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杨龙江
摘 要|武汉杖头木偶戏是集武汉民俗、手工制作技艺、地方剧种、服饰等特色于一体的地方传统戏剧,在华中地区享有良好的艺术声誉。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诞生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加速抢夺民众注意力,民间艺术的关注度大大降低。当前,武汉杖头木偶戏内部发展举步维艰,外部传播少有问津。武汉杖头木偶戏应对内完善传承人制度、丰富剧目创作,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深挖文化本源、丰富文艺表现形式,助力湖北特色文化名片打造。同时,进行原创性保护救助,打造独立线上宣传平台等为其注入生命力,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关键词|非遗传承;杖头木偶戏;生存现状;发展策略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史上的宝贵珍藏,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乃至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文化研究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同时社会各界对“非遗”探讨络绎不绝。木偶戏,作为非遗传承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近些年的发展颇受关注。木偶,古称“傀儡”,原本是木刻的人像,《史记·孟尝君列传》就有“间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1]的记载。汉魏以前,傀儡表演多用于丧葬活动。隋唐时期,傀儡技艺盛行,谓之“歌舞戏”,这是早期木偶戏的由来。其中,属杖头木偶戏的流传和展演最为广泛。由南至北,杖头木偶戏表演分布我国多地,并结合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文化传统、地方戏剧特点形成地方木偶戏。
武汉杖头木偶戏融合楚剧、汉剧、地方民俗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并结合传统服饰、手工制作技艺等对木偶形象做出改良与特色化创新,以武汉杖头木偶戏第四代傳承人郭小川老师的原创《长袖舞》闻名,展现了武汉杖头木偶戏飘逸灵动的特色。在民间,武汉杖头木偶戏有着“被窝戏”“扁担戏”的别名,起初由民间戏班子在汉口后湖一带搭成的简易舞台露天演出,当时的楚剧、汉剧等地方戏剧受到政府的严格封禁,转而流入租界、茶楼等民众活跃地进行演出,客观上为本地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木偶戏在民间各戏曲的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吸取长江流域地区戏剧的表演和文化精华,丰富表演体系和形式。木偶戏搭配楚剧的表演形式,展现武汉地域特征与民风民俗,逐渐成为武汉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如今的武汉杖头木偶戏,在进入非遗传承保护序列后,开始真正展现其发展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新时代启蒙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中独具一格。
顺应当下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大势,本文对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现状展开研究,分析武汉杖头木偶戏在传承中面临的挑战,结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特点,提出武汉杖头木偶戏未来发展策略,将木偶戏民间艺术地位推进至新高度。
一、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研究现状
目前,地方木偶戏中四川木偶戏、江苏木偶戏、广东木偶戏、湖南木偶戏等流传较广,学术研究相对较多。近些年在国家重视之下,各地特色木偶戏先后进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采取传承与保护措施。武汉杖头木偶戏进入非遗保护项目较晚,有关武汉杖头木偶戏的论文较少,仅谢思宇和关洪《“武汉杖头木偶”:造型的传承与创新》一篇,主要围绕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发展概况及剧目造型进行阐述,总体论述较为浅显。总体而言,在国内主要以地方代表性杖头木偶戏为研究对象的大环境下,武汉杖头木偶戏受重视程度虽日益提高,但相关文献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缺少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专著,未来生存发展境况尚不明确,其传承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在重视民间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今天,本文吸收借鉴当下较为成功的地方杖头木偶戏发展的宝贵经验,结合荆楚地域特点与地方戏剧文化特色,进一步发掘武汉杖头木偶戏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同时,结合武汉杖头木偶戏近年来的发展,对其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难题,如宣发困境、传承人培养年限过长、数量少、木偶制作技艺断裂等,就武汉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培养制度完善、剧目创新与特色融入、木偶技艺与木偶文化抢救性保护、文化宣传等提出未来发展策略,助力武汉杖头木偶戏成为湖北地区的文化名片,成为讲好湖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窗口。
二、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发展现状探析
武汉杖头木偶戏从历史发展来看分为孕育、衰弱、发展和繁荣四个阶段:1850年到1929年,武汉杖头木偶戏从木偶戏剧发端,结合楚剧唱腔与表演形式,从艺术表演的高台逐步走入大众视野,积累起坚实的群众基础;1930年到1949年,受抗日战争的冲击,武汉杖头木偶戏被禁止在市内茶楼演出,表演场地与受众传播均受限,开始走向衰落期;1950年后,武汉市地方曲艺队成立,下设木偶小组,逐步开始走入正轨;1978年,武汉市木偶剧团正式成立,木偶戏的复兴之势也由此掀起。武汉杖头木偶戏第四代传承人郭小川老师首创木偶“楚舞”《长袖舞》,将木偶表演技艺与楚舞风格巧妙融合,在木偶制作上凸显极致,神韵天成,实现“人偶合一”的表演效果,开创中国杖头木偶表演长水袖的先河;1992年是武汉杖头木偶戏硕果累累的一年,《狮子舞》《假人》《长袖舞》《摸花轿》等作品获文化部艺术局颁发的最佳制作、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等多项国家级奖项;2015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武汉杖头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招收一批新木偶剧学员,不断创作演出新剧目,开始进入繁荣期。此后,武汉杖头木偶戏举办中华传统木偶皮影艺术节,在军运会中盛大亮相,不断提高知名度。2021年,武汉杖头木偶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表明武汉杖头木偶戏在传承、融合与创新方面得到充分肯定,为后续发展奠定政策支持。
经实地考察调研,武汉杖头木偶戏当前受众以家庭和低龄儿童为主,剧目多为童话剧和本土民间故事改编,而后对演出形式进行情景化和本土化调整。舞台表演中融入专用布景、灯光设置、交互表演,根据特殊剧情呈现木偶特技,如流泪、喷火等,打造沉浸式观赏体验。武汉杖头木偶戏演出时间和场地固定,木偶剧团会定期在武汉人艺公众号发布宣传推文,扩大杖头木偶传播力。同时,提供小程序和官方公众号两种购票模式,票价价格合理适中,以家庭套票为主,观赏剧目之余,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当前,武汉杖头木偶戏已历经第七代传承人,生命力旺盛,且年轻人更富有创新意识,为杖头木偶戏的形式创新与剧目内容创新带来生生不息的动力。
然而,武汉杖头木偶戏虽已逐步走入复兴之路,但在“注意力短缺”的大环境下,后续发展动力仍难长久维系。首先,就其内部发展而言,武汉杖头木偶戏隶属于武汉人艺,在宣传与运营方面尚未实现独立,缺少单独的运营平台,且有演宣分离问题,表演者难以对演出效果进行把控和演出后调整。其次,木偶制作技艺失传断裂,主要依靠湖南、扬州等兄弟院团制作,对本土木偶形态与操作技巧的特殊性有所削弱。另外,传承人才培养年限长,培养难度大,从而导致武汉杖头木偶戏未能实现快速扩张、表演频次增多的发展愿景。且未能与高校达成稳定联系与合作,可持续发展动能较弱。尽管武汉杖头木偶戏在近些年的多次表演中收获诸多好评,生命力、创新力显著,但“叫好不叫座”,受众黏性不强的窘境难以回避,如何真正走入人民的内心是武汉杖头木偶戏需直面的考验。
三、武汉杖头木偶戏未来发展策略
多年来,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稳中有进,各地建立民风民俗博物馆、展览馆,对非遗传承展开成果性保护,确保文化记忆的留存。伴随5G、大数据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遗传承方式已实现数字化变革。武汉杖头木偶戏在继承传统保护方法基础之上,如传统师徒模式的沿袭等,也需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从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对木偶技艺和木偶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剧目创新、文化宣传四个方面与前沿趋势相结合,使非遗的传承工作与时俱进,具体策略如下。
(一)以人为本:更新传承人才,强化造血体系
1.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非遗传承人,是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动能。虽说木偶戏有着独特的物质传承形式,但其核心呈现方式依旧是传承人,木偶戏的唱腔、内容、人物塑造、舞台设计等都需要以人体为依托来实现,这一点与武汉杖头木偶戏秉持的“人偶合一”表演理念一致。目前,武汉人艺木偶剧团每隔7年招收一批新学员,这些新学员主要来自高中艺校或从小就具备良好的戲剧表演基础。另外,武汉杖头木偶戏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除掌握戏曲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之外,举重的功力、灵动的木偶操作技艺必不可少。同时,一名合格的木偶戏演员至少需要七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登上舞台,若是表演《水袖舞》这类代表性剧目,则需要更长的练习时间。因此,较长的培养年限对武汉杖头木偶戏快速走向广大受众目标的实现,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从纵向看,武汉杖头木偶戏已历经七代传承人口授心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保持特色技艺的传承与人才培养奠定扎实基础,展现木偶文化传播价值,承载时代记忆。传统的“师徒制”作为一种私密性较强的人际传播模式,能确保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独特表演技巧与地域特色的一脉相承,并吸收时代特色改进创新。但同样,人际传播的传承模式难以将武汉杖头木偶戏真正推广到大众群体。就横向而言,木偶戏多渠道传播能力较弱,人才培养和吸收未能有效利用起武汉丰富的大学生资源网络,进行多渠道推广传播。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受众和传承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在此背景下,以木偶戏表演为核心,通过受众自媒体传播,提升非遗传播广度,丰富木偶戏表演效果,凸显其叙事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自来水式传播。网络传播门槛较低,互动性更强,资源更丰富,有助于木偶戏爱好者相互交流,提升木偶戏热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打通与学校、企业、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的合作。另外,武汉人艺和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相关部门需提升传承人才的资助扶持保障,目前多省都已出台相关办法和措施。如北京市采取补助、奖励、贴息三种方式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江苏省以“生活补贴、立项资助、以奖带补”等方式对传承项目给予资助,对传承成果给予奖励等。经济基础作为文化发展之基础,多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增强传承人才对木偶戏传承工作的认可度及归属感,有助于传承人才实现自我追求与自我价值。
2.吸纳新式传承人才,注入新鲜血液。非遗传承,分为“传”和“承”两部分,表示“传递过去”和“承接未来”之意,这要求传承人既要习得文化传统内涵,又要立足时代发展,做出创新性改进,高校理应肩负此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一方面,高校可增设文学艺术类通识课程,讲授非遗项目发展历史、文化内涵挖掘、文化精神的传承保护,以及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兴趣的培养,亲自动手操作木偶,感受木偶之魅力。同时,定期组织非遗展馆参观,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通木偶戏保存、展示与传播的传承链条,提高非遗在校园中的曝光度。另一方面,当前武汉杖头木偶戏受众以儿童为主,在剧目创新方面可与开设文学专业的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吸收青年创作者的优质内容,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儿童文学大奖,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可为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剧目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支持。
(二)优化内核:完善剧目种类,丰富形式创新
1.坚守政策导向,融合非遗特色。经典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谱系中享有盛誉。武汉杖头木偶戏剧目内容多来源经典故事,诸多代表作如《少年孔丘》《樊梨花》《包公案》《哪吒闹海》等皆来源于传统民间故事和古代神话传说。将经典改编成木偶戏剧作,不但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还能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因此,在剧目内容创作方面,应遵循“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一原则,对受众喜好进行搜集调研,打通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消减民间艺术与大众的传播隔阂。以现有的古典和近现代文艺作品为创作核心,融入武汉城市特点、民风民俗、人文情怀等,创作时代性、地域性明显的剧目,成为广大受众认识武汉、认同武汉的新思路。
2.丰富表演样态,还原文化本真。民间艺术,应贴合广大受众喜好,取科技之长,突出戏剧舞台表现力,构建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打造更具沉浸式观感的节目,象征着武汉杖头木偶戏依传统而生、依时代而兴的本质特点。“沉浸式体验”就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1]现场表演依靠表演者过硬的专业功底,演绎优秀且具有深度的内容,辅以技术的衬托,以及场景布局,剧院声、光、电设备的配合,易令人沉浸其中。以剧目《老虎外婆》为例,整场表演以剧场全部范围为表演场所,每一位观众身临其境,表演者从舞台的各个角落出现,观众可以跟随剧情互动,沉浸式体验。
(三)独具匠心:传承古老技艺,打造文化标识
1.建立木偶技艺保护中心。文化传承,重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打造新老文化沟通的桥梁,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景。武汉杖头木偶戏木偶制作技艺失传断裂的问题不容忽视。建立木偶技艺保护中心,对传统木偶制作技艺进行寻回,通过查阅史料,钻研传统木偶制作技巧,汇编成制作方法。同时,加强与扬州、湖南等地的兄弟院团合作,交流制作技艺,融入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形象特征、演员生理特征等,加以改进,重塑武汉杖头木偶制作技艺。
当前,武汉人艺木偶剧团已建成木偶历史展览馆,下一步着力于传承基地建设,便于为传承人提供理论探讨、实践展示的平台,并同步更新木偶技艺库,丰富武汉杖头木偶戏的表演体系。同时,木偶剧团需与武汉市政府文化部门展开合作,政府部门需为杖头木偶戲的发展提供支持,助推传承基地和场馆建设项目的落成。不断改善传承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他们从事木偶戏传承工作创造有利环境。
2.打造特色文创,凝练文化符号。武汉杖头木偶以其造型的精巧、生动、传神的特征,可通过文创IP形象设计,制成纪念品进行售卖,将非遗“资源化”“实体化”,实现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武汉政府文化部门及武汉人艺应充分挖掘木偶的媒介特性,以木偶为载体,将武汉地域文化、民间文艺熔铸于此,借助“世界文化遗产日”、各种传统节日、民俗节日,以及非遗为主题的展览会等,在亲身体验中,受众可清晰感知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历史源流、制作工艺、形象设计,在体验中感悟木偶戏的生动历史,增强对杖头木偶戏文化的认同。当前,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知名人物形象分为经典款和卡通款,经典款如《长袖舞》中的水袖人偶,脱胎于经典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的哪吒、白骨精等;卡通款的角色数不胜数,如广受儿童追捧的《老虎外婆》中的老虎、外婆、小朵朵人偶、《大禹治水》中的大禹等,皆可作为木偶戏代表形象制作成文创小玩偶。同时,也可将经典木偶形象制作成明信片,在观众进场前免费发放当作纪念品,增强观剧吸引力,增进观众对木偶戏的认同。
(四)多元宣传:扩展宣发渠道,打通线上生态
1.独立公众号运营,多元推广。打通传播渠道才是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必然之举。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宣传体系目前尚未实现完全独立,打造独立新媒体平台运营传播为第一步,培养专业的团队宣传与运营人员,在微博、微信、抖音、喜马拉雅App等平台成立官方账号。同时,借助“非遗”资源优势和声誉优势,邀请各大平台具有影响力的关键意见领袖参与木偶戏观看与实际体验,帮助武汉杖头木偶戏引流,收获更多关注。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以润物细无声之效促使非遗宣传平民化,其突破使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助推非遗传承活动深度嵌入民众日常生活。如2022年11月9日,河南卫视与快手联合出品的国潮晚会《国潮盛典·实在惊喜夜》以“非遗”为题,将多元的非遗艺术形式熔铸于节目表演中,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演绎,以镜头语言呈现非遗文化和国潮音乐之美,于润物细无声中实现非遗传承与推广,百种非遗的呈现形式和内涵表达在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创造性突破,千人千面地演绎展现出非遗文化的新魅力,与广大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民众传承与推广非遗文化的自觉意识。
2.丰富传播样态,建立线上生态。直播+VR技术改变了传播样态,受众通过线上直播可近距离观察杖头木偶的构成、操作、制作技艺等微观元素,配备专业解说,增进对杖头木偶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在青年一代使用程度的高占比,剧团可设计制作杖头木偶交互式App,以木偶的主杆、两根手杆为主,将其转化为App界面可操纵式设计,直观呈现木偶的形式特点,受众在互动中掌握木偶的运行动态,自定义舞姿动态。在使用过程中,受众需调动多方感官,感受木偶舞姿的变化,聆听背景音乐的韵律,了解表现剧目的情节,才能完成一场演出。同时,采用如微博App打开时的界面广告传播信息的方式,杖头木偶App通过界面广告的形式,将木偶戏演出相关信息进行推送,在App首页突出杖头木偶的由来、知名作品、演出信息等,实现线上线下文化的融合性推广,进而达到用户体验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有机结合,高度调动用户的第一感官体验,普及武汉杖头木偶文化辐射力。
当前,各大互联网公司致力于线上生态打造,云空间替代线下场所成为各大活动的主要举办地,云社交、云展览等成为非遗传承的潮流方式,如成都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的云视听非遗线上展播,包括“云学非遗”教学展播、“云游非遗”工坊探秘、“非遗在社区”活动成果展播、“一起向未来”巴蜀非遗青少年行成果展播等,与线下展示相比毫不逊色。借鉴此模式,武汉杖头木偶戏亦可借助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展览,综合运用VR、AR等虚拟技术打造非遗展览盛宴,通过镜头语言讲述非遗传承故事。
(五)独树一帜:打造文旅品牌,讲好湖北非遗故事
文旅品牌,指文旅产业策划者通过对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后,将具有本土特色、个性化的一面展示给受众,以增进受众对本土特色的了解和认同。文旅品牌打造的核心是文化创意,以展示特色文旅的文化性、综合性、地域性、专有性和沟通性为主。文旅品牌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国内常见的文旅城市如江城——武汉、羊城——广州、春城——昆明等;国外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水城——威尼斯。当武汉这座城市广为热议时,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不外乎“抗疫”“黄鹤楼”“热干面”“长江大桥”,这些关键词早已熔铸于城市的血脉之中。武汉杖头木偶戏作为湖北本土剧种,以极具地域特色的唱腔风格和极具楚人审美的木偶形象,从文旅品牌构建的角度看,蕴藏成为湖北文化新名牌的潜力。
新文旅品牌打造需要精准定位,并实现体系化,产生联动效应。武汉文旅品牌实际上是一个品牌体系,分为主品牌和副品牌。作为九省通衢,武汉地形四通八达广为人知,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科技发展,武汉声名远扬。此前武汉众多文化品牌早已名声在外,如黄鹤楼、户部巷、樱花、武汉大学等。因此,武汉杖头木偶戏的复兴在一定程度上为湖北文旅品牌独特性的塑造又增一大助力。
首先,将武汉杖头木偶品牌故事化。借鉴河南卫视爆火出圈之路,通过对当地历史故事的人物进行细节和背景的有机串联,将中原历朝文化融会贯通,融入城市元素,进一步扩大城市知名度。武汉杖头木偶戏剧团目前正规划新剧《大禹治水》,其中巧妙融入武汉城市地貌、城市英雄等元素,实现木偶戏“巧传播”,进一步构建城市形象。《大禹治水》改编自古代神话,武汉虽不属古时大禹治水的领地,但以木偶戏为载体,巧妙融入城市特色,便能进一步强化武汉“九省通衢”的江城映象。
其次,将武汉杖头木偶戏品牌故事体验化。目前,我国多地非遗博物馆、展览馆建立起非遗体验馆,这是一种文艺与科技有机结合的形式,武汉人艺可充分借鉴,通过技术展演、亲身体验等方式将非遗项目打造成集教育、实践、娱乐、旅游多功能汇聚的综合体。如泉州非遗VR体验馆、湖南玉华非遗体验馆等,充分结合本土特色,进一步满足公众与传统文艺近距离接触的需求。
最后,将武汉杖头木偶戏品牌体验分享化。游客们的分享体验可看做是一种自我精神满足的行为,自媒体具有广阔的社交属性,以人际关系网为基础的社会化传播对于任何品牌而言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游客接触,植入“微传播”有效强化武汉杖头木偶戏品牌传播广度与深度。
如今的武汉杖头木偶戏在进入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已越过低谷期走向复兴。以木偶为引,承载武汉近现代历史与民间艺術形式的变迁;以娱乐表演传递武汉人民热爱生活、豪爽大方的民风特色,为中华民间艺术的发展增添一抹亮色。武汉杖头木偶戏应与本土戏曲特色相加相融,致力于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特色鲜明的杖头木偶戏。既着眼于形式创新,还要深入洞察观众选择取向,了解受众与社会需求,结合新媒体技术,打造非遗沉浸式体验馆,让受众在亲身体验中唤醒深层文化记忆。同时,文旅部门要着力探寻市场化导向,实现非遗传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进一步完善武汉杖头木偶戏项目的传承链条,提高传承人才待遇,将人才资助制度落到实处,增强非遗传承的造血功能。为讲好湖北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讲好湖北非遗文化的故事,进一步实现武汉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宏大愿景,真正走向海外,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项目“非遗传承视域下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项目编号202310912)资金资助的部分研究成果。
[徐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龙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