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摘 要: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诸多不便,包括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下降等问题。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有效解决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弊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但是实施财务共享中心也带来了一定新问题,财务共享中心沦为报账平台。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进行分析,为企业整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流程优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跨地区经营,在跨地区经营模式下,越来越多企业借助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方式,大幅提高企业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让企业的各类信息实现高效共享,企业财务工作也发生了巨大调整。为确保财务管理体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企业要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体系,让财务工作为企业管理的优化提供支持。
一、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不足
第一,人员素养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都认为财务共享中心是集中核算中心,这也导致财务共享中心人员的定位相对较低,仅能完成基础的费用报销、财务核算、报表登记等工作。在当前管理会计时代下,如果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定位低,那么企业招聘的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也是核算人员,无法参与到企业的业务管理活动中,无法为企业提供支持。
第二,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财务共享中心开展信息系统建设,要让信息系统能够为财务共享中心管理全流程提供支持,包括健全ERP系统等信息系统。但是部分财务共享中心在建设之后,信息系统有待完善,无法实现对各类数据的集成式管理,导致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下降。
第三,业务流程不完善。业务流程主要是要求财务参与到企业应收、应付等业务第一线的管理流程中。部分财务共享中心与业务相脱节,无法参与到采购、销售等流程中,不利于为企业业务第一线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第四,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作为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优化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流程,才能规范工作机制。但是很多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控制不完善,风险无法得到有效防控,再加上财务共享中心脱离分支机构业务的第一线,导致财务共享中心对业务支持的力度大打折扣。
二、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人员素养
第一,对组织架构进行重构。传统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下,财务管理存在明显弊端,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无法参与业务流程全环节,只能提供核算会计工作,职能集中于报账、核算方面。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要能够参与到业务以及参与管理,能够充分融入企业管理。通过转变自身的工作职能,能够站在企业整体的视角,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相应支持。首先,企業战略财务作为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战略支持的主体,要站在集团整体视角考虑对企业整体财务工作提供支持。其次,业务财务要融入业务的前沿,参与应收、应付的管理中,了解业务工作的要求,通过业财融合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转型提供支持。最后,共享财务负责集团内部各项工作的处理,通过对各项数据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对各项信息进行集成管控。
第二,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组织职能。企业要求形成以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专业财务三个部门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组织,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工作。其中共享财务负责传统的财务核算以及财务流程标准化建设,负责信息的处理及披露;业务财务负责参与到业务模块第一线,负责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业务管理、供产销运作提供支持;专业财务负责开展税企合作、银企合作,应用专业的财务工作参与到政策研究、税务筹划等环节中,能够使用专业政策以及方法开展决策。
(二)完善信息系统
在财务共享中心构建背景下,大量基础财务工作能够开展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为确保各项业务流程处理更加高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集成控制和管理。企业开展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要形成规范的操作模式,确保财务工作能够实现顺利转型。
第一,建立ERP系统。ERP系统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对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流程进行一体化管控。ERP系统能够开展应收、应付、总账、费用等各环节管理,能够达到对各类信息共享的目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背景下,ERP系统作为基础系统,要能够满足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实现对各类信息集成及一体化管理。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处理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较为复杂,数据量较大,只有健全ERP系统,并完善系统下的不同管理模块,才能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得到有序建设。
第二,建设影像管理系统。影像管理系统作为对各项票据进行流转及处理的系统,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模式下,要将各分支机构的原始凭证第一时间上传至财务共享中心。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影像管理系统,通过影像系统对各类票据进行识别之后予以传递。对于纸质的凭证,仅需要由分支机构定期邮寄至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备案。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大幅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第三,建立网络报销系统。网络报销系统能够对各项费用报销工作形成集成的管理机制,在构建网络报销系统之后,通过系统能够完成对各项单据的审核及处理。对于完成处理的单据,发送至银企直联系统完成费用报销工作,以此达到提高费用报销效率的目标。
第四,建立银企直联系统。银企直联系统能够处理财务共享中心大量资金活动,提高网银收支能力。通过银企业直联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完成转账支付等方面工作,并实现对往来信息的获取,准确获得银行账户信息,控制管理流程的风险。
(三)健全业务流程
第一,对应付账款流程进行分析。应付账款流程包括获取供应商发票、录入信息、支付三个环节。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下,财务要参与到采购流程中,与采购人员共同对企业供应商予以合作。分支机构的财务部门在提出发货订单之后,企业的分支机构财务部门在ERP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复核,复核无误上传至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检查并生成应收账款凭证。
第二,应收账款流程再造。在应收账款流程中,包括接收订单、开具发票、处理信息。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业财融合模式下,客户向分支机构下达订单之后,销售部门向客户发货。在此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订单信息及合同信息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开具发票,之后将发票相关信息录入到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收到信息后自动核对发出商品中的出库单、合同、订单信息,核对无误之后生成应收账款凭证,待后续银企直联系统收到客户的转账则核销该笔应收账款。在这一过程当中,财务共享中心要对各分机构客户进行统一授信,并针对客户回款情况进行监控,若客户到期未付款还要进行催收。
(四)强化内部控制
第一,优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共享中心要针对各环节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评估资金收付等环节的风险,并检查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对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进行评估,之后由内部审计部门站在专业的视角分析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形成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明确风险管控要求。财务共享中心在开展风险管理时,要对应收、应付、费用报销等流程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流程的风险,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防范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各项工作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其次,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识别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动态对各风险进行全方位识别。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革风险。财务共享中心在转型之后,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明显影响。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求财务共享中心流程进行再造,转变以往的组织架构。例如分支机构财务人员大幅削减,此时可能会产生组织变革的风险。二是人员流失风险。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員工作相对较为固定,员工入职之后长期工作无法得到调整,可能会产生离职率提高的风险。三是制度风险。财务共享中心顺利运作,需要形成完善的操作制度,包括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制度。只有建立科学的制度,才能提高管理效益。如果制度控制不足,将很可能产生风险,严重影响财务共享中心流程规范性。四是信息风险。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要获取各项信息可能会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可能存在人员利用漏洞钻空子,很可能给财务共享中心带来信息错误的风险。五是技术安全风险。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是依赖技术开展的,若技术管理不当,包括接口管理、防火墙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风险。
最后,应对风险。财务共享中心要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之后,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风险进行分析,判断风险的情况,并根据风险情况分析具体成因及应对措施。企业要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风险是在动态变化的,只有对各类风险进行动态管理以及定期更新,才能确保风险得到严格控制。在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之后,要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制定恰当应对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方式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是对变革风险,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变革模式,让员工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重要价值。二是对人员流失风险,财务共享中心要明确人员的晋升渠道以及发展规划,让人员能够对自身的工作具有归属感。三是对制度风险,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各项操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案形成规范的控制措施。四是对信息失真风险,要优化信息系统的设置,建立规范的审批流程,确保信息得到合理管理。五是对信息技术风险,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接口与管理标准,确保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作。
第二,强化对各项凭证的审核控制。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虽然大幅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成本,但是可能产生凭证审核风险,为此企业要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审核机制进行优化。首先,在分支机构设置财务初审岗。企业要让财务共享中心在分支机构设置初审岗,由其对财务信息审核。若各项事项都有财务共享中心处理,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是也可能导致财务信息质量下降。为此企业可以在分支机构设置财务初审岗,承担票据初审工作。财务初审岗离业务端更近,沟通成本更低,对相关工作进行审核能够提高数据的规范性及准确性,有效规避审批不严格产生的风险问题。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形成规范的初审机制,能够提高管理规范性。其次,财务共享中心要提高财务复核能力。为避免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与业务部门的人员实现有效衔接,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对于上传到财务共享中心的单据,应该由财务人员随机获取,并通过轮岗机制确保人员具有独立性,能够独立检查各项工作,避免弄虚作假的问题。
第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内部监督机制,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独立性、客观性,让各项内部控制活动更加规范。首先,设置内部评价小组。为提高内部控制规范性,要设置自我评价部门,可以在审计部门下设内部评价小组。内部评价小组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并接受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内部评价小组主要负责评价内部控制规范性,检查各项工作流程是否合规以及是否存在风险,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严肃的追责机制。其次,建立健全考核流程。为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内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执行相应的考核措施,对人员起到约束作用。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借助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对分支机构财务工作的统筹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企业在执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建议,能够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玉娜.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20(06):15-16.
[2]黄琴.基于财务共享视角的企业会计转型路径分析[J].纳税,2020(03):148+152.
[3]于雷雷.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04):69-71.
(作者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