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郑丽贤
(集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形态,善用“大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教育主体和客体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必然联系。在规律的指导下并通过长期实践就能形成科学的方法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P377)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期间,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特色,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2019年3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发挥立德树人协同效应。从“四因”“三因”理论,到“三规律”“三式”效应,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时代背景和任务、发展趋势和具体场景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的有效路径。“大思政课”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指导,从“人”“时”“势”和“事”等实现其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和功能。从育人功能看,“大思政课”既可以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清晰地厘清“大思政课”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运用和发展;又可以全面地透视“大思政课”在新时代和新征程的重要使命和政治功能。
“人”指的是“大思政课”的主体和对象,既包括教育和传播主体,也包括受教育和接收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和政党对社会成员施加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影响,旨在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完善人格、引导行为,从而推动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因素中,“人”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做“人”的工作,“人”具体体现为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因此必须遵循教育主体的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人制宜”要求“大思政课”确立多样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根据具体情境和身份特征在社会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则要立足于受众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广泛性,凡是有目的、自觉地影响人们政治觉悟、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组织和个人,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2](P193-194)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学校和教师,主要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凝聚全社会的育人合力,构建纵横联动的“大思政课”格局。
第一,从学校教育看,“大思政课”要实现全员育人。一方面,要建立起“三全育人”机制,建构校园内的全员育人新格局。“三全育人”机制要求学校教育管理要打破育人空间的局限,避免思想教育单纯依赖思政课而导致的“碎片化”“孤岛化”现象,把立德树人贯穿课堂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P277)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到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之中。通过“三全育人”机制和课程思政让所有课堂教学活动都肩负起育人功能,让全体教师都成为“大思政课”的实施主体并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
第二,从社会教育看,“大思政课”的实施主体不仅包括各级学校、家庭,而且包括宣传和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破除学校和教师在思想教育上的“孤岛化”现象,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各方力量和育人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思政课”的良好环境。“大思政课”要广泛吸纳社科界专家、时代楷模、英雄人物、道德模范、青年榜样、改革先锋等知名人士成为教学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宣传发布“时代楷模”、评选“最美人物”“中国好人”等活动,让各类典型人物和榜样成为面对全体公众开展“大思政课”的示范主体,激发人们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以脱贫攻坚“大思政课”为例,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中,这些脱贫攻坚的参与者既是亲历者、实践者和传授者,又是“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宣讲者、传播者和教育者。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3]这些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成为教学主体,其鲜活案例、真实事迹和切身体会,更容易让教育对象产生情感共鸣和理论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第三,从管理和实施主体看,“大思政课”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多主体协作,在管理机制上实现协同联动和整合贯通。“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方法的具体运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连成了一个‘教育环’或教育网,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了综合教育的方式”。[4](P182)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上好孩子的“人生第一课”。此外,各级党委宣传部、党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大思政课”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组织相应的施教体系并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同时,这些管理部门也是“大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也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和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地向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课”的社会化主体凝聚成育人合力,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大格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续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5](P274)一方面,“时代新人”明确了“大思政课”的使命目标和实践指向。“大思政课”的育人目标要自觉地服务于时代发展要求,明确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另一方面,“时代新人”要求“大思政课”体现育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时代新人”不仅体现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使命担当,还体现素养和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大思政课”不仅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专业实践之中,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引领新时代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大思政课”的育人使命之“大”还体现在其受众从学生群体扩展到全体社会公众。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2](P218)在传播对象和范围上,“大思政课”要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构建起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全网协同的大育人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让党的理论更易于被群众所接受,中央专门发文对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提出要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同时,宣传和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利用各种时机、场合和事件开展全民“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6](P12)通过“大思政课”在全社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和教育,能够引导普通群众衷心地信任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之中。
“时”在字面上含有时机、时代、时期之意,“大思政课”之“时”即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时而进。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P544)“大思政课”是“因时而进”进行思想教育的新型机制和重要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之“时”既要求它具有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汲取教育智慧,又要求它立足于具体的时代,将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使命融入教育过程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和前瞻性。“大思政课”的设计理念、传播主题必须置身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因时而进”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换时机,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引导受教育者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并把握其特性,在履行使命和担当责任中把个人发展融入时代进步的洪流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6](P121)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是进行“大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
一方面,“大思政课”必须以新时代为背景,让青年学生深入、清晰和准确地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看,新时代为“大思政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良性环境和开放环境,即有利于传播民族精神和中国道路的国际环境、对公众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具有积极促进的社会环境、促进多元力量互通协同的开放环境。“因时制宜”“因时而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准确地把握新时代的划时代意义和历史性变化,高效、广泛地传播新时代的建设成就和丰富成果。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中国人民在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在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中发生了有利的重大转变;从世界历史看,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大思政课”中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才能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效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教育提供可视化的素材和例证。
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必须以新时代为对象,让青年学生全面了解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牢牢把握新时代的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8](P27)新时代的实践成就包括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蓝天保卫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航空母舰等高新科技领域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经济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新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和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是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大思政课”要突出时效性强的优势,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充分运用各类教学手段和实践平台,在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中让学生读懂悟透新时代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要切实深入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建党百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30年左右的时间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阶段,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征程为思政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赋予其更重要的育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青年寄予厚望,“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5](P273)首先,通过“大思政课”的时效优势向青年学生阐明新发展阶段的任务目标和规划部署,明确“十四五”规划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结构体系和鲜明特征。其次,通过“大思政课”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在新征程上,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要求新一代人具有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青年人要“担负起历史重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担负时代使命”。最后,“大思政课”还要与能力素养提升相结合,与数字化、工业化、国际化、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趋势相适应,以完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方式、过硬能力素质满足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大思政课”充分体现视野之大、内容之大,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祖国、社会需要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势”包含了局势、形势、态势等涵义,“大思政课”之“势”要求适应时势、因势而新、顺势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之“势”置于一定的“时”之中,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对抗和转化的一种状态和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势”即要求它依照社会变革的新趋势、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事件进展的新态势,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从而能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P14)“大思政课”在内容上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新态势,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内在要求。在形式上,“大思政课”要充分运用新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来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结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迎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政策机遇,党中央明确把思政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事务管理以及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思想上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新态势由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构成,它既表现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多元交流和交锋的文化思潮,也包括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等。新时代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话语体系冲击最为猛烈的时期,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依然处于不利地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P16)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求建构起全员育人、全民参与的“大思政课”,最大限度地凝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5](P61)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全面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不仅如此,适应时势还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进行形式更新和方法创新。新传播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和运用,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社会公众随时处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环境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长成于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青年学生,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并且接收信息能力强、范围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学生实际,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善用教学主体多样、信息容量大、形式丰富的“大思政课”,这是应对意识形态交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大思政课”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地扩大传播范围、提升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新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推动传统思政课转向数字网络时代的“大思政课”。只有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态势,紧密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和鲜活的典型案例,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扩音器”和“放大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制宜”“因时而进”,首先要把握大势,讲深悟透“两个大局”,即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P375)从国内看,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东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着二战以来最具革命性的转化。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成为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推动力、催化剂。“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能够在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教材内容之外,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时制宜”“因时而进”还要求服务大局,即教育引导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面临着国际国内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年学生是新征程上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主要群体,以“大思政课”增强斗争精神是奋进新征程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大思政课”要紧密结合党史教育常态化,充分挖掘和利用百年党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在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创新中弘扬斗争精神。同时,在教学内容和资源上,“大思政课”还要直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进行分析和批判,增强防范意识形态渗透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筑牢意识形态的防护墙和安全网。另一方面,“大思政课”要聚焦目标使命,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斗争本领。“大思政课”既要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和辩证思维方法,不断地改进斗争的方法和策略。同时,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鼓励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努力掌握最前沿、最尖端、最关键的科学技术,提升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素质。此外,“大思政课”还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并深刻理解中国在新型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培育学生兼具“家国情怀”与“天下情怀”,“民族情怀”与“人类情怀”,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的时代新人。
“事”是指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事件、事实等活动和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时”“势”等元素最终落脚于具体的“事”上。“大思政课”要通过“事”来实现思想的“变化”“强化”和“转化”。“大思政课”以“事”为契机和抓手,跟现实结合并在社会生活中展开,在具体场景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一模式充分运用感染教育法和隐性方式,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事件场景中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的影响、熏陶和感化。“因事而化”要求顺应、依照具体事情、事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到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动之中,实现对其认识的深化、情感的强化和行为的转化。
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不同,“大思政课”以国家发展的历史性任务、阶段性成就为讲述对象,重点关注的“事”是国际时事、国家大事和人民要事。“国之大者”事关发展全局和事业根本,是影响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
“国之大者”具体体现为党的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生动展现为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阶段性成果。“国之大者”是“大思政课”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近年来,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是全社会共同完成“大思政课”的典型案例之一。“大思政课”的教学情境直接体现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从党的十八大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3]。从贫困到小康、从闭塞落后到勃勃生机,每一个县、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是天然的情境、鲜活的教材。在每一个“摆脱贫困”的鲜活案例里,让受教育者理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在构建知识中实现情感升华、达到知情融合。
“大思政课”不仅要关注“国之大事”,而且要直面国际事件,从而体现其视野之大、格局之大。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突发的热点事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的外部环境。国际事件一旦发生,思政课堂必须能够引导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合理地评价、辩证地分析、正确地把握其对我们发展环境造成的冲击、创造的机遇和发展的态势。“大思政课”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中,引导受教育群体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变化和世界发展趋势,在“两个大局”的交织和作用中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大思政课”的“因事而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时机,以具体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感化、内化。新时代的“大思政课”一方面通过法定程序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礼仪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重要时机,将其转化为思政育人素材和社会大课堂。面向普通群众的“大思政课”,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动员功能、唤起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引导新一代人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有力地提升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大思政课”还要及时准确地将各种社会突发事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思政课要第一时间回应热点话题,以之作为课程内容的切入点或是“引子”,或以之作为理论分析的案例,回应学生的关切并引导他们理性认识和准确分析。2020年以来,在各地陆续的疫情防控“大思政课”中,许多抗疫一线的医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患者等群体纷纷化身为思政育人主体,现身说法讲述了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及时准确地解读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展现抗疫中的中国制度优势和伟大抗疫精神。“大思政课”以事为例、因事而化,能够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引导社会成员达成广泛的共识并形成集体行动,还能够发挥社会稳定和调节功能、实现社会和谐统一和有序发展,从而达到“大思政课”良好的育人效果。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因素和最终目标,“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要求“大思政课”在育人格局上实现全社会多元协同,在育人使命上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是“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被赋予的历史角色,“因时制宜”“因时而进”要求“大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在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中明确责任担当、自觉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势”是特定时期里各方力量相互对立和统一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因势而新”表明“大思政课”是适应国内外新发展趋势和新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必须深刻把握并积极融入世界大变局和民族复兴全局。“事”是“人”“时”“势”等元素相互交织而成的特定事件,“因事制宜”“因事而化”要求“大思政课”紧密结合“国之大事”和社会热点事件,在融入社会生活中增强实践能力和斗争本领。由此可见,“大思政课”的鲜明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新时代相伴而生的“大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政治导向和实践动力,它必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