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多维路径

2023-03-16 00:42韩凤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

韩凤伟

摘   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获取、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化、多方面的。高职院校应树立品牌意识,培育精品专业,这是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核心;培育高质量特色人才,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方向;实现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塑造高职特色文化,是增强高职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多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4-0119-03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動力。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是多样化、多方面的。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应该从以树立品牌意识培育精品专业、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培养高质量人才和提供科技服务、实现校企合作、塑造高职特色文化等多维路径入手。

一、以品牌意识培育精品专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根本

专业即按照劳动市场对社会分工、职业、专业的需求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性提供的市场设置。当前,社会分工趋于细化,社会需求趋于多样性,加之职业的多变,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门类日趋复杂且伴随着专业结构变化而不断调整。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专业周期缩短、专业设置弹性加大、专业培养的应用性加强等形成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的特点,更多涉及到“对准市场设置专业”,以适应职业市场变化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品牌专业建设上必须凸显特色、培育精品。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在专业设置上,高职院校具有如下特性:(1)市场性。专业设置受市场规律调控,对接企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企业、行业做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服务。(2)预测性。通过对企业和行业的调研,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就业情况等多种信息材料,从而制订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建设计划。先进行广泛的调查,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分析,再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3)及时性。专业建设必须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改革相适应,并密切关注改革带来的岗位变化、职业的变迁乃至行业、产业的兴衰,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计划,适应时代发展需要。(4)技术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1]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技术综合能力是衡量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参数。

(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建设的特殊性。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机械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特殊性不仅仅是教学方式、育人模式的改变,更是一种全新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引导着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评价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2]转变;二是专业培养由学科本位转向就业竞争能力本位转变;三是课程结构由理论知识体系逻辑向技能提升过程逻辑架构的转变;四是教学模式以由单一课堂教学转向多样化实践教育模式转变。以上能够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各自特色教育资源,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升质量、强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实现高职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目标。

(三)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应用价值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专业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专业建设是办学特色的核心。”[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必须结合专业资源要素着力塑造品牌专业,以品牌专业的辐射作用,不断制定出带动相关专业的特色,这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在品牌专业的培育上应充分考虑品牌专业的实际情况建设较强的师资团队及该专业有无市场前景。因此,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市场需求直接对接的关键点,塑造专业品牌就是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教育既重视“高效性”,又注重“职业性”,更注重“应用性”,充分发挥专业的品牌效应。

二、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核心

培育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是人的实力和水平的提高。人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承担者与引领者,团队的组合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来源。高职院校育人作用的发挥最终是通过人力资源元素构建和体现的。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对教师的职业经历、经验和专业技能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职业经历不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经历和技能,而是所教授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技能,是解决需求和现实存在的矛盾的能力,这已成为了高职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一)采用 “双师互任”的方式,弥补传统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失

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师职业素质补给机制,弥补和充实教师职业意识与经历经验的不足。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深入企业顶岗任职,从而积累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经验,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最新技术、管理模式,研究企业的发展理念、方法措施等与教学如何结合。要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鞭策教师研习专业技能,使自己始终站在专业发展和改革的前沿。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到企业定岗锻炼之中。要建立相应的平台,使高职专科院校和企业互任互动的交流顺利完成,从而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2]。

另一方面,建立“专兼结合”的企业兼职教师库,改善专业教师结构。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师身份管理模式,遵循“为我所用”的原则,通过学院统一构建合理调配原则,校企共建,互通有无,灵活聘用;制定兼职教师入库的标准、条件、选拔方式;制定兼职教师库的运行维护办法,包括兼职教师履职的待遇、要求、考核办法等建立兼职教师库,以保障兼职教师的履职积极性。同时,从企业行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库,使兼职教师发挥好教学、指导、教研的作用,从而改善传统院校专任教师的不合理结构,切实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

(二)改革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健全教师履职评价制度

职称评聘制度是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的晋升激励制度,对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专业发展、专业水平有较大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应以学术研究水平衡量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评价方法,凸显高职院校教师的履职特色,建立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特别要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特点,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注重实践能力如何进入职称考评标准。要注意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改革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和体系”[4]。

三、培育高质量特色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方向

“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和提升品牌专业建设核心競争力的方向”[5],高质量人才是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高职院校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理论中,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人力资源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性。人才培养特色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差异化战略的具体表现。高职院校育人特色表现在高职院校历史积淀之中、高职院校文化的发掘之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模式之中,也表现在高职院校教学方式、育人手段、实施途径之中,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表现之中。同时,高职院校育人特色还应体现在“产品”之中,即人才的含“金”量上是否是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高度结合的学生,是否具备深厚发展潜力的学生,是否与需求相适应的、与人岗匹配的、“适销对路”的学生,是否是让竞争者无法复制的学生。最终,以独特的人才规格和高水平的质量为企业提供价值满足,在毕业生人才供给上发挥名校效应和名师效应。

四、实现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施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7]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服务部门等机构合作,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以培养面向开发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形式。校企合作是把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职业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8]在具体实施上,一方面,要建立全面渗透的交融机制。校企合作持续运转需要双方全面交融渗透,这是实现深层次、全方位、理性化合作的条件和保障。一是以共同建立的创新创业基地、技术转换的研发机构等实体为载体,实现资源交融;二是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共同开发与运行校企推介项目等方式,实现企业标准与教学标准交融,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项目交融;三是要引入企业的人文管理、成本管理、目标管理等理念,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交融。

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考评机制。包括对学校的考评和对企业的考评,涉及到合作的组织机构、合作方式、合作深度、合作成果等内容的考评。对企业考评主要考察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和实施以来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产生的社会效益;考评学校则主要考察学生到企业以后的适岗能力、企业员工接受校企合作的培训后的素质变化,以及在学校的参与支持下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成效。从根本上来讲,这种考评的基础是开放性的,是从校企协作长远发展的视角把二者利益纳入到校企合作的考评视野,使校企双方真正认识到校企合作、强强联合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调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内部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双方的工作效率,提高双方综合实力和行业竞争力。

五、塑造高职特色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软实力

校园文化是一项集理念、纪律、机制、行为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如何形成、保护和发挥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资源,并从这一文化土壤中获得持久的生存和发展潜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优化办学定位。管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管理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都离不开文化创新的推动。高职院校管理要优化办学定位,以文化精神为灵魂,以文化模式为基础,以文化理念为主导,以文化载体为依托,以文化引领高职管理。把高职文化建设放在管理的中心位置,提升管理效力,增强职业色彩,把职业和技术要素摆在学校文化建设显著位置上,开发出更具职业特色的精神文化活动,使职业文化特色建设有鲜明内容,在行业和区域服务上应有所侧重,这样便于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其次,营造职业文化环境。要加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即以校园建筑、园林与生活环境为载体,突出校园物质文化。同时,加强各种与职业相关的社团活动,活动的主题与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岗位尽量贴近,让学生在校园就仿佛置身于职业环境之中,对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孕育良好的职业技能创新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再次,强化高职校风建设。校风、学风、考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优秀的校风、学风、考风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校风、学风、考风状况对于培育新时代职业技能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应全面强化高职院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通过严格考试纪律、加强考风建设、树立良好考风,特别是端正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执教态度,加强其责任感,整顿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教风,通过多种主题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责任性、改善教风,通过各种管理程序将良好的校风、学风、考风落到实处。

最后,健全高职文化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文化约束机制、信息机制、物质保障机制、载体机制等,主动研究和建设高职文化,处理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用文化的深刻内涵指导管理,形成相对固定的高职院校文化的思维模式,形成对高职文化的一致认同,让近期目标能为长远的高职教育目标服务。二是建立高职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从认识上予以重视,在物质上加大投入,把高职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建立各方面的支持保障机制。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避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彰显高职文化的软实力。

总之,“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竞争的教育市场中取得优势,求得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9]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整合外部和内部资源,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实力,找准角色,主动适应外部市场环境,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独特鲜明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发挥自身优势及特色,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韶华.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108-112.

[2]   杨军宪.关于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者素质的路径[J].职教论坛,2011,(23):63-64,67.

[3]   王莉,喻永均.重庆高职教育特色建设探析[J].科技信息,2010,(18):423,425.

[4]   赵本谦.河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10-11.

[5]   张振锋.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37-40.

[6]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華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1.

[8]   谢绪磊,李智.试析德国大学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159-161.

[9]   余霞,贾俐俐,石贵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1):25-27.

[责任编辑   若   云]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