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育人理念下小学音乐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与教学启示*

2023-03-22 04:41黄瑀琼台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标准育人

黄瑀 (琼台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一、音乐育人理念概述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提倡美育、继续推进“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美育理念在学校取得了广泛的贯彻和发展,这也进一步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是美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美育理念的实施,不但能辅助强化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在道德、心理、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完善,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目标。

二、新中国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演变历程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共颁布了10 个版本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不同版本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反应了时代的特色和教学理念上的与时俱进。本文分别对不同版本大纲中的知识与技能、实施内容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中国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演变历程与育人理念的变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 年—1956 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颁布了2 版音乐课程标准,一方面明确了歌唱课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强调音乐课是以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目的,强化音乐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的作用。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音乐课程标准重视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学习,以歌唱课为中心,将读谱知识、视唱练耳知识、音乐鉴赏知识、音乐表现技能融入唱歌课堂。其中,针对每个学段情况对音阶、听音、击拍、发声、音程等知识技能的掌握做了明确的要求,在乐谱知识方面,提倡进行五线谱教学。

在课程实施内容方面,主要分为唱歌(歌曲)、音乐知识(读谱)、欣赏、器乐(可完全省略)几个模块。歌曲内容多以演唱爱国主义歌曲为主,1956 年颁布的《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1956 年课标”)附有小学歌曲目录,为教学提供更多参考。这一特定时期内欣赏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逐步扩充学生的音乐知识范围,在欣赏内容上同样以唱歌为主,标题性器乐曲、歌舞为辅。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调动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提倡运用丰富多样的歌唱形式,并建议将音乐知识融入歌唱教学,鼓励用音乐形象代替说教去感染儿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在欣赏过程中提倡学科配合,特别是与语文课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配合,着眼提倡学科综合的当下,这点教学建议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课标”已经在强调音乐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队、各种音乐活动小组的课外活动中,用体验参与式教学活动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修复期:1979 年—1982 年

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创新发展的空间。此时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美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也重新被确立。

从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分析看,歌唱技巧的练习仍然十分重要,应贯通于整个唱歌教学过程中,同时要具备独立掌握音准和节拍的能力。此时的课标对读谱、音准节奏和视唱听音的训练都做了具体的要求。例如:1979 年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79 年课标”)在读谱方面做出调整,从之前的五线谱教学调整成一到四年级以简谱为主,五年级可根据条件学习五线谱。在视唱听音方面,要求三年级学生能够具备视唱和听记已学过音符、休止符组成的4~8 小节旋律,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也体现出音乐教育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社会价值理念。

课程实施内容上,通过对比分析1979 年和1982年先后颁布的两版音乐课程标准发现,这一时期课程的实施内容有传承也有发展,在课程内容构成方面,仍由唱歌、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欣赏三部分组成,唱歌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此时欣赏教学的作用和地位也被突显出来,“1979年课标”首次提出欣赏教学通过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开拓学生国际视野的理念,并强调音乐教学对想象力培养的重要作用。1982 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82 年课标”)中也指出“通过歌曲欣赏,达到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由此可见,欣赏教学的作用已经由注重知识扩充的“审美输入”发展到启发思维能力的“审美创造”。

在教学方法上,唱歌教学主要运用歌曲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形象思维能力。音乐知识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过渡。欣赏教学可以通过介绍、分析、启发、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

(三)音乐教育的发展期:1988 年—1992 年

80 年代中后期,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较之前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变化,1988 年和1992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2 版音乐教学大纲都明确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1992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1992 年课标”)强调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将德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由此可见,音乐教育育人功能在此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看,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淡化了音乐技能与知识的难度要求,例如:将之前独立读谱的培养目标变为听唱简单乐谱和掌握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鼓励在教学中运用五线谱并采用首调唱名法进行教学,但允许暂无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简谱,这样的要求更加灵活而实际。

在课程实施内容方面,则更加具有丰富性与科学性。从实施内容看,在歌唱、欣赏、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唱游并首次将器乐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内容的选择上更加侧重于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的声乐作品,“1992 年课标”列出了“必唱曲目”“推荐曲目”“推荐欣赏曲目”,为教学内容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

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唱游及欣赏提高学生音乐情感、扩充音乐视野。1988 年的《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1988 年课标”)明确规定“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课外音乐活动不单单只是加深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更是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四)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期:2000 年—2011 年

进入21 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力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提出使这时期的音乐教育有了创新和改革的诉求,这一时期我国共颁布了3 版课程标准,其中2001 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1 年实验稿”)是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体现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时代性与时效性,以音乐文化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与创造成为这一时期育人的突出特点。

知识与技能方面,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例如:2011 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以下简称“2011 年课标”)在原有的演唱、演奏、识读乐谱能力的基础上,添加了创作的基本技能。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也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教学关注的内容,希望以音乐为媒介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

音乐课程的实施内容在“2001 年实验稿”之后又有了新的变化,其一为“感受与鉴赏”,并将其列于首位,这体现了对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视。其二为“表现”,下分演唱、识谱等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将技能与应用紧密联系,这体现出对艺术实践的重视。其三为“创造”,包括即兴音乐创编活动和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这体现在对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注。最后为“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个模块既包括音乐活动,又涵盖了学科融合,极大地体现了音乐学科的人文价值。

在音乐实施过程中通过合作、协调、模仿、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一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更加突出音乐的审美体验,希望通过体验式教学和丰富的音乐活动增强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从“审美输入”“审美创造”到“审美输出”的又一次进步。

(五)艺术课程合力育人新时期:2022 年——今

202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22 年课标”)中丰富了音乐学科的艺术实践内容,首次将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数字媒体艺术)等综合性艺术中的音乐特点融入教学内容,重视艺术体验,建议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音乐审美过程中,将艺术感知与审美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个育人过程,细化艺术实践活动,强调艺术体验、实践、创造的重要性,突出音乐课程综合发挥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方面,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表演”达到从感性体验、理性认知到实践运用的目标。例如:通过唱游学会听辨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基本要素。通过聆听音乐辨别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并通过艺术表演,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读谱方面不再做五线谱或简谱的硬性要求,各地方可以根据情况而自行选择。

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内容明确指出“3-7 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并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的四类艺术实践环节中体现出艺术学科之间的关联特点。例如:在唱游活动中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在小型歌舞剧表演中有机融入舞蹈动作、美术、文学,在听赏中感受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综合艺术中的音乐特点。

在实施方法中出现最多的词为“体验”“渗透”“情境”“实践”。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多感官音乐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渗透音乐基础知识,在音乐情景中进行音乐创作,最终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完成音乐课程育人目标。

三、不同时期课程标准变化下的音乐育人理念比较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反应时代特征及育人理念的倾向,虽然不同时期的育人理念各有特点,但通过比对分析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在情感价值观、课程内容、育人方式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一)情感价值观

审美价值,“美育”成为音乐课程标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是音乐课程标准情感价值观的共同体现,音乐教育在陶冶性情和培养审美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中美育的实施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最开始的以歌唱为主,到现在的将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与音乐审美相融合。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已经充分体现出全面性与综合性。

德育价值,德育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颁布的十个版本音乐课标中音乐的德育价值都有所体现,例如:“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社会道德”等等。从建国初期用音乐内容与音乐形象感染学生,到新时期的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会配合与协作。音乐教育要有效发挥音乐内容中的德育价值,从审美的角度上培养有责任、有思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

思政价值,社会主义教育另一大特点就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小学音乐课程育人理念中也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思政价值。“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等,成为各时期音乐课程标准在育人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艺术文化和思想通过网络渗透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传统、民族、红色等经典的音乐文化提出了挑战,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历史人文、民族文化、时代特色的歌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文化认同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音乐课程中的思政价值,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这是音乐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

(二)课程内容

通过比对分析建国后10 个版本的小学音乐课标中的课程内容发现,教学内容主要针对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欣赏与音乐表现(实践)三方面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要求,课程内容的实施呈现出一些特点和规律。

知识与技能学习难度逐渐降低。新中国成立初期,音乐课程标准制定主要借鉴前苏联的音乐教育体系,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音乐知识过于复杂、歌唱技能要求过高,导致课程大纲不能很好地实施,从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80 年代后,课程标准在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难度逐渐降低,从系统性的学习乐理知识和视唱技能到掌握浅显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直至“2000 年课标”不再把认识和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不在承担太多的专业化教学内容,逐渐将音乐教育的关注点放在培育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欣赏内容更加多元化,从欣赏内容相对单一的以歌曲为主,到声乐、器乐、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渗透。另一方面,音乐欣赏的目标更加细化和深入,从最初的扩大音乐知识范围,到扩充音乐视野,再到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理念上更加凸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优势。

音乐表现(实践)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以歌唱为中心的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形式,而这个时期的音乐实践目标多为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仍以知识本位为中心。而新时期的音乐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中,运用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和应用能力,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重的育人理念。

(三)育人方式

在时代背景影响下,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音乐课标在育人方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从以知识为中心到突出学科本位,再到注重核心素养,育人方式的变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不断变更的小学音乐课标又有着在育人方式上的共识。例如:“培养音乐兴趣”“提倡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科融合”“鼓励实践与创造”。这些关键词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各个时期的音乐课标中,这些经久不衰的育人方式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礼物,值得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

注重培养音乐兴趣,是各个时期音乐课标的关注点。“1950 年课标”就在教学要点中明确指出“教材的形式和内容要多变化,以增加儿童的兴趣”。“1979年课标”要求音乐知识的“讲述必须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2001 年课标”希望通过唱游这一必要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是后续主动 “探究”“实践”“创造”的突破口,是在音乐审美中产生愉悦情绪的关键。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尝试以音乐兴趣为引导开展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

体验式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浸润式学习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充分调动多感官体验,完成学习目标,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习认知过程上。通过分析我国各时期小学音乐课标发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注重音乐形象的引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修复期的参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提倡,以及在音乐教育发展期对国外先进教学法的学习过程,都体现着音乐教学对体验式育人方式的认同。进入21 世纪,“体验”已经成为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育人手段。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式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眼耳鼻舌身的多感官渠道,积极扩展并优化艺术认知信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心灵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多维度展现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功能。

“1950 年课标”中就提出“音乐教育要适当的配合各科教学,特别是国语教学”。进入21 世纪以来“学科综合”更是成为小学音乐课标关注的重点。从“2001年课标”的“倡导”到“2011 年课标”的“关注”再到“2022 年课标”的“突出”,体现着对音乐多元化育人功能的重视。但这也对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努力开展跨学科集体备课,积极建设开放性音乐课堂,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实施小学音乐课标的育人理念。

音乐是实践性的艺术,注重艺术实践与创造是建国后新旧音乐课标的共识。20 世纪50 年代到20 世纪80 年代,歌唱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多种形式的歌咏活动进行,并鼓励儿童进行歌曲创造。进入21 世纪,音乐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与多样,音乐实践的开展途径和手段不断地被丰富和完善。特别是“2022 年课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应学生发展的分段式设计课程。同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联系生活进行艺术的实践与创新。此时的音乐实践不单单是音乐能力的培养,更是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四、音乐育人理念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启示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变化下呈现出音乐育人理念的共识和演变,给小学音乐教师的课程构建及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音乐育人过程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培养模式要在课程理念的发展中做出调整和转变。

(一)培养模式调整和转变的具体表现

1.教学向“以人为本”的培育模式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教学模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教学理念,注重传授音乐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这一育人理念的影响是持续而深刻的。过多地关注音乐知识和技能,忽略学生心理特征、兴趣、潜能、性格、品德的发展,使音乐教学成为“智育”的组成部分,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限制了音乐在“人格培育”中的重要作用。21 世纪后,音乐课标育人理念的关注点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被确立,教学向着“以人为本”的培育模式转变,教学评价不再过多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教学向“多向互动”的培育体系转变

单向知识传递的培养方式漠视了儿童的成长,不利于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批判思维方式的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照本宣科”式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要真正做到灵活创新,就要有“多向对话”的实施过程,这里的“多向”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多元化的授课内容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科内部与学科外部的教研活动发现教学内容的融合点,可以拓宽教学思路,提高育人成效。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互动”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而教师与社会的“多向互动”是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3.教学向“知识关联”的培育理念转变

教学向“知识关联”的培育理念转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单项知识点问题的讲解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但容易“固化”学习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知识关联”强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教师关注知识技能教学的整体性设计,对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课外活动进行系统性地安排,将音乐知识的传输方式由点状的“固化”变为线状的“活化”,通过知识点的串联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性,更好地发挥音乐知识在育人中的教育价值。

4.教学向“文化素养”的育人方向转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育人价值一直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强化音乐的爱国主义教育”到改革开放后的“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无不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进入21 世纪,育人价值更加关注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这一育人观念的变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文化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并带着审美的视角去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艺术,对增强民族自信和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

(二)针对上述音乐育人模式的调整和转变,教师在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和自身素养提升方面,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本土文化,展现爱国主义情怀

1988 年的音乐课程标准根据我国各地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纲多本”的政策,鼓励各地方在遵循课程标准整体思路的同时,可以独立开展编写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具有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本土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关系,收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民族音乐,发掘不同文化的音乐表现风格特征,传承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音乐与具有民族元素的文化艺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有效融合,使教学内容相互关联,层层渗透,通过欣赏、探索、实践、应用的教学过程,逐渐达到从音乐本体感知到音乐文化领悟的升华。在音乐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课堂应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参与更广阔多样的音乐活动。例如:音乐会、民间艺术活动以及生活与自然中的一切都将成为学生汲取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堂,在音乐的亲身感悟中逐步培养审美态度和文化自信。

2.注重音乐体验,提升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能力和认知规律,运用音乐体验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强调调动听觉能力——音乐欣赏、感知能力——音乐游戏、思维能力——音乐创造、观察能力——音乐拓展,通过浸润式的情景体验,学习并理解音乐内涵,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音乐是听觉上的艺术,是音乐审美输入的主要手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段选择适宜的欣赏作品,以结构简短、形象鲜明的作品为宜。在聆听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引入、声画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带入音乐氛围中,使音乐听觉感受更直观、音乐情感体验更深入。音乐游戏强调的是调动身体的多感官去学习和理解音乐,融合了律动、表演、歌唱、演奏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是培养节奏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方式,将音乐知识和技能融入音乐游戏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升音乐学习兴趣。在具备了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音乐体验,调动思维能力进行音乐创造,教师限定音乐主题,引导学生营造与音乐作品相符合的创作场景,借助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音乐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学习环境的情境性。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观察生活与自然中的声音特点,将音乐与自然现象、音乐与生活情感产生联系,这一观察过程可以是个体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的。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得到经验,最后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得到理解的升华和知识的扩充。

3.探索与创新相结合,注重人文素养

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艺术教育环境,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倡将艺术融入生活和时代发展,在艺术生活化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理解音乐相关文化的能力,构建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人文素养。

首先,探索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授课内容,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教师应作为观察者,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反馈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切勿过急过燥。音乐能力的培养是缓慢的过程,需要通过音乐环境的体验和感知,才能达到理解和运用的升华。其次,要创新多样性的教学形式。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直观的美感经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并促使其积极发展。例如:构建开放性的音乐课堂,运用课上教学、课间音乐、课下活动的立体化布局,为学生提供浸润式的音乐环境,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感受与实践中不断提高。再次,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音乐元素,通过教师引导将音乐与诗词、建筑、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产生横向及纵向联系,扩充学生的认知范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转变学习认知方式,注重学习输出,通过参与实践,将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运用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音乐元素进行不同表现形式的再现,学生通过音乐元素的整合加工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

4.强化小学音乐教师综合能力提升

纵观“2022 年课标”,音乐课程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艺术课程一体化设计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内自我提升,对外联系扩充,成为教师更好地实施小学音乐育人目标的有效方式。

对内加强在职教师的学习培训,利用社会资源,参加多种形式的研讨与跨学科交流活动,充分发掘线上优质资源;同时,鼓励教师突破学科边界,根据现有条件,有选择性地组建含音乐、科学、语文、美术、舞蹈、戏曲、影视等综合性教研团队,充分利用“双减”第二课堂,开设主题鲜明的跨学科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和教学实践的多种途径强化教师内在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对外扩充社会资源供给,加强高校与小学科研合作联系,借助高校的学科优势与教育资源,助力音乐课程的开展。例如:研究浸润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跨学科资源整合、音乐活动的开发与设计、校本课程的建设,等等。在共同的教科研一体化中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课程实施水平。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发展脉络,在实践的检验下,各时期的音乐标准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识,并在时代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这使得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控性。用多样化的育人方式,拓展音乐实践与创作路径;通过学科融合研究,促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以音乐文化为引导,拓宽文化视野和民族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下音乐育人理念的共识,也将成为音乐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标准育人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