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伟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实施以来,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深入发展。小学体育结合地区特色、体育特色和学生学情积极开展新体育项目的实践活动,啦啦操作为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强的,集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得到了小学生的欢迎,因此啦啦操逐渐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当中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1 啦啦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可行性
1.1 符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要求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2022)》中明确提出,小学体育学习领域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从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来看,啦啦操在体育教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啦啦操本身融入了舞蹈、音乐等诸多内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获得良好的体育运动体验,在态度上会呈现积极的一面。从啦啦操的学生表现情况来看,参加啦啦操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逐步获得良好的体验,在态度上会呈现出积极、乐观的体育面貌;另一方面,从行为来看,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逐渐愿意参与到啦啦操体育项目当中,学生从最初的不了解、不积极转为主动参与体育项目,甚至部分学生听到啦啦操的音乐就愿意用身体律动的方式来展示啦啦操,从而提升了学生啦啦操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科学参与体育活动来看,啦啦操的体育运动科学性比较强,单纯一个手型就分为并拢式、分开式、芭蕾手式、拳式、立掌式等几种,技巧性比较强,但啦啦操属于基础体育运动,对于学生各个部位都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锻炼效果,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科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啦啦操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具体的动作,提升学生啦啦操学习的科学性。
1.2 符合小学体育运动的形式。
小学体育的运动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练习+个人练习,一种是分组训练,教师指导的形式。以上形式是小学体育运动的常规形式,而啦啦操的教学过程中,啦啦操的体育运动形式与小学体育运动的常规形式是符合的,一方面啦啦操的教学本身是一种集体活性动,具有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的特征,因此在教学形式上教师不需要特意的改动而是根据啦啦操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实践即可,这对于学生接受啦啦操训练、完成啦啦操内容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分组训练、分组分层训练是近些年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是通过分组分层的方式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体育教学。啦啦操的教学同样需要开展分组分层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小组的方式快速完成小组结合,通过小组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小组练习而且在小组中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发展中提升自我,最终实现啦啦操学习能力的提升,减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由此可见,啦啦操作为基础体育项目,符合小学体育运动的形式,也符合体育教学规律。
2 啦啦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教学设计
2.1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讲解与示范是啦啦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形式,讲解与示范也是小学体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讲解的核心是将啦啦操的动作要领、教学内容等通过教师口述的方式完成解释说明,让学生快速建立起对啦啦操项目的了解,而示范是在讲解基础上的展示,是啦啦操动作理论讲解的实践部分,其核心是让学生对啦啦操的动作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啦啦操的学习提供必要指导。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设计。以啦啦操的第二节为例,其基本的动作要领有两部分,脚上动作8个节拍都是踏步但手上动作分别有左手上举、右手侧下举(2个节拍),左手不动、右手上举(2个节拍),双手由高位还原(2个节拍)另外一个节拍则与左手上举、右手侧下举相同。整个啦啦操的动作看似很简单,手上的动作也并不复杂,但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讲解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分解动作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将每一个动作重复做,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对啦啦操的动作要领、啦啦操的动作内容有深刻的认识,通过示范让学生对啦啦操组合二有清晰的认知。当然示范过程中除了教师示范动作以外还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播放动作二,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分解动作练习进一步强化认知;另一方面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每一个动作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做好手臂动作幅度的控制、做好力量控制,在讲解过程中提升小学生啦啦操的动作规范性。示范时学生只能形成模糊的认知因此在示范时无论是教师示范还是视频示范都可以融入教师的讲解,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组合二的规范动作内容,从而为后续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
2.2 分解与完整相结合
分解与完整相结合是指教师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解动作的示范,让学生对每一个分解动作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自己的学习模仿展示出来。而完整动作则是教师将分解的动作逐一连贯的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对啦啦操的动作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中对啦啦操有更多认识。
分解与完整相结合适合啦啦操的复杂动作指导。以第三节啦啦操为例,这一部分涉及到8个8拍,这些动作看似大致相同但都有区别,如第一个8拍中1~ 4左交叉步双手叉腰,但第二个八拍方向则需要相反,第五个八拍脚步动作一致但要求1~4左手侧上,右手侧下成斜线,5~6拍胸前击掌;這些动作中有的是相反动作,有的是新动作,学习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要坚持分解与完整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是做好动作的分解工作,主要是教师根据每一个节拍进行分动作教学,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节拍的动作要领,以及与上一个节拍的区别,与其他节拍是否有类似,通过分解动作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的建立起对节拍动作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动作的完整,即教师完整示范动作,在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节拍都要有一定的停顿并以此作为区分,帮助学生快速从整体上建立完整动作的概念,提升小学生的啦啦操学习能力。分解与完整相结合在啦啦操的教学中需要灵活应用,常规思路一般都是先完整展示啦啦操的动作然后在将动作分解进行展示,其逻辑是先整体后局部,但啦啦操的部分动作复杂且多变,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先分解在组合的方式,先让学生对啦啦操的局部动作完成学习并形成节拍上的逻辑然后在整体的连贯的展示出来,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效果,二者具体的操作与设计需要教师结合学情、动作难度灵活应对。
2.3 趣味与常规相结合
趣味与常规相结合是指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开发啦啦操的趣味教学方案,在常规的教学中不断融入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参与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趣味与常规相结合对小学啦啦操的教学要求比较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化的设计工作,不断探索趣味化与常规相结合的思路,开发符合啦啦操实际的趣味化教学方案。
啦啦操的动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很多教师习惯性将其纳入到常规课堂当中,将啦啦操作为趣味活动进行课堂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枯燥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需要做好趣味化与常规教学的结合设计:首先在准备活动环节,常规课堂基本是以徒手操为主,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活动关节的,但每节课都是类似的内容也让学生感觉到了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对准备活动进行拓展,采用田径慢跑、徒手操交替实行的方式而且还可以在准备活动中增加一些小游戏的环节,包括“叫号起跑”“反口令”等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在教学中虽然教师都会用音乐辅助学生进行啦啦操训练,但更多是以单纯节拍的音乐为背景,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播放啦啦操音乐的方式进行并积极融入最新版的啦啦操音乐,让学生在多种音乐中感受啦啦操的魅力而且每节课的音乐都可以变换不同;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休息时参与游戏,通过游戏提升学生啦啦操兴趣的同时也避免了在休息期间学生互相追逐打闹可能存在的意外风险。总之,趣味性与常规课堂的融合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需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进行趣味性设计与应用。
2.4 小组与个体相结合
小组与个体相结合是指在小学体育啦啦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啦啦操集体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小学生个体的啦啦操运动情况,从而为小学生提升啦啦操能力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啦啦操的集体性决定了在运动过程中教师会习惯性的将关注度放在学生集体的表现上而忽视学生个体行为,致使个别学生有摸鱼的情况发生,因此关注个体可以更好的完成集体啦啦操的学习。
小组与个体相结合体现了啦啦操的教学创新。以第五节啦啦操为例,前四个节拍分别是一个动作后两个节拍重复前四个节拍的动作,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训练,训练的思路坚持小组与个体相结合的方案。首先,教师提供视频版的资料,鼓励学生个体进行第五节啦啦操的训练,遇到问题以后可以二次学习视频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的完成啦啦操的动作学习。当然这里的学习是学生个体行为,在啦啦操的动作学习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次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给予小组合作的指导,根据教师的观察分析学生动作掌握情况然后进行分组(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由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动作内容、互相学习动作要领、互相纠正其中的问题,包括手臂运动的角度是否美观,幅度的控制是否有效,含胸夹背的效果是否合理等,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动作进行反复的训练;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对动作的内容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小组以集体的方式表现出啦啦操的动作,评分也是以小组集体的评分为主,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小学生重视小组合作并融入到小组合作的动作练习当中。
2.5 重复与强化相结合
重复与强化相结合是指在啦啦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动作的重复性并强化到学生的啦啦操学习当中。体育重复性一直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特征,但作为强化学生动作的有效方式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认可,在啦啦操的教学中同样如此,需要教师进行重复性的强化与指导。
重复与强化相结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啦啦操指导需要在重复性和强化方面寻求协调:首先从重复性来看,啦啦操的动作本身就有一定的重复性,加上动作反复的重复很容易对学生啦啦操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学生的啦啦操学习兴趣在反复重复中有所下降,进而影响学生啦啦操的动作规范;其次从强化角度来看,啦啦操的学习过程中动作看似简单但对于动作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从强化的角度出发设计多种教学方案,让学生逐渐规范自己的动作并完成啦啦操的学习,从而提升小学生啦啦操学习能力。强化动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重复动作以及学习动作两部分,因此啦啦操的学习过程中重复与强化动作相结合要找好结合点,一方面利用重复性的动作强化学生在啦啦操中的不足之处,发挥重复性动作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强化的过程中要在重复性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让每一次的重复并不是单纯的无意识的动作而是根据自身学习和得到的啦啦操指导进行的动作重复,让每一次动作在重复过程中不断精益求精,使每一次的动作重复都得到非常好的强化,从而提升小学生啦啦操动作能力,丰富学生啦啦操的学习体验。强化与重复需要教师对动作进行合理的引导,不断探索新教学思路。
2.6 评价与反思相结合
评价与反思相结合是指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评价的设计,通过评价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啦啦操学习深入化的实践,但在评价过程中也要与反思相结合,及时反思在啦啦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评价与反思都需要建立起学生视角和教师视角。
评价与反思相结合是指在啦啦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并基于评价对啦啦操的动作要领、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个人反思和教师教学反思。首先啦啦操应注重学生生生互评的构建。啦啦操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论自己啦啦操动作展示情况,在评论的过程中加强对啦啦操动作要领的掌握。生生评价还可以分为个人评价和他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啦啦操的心得,交流律动等各种动作的体会,通过个人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快速的建立起评价体系,让学生对啦啦操的理解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啦啦操要做好师生评价的构建。师生评价是双向的,即在啦啦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主观角度对学生啦啦操的动作、啦啦操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学生啦啦操的能力以及不足之處。而学生则可以对教师开展的啦啦操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意见,包括课堂教学方式、啦啦操教学方法等,通过意见反馈的快速的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要做好反思的构建。反思的构建是基于师生互评基础上的,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并从学生适应性角度分析哪些教学方案需要调整,通过调整进一步提升啦啦操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啦啦操作为一种全新的健身形式,是一项新兴的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融合跑、跳、走、基本体操、健美操、现代舞、体育舞蹈等一系列动作,通过律动、腰胯动作、各种翻腾和托举等造型,将多样化的动作连贯衔接,集中体现学生动感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展现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是一项现代体育项目。啦啦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符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要求,项目教学具有活动上的优势,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做好具体课堂的设计工作,坚持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分解与完整相结合、趣味与常规相结合、小组与个体相结合、重复与强化相结合,不断提升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大厂)民办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