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构建

2023-03-11 08:26杨巧云连芳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杨巧云 连芳芳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其中德育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健康人格。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构建,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权威性的规则与道德信念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意识形态的素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构建正日益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融合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124-03

*本文系2022年度第一期淮安市“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德育研究课题“淮安市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综合实践德育活动构建研究”(2022153029)及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程的实践研究”(D/2021/02/796)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与法治教育、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者既有区别但又密切联系交叉融合,发挥着协同作用。道德教育通过传授知识、观念、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来培养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法治教育则通过学习法律和法治知识,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德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念,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初中教育科研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构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关键环节,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处于塑造状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通过德育教育,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和道德规范的传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品质,使他们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其次,德育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通过教育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注重道德选择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学校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表率。这样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同时,德育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控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最后,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德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包括心理、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综合素质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具备更好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意义

首先,道德与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准则,它使学生能够了解并尊重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而德育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人格修养和责任感。将两者进行融合可以使学生从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全面认知和接受社会规范,进一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和道德观念。初中时期是青少年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通过融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和道德的内涵,明确合法与非法、善与恶的界限,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他们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准确把握价值取向,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将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形成自觉遵守和践行的行为习惯。

再次,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仅靠道德教育无法让学生全面理解和遵循法律,而仅靠法治教育又有可能令学生只追求法律遵从而忽视道德要求。通过融合,学生既能够明确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也能够理解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将会形成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和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融合将为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道德担当的新一代中国公民作出积极贡献。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评价标准

(一)学生道德行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道德原则,以及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点和立场,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时至关重要。首先,学生应该能够对道德原则、道德本质和作用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此外,他们还应具备广泛地应用道德原则的能力,不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道德规范,还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进行道德思维分析和决策。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明确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点和立场,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展现出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思想成熟度。因此,在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时,必须综合考虑他们对道德原则的理解深度和应用广度,以及运用道德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独立思考、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法治作为国家制度和社会管理的基石,学生对法治的认同和理解,合法意识、法律素养和法律常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时,应着重检验学生的法律遵循能力、法治观念以及对法律权益的保护意识。

首先,评价学生的法律遵循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例如,学生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校园纪律和公共秩序等。同时,评价学生的法治观念,可以考察他们对于法律的认同和尊重程度。学生是否意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是否愿意主动遵守和维护法律的权威,这体现了他们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评价学生对法律权益的保护意识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学生是否具备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意识,如个人隐私、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并积极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和讨论来评价。在评价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时,除了考查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遵守能力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帮助他们明确法律与道德规范、公正与正义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评价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察。除了学生的法律遵循能力、法治观念,还应重视学生对法律权益的保护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共同建设一个法治的社会。

(三)学生品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程度

在评价学生的品行表现和道德素养时,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品質,如乐于助人、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关键品质。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会主动帮助他人,并且愿意为他人着想;一个懂得团结合作的学生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会坦诚相待,言行一致,不轻易撒谎和背信弃义。最后,尊重他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品质。一个尊重他人的学生能够包容不同意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应当了解和接受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并以此为基础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他们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将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影响,并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评价学生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时,应该注重他们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行为表现,这意味着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现和践行这些品质。例如,在班级里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应该设置一些评估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以监督和激励他们的成长。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教学内容融合

教学内容融合的理念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元素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如语文、历史、地理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道德和法治的教育。

融合教学的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学科知识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理解和应用道德价值观和法律知识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经典、历史事件、现实案例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警示作用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宝钗与黛玉的人格差异以及其与命运的抗争,以及《围城》中的待人处世之道等。通过分析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在情节和人物形象中寻找道德价值观并从中获得启发,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道德与法治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案例,如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通过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学生可以了解道德与法治对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从中认识到个人行为的影响力。

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环保和资源利用等问题。通过介绍一些环境保护成功的案例,如北欧国家的环保意识和实践等,让学生理解居民对环境的尊重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道德和法治的体现……

总之,教学内容融合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教育体验。这种融合教学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公民。

(二)教学方法融合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选择的原则和法律的约束。具体案例作为教学材料,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素养。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案例,能够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同时,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模拟真实场景中的道德冲突和法律问题,能够通过自身经历来理解和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这种融合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他们的法治素养和道德意识,有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

(三)培养环境融合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十分重要。学校应该培养以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为特色的校风、班风,从而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除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法庭、公安局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加深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认知。通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将学到如何与他人相处、承担责任,并理解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义务。

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这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也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公民,为和谐、健康和繁荣的社会环境培养人才。

五、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构建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与法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行为习惯。而德育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提升其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艺雯.深度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探索[J].教育界,2023(28).

[2]孙贞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科幻画报,2021(02).

[3]聂文鹏.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讨[J].学周刊,2023(07).

[4]邹双国.法治教育的校本路径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5).

[5]钱佳.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