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音乐活动对文化自信建设的意义与影响

2023-03-15 20:57王永成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文化传播群众文化

王永成

【摘 要】文化自信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打下了最深厚、最扎实的基础。而文化自信又必然是一种群体性的信念,群众性的音乐活动的开展对于我国的文化自信建设比较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活动;文化自信;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49.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117—03

一、文化自信之重

我们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六大原生性古老的文明中唯一存活并留到现在还生生不息的文明。但是在今天,我们却仍然要谈文化自信。客观上讲,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的强势崛起,以科技文明为先导,构建了这个西方的强势话语体系。文化是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这三个共同塑造出来得。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互联网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人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改变了我们的用餐方式、出行方式、购物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对外开放的信念也越来越强,世界越来越看待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

在这样国情之下,我们更需要进一步积极地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要在世界友人面前变得更有面子、彰显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是要在世界纷繁复杂的文化冲击、文化考验面前细细回首,自问我们的来路到底在何方,根又在哪里?这样才能立足于国人文化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出我们内心的生机与活力。

二、群众音乐活动的特征

(一)综合性

从艺术性角度理解,中国自古以来,群众的音乐活动都是一种兼含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不同要素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然而,在中国的群众音乐活动中,还能见到像杂技技巧、武术、民间体育等具有非艺术性质,但已一定程度艺术化了的体裁类型因素,它们从相异的角度,对民间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当我们在对中国群众音乐活动进行研究时,不能不考慮它与各种艺术性和非艺术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舞蹈音乐特有的形式因素和民歌、器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形式因素,都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在民间舞蹈音乐中同存共聚的状况,构成此类音乐区别于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综合性音乐体裁个性特征。

(二)观赏性

如果说群众性和民俗性群众音乐活动的先天特点,那么观赏性就是在后天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美”与“雅”所怀抱的可爱的执念。扇子、手绢、花伞、花棍、花灯、水袖,各式各样的鼓、各种表演用的绸子都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之中加入的难忘的心血。在挥袖善舞之际,表演者或许已经遗忘了这出音乐舞蹈最初所拥有的实用目的,而纯粹为其中难以道明的雅致和美丽所深深的痴迷。

(三)现实性

中国的群众音乐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其中的民间色彩。中国的民歌对其他各种音乐形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现代音乐家不仅从民歌、民间音乐中寻觅到题材上的灵感,而且也对其音调和唱腔多有借鉴。

三、群众音乐活动对文化自信建设的意义与影响

(一)提高群众对音乐的理解力

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得到听众的理解,从20世纪以来,现代派的音乐作品曾经不以取悦听众为目的,但是实践的经验证明,没有听众的音乐还是会失去其生命力。对于群众来说,也只有在不断的音乐聆听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音乐理解力是音乐在之后能够长久作用于人们心灵的基础。

音乐理解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包括想象与联想渗透着听众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判断,心理上反应过程贯穿整个始终。乐音本是多义而朦胧的,只有在欣赏者的阐释之下,才可以在心灵的柔软土地之上生根发芽。

(二)提高群众的审美情操

音乐活动的所有功能都立于音乐的美感之上,是音乐之美生发、延展出来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富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音符流动能带给人巨大的激情和愉悦。即便我们不了解这个音乐家,也不知道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心情体验,但是通过聆听他的音乐,也会唤起听众复杂的,又拥有着“美”的爆破感的情感。音乐活动的过程也应该是一种具有审美自觉性的自发的过程,以还其强烈的美感为活动最重要落脚点,当然,群众审美情操的养成还要求这个过程是反复的、长期的、甚至锲而不舍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音乐活动才能从群众的情感和审美青草的中生发出完善人格的力量。

(三)培养群众的人文精神

音乐是人类文明最为鲜活的资料库,也是蕴藏着丰富文化信息的地方,音乐活动的开展在传递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的鉴赏情怀之外,同时给群众带来了生动的文化知识。关于美的启发有让群众对这种知识产生了独特的感情,这是多少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都无法做到的,但是在音乐的氛围中却可以“四两拨千斤”的实现。

在现代群众音乐活动中,加时要注意选择音乐精品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载体,这样的精品要既拥有历史底蕴,还有具备现代的创新解读。另外,音乐活动的发起者还要积极的鼓励和引导群众站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对音乐作品做出属于自我的解读,让群众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切身的参与感。

音乐活动在培养人类的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公民个人素养的增强都需要人文精神作为铺垫。而音乐活动如何能有如此强的作用,秘诀还在于音乐活动的核心——美的活动。当美成为了人心中一种自然而然的追求的时候,就能超越于现世的功利和实用主义的桎梏,同时提升个人的境界,这样的活动反而有时候更有利于我们看清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文化传承

所谓文化传承,就是意味着现代人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仍然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者的行为,同时也是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行为。或者说,传承发展是一个时代的氛围,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建立在热爱与制度共同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够帮助中华民族继续延续我们的文明,从而建立更为文明和谐的国家。

四、在新时代如何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

(一)视听结合

在现代社会,视听结合已经成为了群众的一种重要的音乐欣赏习惯。这种音乐的欣赏习惯能够使听众,抑或是观众,在倾听音乐的时候获得更多全面的感官信息。一般而言,音乐家在创作的时侯常常能够敏锐的捕捉到人类的那种无法预见但又转瞬即逝的反应。但是对于一般听众来说,很少接受过逻辑严密的听觉训练,对这种罕见的、短暂的音乐乐句缺乏捕捉能力。所以视觉的加入能够帮助听众理解音乐所想要传递的心灵话语。

群众对于“视觉”有着空前的热情,视觉不仅仅是存在最为直接生动地展现,同时还把每一个形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都涂上了心灵的颜色。对寻常百姓来说,视听结合的音乐欣赏有助于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这种视听结合的音乐欣赏方式对中小群众来说甚为重要,为此有专门的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和美术等学科的特点,使群众有视听的全然感受。MTV在大众视听音乐审美中就是最突出的代表。

视聽结合的音乐欣赏过程使人沉浸于一种活泼、轻松、自由的氣围中,这种感觉并不是面对着欣赏对象或者是与对象对立,而是感觉自我就在对象之中。

(二)在群众音乐活动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变迁与淘洗,表现形式上是趋于多元的。在历史的烟霭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分纷繁复杂的世事环境将中国文化渲染出了众多不同层次的图案,这些不同的特点共通构筑起中国人的内在性格,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感知。在我国古代,农耕文化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我国有着沃野千里的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劳作者都可以算是农民。土地的耕种需要依赖于土壤、阳光和水分,这些要素如何到位到要遵循一定的时令,急不得也缓不得,所以在我国,音乐活动的举行总是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有关,农历的”春节”、正月十五的“灯节”都是音乐活动的盛会。除了音乐形式之外,农耕文明对于中国音乐更深层次的影响还在于对音乐理念的理解上面。农业生产相对于其他的生产方式来说更加稳定,也培养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性格,体现在音乐上,常常更加讲究节奏的平稳和缓,伴舞队形变化注重平衡和对称。

(三)将群众音乐活动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

将群众音乐活动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主要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首先,流行音乐具有亲切感。流行音乐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肥沃的土壤,很多的流行音乐最初来源于歌手的即兴创作,他们将自己在平日生活中的难以抑制的思想感情用通俗的音乐表达出来,不假修饰。因为情感的共通性,这些乐音在听众当中也是格外熟悉。

其次,与传统古典音乐动不动就鸿篇巨制相比,流行音乐一般短小精悍,能够大大减少人们记忆和传唱的难度,所以一般来说流行的范围比价广泛,能在短期内迅速流行开来。但流行音乐又相对来说保鲜期比较短,很快就会被新的流行曲目所取代,有“过气”之说。

流行音乐可以说是社会上的一股奇特的音乐春风,你可以说它不是音乐中的主流,甚至一度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大众的心目中,我们又很难那说它不是主流。流行音乐是社会上一股强大的、自大的音乐潮流,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美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行音乐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喜爱“郑卫之音”而厌恶雅乐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流行音乐涌入大陆,仿佛一下子为青年群体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夸张一点说——“三月不知肉味”,深深沉浸于其中,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一种难忘的国民记忆。

从传播手段上来看,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可以借助于广播、电视、电影、电台等等传播媒介走进千家万户,如果再加上合适的宣传,那么其传播上的威力将会是任何一种过去的传媒途径都无法做到的。

从社会心理上讲,流行音乐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切入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流行音乐中所表达的种种心理倾向对应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这种渴望牢固的存在着,社会制度、社会道德、个人能力、经济状况会给人们种种限制,但是这种内心深处的渴望却是真实的,流行音乐中,人们往往能够找得到这种真实感。这些心理上的渴望包括心理上的安慰(有时甚至不需要是一种多么深刻的安慰)、爱与被爱的需要、他人的承认等等。

从流行音乐的表现方式上来看,流行音乐形式灵活,具有不断变化、不断吸收的特质,而且这种变化和吸收往往是十分迅速的,这一点和古典音乐在漫长时光中的变革是不同的。流行音乐还可以将现代的科技手段不拘形式、毫无保留的利用起来,从演奏的乐器、录音的设备,包括播放的印象、表演时的舞台灯光布景等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流行音乐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大大丰富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力,在表演的时候又能活跃听众的感官,那种天真活泼的气派是前所未有的。

从流行音乐的艺术追求来看,流行音乐音乐家往往非常重视自我的个性,认为自己是一个宝贵的个体,往往不同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他们用音乐写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诉求。这种艺术追求或者说是倔强的精神最容易得到年轻人的共鸣。

五、结语

历史发展的经验无数次证明,文化呈现何种姿态,既是对一个国家民族当下时代发展的真实映现,也折射出这个国家民族对文化持有的态度,从而可以判断出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走向。在新形势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音乐的需求,就要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使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更符合地方人民群众的口味,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音乐的精神需求,促进群众音乐创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敬娜.浅谈群众音乐的创作及社会文化功能[J].戏剧之家,2017(20).

[2]潘朝阳.音乐不只是听觉艺术[J].美与时代(下),2014(7).

[3]游智文.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分析[J].黄河之声,2017(21).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文化传播群众文化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