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体现出来的工匠精神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传承与发扬。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要履行好传承工匠精神的使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关键词:非遗传承;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各族人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它被各族人民视为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指的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细节上追求完美与极致,对每一件产品都有执着的坚持与追求,力求把每一件作品都做成精品。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与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等紧密相连。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思想和职业素养,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对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任何片面、肤浅的理解,都会对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产生误导。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反复改进产品,极力使产品更完善;二是严谨,一丝不苟,确保产品的质量,严格产品检测标准;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对更高品质的追求;四是专业、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甘于奉献,倾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二、为学生搭建一个培育自身工匠精神的实践平台
我国的工匠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自古以来,我国的技术都是以实用性为主,生产的丝绸与瓷器在几千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享誉海内外,这些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我国各个领域工匠的高超技艺。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很多优秀的传统工匠技艺由此走向了没落,如果不加以传承与保护,这些传统的工匠技艺将很快失传。
为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把学徒制应用到我国职业教育之中,力争培养现代化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职业院校要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校企结合,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资金匮乏、设备陈旧,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使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这些学校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践机会,这对其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如何制作精美的PPT,演练怎样才能在师生面前侃侃而谈,抑或是制作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展板,用长篇大论获得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数,这些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学生真正需要的不仅是善于发现的大脑和忙于执行的双手,应该把学生塑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工巧匠,而不是思想空洞的演说家。因此,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平台,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让学生成为技术操作能手,这是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必经之路。
三、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
高职教育要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打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和亮点,推动院校改革创新发展。要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标杆,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文性、价值性和思想性,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深入开展。要以现代工匠的培育引领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彰显工匠精神,构建完善高职教育工作体系。
四、培养具有合格工匠精神的师生群体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技术部门当中薪酬最高的是那些资格较老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可能文凭并不高,但是在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却有丰富的积累,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够完美解决,这些经验是无法从书本知识中直接得到的。政府与学校应当发挥引导作用,让工匠们走进校园,与学校各专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工匠精神在校园内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让教师与工匠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并结合自身专业与传统工艺的特点,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学校还应当强化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尊重传统的手艺与匠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这样师生在社会与学校环境的熏陶下积极努力,就会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
五、营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基本的了解。此外,学校与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当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把传统的技能或手艺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比赛,让学生形成“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良好学习风气。对于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高校要反复强调工匠精神,让师生养成踏实肯干、认真细致的工作与学习态度。工匠精神还强调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要有钻研精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真正把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学校领导与教师要积极推动工匠精神在校园内的传播,促进工匠精神的创新与发展。
六、结语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对实践的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积极学习与践行工匠精神,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涂晓婷.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创新与实践——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7(8):49-50.
[2]张志田,史小平.情境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影响的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3-86.
[3]吴玉剑,刘燕.高职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J].职教论坛,2017(4):82-85.
[4]张志田,史小平.“中国制造”新常态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践路径研究[J].北方文学,2016(12):100-101.
[5]王秋夜.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养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0):144-145.
[6]阳桂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推进途徑探索[J].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