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世界,大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思路

2023-03-23 03:52:03孙晓芹
成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利用微语文课程教学活动

孙晓芹

枝江市丹阳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200)

1 引言

将微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是保障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课资源的开发更加全面,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微课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基于微课实现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构建,从而真正推动语文课程的深层次改革。目前,教师对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尝试更加深入,但是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没有考虑到对微课应用方式的合理创新,这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无法得到有效巩固的重要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结合微课的教育价值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确保微课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 有利于丰富语文教育资源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及时转变,通过对微课的全面整合,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中接触到多元化的知识内容,并且真正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强调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语文素材相对有限,虽然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仅仅依靠教材很难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基于对微课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对教育资源做出全面的拓展和延伸,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基于对微课的有效使用不断强化综合素质,并且在学习和探究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多样化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得到及时调整,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微课的帮助下,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

2.2 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强大的思维能力是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在利用微课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时,教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整,以微课为基础,学生能够尝试从不同视角解读语文知识,从而真正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微课本身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5-15 分钟的微课能够带给学生真实深刻的学习体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把握好对微课资源的整合,并且在与学生进行深层次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对微课内容的有效分析,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在对微课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实现思维的全面拓展和延伸。在接触微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并且根据语文课程学习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变学习思路。不同微课视频在解读和分析语文知识方面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学生的启发也各不相同,通过对微课的合理运用,教师能够真正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带给学生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与提升。通过对微课内容的深入研究和解读,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得到及时调整,语文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是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方式,在微课辅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能够将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整和转变,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懂得如何通过分析和探究问题,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并且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认知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微课作为重要的教育工具,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辅助功能,在微课的帮助下,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自主思考的工具。通过对微课的有效整合与应用,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思考问题,并且在探究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凭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研究与探索,实现深层次的认知观念变革。在微课的积极影响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是能够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3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微课资源开发不充分

在利用微课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许多教师忽略了对教育资源的全面开发与整合,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许多教师只是强调对网络中微课资源的整合,而没有真正做好对教育资源的全面开发与利用,这就导致微课的教育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得到有效调整。还有许多教师在开发微课资源时存在一定的偏向性,通常只是随意的选择微课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据,而没有真正做好对微课素材的全面审核与把控,这也导致微课的整体教育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微课素材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匹配。在微课资源无法得到全面开发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微课教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在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很难真正懂得如何借助微课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2 微课使用方式缺乏创新

在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存在一定的偏向性,通常只是将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而没有真正做好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和优化,这就导致语文课程的整体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在接触微课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体验较为单一。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说教的方式对语文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梳理,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较为有限,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在探究和了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表现过于被动。许多教师只是强调对微课内容的解读,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由于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和拓展性,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最终流于形式。

3.3 微课应用时机缺乏合理性

在应用微课解决学习问题时,许多教师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对微课的依赖度过高,导致正常教学节奏被打乱。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对微课的应用时机把握不准确,无论讲解何种类型的语文知识,教师都选择利用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没有真正意识到对微课时机的有效把握。实际上,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本身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一味地强调微课的教育功能,却忽略了对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长此以往,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很难实现认知能力的全面进步与提升,也无法基于微课的辅助功能真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思路与实践策略

4.1 充分开发小学语文微课资源

4.1.1 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

互联网是开发微课资源的重要工具,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重视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互联网对微课内容进行全面的拓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学生,对微课资源的探索需求,让微课的辅助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微课资源做出全方位的拓展与延伸,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特点,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整。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同时,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方向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合理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下建立起微课资源库,并且在主动分析和探究问题的同时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以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4.1.2 自主设计和制作微课

为了有效拉近学生与微课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应重视自身对微课的设计和开发,根据常规教学要求对微课内容作出合理优化,并且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对微课制作和开发的内容进行全面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做到自主设计和制作微课。在教师的有效推动和指引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得到及时调整,基于教师自主设计和制作的微课,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语文课程学习的独特魅力,并且快速投入学习状态。实际上,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本身难度不高,关键在于如何组织语言并且自然的录制视频,教师应当善于总结经验,将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经验转化为设计和制作微课的依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有效的自主设计呈现出趣味性的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微课,并且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4.2 基于微课合理优化教学方法

4.2.1 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

翻转模式强调课前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讲解的紧密关联,在基于微课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建构,既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通过对微课的有效应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实现认知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构建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师需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既要考虑到不同成长背景下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设计和相关流程。教师设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方面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深刻内涵,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梳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结合课文中描述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相应的微课材料供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学生利用微课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积极听取学生的相关反馈,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感悟,让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成为优化教学设计的依据,真正实现微课的辅助价值,不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4.2.2 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利用微课向学生呈现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的立体化材料,并且通过有效调动学生实行感官真正实现创设情境的效果。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教学工作中,既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同时也要根据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选择拓展性材料,通过立体化素材将语文知识深刻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构建出真实具体的画面。在微课的有效推动下,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在解决语文课程学习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都能得到全方位的转变。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s 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的材料,让学生能够通过立体化的资源了解泼水节的文化习俗以及历史渊源,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动作以及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特点。在立体化素材的影响下,学生能够高效率投入课堂学习,将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一步实现认知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

4.2.3 利用微课推动合作探究

凸显学生主体价值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既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特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呈现出的思维方式,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锻炼和培养。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既要关注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特点,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设置与微课内容相关的探究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投入于合作学习,并且在微课的辅助下实现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并且鼓励学生围绕课文的核心观点开展合作、交流,让学生能够通过互动讨论了解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师的推动下,学生能够通过对微课内容的解读获得深刻的启发,并且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谈谈自身的远大理想,并且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读书的重要性。在基于微课的合作探究活动得以落实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实现语文课程的深层次改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深入开发微课资源的同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为基础,推动学生认知观念的不断转变。唯有如此,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利用微语文课程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