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2023-03-16 22:24:25蒲容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策经济发展

蒲容

摘   要:在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建设背景下实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一定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奋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其中贵州省黔东南州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开发的时间比较晚,导致了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以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为例,通过了解其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案例。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三宝侗寨;经济发展;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4-0015-03

引言

在过去几年里,贵州省人民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视察贵州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总书记的讲话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四新”主攻“四化”为核心,致力于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做好各项事业的宏观调控工作,带动贵州省经济稳步发展。在新时代到来之际,黔东南地区人民在取得显著经济发展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贵州省三宝侗族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以期对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幸福、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增加人均收入,加快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新形势下,必须调整三宝侗族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链,充分挖掘地区的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旅游业,促进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1]。

一、贵州省三宝侗寨的发展现状

侗族人民在千百年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文化,其民族文化中也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生态文化智慧。侗族是贵州省世居之一的少数民族,侗族人民在历史上主要从事糯稻种植和林业生产。其民族文化以妇女的侗布织染技艺尤为惊艳。在三宝侗寨地区分布着“万亩”平坝的盆地。黔东南地区是侗族人民主要的居住地,侗族人民世代在这里生活和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2]。三宝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车江坝区。由于侗寨有上、中、下三个宝寨,因此,被称为“三宝侗寨”。三宝侗族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三宝侗寨主要有车寨、章鲁、恩荣堡、寨头、英塘、月寨等十村九寨,共有2 648户、13 198人。其中90%的人为侗族,同时还有苗族、土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2]。如今,现代农业设备逐渐取代了以前的人挖牛耕、镰割人打和肩挑背驮;农田水利设施完备,旱涝保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不断引进推广:水稻亩产已超千斤,盛产的“榕江西瓜”以其外形美觀、内瓤含糖量高而名扬省内外。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也正逐渐步入小康时代。

(一)农业

三宝侗族地区属于温湿多雨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势平坦、田地肥沃,年平均温度18.2℃,积温达6.672℃,无霜期310天,降水量约1 2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是农田稻、油、瓜“三熟制”大面积高产、稳产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在农业方面,世代靠农耕生存,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出产玉米、高粱、小米旱禾、油菜、茶油等。随着改革开放,当地政府政策和方针的不断推陈出新,不仅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也实现了对土壤的改良,使得三宝侗族人民的粮食收成越来越高,每年都有一定的增产。同时,目前三宝侗族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将各种全自动的机械设备运用到农业之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推动了剩余劳动力向外就业发展。据《中国三宝侗族寨头村志》记载,三宝侗寨的寨头村,外出打工人员约500人,创造了约750万元的年收入,打工经济收入成为当地主要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村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在农作物种植技术方面,不断实现了对水稻、蔬菜、水果等的育秧技术革新,不断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更新,不断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水平,使得水稻、蔬菜、水果等的产增相较于传统的作物提升了13%。但是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各种疾病的发生,导致成本上升。而基层兽医不足,猪病毒等畜禽病的防治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养殖业发展不佳。现在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多,土地也流转出去了,因此农业发展不再成为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林业

在三宝侗寨共有约12 000亩的山林面积。解放前,林业主要以经济林和薪碳用林为主、杉木林为次,自然林约占总面积的25%。部分山坡种植茶油林、桐油林,其他较远的山坡主要是自然生长的柴林、杂木和少数杉树林。从清晚期到民国,不断有村民上山种植树木,这些人工营造的山林约占总山林的30%,其余树木均为自然生长。当时这部分山林还是私人所有,其余部分为公共山坡。直到1981年,农村地区实行山林“三定”工作的落实,山林所有权归集体,社员拥有林地使用权,从而大大激发村民的育林积极性。过去常种植杉树林、经济林等,近些年,随着果林市场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山坡种植李子、梨、柑、桃、橙等果树。目前,村民不但拥有种植果树场,同时还建有东边县果树开发公司第三果树、西边造林公司果树场、龙建昌岭山果树场,共计有2 000多亩的经济林,同时还有3 821亩的杉树林。

(三)手工业

三宝侗寨村民以农业为生,同时发展了家庭手工业,有木工、织布、刺绣、编织等。本地的工匠都是自学成才,农忙时种地干活,农闲的时候起房造屋、打造家具,为家庭增添经济收入。此外,三宝侗寨人民自己种植棉花,经过去籽、弹绒、搓卷,用当地发明的脚踏纺纱机,一次可以纺出双纱双锭,大大提升了工效,织出来的布作为侗族服饰的基本布料。织布刺绣是侗族妇女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的技艺,她们会运用绉绣、刺绣、辩绣、平绣等方法。她们刺绣的图案来源于生活,有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主要体现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刺绣图案主要缝在衣服花边、花鞋面、花袜底、花手巾、花口袋等。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三宝侗寨地区还出现了新兴的砖瓦厂,生产陶瓷瓦、红砖等产品,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凸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商业

在三宝侗寨地区有着较为久远的商业历史,一度有着“小上海”之称。因为寨子前面就是都柳江的支流——寨蒿河,航运畅通,从榕江运输木材到广东地区贩卖,再从广东地购买食盐回到榕江地区。例如,章鲁村的赖家,就是从广东梅州搬来的,200多年前祖上来到三宝侗寨搞木材运输,在广东和贵州两地之间往来,实现了家族壮大、经济收入增多,祖上所修建的赖家大院至今仍然存在,并且被列为文物进行保护。改革开放后,实现了集体经济,便有了更多的人开始从事工商业,如小型工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各种商业店铺的兴起,推动了三宝侗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三宝侗寨地区商业有了更多新时代的样貌。

(五)旅游业

县政府十分重视三宝景区的风景区建设,制定了三宝景区(即侗族文化大观园)修建性规划。以寨头、章鲁、荫塘三个村为核心发展了特色旅游业,构建了三宝风景区。对三宝侗寨地区的景区景观和环境进行了治理,完成了道路铺设、广场绿化,以及榕树景观、三宝景区大桥、三宝鼓楼、长廊等的修建工作,至2014年12月底,累计投入了8 350万元。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三宝侗寨还开设了旅游客栈、农家乐饮食店、特产品店,组织成立了侗族文艺表演队增加了旅游的丰富性。如今,仅三宝千户侗寨景区的旅游就占全县旅游收入的20%,可见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三宝侗寨人民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古榕群景区成为榕江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的品牌,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游玩。

(六)居民收入

贵州省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增收计划,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对欠薪问题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低收入困难人群进行帮扶。据统计结果显示,在2021年贵州省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 428元,相较于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 601元,增长率为9.8%;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 737元,增长率为11.6%。就整个贵州省看来,贵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为,33 330元;三宝侗寨地区人民均可支配收入为27 426元,较为落后。

二、贵州省三宝侗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在乡村振兴中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州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相对经济规模均存在着较大差距。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来看,2021年的人均生产总值764元与全国人均生产总值1 748元仍有较大差距[2]。2021年三宝侗寨农民人均纯收入8 345元,可见贫困人口较多。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城市大多数居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提高,但由于城市中低收入群众占比重,仍有许多少数族群在经济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三宝侗族地区位于坝区,大部分种植仍然需要人工,小农业生产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存在着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性作业、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仍无法普及、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4]。存在投入多产量低,经济作物数量少,农村经济效益极低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户致富。但工业依赖能源和矿业资源的比例仍相当大,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则较小,生态与人文的资源优势仍不能充分转变为经济资源优势[5]。同时,由于三宝侗族地区年轻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留下孩子和老人在家,而当地的土地已经全部流轉出去,只剩下一部分种菜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三、三宝侗寨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引进人力资源

三宝侗寨地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指引,加大人才资源投入,大力引进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本地实用型人才;二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设,加快推进高等院校建设的发展步伐;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真正为当地培育实用型人才[6]。

(二)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引进现代农产品作物

坚定不移将乡村振兴作为全县建设工程,协调城乡区域市场开发工作,全部落实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榕江县人民就从广东省引进了“新澄一号”杂交品种西瓜,现在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因此,在粮食自给自足的状况下,因地制宜地繁荣经济作物和生态家畜养殖,带领村民不断提高收入,丰富乡村经济[7]。

(三)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企业

三宝侗寨地区具有非常大的资源优势,在市场发展的引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重组,集聚劳动力培植具备当地文化资源优势的民族企业。同时,利用都柳江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工业,开发利用重晶石、石灰岩金、铅、煤铁、锌、锑等重要矿产资源,发展矿产、食品加工产业。开发或使用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中成药,以发展壮大民族医药。还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食点加工企业等,通过壮大当地民营企业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经济收入。

(四)围绕民族风情发展生态旅游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活州”策略,推动旅游资源大州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州发展。利用三宝侗寨地区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引导众多游人观赏“百节之乡”和“歌舞世界”的民族文化。着力建设环雷公山、环舞阳江和黎从榕等精品旅游的活态传承,做好下司古镇、西江苗寨服务。加大合作,努力建设自然遗迹施秉云台山,推动剑江温泉老州城市、隆里老城、三宝侗寨等景区的旅游发展[8]。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三宝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长的同时其经济在整个贵州省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在新时代到来之际,黔东南州地区要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重致力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榕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榕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2]   付强.西江千户苗寨少数民族旅游住宿业发展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5).

[3]   王然.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古村寨景观形态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

[4]   崔丽丽,王枭枭.传统侗族古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以贵州从江占里为例[J].中外建筑,2020,(5).

[5]   刘威,肖开红.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三产融合模式演化路径——基于中鹤集团的案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1).

[6]   张华忠.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9,(2).

[7]   薛瑞.肇兴侗族村寨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

[8]   何治民.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及原因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

[责任编辑   若   云]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策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22:52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5:50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普惠金融扶贫发展对策研究
抓住机遇 全面加快澜沧县烤烟产业发展
探讨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4:45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3:23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0:33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