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朋 孙悦 孙思齐
提 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亦是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长期坚定信仰中闪烁出的智慧之光。党的十九大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明确其重要的政治地位,又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其确立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揭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两个结合”对理想化多民族国家在论域上的清晰表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供给了思辨及实践的逻辑。
2023 年10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2023 年10 月28 日。这是关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立足国情、如何传承文化的重要课题,强调的是深层结合、科学结合、有效结合,旨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华民族新发展的场域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作为新时代民族领域顶层设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理论基础和范畴方法上具有高度的共通性,“两个结合”将这种共通性合理地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和实践指向。
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地为真理开辟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将唯物史观作为哲学基础。人既是历史大剧中的“演员”,也是剧本的“执笔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框架固然悠久,但其现代化形塑是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近现代史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华民族步入了新的现代民族国家阶段。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651 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命题。此后,有关我国的民族问题也逐渐拥有了独立于西方话语体系的思想主张,并在理论上逐渐开始占据优势。
马克思指出:“没有民族统一,民族生存只不过是一个幻影。”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223 页。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旧历史交替、民族危在旦夕时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指导思想最为先进、最有前途的政治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社会动员功能充分调动起来,以适合中国革命的斗争方式孕育了民族自主自强的共同意志,有效地将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延伸为救亡图存的工具,使得各个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拥有了新的政治实体,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仰仗是中华各族儿女的明智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循序演进在时空上相伴而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岁月淬炼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吐故纳新的时代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形塑与国家的现代化在事实上也是同步的,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式支撑起整个宏大的民族历史叙事,遵照马克思“按照共和主义的友爱的原则来消除民族分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605 页。,赋予了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身份、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的民族使命,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突出各民族的身份优势,为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不能支持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它支持一切有助于消灭民族差别、消除民族隔阂的措施,支持一切促进各民族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促进各民族打成一片的措施”④《列宁全集》(第二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8 页。。在混沌迷惘年代中的马克思“布道者”们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越发觉得马克思主义糅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避免过度强调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造成民族差异性的扩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唤醒附加了现代政治意涵,推动了文化自在到政治自觉的转变。现代民族的社会生活必须联系人们的政治实践,这种政治自觉就是各民族出于对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念和执政能力的肯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任何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行径的坚决反对。相对于“中华民族”较为宽泛的解释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指向上更为明确,是为群体团结指明正确的导向,是具有中国特点和社会主义特质的更为牢固的民族共同体。多重民族文化的异质矛盾正在以共同体的方式消隐,共同的政治生活提供了进行族际整合的复合条件。因此,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没有脱离传统族群的轨迹,而是在传统文化和革命建设的双重基础上的多条并轨、兼容并蓄的融合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2023 年10 月28 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具体实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博大的发展空间。“两个结合”以此为基础,演绎出有关中国民族问题的各种理性结论和科学论断,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的来源是存在,而不是玄思,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然后才是思维的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纯粹思辨的虚无主义思维,而是有着各族人民“四个共同”的交互实践逻辑。其中,“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②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9 月28 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性生成。国土是国家之根本,是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没有共同开拓疆域和共同生活在同一疆域中的经历,就不会有各民族物质和文化的交往,就无从谈起共同体的建立,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的历史凸显了朴素的交往向深入交往的过渡,为“两个结合”开辟了最基础的地域空间。“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③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9 月28 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延续性生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反映必然是一种宏达的历史性意识存在,必然包含着各个民族的自我发展史和各个民族的交互史,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和要素不断丰富的历史,在“两个结合”中中华民族的历史被更好地呈现出来。“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④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9 月28 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征性生成。这除了积淀下来的5000多年中华文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用自身的中华文化涵养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延伸,以及后继者们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唤醒和传播,时代铸就文化,文化也在开创时代,这正是“两个结合”的重大价值所在。“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⑤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9 月28 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品质性生成。各族人民在代际传承群体认同中通过自我感受不断丰富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精神来源于各族人民的高尚品格,进而又通过集合而成的精神家园塑造各民族的道德灵魂,“两个结合”正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之一。“四个共同”是滋养马克思主义精神之果在中华大地上扎根的先决条件,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自各个民族共同奋斗的客观事实,“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470 页。,这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与“两个结合”殊途同归,显现出共同性对差异性的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①《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日报》2022 年3 月6 日。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观察一个人,就要全面观察他的社会关系,共同体的产生必定源于人们之间所必要的互助本能和共同的抗争经历。马克思指出:“这个民族对奴役他们的人进行了不断的英勇斗争,从而证明了它具有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历史权利。”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630 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大觉醒是在近代帝国主义入侵所造成的悲情和苦难中实现的,虽然在反抗侵略摆脱压迫中反复受挫,但正是各个民族仁人志士们在峥嵘岁月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融洽无间和凤凰涅槃。“休戚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利益交融的共同体本质,“荣辱与共”集中反映了中华各民族情感依赖的共同体心理,“生死与共”集中突出了中华各民族归于一是的共同体结构,“命运与共”集中表达了中华各民族浑然一体的共同体归依。“四个与共”描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历程,解释了中华各民族是如何结成命运共同体的缘由,反映出各民族的基本立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认同情境中尤其是特殊事态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涉及“四个与共”所展现的“利益”“感情”“生死”和“命运”的时候显示出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力。“两个结合”越发深化,“四个与共”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里就越加清晰深刻,两者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③《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29 日。把握好“四个关系”,就是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一个民族有另一民族所需要的东西,而另一民族又有这一民族所没有的东西。”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219 页。这就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只有增进共同性、包容差异性,各个民族才能互助互鉴、同心同德。和而不同是客观规律,“同”和“异”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在现有历史阶段中过度强化。因此,必须掌握好“同”是主要的、“异”是次要的方向性。“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各民族要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意识关系要贯穿于共同的生活场景、合力于共同的发展目标,指导各民族如何坚持原则、应对各种挑战。“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就要明确“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⑤《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29 日。的基本准则,各民族文化必须且只能依靠中华文化主干来汲取能量,在中华文化血脉中赓续及发扬各族文化,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看重各民族原生性的历史文化心理,也要以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消除多重文化间的抵触。“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摈弃形而上学弊病的主要体现。物质和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道义上目标同一,在作用上释放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于国家富强的根本性期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丰厚物质作为基础,实现全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全体民族的共同富裕也必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①《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29 日。这明确指出了认同问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一种理想信念,要激发出各民族的爱国情感,形成无比坚定的爱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对族际差异的调和,是在规范上统一认知标准,是对传统民族共同体的升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要极大地树立民族自信,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取代中华文化的话语工具,而是用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不断激活中华文明本就具有的精神力量,“两个结合”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的“一个社会阶级可能和必然要担负起代表民族的整体利益的使命”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4 页。的重要论断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挽救和形塑,更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充实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各民族凝结价值共识、笃定伟大目标的现代化追求,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复兴意境。“五个认同”并不是“超民族认同”,其落脚点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和制度道路认同,是统一于各民族自觉政治认同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不可能脱离政治因素和文化土壤,更不可能在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下完成形塑。“中国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主干从未动摇、极具号召力的根本。从文化自在到政治自觉的转变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精准的定位,是现代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实践构筑了各民族的认同共识,并通过“五个认同”进行了确切的表达。
从实践意义上理解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历史经验的凝聚,更具备走向未来的话语通道,链接着丰富精神、优化治理、发展图强等实践层面。
不同精神世界的相遇可能会产生碰撞、冲突、成见,只有“精神共有”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会长久稳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③《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2023 年10 月28 日。。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其成为当代中国的思想引领不过百余年,却能够与5000 多年的中华文化相得益彰,共同影响并涵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不断进阶。这表明“真正共同体”不光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存在,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本质。
共有精神家园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情感寄托,蕴藏着个体及集体意识所需要的安抚、稳定、责任、幸福、希望等正向感受,因此其内聚力在中华历史上前所未有。“共有”是范围,“精神”是向导,“家园”是归宿,意识形成精神,精神反哺意识,“意识”的铸牢既是主观精神的深化,也是现实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的实则是中华民族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现实在“意识”中固化的产物,是民族自我认同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①参见王海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追问及其实践抉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所以,相较于亨廷顿“我们是谁”的追问,构建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中华各民族的自我认知一直以来是较为清晰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始终是各民族的主流认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对中国的国家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文化意识,所以其重要基因之一就是文化认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逻辑也是文化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285 页。中华文化的资源宝库虽然始终存在并且不断丰富,文化自信却曾没落过很长一段时间,从文化自在走向政治自信不是无条件的,是“两个结合”极大地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是中国今时今日的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发展使民族自信重拾底气,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让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强力的后盾,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促进了各族人民努力达成自身精神解放进而追求全面自由的发展。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积累、升华、体系化而成的情感世界,既在“润无声”的过程中塑造,也在“被敲打”中觉醒,更在“谋发展”中振作。中国饱受屈辱的近现代历史记忆加深了精神家园的厚重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保持了精神家园的先进性,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形成是在理性识别后的情感集聚,承载着各民族的心之所向,是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凝练,展现了各民族的精神气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为两者提供了规范模板,所以,共有精神家园必定饱含对中华文明、伟大祖国、各族同胞的深情厚谊。
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沃土,增进共识的民族关系才更深厚。实践不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亦是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良,“只有在能够获得共同体力量作为自身存在基础的时候,个体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共同体的一员,才可能借助共同体的力量发展自己和改变世界”③张华波:《马克思“共同体”理解范式的历史性生成》,《社会主义研究》,2022 年第1 期。。通过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能够有效提升各民族自我的道德认知和价值标准,创建出各民族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帮助各民族反躬自省、抚慰人心、向善向美。共同的精神才能孕育共同的理想,作为精神纽带,共有精神家园在民族危难之际和民族奋发之时发挥出关键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能够有效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和多元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激发出各民族为民族共同体、为国家的团结、创新、奋斗的意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
“两个结合”不仅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更具时代特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实质就是“两个结合”的适度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243 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治国理政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在进一步强调中国未来民族工作的主流基调。
“两个结合”连接着中华各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也连接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实践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成长的中国场域,它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极为富足的矿源,有力促进了立足中国国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探索”①孙力:《“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揭示》,《思想理论教育》,2021 年第9 期。,革命话题向现代化建设及治理的转变,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运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是基于新时代民族工作所要面对的新形势、新环境、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新矛盾之上的科学判断,契合党、国家以及人民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期盼和需要,其功能限定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生产生活,通过培育各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不断促进民族团结繁荣。
在多民族国家建设共同体意识事关政局的稳定,只强调政治一体化而忽视民族共同体意识导致国家衰败早有前车之鉴,放弃、松懈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权更是一些国家动乱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30 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于民族工作的深入思考和科学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也必然要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和方向引领,可以如此形容,如果失去党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完全落空。
马克思指出:“某一观点是否在整个民族中占优势,该民族的共产主义思想方式是否涂上了政治的、形而上学的或者其他的色彩,这自然是由该民族发展的整个进程来决定的。”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552 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工作主线,既有着历史逻辑,也符合当下需求,其客观必然性不可阻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于各个民族,为的是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它的群众基础优势不言而喻。这么多年民族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成就和各民族的衷心拥戴,是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有了这一作为不断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民族关系才会坚固永续,民族工作才会日益精进。
根据矛盾论的观点,民族工作所要面对的风险隐患是常常存在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不容疏忽,民族工作事关全局,民族问题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245 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多民族之间的差别、张力统筹到一根主线上,是荡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武器,能够有效纠正在民族领域的民族同化、民族特权、民族分化、去政治化等偏颇理念。从民族问题上“做文章”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反华势力的惯用逻辑,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给任何不良渗透以可乘之机。虽然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深,但是各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新媒体技术的便捷使各种复杂因素也更为难以把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塑造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刻不容缓,国家完全统一的共识还有待提升,所以,必须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战略和民族工作上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马克思以“自由人的联合体”来描述理想社会,并不是许诺一个乌托邦式的“空头支票”,本真的马克思主义从来都将人的生存发展视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所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分析以及应对,一直以来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首要方面。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坎坷,马克思认为:“民族还是要按自己的道路发展下去。”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77 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自己的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我们必须走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②《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日报》2022 年3 月6 日。这也充分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复兴意涵。
马克思指出:“对个人、阶级、民族随时都必须通过某种完全确定的活动去巩固自己地位的这种必要性的有意识的表达。”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491 页。这里强调了要用实践活动去践行和稳固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方式,是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地位稳定的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传统向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帮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树立了更为远大和清晰的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旨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立潮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寓意深刻,包含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民族繁荣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包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式格局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促进各民族与国家利益与共、命运与共、水乳交融,成为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关键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在推动主观与客观、多样性与统一性、民族自在与政治自觉、个体诉求与主流价值的趋向一致,通过增进共同性从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彼此成就,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及壮大各民族的精神力量。
从根本上看,“两个结合”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备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品质,也注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扎根人心,成为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情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各族人民能够为民族复兴自觉奋斗、甘愿奉献。心系自身民族发展是每个民族成员天然的羁绊,无论身处何方、身居何位都能心忧天下,这也是中华儿女的重要品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④《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新华网,2015 年9 月30 日。。“共同体”从“人”而来向“人”而去,其最好地归宿必然是“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422 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都是要让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的宗旨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统一,也是中华各民族利益和真正共同体远景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