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

2023-03-15 03:14刘燕李红波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传统文化幼儿园

刘燕 李红波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幼儿期是传统文化浸润的重要时期,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幼儿园从园所实际出发以“传承生长”为育人目标,尝试以中华传统为载体,立足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儿童化的传统文化相融的课程架构与实施,实现传统文化润泽童心,助力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感受传感文化魅力,根植传统文化民族自信自豪的种子教育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园本课程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第二,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第三,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使得传統文化走向了幼儿发展的全面支持。

一、基于实际,挖掘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其架构必定是放置于教育背景和周边资源的一个多边思考中,作为一所较为典型的“城乡接合区”幼儿园,特殊的位置也让园所从诞生之日起便面临学区资源差异大、生源结构多样化等多境遇的思考与抉择。

(一) 于自然资源链接传统文化

幼儿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需要自然的本能,应该充分利用天然的自然环境来延展幼儿成长的宽度与深度。富春第四幼儿园位于富阳区西郊,东有城市的热闹,西有乡村的特质,为幼儿体验提供了便利的多元条件,而且北面与骨伤科医院遥望,这是难能可贵的具有典型性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也为幼儿进行“百草园”活动提供了参与体验的自然资源与科学指导保障。

(二)于地域文化链接传统文化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教育的资源,从经验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出发,幼儿园课程实践秉持的是大课程的立场,幼儿的学习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其所处的地域承载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对幼儿园周围的社会文化资源也进行了盘点(见表1)。

富阳人杰地灵,孙权故里兴旺繁盛,文化流传至今。一代文豪郁达夫,土生土长于富阳的一个传统文化人,其故居犹在,独具风格的文学影响了无数人。久负盛名的黄公望一幅《富春山居图》蜚声国内……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淀了传统文化精神追求的丰富营养,传统美食保留较多,且不少节气还有独特的美食相映,富阳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有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示出不同的文化韵味,清晰地反映着富阳的地域特点。

旖旎山水风光、人文风貌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滋养的土壤。

二、面向未来,梳理传统文化课程理念与目标

孩子如树,起于种子,长于幼苗,启蒙教育重在培根,幼儿教育就是为生长培根的奠基工程,教育实践方向的正确与否和传统文化理念及目标密不可分。

(一)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凝练课程理念

中国上下五千年积淀了丰厚的经典与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内涵,面向未来成长但也不能忘记过去与自己,传承与创新并不违背也是发展的共同体,基于“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立足于传承与生长并存,让经典成为孩子成长的阶梯,让孩子在多元的载体中通过多种感官接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文化自信,获得社会人的必需品:善良、博爱与美德……基于此,“承·长”课程理念梳理成为“经典伴成长,文化启童心”。

(二)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循证理论基础

1.传统文化理论

(1)德育为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德不配位,必有灾祸”。我们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德育的瑰宝,是一部庞大的教材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2)传承经典。王财贵是全球儿童读经教育首倡者,他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没有民族的凝聚力,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也不会有创造力”……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及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人格、道德和智慧。

2.杜威——生活教育理论

杜威认为,儿童的发展与成长就是原始本能生长的过程,生活就是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更好地生长。

3.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从书本上能吸收的知识是间接的、死的知识,而从大自然与大社会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的活的知识。“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

立足“德”“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不断生长。遵循“教育即生长”理念,以及陶行知、陈鹤琴先生的生活教育、活教育理论,同时秉承“传承经典,蒙以养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思想。幼儿园重新审视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基于园所实际、幼儿特点与未来需要,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到”实践中,着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生活链接……立足“德”“行”两个字,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不断生长建构一种“生活教育、生活传承”的美好样态,夯实幼儿未来发展基石。

(三)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具化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一个宽泛的内容,目的为教师教育实现“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三维目标提供可视的新图景。与此同时,目标的确定要以教师的可操作性为前提,“承·长”课程以“承·长”二字命名,承为“传承”之意,长为“生长”之意,合二为一即“传承生长”之意,喻指孩子在传统经典文化的浸润中,养成良好习惯与品质,以生长积淀形成未来一生受益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未来所需的各种经验与能力(如图1所示)。

通过“承·长”园本课程的实践,实施“承·长”特色活动,创设“承·长”的环境系统,以“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培养出质智双优的“四有”(有强健的身体、有合作的意识、有探究的欲望、有表现的能力,散发传统文化气质的完整儿童)孩子。

具体内涵如下(见表2):

浸润中,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习惯与品质,积淀形成未来一生受益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未来所需的各种经验与能力(具体设计框架如图2)。

“承·长”课程以“经典伴成长  文化润童心”为理念,以培养“有强健体质、有合作意识、有探究欲望、有表现能力”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中国小公民为课程总目标。

三、基于儿童,探索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

(一)围绕基础核心融合课程内容

“承·长”课程内容由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组成。基础课程为省编教材《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内容由专家统一编制,提供了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共性发展经验。

特色课程是“传统文化”课程,多聚焦于幼儿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经验与体验,以三大项目为核心:“百草园”以种植园为实践地,让幼儿在户外进行艾草、蒲公英、百香果等传统中草药植物的认知,在“播种—护理—收割—收藏”的过程中观察、探究、发现……与基础课程中的春、夏、秋、冬主题性活动进行园本化与生本化的融合开展,让幼儿在种植劳动中收获成长;“皮影项目”是在感受传统文化中自然衍生的游戏内容,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着力点;“节日节庆项目”活动不仅包括了中华传统节日也包括劳动节、国庆节及日常节日,同时传统二十四节气内容也涵盖其中,多层面与课程有机结合。

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课程内容统一体,同时也各自具有相对完整架构,可谓合而不同。

(二)立足幼儿主体多维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应体现幼儿主体、主动学习的特征。根据内容结构,“承·长”课程实施圍绕双主体内容以时间线为主轴开启双轨交织模式运行,注重过程中的多维融合,集结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积极打造一个能让孩子身入其境体验、个性表达表征的成长环境,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如图3所示)。

1.一维:基础课程园本化实施

《完整儿童课程》通过前、中、后过程性审议与调整,基于幼儿主体的现状与发展水平,以主题教育途径组织实施,有效整合,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户外运动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体验和交往,在行动中获得情感、能力和知识的发展。

2. 二维:特色课程儿童化实施

特色课程以经典故事、皮影活动、节日节庆等活动为载体,通过“两廊一园两馆”环境打造和“一节三会”游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开展。

(1) 环境浸润,吸引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经典。积极规划环境,打造系列空间区域,构建多元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特色环境,让幼儿在浓郁的氛围中与经典文化对话,体会文化精神。让视线可及之处成为其个性表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墙,激发幼儿兴趣互动成长。

传统文化游戏廊:二楼联廊由北向南打造了“小舞台”“故事船”“故事屋”等联通式活动区,传统美德故事、经典红色故事……优秀文化读本随处可遇;服饰、头饰、纸、笔……多样表征材料信手可取;可操作的故事盒、可视听的古诗词、持续性的活动精彩瞬间鲜活而灵动。

传统节气互动廊:结合传统二十四节气时间变化,音体室外廊成为一道跟随四季轮回而不断变化的动态风景。立春竖蛋、春分放风筝、夏至吃饼、秋分赏景……活动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关注节气的变化与特征、感受生活习俗的不同。

多样体验国粹馆:立足文化传承,园内利用专用活动空间打造了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国粹馆,以孩子兴趣为起点,将剪纸、皮影、陶泥……多种孩子喜欢的经典项目齐聚一室,为其提供多样学习体验的艺术创造空间。

实践操作“百草园”:园内“橘子”“桂花”“无患子”……植物品种丰富,成为重要课程资源,幼儿在自然中探究成长,极具四幼特色的“百草园”专项活动区应运而生,顺接了生活化的传统中草药相关学习。

(2)游戏互动,支持幼儿体验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中的故事、诗词以及各种民俗……带着浓浓的岁月沉淀,有的可能与幼儿目前生活相去甚远,转化的最好方式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实施的主旋律,幼儿、家长、教师“三元一体”链动式游戏驱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生长的探索活动。

“一节三会”悦享传统文化:“一节三会”即传统文化童趣节、小班经典吟诵会、中班美德故事会、大班古诗词大会。借助每年一度的“六一”周活动,打造幼儿园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师生、家园共商共建游戏计划与玩法,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四幼主播”演绎文化精彩: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设“四幼小主播”专栏,分设“四幼伢儿说节气”“四幼伢儿讲故事”“四幼伢儿说经典”栏目,与故事长廊、国粹馆、表演屋等环境结合,创设小剧场、故事盒、皮影戏专属舞台,投放音响、头饰、衣服等材料支持孩子游戏,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持久性。在阅听基础上鼓励孩子运用口头、书面等多种语言创意表达,支持幼儿根据内容或情节预测发展或续编、创编……让幼儿在小主播角色游戏中完成“抽象到具象”的理解与表现。

(3)日常融入,推动幼儿理解传统文化经典。日常中一些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蕴含着特有的中华文化元素和传统美德,利用清明、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这些传统节日,融入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如中秋吟诗赏月、看皮影、尝美食;国庆看升旗、唱红歌、做小兵;春节画年画、挂灯笼、贴对联、送福字、舞龙舞狮……系列沉浸式活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当中去体味传统习俗,品味传统文化,感受身为中国娃的幸福与骄傲,播撒一颗爱家爱国的文化种子。

特色课程实施注重让幼儿能够真实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的可行性,把抽象的传统文化内容转变成幼儿感兴趣的主动参与的可触、可视、可感的具体操作实施。

四、基于发展,建立课程核心支撑与评价

课程评价是审视课程有效性的重要支撑,重视多主体的共同参与过程性评价反馈。

(一)多元一体,构筑评价主体圈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单方面评价,课程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实行以幼儿、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承·长”课程评价如图4所示:

教师、幼儿、家长形成一个评价的闭环,围绕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评价,从而产生教育的向心力,助推课程的优化与有效实施(见表3)。

(二)一元多体,丰富评价方法链

课程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因时、因地、因需灵活“制宜”进行,分别从幼儿、教师、课程的三维出发展开。

1.对“标”课程目标,进行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评价内容,立足于课程目标,“承·长”课程下的“四有”幼儿,评价从“有健康的身体、有探究的欲望、有合作的意识、有表现的能力”四个维度出发。

幼儿发展评价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动态进行,采用各种方式发现儿童的学习与生长,准确把握儿童现有水平,为其提供适宜的支持。

2. 指向专业生长,进行教师发展评价

教师发展评价指向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立足日常的各种观察与反思,进行自我的“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支持儿童”综合专业素养的历练与提升。

3. 聚焦持续发展,进行课程发展评价

伴随着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融合进行,采用表格式跟踪评价或者调查问卷进行综合性情况收集信息,梳理形成“评价反馈——优化调整”的课程评价运用机制。

课程评价教师以游戏评价、观察发现、谈话、体检等多种方式进行,涉及游戏、运动、生活、语言、健康等多维度,充分发挥幼儿参与自主性,提升幼儿发展评价的科学性、过程性,并利用内容反馈、调查问卷、学习记录等方式将家长资源纳入体系,定期开展家长会、家委会、家访、问卷调查等活动交流反馈。多主体立足教师发展、幼儿发展、课程发展形成评价闭环,过程性、持续性调整改进提升课程实施有效性。

课程是幼儿园园本特质的教育探索,聚焦化、具象化地理解、体验来带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上的独特样式,教师与幼儿同步生长。幼儿发展可视可见,教师发展可观可感,家园联系更加和谐紧密……幼儿、教师、家长、社会共建良性循环。

“传承—生长”,以幼儿为本的课程以多维支架孩子发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秉持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发展观,应继续思考、完善、优化、调整课程,加持教育温度与深度,滋养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生长!

参考文献:

[1]朱家雄. 俗话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王春燕等.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儿园课程图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李季湄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高路.中华传统美德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传统文化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