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传琨
[摘 要]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微课、翻转课堂、人教智慧教学平台等接踵而至。这些新事物对教育教学影响深远。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从技术运用、预设与生成、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文章结合多个具体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如何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4-0013-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课标》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支持。2016年发布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广大教育者明确了新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新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是大势所趋,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从技术运用、预设与生成、人文关怀等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與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
一、技术运用越合理,课堂教学越精彩
在近几年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很多教师的课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和希沃白板,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进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符合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目的地),更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征。教师应结合学情与教学目标,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挑选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要与教学相辅相成,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这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合理运用的表现。
有的教师应用“班级优化大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增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有的教师用微课讲解,有的教师用模拟动画展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教师用手机拍摄学生的讨论情景和课堂练习,并进行同屏展示,及时分享。有的教师用反馈器来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纠正,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乡愁》时通过诵读法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他播放了不少名家的诵读视频,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此基础上,他指导学生分层次深情诵读。整堂课学生始终能够沉浸式地学习,他们沉醉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中,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又如在《天净沙·秋思》的课例展示中,教师播放自制的微视频,将诗歌描绘的深秋晚景呈现出来,使文字更具感染力,进而使学生迅速进入诗歌的意境。
再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赏析《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时,对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和希沃白板的各项功能运用自如。通过运用“音频”“视频”“截屏”“回放”“放大镜”等功能,使学生如临其境,畅所欲言。这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部分教师的课堂建构在成熟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QQ群、贴吧、论坛、微博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被教师引入初中语文课堂,这正好迎合了当前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了学生追求新鲜事物、追赶时代潮流的需求,深受学生的欢迎。
我们也看到,一些不恰当的信息技术运用妨碍了课堂教学。例如,一位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设计了小游戏环节。但该游戏与本课诗歌鉴赏需要展现的意境美是相冲突的。教师要思考设计的游戏与教学内容是否契合,避免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可有可无的游戏活动。
有教师让学生配乐朗读诗歌。音乐和诗歌各有其美妙的韵律,要将两者天衣无缝地结合,是需要时间的,让学生在对音乐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仓促地配乐朗读,显得不够合理。
又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朗读音频、朗读视频等,但是却没有进行诵读指导,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以致于播放这些内容的意义不大。
有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操作不熟练。如在白板上书写有误时,不会改错;设计了寻宝游戏,但因操作不当,被迫取消。融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有如魔术表演,教师要像魔术师一样动作熟练流畅,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操作不当,便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推进和效果。
合理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不是一味地炫耀技巧,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奇。教师要如大厨一般,根据手中的“食材”,合理使用各种“烹饪方式”,恰当添加“佐料”,在创新中还原“食材”最原始的味道,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宜喧宾夺主。教师合理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目的是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预设与生成越得当,教学越高效
信息技术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直观。正因为这些优越性,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就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不难发现,演示文稿做得越精美,教学的步骤就越不能随意变动。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具有预设性,还具有生成性。这样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不能片面对待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前精心地去预设,允许出现更多的不同见解,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有价值的生成。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准确地囊括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如果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该调整原先的预设,给课堂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灵活处理,以展现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尊重。如果在课堂上不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时候,播放了名家范读录音,还用视频展示了中国的壮丽河山,展现出词的画面美,由此带领学生迅速进入词的意境。当一位学生提问“这首词的磅礴气势该如何读出来呢?”,教师便及时抓住机会,调整原先的教学计划,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比较、探究,再用演示文稿从平仄、韵律、轻重音等方面给这首词做了合理的标注,方便学生更准确地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了范读,并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词作的韵律美、情感美。这堂课很好地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教师对课堂生成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峡》时,精心构筑教学各环节,使教学干净简练,但是其预设过于僵化,不能根据学情顺势调整教学设计,因此课堂很难产生精彩的动态生成。
又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一位学生问:“‘夜色入户中的‘户该解释为‘门还是‘窗呢?”教师对此置之不理,继续按照课件推进教学。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契机,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究,只是按照自己预设的步骤进行教学。这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负面影响。
再如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线上平台的“留言”功能写问题的答案。这一做法很新颖,能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启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相关问题是教师预先提出的,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如何得到他人的留言帮助,并没能体现出来。这样的课堂因为缺乏学生的主动探究所以就缺乏创造性,课堂生成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了枷锁。
教师可以多维度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预设,甚至可以把课堂生成作为预设的一部分去思考,再进行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得更加全面,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学情进行精准的把握,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并选出对应的措施。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但也能体现出教师的课堂把控艺术,体现其教学能力。让预设更加充分,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还要在课前以及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追踪,延展课堂空间,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析学生的需求。
三、人文关怀越到位,学生越有活力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思想情感的寄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应机械地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感受文化、感受情感。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世界,感受历史的变迁,体味人生百态。因此,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与文本的精神交流。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拓展自己的思维,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文本,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变得更有生命活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时,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了三种表达个人阅读感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对文本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有的课虽然融合了信息技术,内容丰富、环节紧凑,但缺乏人文关怀,以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老王》时,将教学重点定为品析老王和“我”的形象,体会人物之美。教师运用了许多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推进得很流畅。但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只是辅助了教师的分析,没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如“人物之美”的作业讲评和反馈本开了个好头,但“人物之美”的分析流于形式,交流不深入、不完整。作业展示时全无筛选,学生只顾展示自己的作业,没有时间与同学交流,可谓形式大于内容。之后,教师只好讲自己的见解,唱独角戏,师生并没有与文本进行对话,连朗读都缺乏,情感品味与体验匆匆了事。这样谈何深入文本、体现人文关怀?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再如在《三國演义》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出曹操的人物形象。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在屏幕上作画。结果最后是以教师提供的一个形象作为答案结束这一环节的学习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文本当中的人物形象一定要以教师选的为标准呢?因为缺乏人文关怀,所以学生没有了自我创造和自我独立想象的空间,只能被动接受和感知,生命活力逐渐被扼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杜绝两个现象:一是毫无节制地使用各种各样“非语文”的数字化资源,把文本阅读变得图像化、具象化,甚至把文本弃置一边。二是完全抛开传统语文教学中那些简单而实用的手段,一味地追求新奇。如以千篇一律的PPT代替独特的板书设计,以录音代替现场范读,以微课代替课堂讲解,完全抛开黑板、粉笔。信息技术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而应该成为辅助语文教学的工具,为语文教学服务。深度融合了信息技术的语文课堂要体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特点,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倡导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广大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任务,巧妙融入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优化整个教学生态系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史煜杰.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167.
[2] 李颖伟.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7(10):162-163.
[3] 王彦明.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7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