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活体验,让真情自然流露

2023-03-27 10:36吴淼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例文事例事情

吴淼

生活中经历的事情,都会带给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习作素养是最重要的,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不断训练。《让真情自然流露》就是一次要求根据生活中经历过的事,表达情感的习作。教师要凭借习作例文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表达情感。

一、依据习作要求,引发情感记忆

习作要求引领着习作教学的指导过程,链接写作内容与方法。本次的习作,要求围绕“让真情自然流露”,引导学生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真实自然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教师启发学生,写文章要像说话一样,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凭借教材中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1. 依托课文。习作所处单元的精读课文,是学生写作的借鉴。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回忆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是如何表达情感的。通过梳理,知道《匆匆》一文是直接表达情感,作者采用连续性的发问,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那个星期天》是间接表达情感,作者更多地将情感融入于人、事和景物中。了解了情感表达的方法,可以为习作方法的选择做好铺垫。学生回顾课文后,教师顺势引出本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2. 品悟词语。为了帮助学生写作,教材中安排了两组和情感有关的词语。学生品读“畅快、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欣慰”等,再品读“惧怕、愤怒、沮丧、忐忑不安”等,比较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启发他们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过这些感受,以及使什么事情引发了这样的感受。

二、激活情感记忆,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对词语的品悟,可以了解更多的情感特点。这些特点有些是学生感受过的,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起来,更有体会。

1. 激活记忆。引导学生关联教材中的词语,说一说生活中遇到过的体验,尽可能多地说,激活记忆。教师需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家庭中、学校里和社会上回忆,概括性地说一说引发自己某种情感的事情。例如,夜晚一个人过马路、第一次自己在家过夜、独自去旅行、看惊险刺激的动画片等。这些记忆的激活,都是适合表达的习作内容。

2. 引发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同样的事情,会得到相同的情感体验,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事情,也可能引发出相同的情感。在一件事情中,情感也会变化,这就是情感世界的丰富性的体现。还要明确,有时候一件事或一段经历中,会蕴含着多次的情感变化,把这些情感变化写下来,会使文章更具生动性。

3. 明晰要求。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后,品读教材,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种印象深刻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抓住重点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可以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历,如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想到的,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以及情感表现写具体。学生回顾课文《那个星期天》中作者具体描述自己内心独白和周围景物的内容,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写作相关经验。

三、选择典型材料,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

选择材料,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何选择典型事例,需要引导学生对习作要求细致品读,在此基础上,借鉴习作例文的描述方法,选择写作材料。为了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教材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供学生借鉴。两篇例文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真实自然,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范例。学生阅读这两篇例文,会得到如何选择材料的启示。

1. 选取典型材料。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利用例文中的旁批和课后练习,有选择地学习,然后围绕“如何选择事例,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组织交流。例如,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聚焦旁批,明确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很多事情可写,例文只选择了老师和同学留言、送书的事,把伤感的气氛与离别的心情凸显出来。学生在文中找出描述的两件事,思考:作者为什么只写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联系课文开头写到的移民,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两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经历到的,属于典型事例,所以作者会选择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或者是在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这样指导,可以避免学生选择内容的随意性。

2. 不必刻意求新。学生对于选择典型事例表达情感的要求,会理解为要选择新奇的、极少发生的,别人没有写过的事例。教师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另一篇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種用法》,聚焦旁批: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认识到,“老阳儿”就是每天都可见到的最平常的太阳光,作者童年时,甚至是现在,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很常见,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饱含着母亲的智慧和对儿女深深的爱。这种爱给作者的印象深刻,以致无法忘怀。这样的选材没有刻意求新,可是表达的情感却很真挚。

3. 平凡小事的选择。在学生的经历中,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可能会有相同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经历相同,但是对每个人的意义却是不同的。要善于抓住平凡的小事来写,普通的、平凡的小事,可以见真情,蕴含大道理。只要事例饱含真情,就可以作为进行写作的好材料。

4. 精挑细选。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熟知的情景,真实地描写情境中的人、事和景物,避免生硬的编造或者是粗浅的套用。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挑选出印象深刻的,回忆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例如,选择参加庆“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表达的事例,可以写出情感的变化;选择第一次练习爬树,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描写,把爬树经过和心理活动写具体;选帮奶奶梳头发、帮爷爷种菜、帮妈妈化妆,都是很有意义的材料。学生经过挑选,就可以拥有自己满意的写作素材。

四、借鉴思维模式,巧用表达方法

习作内容选择好了,学生要运用技巧,进行语言描述。写作之前,引导他们回忆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理清习作思路。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如果学生有难处,或者是出现表达方式单一甚至是紊乱的问题,教师需要引领他们理清思路,选择表达方法。

1. 思路引领。引导学生按照时间或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写作思路。回顾课文《那个星期天》中作者焦急地等待母亲做完家务事,带他出去玩的过程中,自己做的四件小事,表达急躁、失望的心情,再回顾《别了,语文课》中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作纪念的事,《阳光的两种用法》中母亲叠被子的事,体会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思路的。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可以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

2. 方法选择。为了避免学生写作过程中表达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习作所在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选择。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交流平台的学习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组织他们对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呈现出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学习方法、养成的学习习惯以及形成的观念,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回顾习作所在单元的交流平台,明确表达情感的两种方法:第一,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者景物的描述之中,在真实故事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第二,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两种方法是对文章表达情感方法的总结。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就可以巧妙地运用直接表达或间接表达的方式,进行写作。

3. 抓住变化。再次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感受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变化的,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写出自己情感变化的过程。这种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会使习作富有生动性。

4. 注重细节。细节描写体现的是习作内容的丰富与生动,更体现学生写作的功底。所以,要让学生在具体、细致上下功夫。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联《别了,语文课》,找出有关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并学会运用。再关联《那个星期天》中作者描写在等待母亲的过程中“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细节描写,体会如何写好细节。这样的指导过程,避免了习作内容的简单乏味,带给学生真实可写的经验。

习作方法的讨论与选择过程,给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他们找到了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容,真实自然地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分享交流,彰显情感表达之妙

习作完成后,并不是任务的结束。引导学生交流评价,才是习作指导过程中最出彩的地方。在这个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会更加高涨。

1. 合作交流。学生的习作完成以后,进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分析与表达的积极性,获得更清新的认知。先和同桌交换读一读,交流习作中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围绕两个重点进行反馈:哪些内容是值得肯定或者是称赞的,哪些内容是建议修改的。对同桌习作的反馈要具体明确,指出具体在哪一处。学生根据同桌的建议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是对习作进行修饰的体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习作进行耐心细致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2. 选择最佳。优秀的习作是需要组织赏析的。欣赏评价的过程是习作方式方法再现、明晰、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口语表达与欣赏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选择习作中具有特色的或者是某些章节中出彩的,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评价。

可以依据事例选择优秀习作。教师重点选择描写亲身经历和印象深刻的事例的习作。事例可以是自己独特的体验,可能只是在这个学生或者少数人身上发生,也可以是生活中发生的平凡小事,但是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这是针对习作内容进行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明确依据习作要求选择事例的最佳方法。

教师还可以依据情感表达的方法选择优秀习作。习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有的把情感直接说出来,有的把情感融入对事物、景物的叙写中,有的把情感融入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的描述之中,还有的综合运用多种情感表达方式。教师从这些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会让学生体会情感表达方式之妙。

3. 赏析评价。展示能够体现习作思路的优秀片段,运用多媒体投示或者学生朗读。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思考: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情感表达的方式,适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提升。例如,学生描述了爸爸妈妈晚上吵架,谁都不服输,全家不得安宁的事,自己害怕、孤独、盼望父母和睦相处的心情写得感人;一位学生写了自己视力下降,去医院配眼镜的过程,把自己配眼镜的无奈、等待時的烦躁、戴上眼镜后的苦闷写得也颇感人;还有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爷爷种菜的动作,刨坑、浇水、撒种子、盖土,每一项描述都用了动词,动作描写细腻,同时也感受到对老人的敬佩之情。通过赏析与评价,学生对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会有进一步的体会。

总之,写好让真情自然流露的习作,要引发学生的情感记忆,明确习作要求,指导他们选择一件或者多件事例,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还要进行分享交流,围绕习作表达重点进行评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例文事例事情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把事情写具体
一级浪漫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