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2023-12-06 11:24:08王永昌
观察与思考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现代化发展

王永昌

提 要: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行了宏阔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思路目标、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重大成果,并作出了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代推进的共同富裕有其独特的主导内涵,又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特性,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以及学术界的探讨中,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及特性有着广泛多角度的界定。从共同富裕的“内生逻辑”“主体逻辑”“本义逻辑”“问题逻辑”“全面逻辑”“辩证逻辑”“实践逻辑”和“文明逻辑”八个视角,分析新时代共同富裕所涵盖的多重意蕴,阐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进而从更深层面上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无畏理论勇气和实践创造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视野下推动共同富裕,应注意把握全面与重点关系,围绕共同富裕的本义主导内涵和主要问题加以突破,取得可行可感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推动并逐步实现14 亿多人口的共同富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自觉的伟大变革实践,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性意义。

(接上期)

五、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面逻辑”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一个重要优势和特点,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善于从全局上把握事物,表现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就是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去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

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及浙江实践来看,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既是人民主体的“全民富裕”,又是有丰富内容的“全面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统筹协调、全面整体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从系统性视角分析,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不只停留在解决“三大差距”问题上,而是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整个社会领域,共同富裕从而被赋予了更全面的内容和更广泛的意义。

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协调发展。离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至少是不可能顺利实现共同富裕的。我们强调共同富裕要突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公平这个本义问题,但推进共同富裕则是社会综合因素互动的过程。共同富裕内容上的全面性依据主要有:共同富裕是在社会统筹协调的全面发展中推进和实现的;共同富裕要体现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多方面根本利益;共同富裕要直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好生活”范畴极为广泛。比方说,人们的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这就有了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划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01、224 页。。显然,这里的共同富裕在内容上就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从人类生活形态视角分析,对“美好生活”还可以作更多的界定。比如:共同富裕不但在物质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民生、环境等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01、224 页。

如此看来,广义的共同富裕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可以与“美好生活”概念等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6 月10 日。这就从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秩序、政府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角度,全面系统地定义了共同富裕。因此,广义的共同富裕,实际上就接近或等于“美好生活形态”“美好社会形态”的内容,也就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内容。这样,共同富裕就不只是单一的物质富裕,而是包括人的全部生活意义上的“富裕”,是人们共创共享社会全部发展成果的“全面富裕”过程。因而,共同富裕也就成了一个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总体性”范畴。这样一来,共同富裕的内容几乎涉及整个社会发展。这就是我们讲的“全面富裕”,或者说共同富裕的“全面逻辑”了。

共同富裕的“全面逻辑”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直接构成本义逻辑上的共同富裕内容,比如说:“物质富足”“生态宜居”“公共服务”等内容,这些与共同富裕的“富裕”和“共享”是直接统一的。二是作为共同富裕必要条件的内容,比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包容性,这是与推进共同富裕直接相关的基础和条件。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要求,也就是从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或者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理解的广义共同富裕。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共同富裕可以赋予丰富多彩的“全面富裕”含义,但我们仍应清楚地看到,这主要是从推进共同富裕或社会进步的全面性、整体性意义上讲的。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上讲,广义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容和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现实社会里不存在孤立单一的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从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意义上赋予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内容,也是必要并有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要把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性结合起来,以确定共同富裕本身的主导含义及其在全局发展中应有的独特地位和问题边界。一方面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社会公平这个“本义”问题,以及围绕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以此作为解决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从而扎扎实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01 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上述性质和特征,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这些重要论述,明确阐述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高质量发展、人民民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并列(当然是交融一体的)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主要从社会民生、社会建设的意义上把握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对新时代共同富裕既要从全面性上去理解,更要从突出共同富裕本身主题去把握和推进。

六、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辩证逻辑”

新时代共同富裕,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推演,而是人民群众活生生的、现实的创造活动。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这就有必要揭示共同富裕在现实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使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认识真正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共同富裕观”。

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的内在特点,主要表现为历史演进中的辩证性。这些辩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共同富裕的内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

前文在共同富裕的“本义逻辑”“问题逻辑”和“全面逻辑”中,专门分析和探讨过全面性和重点性(本义逻辑)这个问题。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过程中,既要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联系中把握共同富裕,更要分清问题主次,突出问题本身去推动共同富裕。现实中可以也应该广义地理解共同富裕,赋予共同富裕以“美好生活”“社会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内容,但同时也应该牢牢把握共同富裕本身所具有的收入分配及其相关的社会公平这个核心主题,要防止过于泛化而游离于问题本身。只有把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合理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际成效。

(二)共同富裕是历史必然性与自觉创造性的统一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但这并不等同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自然而然可以实现的。显然,历史进程中这种自发形态的国家性富裕现象,不但是付出较高社会代价后实现的,而且这种发达国家富裕现象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角度讲,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尤其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定是一个自觉的历史创造活动过程。因为,实现共同富裕不但需要相关社会制度的政治基础,还必须有系统的谋划和有效的组织领导。在当代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和科学理论指引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系统社会制度、实施有效社会政策和广泛组织社会力量的自觉的实践创造活动,才有可能现实地展开和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是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的统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不发展什么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的统一体,没有“富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如同做“蛋糕”与切“蛋糕”关系一样,没有“蛋糕”就谈不上切“蛋糕”,“蛋糕”太小也很难去切好、分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路子应当怎么走?我们正在进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210 页。虽然共同富裕的本义主旨是侧重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但最基本的前提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财富,才能真正去切好、分好这些财富。无源之水终断流,无根之木终枯萎。我们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必须以经济发展、创造财富为根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共同富裕只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而且推进共同富裕也要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切财富、一切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也是奋斗创造出来的,只有全体人民共同拼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有更多的财富让人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提高群众就业能力、致富带富本领,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社会风尚,有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福利主义陷阱’”①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 年第1 期。。显然,新时代推进的共同富裕是共创、共建、共享的统一。

(四)共同富裕是收入分配共享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共同富裕意味着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收入、社会财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共享性”。共同富裕的“共同性”“共享性”不是绝对的。我们说改革发展成果要共享,但不等于搞平均主义式的分配。事实上,均贫富的“共享”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劫富济贫更是一种历史幼稚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历史上的平均主义、幼稚主义、唯意志主义,往往从美好想象的愿望出发,到头来总是以失败的结局而收场。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差别的共同富裕才是合理可行的。只有承认人的能力和付出的差异性,进而在回报收获中体现这种差异性,才能保持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运行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的是社会有效与社会公平的统一。尽管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国际上有基尼系数等可以参考)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差异性本身也是因历史条件而动态存在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差异性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我们既要反对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现象,也要反对平均主义,积极探索效率与公平、差异与共享相统一的共同富裕。我们讲的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中都能逐步地富裕起来,而不能只有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更不能贫富两极分化,但也不是无差别的平均主义,不是财富分配越平均越好。从本质和现实上讲,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普遍富起来基础上的有差别的富裕,或者说是全体人民有一定差别的共同富裕。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就是一个有合理差距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共享性的过程。

(五)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先富与后富的统一

共同富裕不但是有差别的富裕,而且在时间与空间形态上是有先有后的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全体人民在时序上“同时富”,在区域空间上“同步富”。要承认发展差别,富裕有先有后,要理直气壮地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事实上,任何社会和历史发展都做不到“同时同等同步富裕”。共同富裕绝不能通过“齐步走”的方式来实现。如果对合法合理的“先富多富快富”犯“红眼病”,甚至“仇富恨富打富”,那就不是真正搞共同富裕,而是在瞎折腾、乱折腾,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在搞“共同贫穷”。其实,承认有先富与后富,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帮助后富,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极大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极大解放社会生产力,让“先富者”想着放心、走得稳健、干得有底气。我们要总结“先富”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先富帮后富的体制机制,让“后富者”想着有信心,走得更快速,干得更起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02、506 页。。先富与后富意味着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逐步地普遍富起来,而不能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但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时、同等、同步富裕,而是分阶段、分区域、分群体的普遍的共创共建、共享共富。“我们要实现十四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02、506 页。这也是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生动体现。

(六)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足与人的全面进步的统一

人是社会的主体。推进共同富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物质的需求。共同富裕最主要的同样是指物质财富的富足,精神文化等需求的实现最终也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因此,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始终要重视劳动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的共享性,以此促进社会和谐健康运行。但是,社会是一个运行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共同富裕不可能“单打独斗”来实现,人们生产、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政治、文化、情感以及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过程。人们有物质、精神、政治、人际交往和环境互动等丰富多彩的生活样态。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的一切创造活动和社会的一切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同样,推进共同富裕本质上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和社会更可持续地进步。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我们要更好地把提高物质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富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和人的水平。

(七)共同富裕是有形收入与无形共享的统一

物质财富收入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主导性形态,但我们也不能由此狭义地把共同富裕只理解为实物性财富收入,更不应只理解为个人的工资性收入。事实上,除了这些有形的实物性、实体性收入外,共同富裕还包括全社会共享性的无形收入。比如: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改善社会民生事业,统筹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工伤、优生等社会保障制度,繁荣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等,都属于社会成员共享性的收入和无形财富。共同富裕和收入分配,也不只是个人层面的收入问题,还包括政府、社会各类主体所提供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产品,以及为社会成员创造的向上流动的体制、渠道等综合发展环境问题。创造公平合理的向上流动的竞争环境,对推动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更具有基础性、制度性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完善促进机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①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 年第1 期。。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制度、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和优质化,都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当然,无论是个人的实体性收入还是共享性的社会保障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而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确定,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既要努力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又要反对脱离实际、“养懒汉”的高福利主义。“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②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 年第10 期。最关键的是在逐步提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同时,也要防止掉入“福利主义陷阱”。

(八)共同富裕是历史过程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共同富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长期文明进步的结果。无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是社会运行制度体制的改进完善,都是一个动态的长期文明进步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③《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02 页。,“要深刻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历史耐心,进行不懈努力”④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 年第1 期。。想一口吃成“胖子”,想一夜实现“暴富”,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当然,说共同富裕是长远的奋斗目标,并不是说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可以等一等、慢慢来,通向美好未来的路总是从脚下起步的。在今天的中国,共同富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推进的重大现实任务。推进共同富裕不能急也不能等,不能超越现实而盲动冒进,也不能安于现实而无所作为。而要一步步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不能把起点当终点,也不能把目标当现实。我国目前正接近并开始步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而且基尼系数处于偏高状态。这说明我国现阶段既要专注不断提高富裕水平,又要更自觉地重视和解决发展的协调性和财富的共享性问题。同时,要有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清醒地看到共同富裕是一个由初级形态到中级形态再到更高形态的发展过程。总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着眼长远,立足现实,久久为功,向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总之,共同富裕及其实现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辩证过程。对共同富裕的丰富内容和多重特性,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七、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实践创造活动。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教训,根据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进程,在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之际,作出了要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召开的一系列重大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议,都对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系统谋划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和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8 月17 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及2021 年12 月8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正确认识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2021 年5 月20 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年6月10日公开公布)。同年6月11日,浙江省委出台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至此,我们党和国家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思路原则、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行动部署,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的时代之问,这些正成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实践逻辑。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着贫困和贫富差距悬殊的发展难题。当前,世界上收入不平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①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20 期。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完成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完成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支撑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也为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指导思想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增加社会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着力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②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6 月10 日;《浙江省委审议原则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1 年6 月11日。

(三)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共建共享,鼓励勤劳致富、创新创业,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和循序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①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6 月10 日;《浙江省委审议原则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1 年6 月11日。

(四)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总的来说,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总体战略安排: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活更为富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②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20 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6 月10 日;《浙江省委审议原则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1年6 月11日。

(五)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

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③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20 期。

(六)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2021 年8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重点阐述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和工作任务,主要有:一是要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二是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三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五是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六是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④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20 期。

(七)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方法

坚持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推动共同富裕。要学习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依法依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总结推广。要坚持前瞻性思考问题,全局性谋划发展,科学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踏踏实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八)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浙江是我国沿海相对发达地区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省份,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推动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浙江省委制定并出台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从而将我们党和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思想理论、大政方针、理念思路、政策举措在省域层面全面落地,新时代共同富裕蓝图正一步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美好生活场景。《意见》明确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示范区的四大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和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

据此,浙江按照“每年有新突破、5 年有大进展、15 年基本建成”的设想,确定了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主要是以“四率先三美”①率先基本建立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努力成为共同富裕改革探索的省域范例;率先基本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努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省域范例;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努力成为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省域范例;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努力成为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省域范例;人文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精神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生态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的省域范例;和谐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社会和睦团结向上的省域范例。为主要创建目标,以“七个方面先行示范”②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拓宽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有效路径,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先行示范。为主要任务,明确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精神文明建设、全域美丽建设、社会和谐和睦等7 个方面的60 项目标指标(见表3),并制定体系化的具体工作任务,还明确8 条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和评价考核举措。

表3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指标

总之,我们党已在相当程度上,特别在省域层面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可操作的推动共同富裕的思想理论体系、目标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工作体系,正开启了一场创造人类文明新成果的伟大变革实践。

八、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实现14 亿多人口的共同富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明形态新创造。

社会分配、社会公平、民生福祉“本义”上的“共同富裕”,就是直接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民生生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均衡化等关联的“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民生观上的大变革。社会收

入差距悬殊甚至两极分化,是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关系的核心问题。如何合理处理好两者关系,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历史难题。几千年来,人类不断探索实践,也不断取得进步,但并没有能够从全社会整体层面和制度化层面可持续地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党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计划、有组织地自觉解决好这个人类历史难题,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还涉及人民美好生活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就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富裕”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显然,共同富裕的广泛而深刻的丰富内涵,涉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涉及社会结构有机体的协调发展,涉及我们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全面进步,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也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演进。对共同富裕内容作广义的全面把握,从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战略高度赋予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这不但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理念的拓展和创新,更是在实践上对共同富裕形态的新探索和新创造。在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进步,这是在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中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事件。如此开拓历史文明发展先河的宏阔场景,必将为人类文明跃升到新高度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也具有独创性。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积极有序推进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自觉的实践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改革创新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全体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鼓励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同心协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以内生发展动力来实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坚持用人民共创共享、和平文明、改革创新方式来推进和实现,开创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

从人类文明形态视野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意味着什么样的历史深意、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人类文明之果呢?

第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第一次有思想、有理论、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变革实践活动,是真正自觉创造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历史活动。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

第二,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历史地、辩证地把握先富带后富的关系,超越了个人本位至上的文化价值观,推动形成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超越了基于单一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效率与公平偏颇矛盾的理念和体制,推动形成效率与公平更为科学合理的、新的思想理念和体制。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合理地实现社会公平。这是人类社会运行模式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创新。

第四,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超越了基于物质、金钱主义的社会单向度或只偏重物质、资本的社会发展观,推动形成社会结构进一步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和历史进步观。

第五,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超越了基于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人过于分离的异化现象,推动确立起以人民为主体、人的自由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以及人类互利共融的全球文明观,从而使人类文明境界达到新的高度。

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由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的过程,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进步过程,但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创造,都将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文明台阶。

结 论

在一个具有14 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在中国历史、人类历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一件开天辟地的革命性大事件。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我们对“共同富裕”进行深思熟虑,高位谋划,系统设计,统筹安排,稳妥推进。我们尤其应紧紧围绕“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动共同富裕”“推动什么样的共同富裕”和“怎样推动共同富裕”的系统化逻辑,去深刻认识“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道理、学理和哲理依据。第二,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战略布局去把握和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容之一,因而不能简单地用“共同富裕”去代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尽管我们可以从“全面逻辑”和广义角度去认识共同富裕,但从人类历史和社会整体结构来讲,社会整体的“现代化”是一个涵盖全局又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顶层性范畴。笔者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为题,其意就在这里。第三,我们在分析了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内生逻辑”的基础上,探讨了全体人民的“主体逻辑”,由此引伸出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人民性,也就是社会绝多数人的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既要富又要大家都富起来,而不只是少数人富,更不能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就是共同富裕的底层逻辑,也就是共同富裕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性“本义逻辑”,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第四,在厘清了共同富裕的底层“本义逻辑”后,那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即“问题逻辑”,积极稳妥地解决在现实中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比如: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最影响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问题。第五,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把握好“全面逻辑”和重点逻辑的关系。从美好生活意义上讲,共同富裕的内容可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和美等各个方面,但共同富裕毕竟有着自己独特的本义、本来逻辑,毕竟是以经济发展、物质分配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公平等问题为重点的。第六,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共同富裕,在推进和实现过程中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历史的、社会的“辩证逻辑”,消极被动的无为主义是要不得的,而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也是十分有害的。第七,我们党就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这些指导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以期丰富我们的理论和更好地指导实践。第八,中国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世界文明意义,同时,人类也在从不同角度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包括更公平更有效的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文明成果。但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将是一场开创人类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新形态的伟大变革,其“文明逻辑”的人类意义也将是空前的。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现代化发展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边疆治理现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