些教师由于班级管理经验缺乏,采用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当学生取得学习或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时,他们总是喜欢语言赏识,即常会说一些“你真棒”“加油”“继续保持”等的话语,由于这些话常被他们应用于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上,学生就会感觉教师的表扬和激励十分敷衍,便会心生厌倦。当每一个做对事情的学生都听到同样一句的“你真棒”时,有的学生就不会对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感到期待和惊喜了。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性格塑造、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希望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是独一无二的,这就决定了班主任教师的赏识教育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不然会使学生感觉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并非是发自内心,所以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用心学习、用心做事、好好做人的积极性。

(三)学生对赏识教育认识不深刻

根据笔者的调查得出结论,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对赏识教育认识不深刻。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将教师对其的赏识看成理所应当,并不会因此而感恩,更不会以此为动力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有的学生面对教师的鼓励和激励无动于衷,甚至认为教师的赏识教育虚假、不真诚。也有部分学生虽然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理解和认可,但自身又不愿意继续努力,当某一次成绩好被教师肯定,就会以为自己十分了不起,不思进取,老是沉浸在赏识教育为他们所带来的优越感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当老师用眼神、肢体等非语言行为表达对自己的赏识时,他们尽管表面上自我感觉良好,却始终没能将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化为一种持续进取的行动。

(四)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内容中缺乏渗透

由于传统的班级管理程序模式化严重,使得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内容中缺乏渗透。一方面,学校在制定班级管理内容时,总会将学生的学习、班级日常纪律作为重点,班级管理内容缺乏情感教育、激励教育、欣赏教育元素,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总是会产生一定的隔阂。尽管一部分学生表面上表现得十分乖巧、听话,但内心深处的反抗意识十分强烈,不能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内容中缺乏渗透,也导致班主任对学生赏识教育的关注不全面、不客观,严重制约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

大部分学校都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将其列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会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在每一次例会上校领导都会强调将学生行为规范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也会为每一位班主任架构好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班主任只需要照章办事就行。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但由于一些制度过于细化,忽略了教师需要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照章办事只会使得赏识教育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再者,由于有些班级管理制度过于细化,教师只能按照一些管理细则的内容来激励学生,若是谁违反了细则也会受到扣分等惩罚,这使得班主任失去了灵活性和自主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表面上看来班级考核结果良好,但班级学生却并不认可,使得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陷入越来越被动的地位。

(二)教师层面

首先,一些学校对新班主任的培养,主要是让他们跟着年龄较大的班主任学习。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年龄较大的班主任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时处事老道、有原则,在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极有个人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需求日益个性化,这些教师在赏识教育方面的思维判断上,容易以先前的认知、观念处理当前的事情,赏识教育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来开展,老教师容易用自己对学生学习问题的预判来影响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新班主任如果全盘接纳并执行,那么也会引得学生不满。其次,一些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时,只对学生的日常性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并未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进行动态分析,只是按照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当学生出现打架、逃课等行为时,教师没有第一时间与学生细心沟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对他们进行批评。最后,在一些涉及赏识教育的讲座中,班主任教师只是在一旁听专家讲一些赏识教育的案例,未能将那些案例及时地为我所用。因此,只有提高班主任教师的个人素质,才能保障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内顺利推行。

(三)学生层面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快速发展期,心理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尽管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但他们对善恶、美丑、好坏还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有一部分学生会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将“别人是否顺从我的意思”作为善恶、美丑、好坏的唯一评判标准,以至于当他们学习方面的错误思想以及行为被教师批评时会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往往表现得“口服心不服”。这种情况,加剧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亟须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来建立师生之间深厚的信任关系。与此同时,中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创新思维能力也在高速发展,他们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感兴趣,但真正动手去做时却容易见异思迁、半途而废,他们还常把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作为生活和学习的目标,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不惜顶撞教师或家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时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适时给予其帮助和鼓励,通过以柔克刚的方法帮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三、班级管理中提升赏识教育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一)学校要着力营造赏识教育的氛围

首先,学校应充分借助学校官网、校报、公众号、公告栏、宣传栏对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在教师群体中树立赏识教育方面的班级管理先进个人。还应定期在校园内举办以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或经常在班级内召开赏识教育的主题班会,还要定期借主题班会的机会向教师、学生、家长传播赏识教育的理念,另外还要多邀请校外的名师或赏识教育方面的专家入校交流实施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以丰富和完善本校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次,要以赏识教育理念制定班主任管理机制。具体的做法是学校从促进班主任教师成长入手对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些僵化的制度进行改革。学校应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即让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编写、决议以及执行,校领导应抓住班主任在实施赏识教育中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最真挚的评价。最后,学校应设定学生评价制度,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模式,然后选择一个公开场合对“学生最满意的班主任”进行评价、表彰,让班主任在赏识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选择多样化的赏识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尽管语言赏识是一种最简单的赏识教育方式,其让他们快速找到好好学习与做事的热情。但一味地使用语言赏识,难免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或“不真诚”,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赏识方式来让学生最直接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与夸奖。首先,教师可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如橡皮、笔记本、文具等,这些奖品虽然不贵,但足以将“赏识”内化于学生的心中。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定期评选“学习之星”“礼貌之星”“劳动之星”等,并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以相对应的荣誉称号。最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差异化的赏识教育方式。针对优等生,教师应在班级这个群体的大环境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教育方式应当以鼓励、赞扬的语言为主,从而强化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针对中等生的赏识教育,教师应多关注这些学生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以及兴趣点,通过语言、表情、手势语等方式给予他们点拨和激励;而在对学困生进行赏识教育方面,教师应当多为这部分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可以在班级中发光、发热的,班主任教师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让这部分学生重获自信。唯有如此,赏识教育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

(三)让父母参与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要想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赏识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教师和家长必须明确,赏识教育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长与教师一道担起育人的重任。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管理孩子的责任推给了教师,平日里只会给孩子施加更多精神上的压力,不去关注学生表现不好的原因,只会因为某一件事去批评孩子,在无形之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还有一部分父母总喜欢把“别的孩子有多优秀”挂在嘴边,以为这也是一种赏识教育,岂不料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故意表现出接近于“坏孩子”的极端行为。当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时,家长不应一味责怪孩子,还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反思自己对于他们的问题处理的方式是否恰当,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应当第一时间与孩子进行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帮助孩子梳理心结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作为班主任,应该定期通过公众号、社群、社交账号等与家长就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引导家长学会尊重、理解孩子,共同为孩子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学习、生活氛围。

(四)建立学习档案,对每位学生进行赏识

由于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想在短时间内将赏识教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内容中,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校表现情况档案,只有将学习档案作为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才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数字化的学习档案,主要用来记录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如果有哪位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并给班级带来了荣誉感,教师要重点记录,且要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多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当学生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将其记录到学生学习档案中,如果他们改掉一个坏的习惯或缺点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最终促使这部分学生形成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性。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或线上教学平台对某一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公开的表扬,从而以最大限度提升班级的管理效果。

四、结语

赏识教育符合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要求,体现了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充分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和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时,应注重赏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不断丰富赏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尽可能让赏识教育覆盖到整个班级的学生。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学校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