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戏剧教育:“:“以美育人”的有效载体*

2023-03-25 04:03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美育课程标准戏剧

徐 瑛∣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一、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其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尝试将“教育”与“戏剧”有效“结缘”[1],让学生在戏剧体验中开展学习活动,在具体经验中感受艺术、学习知识。受杜威的启发,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开始尝试将戏剧应用于学校教育。1980 年,戏剧作为学校正式课程被纳入英国国家课程;1994 年,美国将戏剧教育写入相关法律。戏剧成为西方国家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很多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戏剧课程。随着戏剧教育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及普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受其影响,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逐步引进戏剧教育的相关理念。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加入以戏剧元素为中心的“表演艺术”课程,注重教育剧场开发,通过戏剧工作坊开展戏剧教育活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艺术教育中的“戏剧”内容越来越受关注,戏剧教育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率先尝试让戏剧进校园,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戏剧”被正式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中小学艺术课不再只有音乐与美术,学生可以走进戏剧世界,在戏剧情境中模拟表演、大胆表达和创意实践。尽管有发达地区的部分学校试点在前,但这些学校大多以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没有将戏剧作为独立学科纳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因此,许多一线艺术教师因为不了解戏剧教育的真正作用,加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戏剧学习,也没有现成的配套教材可用,便产生了“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的困惑。

二、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特点及其在学校美育进程中的作用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意见》明确界定了学校美育课程,即学校美育课程除了音乐、美术,还包括舞蹈、戏剧、影视等。戏剧是一门以赋予学识与体验为目的的艺术学科[2]。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润泽心灵的作用。戏剧在国民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潮流的大趋势[3]。那么,中小学戏剧教育为何能够开启育人之路,在学校美育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综合性

《课程标准》将戏剧课程内容分成了“表现”“创造”“欣赏”“融合”4类艺术实践,并涵盖了“故事构思与表达”“舞台意识与规则”“角色分析与扮演”等10项具体学习内容。从分类描述中可以看出,未来社会需要的一定是综合性人才。戏剧教育作为一种适合全学段的综合型教育,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表演等多个艺术门类,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对学生认知、创新、表达等综合能力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这是任何单一的艺术门类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综合性的艺术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有助于学校实现育人价值的学科转化。

(二)实践性

戏剧意味着行动,学生对于戏剧学科的学习必须通过现场实践来实现。运用戏剧元素和戏剧方法培养人可以实现艺术教育真正的“以美育人”。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出过2个教育理念,即“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戏剧既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又是一种实践性艺术。生活是戏剧主题的源头,肢体和声音是学生表达的工具,想象和创新是学生表演的核心。当生活与戏剧产生碰撞,学生就能通过律动、唱游、模仿、想象、游戏,进入情境和角色,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感受戏剧的丰富与乐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将课堂中模拟的教学实践转化为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经验与能力。

(三)创造性

戏剧的创造性,涉及思想、题材、结构、风格、手段等各方面,总体而言体现为其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的特性[4]。戏剧具有创造性,是一种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小学戏剧教育主要不是让学生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更不是教学生演戏,而是通过戏剧的方式,带领学生在“玩中学”“趣中学”“创中学”,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注重通过肢体、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促使学生在故事脚本的创编中、在戏剧化活动的策划中、在经典剧作的赏析中积累经验,丰富自我表达,提升综合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力与创造力。

三、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实施策略

当前,学校、教师在实施戏剧教育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帮助教师形成对戏剧教育的正确认识

随着《意见》《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戏剧”从原来的“软任务”变成了进入国家课程的“硬指标”,可见国家对于学校美育、戏剧教育的重视。艺术教师是学校戏剧教育落地的关键,其教学态度是否端正、专业水平是否过硬、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学校戏剧教育的成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艺术教师在高校学习期间基本没有接受过戏剧方面的专业学习,所以一看到“戏剧进课堂”便产生了畏难情绪。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中小学戏剧教育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从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两方面着手给一线教师指明方向,帮助教师形成对戏剧教育的正确认识。教师之所以产生困惑,是因为思维还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中,以为戏剧教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生表演。事实上,如果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了解现代戏剧教育,就会发现它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本质是运用情境、场景、角色、情节、情感体验等戏剧元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素养与品质。戏剧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戏剧教育不是简单地排一个剧、学一段表演,而是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探究和互动教育,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与方式。当教师明白了戏剧教育的真正内涵,就会理解《课程标准》为何要将戏剧作为独立学科放入艺术课程中。及时培训是确保教师自信上岗的前提,除了组织艺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学校还要定期邀请戏剧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园开设讲座、进行现场指导。学校还可以选拔具有学习意愿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周末时间“走出去”学习,并在先学先用的基础上发挥传帮带作用。对于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资源和高级别专家的引领分享,学校可以利用“云端相约”方式,实现线上的互联互通。

(二)梳理《课程标准》相关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并设计相应活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中小学戏剧教育属于“全人”教育,不仅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肢体控制和审美创造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进入戏剧”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注重解放天性的戏剧实践可以让学生培养自信、习得本领,积累未来成长的经验。然而,在《课程标准》已经发布但配套教材尚未出版的当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并不容易。《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开展艺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通过梳理《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戏剧学科各学段的学习任务非常明确,而根据学习任务,教师完全可以设计相应的戏剧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挖掘自身的生活情感经验,寻找角色与生活中真实的“人”的联系,并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思路完成表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感受,培养乐观、向上、热情、进取的生活态度,从而达成以演促学、以戏育人的目标。表1所示为笔者设计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戏剧活动及其对应的学生能力指向。

表1 基于学习任务的戏剧活动及其对应的学生能力指向

(三)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发挥戏剧表演的育人价值

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课程,对剧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绝大多数艺术教师对戏剧教育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指导专业表演层面。中小学戏剧教育应该立足于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引领学生在戏剧情境中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而不是以培养“专、精”艺术人才和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提前进行艺术职业教育[5]。作为一种能够综合多学科知识运用的美育方式,中小学戏剧教育既要重视戏剧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努力将具有育人价值的教学知识以恰当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中小学戏剧教育中的戏剧表演,对声台形表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它更注重育人价值的体现,如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是教育的基础,很多教育活动中都蕴含着生命元素。教育应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第一价值取向,它是点化人之生命发展的重要“实践”[6]。叶澜教授倡导“让教育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基于学生个体成长和生命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戏剧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戏剧实践过程中的全面成长,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形成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戏剧教育中的“角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前获得更多的体验,学生参与表演的过程也是其心理成长与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当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获得同理心时,就会理解他人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感受,从这一角度来看,戏剧教育为学生基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例如,学生在模仿“植物生长”时,教师可以结合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让学生化身为小种子随着音乐的伴奏表演破土而出、绽放生长。这让学生在感受种子拔节生长的同时,学会了热爱生命、悦纳自己。

戏剧是一种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艺术形式。中小学戏剧教育是“以美育人”的有效载体,它可以让学生释放天性,在丰富的体验中以戏为媒、以美润心,从而实现“全人”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课程标准戏剧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戏剧类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