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价值定位与路径探索

2023-03-15 02:09严明德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青少年策略

严明德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死亡事件不时发生。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青少年死亡,都惨痛地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生命教育。教育的起点是人,而教育的基点就是生命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各方面的力量,重视生命教育,筑牢教育基点。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一方面,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另一方面,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二是正视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客观现实,承担生命教育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三是探索路径策略,提高教育成效,通过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把生命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科学建立生命和谐关系,在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路径;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

(一)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理论一般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并得到检验的,反过来,科学的思想理论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生命教育思想也是如此,加强其理论学习、夯实其理论基础,对生命教育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生命教育思想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它起源于人们对现代社会生命价值观失落的一种反思。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好,物质资源应有尽有;另一方面,人们对金钱或权利的追逐越来越盛,造成的影响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单一,致使漠视生命、精神危机、灵魂腐蚀的现象不断出现。在这一背景下,经过深入研究与深刻反思,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在他的《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并积极倡导人们实践其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此后,1979年,澳洲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标举“生命教育”概念,生命教育理论支撑下的生命教育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9年,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污辱、浪费等现象,日本在其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思想的实践已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夯实教育者的生命教育理论基础,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逐步进入中小学教师的视野。理解每一个学生,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教育学生尊重、珍爱每一个生命个体,认识生命的重要性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顺应时代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呼喊,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者必须树立的生命教育理念。

随着全球各国自杀率的不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把2003年9月10日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此后,每年的9月10日被世界预防自杀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目的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建设预防自杀的社会环境,促成自杀率的降低。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先进理念在各科教学中逐步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对生命教育更加关注。在新课程改革中一直勇立潮头的上海市,2005年3月,率先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導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树立这一教学理念,让教师认识到“生命教育是一种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让学生切实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类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生命就是起点”,从而珍惜、尊重、热爱、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并通过各科的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提高生存的技能,通过今天的刻苦勤奋学习和将来的兢兢业业工作提升生命的质量。

二、认识教育现实,增强责任担当

(一)正视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客观现实

一直以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但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客观现实:一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方还没有从心灵深处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一个人的生存意志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都是以学业为主的主流意识,更多面向的是学生未来生活的美好和完美,至于对学生眼下的所思所想和生命状态,立体式关注的时候少,平面化注视的时候多。这种只关注学生学业而忽略对学生生命状态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关注和深度审视的教育状况,导致的是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际缺失。最残忍的结果是自杀、伤人等事件的发生,最普遍的影响是在许多青少年走向社会之后不能用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应对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的困难和挫折。二是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存压力的加大,使生命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还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心智和心理都不成熟,承受能力有限,如果自身压力持续积累,那么,一旦超出心理承受的能力界限,或者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者出现突如其来的变故,就会导致心理防线的崩溃、造成轻生祸患的发生。三是青少年学生接受的思想比较驳杂,负面信息或不良行为习惯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学生真正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比较肤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有时候难以分清楚是非曲直,难以抵制不良思想或行为的诱惑,自制力不强,具有逆反心理。一些青少年学生会把强暴视为一种骄傲、打架作为一种勇敢,以致对别人或自己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于致人死亡;还有一些青少年学生会迷恋游戏,进入游戏中不能自拔,受游戏中打打杀杀的影响而出现暴力倾向……尤其是社会高度的信息化、智能化,使得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与玩手机、网络游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家长、老师对学生玩手机、网络游戏的限制,另一方面,学生对玩手机、网络游戏的沉迷,如果双方出现沟通和处理上的不妥,就会因此而发生冲突,在家长的不理智与孩子的情绪化状态下,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这些客观现实的存在,才充分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迫在眉睫。

(二)承担生命教育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生命教育,消除各种不良思想或意识以及一些消极因素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以及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对青少年学生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学校、老师、家长需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重大。在校内外开展的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种力量直接参与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就是对责任的承担,就是对使命的担当。为此,老师、家长和社区就需要主动、积极承担生命教育中应该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生命观,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将来报效祖国珍爱生命,让生命之树长青,让生命的价值因珍爱而更加厚重。

三、探索路径策略,提高教育成效

生命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形成教育合力,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也只有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探究与实施有效的生命教育途径,才会有效提升生命教育的成效。

(一)把生命教育和德育相融合

把生命教育和德育相融合,就是要把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理想、目标的树立结合起来,以远大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为驱动力,为学生注入坚定、自信、坚强、坚韧的强大力量,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失败面前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不畏懼,在是非面前不混淆,以远大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荡开眼前的“迷雾”、心中的“郁结”,“化解”学习、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成长路上的坎坎坷坷,以长远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消解”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自然或社会中的不和谐或不适应,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和目标保驾护航。例如,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为方式,结合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的树立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克服困难,这样就能以扎实的德育筑牢生命教育之根。

(二)把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进入青春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学生大多会出现生理困惑或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往往会影响到学习生活乃至生命健康。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一旦出现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就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与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振,就会对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冲击。时下的青少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自小到大深受家庭的宠爱,生活自立能力不强、人际交往欠缺、社会经验不足、抗挫能力不够、生命意识薄弱,而自尊心、自我意识又太强,一旦遇到不顺之事,更容易酿成不测。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把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及时预防、发现、化解青少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强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坚强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教育他们珍爱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努力提高自我和他人的生命质量,有效预防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悲剧发生。

(三)把生命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

学校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的主阵地,生命教育也一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能有效提升其教育效果。例如,结合高中化学教育学生,一是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像学习“配合物的应用”,挖掘日常生活中在重金属盐中毒时用蛋清解毒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生在运用所学配合物知识理解用蛋清代替人体中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而解毒的知识。像学习氢键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体内许多大分子中存在氢键,没有氢键,就没有生命”的知识,认识氢键对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生理活性所具有重要意义,了解DNA分子中的氢键等相关知识,以此教育学生要更加珍惜生命。再进一步进行引申,让学生懂得一个生命来到世间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过程,而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自然的生命具有社会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历经“风霜雪雨”“摸爬滚打”,接受打造和锤炼,坚强自己的信心、磨砺自己的意志,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或叵测,都能勇敢面对、果决克服,甚至凭借自己的良知与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分享和谐与美好,努力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再如,学习七年级下册“健康地生活”这一单元,结合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安全用药等知识点,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传染疾病的预防、安全用药常识,并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吸烟、酿酒的危害,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健康生活、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健康快乐生活。还如,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种植和栽培植物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生长全过程,体会植物生长的不易,进而教育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保护生命。语文教学中可挖掘、利用的教学内容也十分丰富,而且能够从感染、陶冶的角度彰显生命教育价值。例如,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和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并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像“是谁帮助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对于生命,海伦·凯勒对待它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学习课文之后,你对生命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等等,让学生围绕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过程,结合课文内容和老师的引导,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让海伦·凯勒的事迹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坚韧学生的意志、坚定学习的信念,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之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样,通过学科教学,挖掘生命教育内容,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震撼,在课堂教学中就能促成师生的共同生活、共同成长。

总之,聚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以学校为主阵地把生命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相结合,以生命教育的基点,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是目前必须关注的教育重点。通过生命教育,促成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就会让他们在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壮大、发展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小艳.强化学校生命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09).

[2]刘卫平,武秋林,刘卫红.安阳市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现状与教育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05(2).

[3]靳建华.关注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卫生职业教育,2007(15).

[4]范鸿虎.审美教育与中学生生命教育[J].消费导刊,2009(15).

[5]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6]王明宪,张显国,毛伟.高中生命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0(03).

[7]邵彩虹.中学德育渗透生命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10(34).

[8]杨先洪.让青春的生命充满成功的喜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青少年策略
青少年发明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Passage Four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