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摘 要:构建自主探究模式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是促进小学生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表达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阐明了构建自主探究课堂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教学氛围与课堂互动情况,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式,重视教学反馈信息,保证课程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核心素养;思维深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227-03
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创新改革方向。它强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实践探究机会,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性与参与感,提升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意愿与自主发展能力。要达成这一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仅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提问式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数学思维深度,彻底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而通过构建自主探究式课堂,能够让整个课堂氛围更有趣味性。这是因为自主探究课堂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实的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发挥作用,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展示自己的解題能力,从而获得更加立体深刻的实践正反馈。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构建自主探究式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究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数学集体体验,同时通过设计更多的学生相互交流与互动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相互借鉴解题技巧,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适时的介入,为学生的解题思路与学习习惯提供指导。在相互学习与针对性指导矫正的双重作用下,更有助于学生改掉一些错误的数学学科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更加科学高效的数学学科自学方法。
(三)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自主探究式课堂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课堂来说,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解题经验,通过发挥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将现有问题与已有数学知识进行关联。明确解决问题的中心知识点,在围绕这一中心知识点,发挥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不断的扩展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而让学生巩固理解数学学科知识点,协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用更生动形象的解题思路表现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思维规律,从而切实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广度与深度。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常见的数学学科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内容编排在一个统一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结合情境的实际情况来看待、理解与实践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好奇心,将相对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更加通俗多元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教学活动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实现活动认知拓展上的正反馈,进而激发学生更强的参与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购物》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图1和图2所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去超市店买蔬果”的购物场景。由教师担任售货员,由学生充当顾客,引导学生逐个来购买蔬果,在购买过程中,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购买需求,向学生提出钱币单位换算以及加减法的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在平时购物时计算金额付款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加减法以及单位换算的相关知识点,解决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实际问题。像这样,将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相关联,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锻炼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兴趣爱好,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发掘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关的数学元素,将其创编为数学问题情境,借助于学生对情境主题事物原有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盲人摸象》来创编问题情境。故事中的盲人分别只摸了大象的局部,无法了解大象的全貌。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盲人确实摸了大象,但是说的却都不对?”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得知,想要了解全貌,必须把大象全身摸一遍,不能立足于局部。观察和认知其他的物体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只观察物体的一个面,而是要观察物体的各个面。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做到投其所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践生活经历出发,合理的开发一些更有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回答问题的方式自主探索出观察物体的有效方法。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营造良好自主探究氛围
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在科学的引导下,也可以在合作小组内部与外部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的良性互动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线与角》单元的“相交与垂直”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教学活动细分为五个步骤:第一,要让学生认识相交和垂直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相交、垂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围绕自己的课桌展开讨论,探讨课桌的桌角和桌面是如何组合拼接的。第二,在了解了基本概念以后,教师再让各个小组自主进行相交和垂直线段的绘制,让小组内成员进行判断辨析,对错误的绘制方法进行纠正。第三,教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交”和“垂直”,并请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出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讨论出的成果,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像这样通过灵活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适当的引发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小组内部讨论解题思路,协作完成动手实践。整个合作探究过程既能够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也能够在合作动手实践过程中相互帮助,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发现奥秘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通常为“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引导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构建出单元知识点体系,但是这种围绕知识点结构特点展开的教学活动,过分关注教学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学生虽然通过重复性的巩固练习,也能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但却普遍缺乏举一反三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构建自主探究式课堂时,教师应该积极改进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围绕数学问题构建教学活动,形成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过程表现,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对比分析快速找出更加简便的最优解题思路。
在进行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单元培养学生度量意识的这一主要教学目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与灵活运用各种数学常用度量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作为教学的开篇,让学生带着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方向,有目标有方向的开展自主探究。其次,在学生正式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之前,教师要教授一些探究方法。例如,如果教师抛出的问题是“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实地测量的难度太大,教师就需要教授学生用尺子在地图上测量,同时让学生学会各种测量工具的应用。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方法有步骤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解决教师抛出的问题。第三,在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自己之前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一下经验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既动手、又动脑。最后,教师再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估和总结反馈,进一步巩固探究效果。自主探究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这样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整的体会自主探究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测量意义,锻炼数学测量工具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度量意识。
(四)做好课堂评价反馈,优化学生自主探究方法
课堂评价反馈是教师总结改进课堂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设计安排课外作业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构建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同时,也要建立起与之配套的科学课堂评价体系。一方面从评价对象上要明确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学生也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评价渠道,即学校可以通过常态化开展“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点评交流课堂教学工作。另外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验证评价学习收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己在課堂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的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分为“教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两大类。然后通过设计课后自主探究式作业的方式,测验学生的“教材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成效。按照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提出一些自主探究问题。比如“小东同学今年已经12周岁了,可他到今年才过了3个生日。同学们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为什么他只过了3个生日?”“同学们观察下家里的日历,看一看今年二月份一共有几天?明年的二月份又会有几天呢?今年过后的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的?”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率来直观的统计评价学生的“教材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借助于线上教育平台,开展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实践探究、课后巩固练习,在这些环节中发放学生自主学习态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随堂记录以及亲身感受,综合评价本课时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像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课堂评价方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设计自主探究式作业,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课时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需求梳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向,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在教学中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经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式,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切实锻炼学生的数学思想与解题能力。最后,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探究、课后自主巩固练习的作业方案,培养学生养成更加科学的自主学习方向。
[1]吴旭雄.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5).
[2]陈元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04).
[3]汤在添.“圆”之有理——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