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继明
摘 要: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素养的关键课程,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改革行列。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教学在开展期间,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学情,这样才能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完善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090-03
第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我管理意识,但对于周围的事物缺少足够的辨别意识,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性格也处于可塑期,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误入歧途。为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建立家校共育合力,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中全面发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进行全面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后续的课程开展提供参考。
第二,在新课改理念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时刻关注学生,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也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并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种活动要求,学生可避免出现叛逆心理或排斥心理。
第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如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备不完善等,为了改变传统的兼职教师上课的模式,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都需要不断借助综合实践课程探寻解决方法。
(一)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一些初中教师采用的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经常重复性地开展某一种活动,一开始学生能够提高积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期待也会越来越低。还有的教师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跑一跑、跳一跳、看一看、说一说,至于形式可以随意开设,很显然这样错误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体验。《纲要》指出,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二)忽视信息技术利用
《纲要》指出,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但目前仍有一些初中教师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只给学生口头讲解理论内容,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具体过程或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导致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
(三)缺少活动教学评价
任何一种课程在开展之后,教师都要带领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说一说不足和出彩之处,让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有更深刻的了解。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活动成果作为考察课程实施状况及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据,进而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但目前很多初中教师开设完综合实践课程之后,并没有进行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没有形成系统分析,不明确后期的努力方向,教师也没有根据该活动的开展情况获得各种教学参考,如此一来,综合实践课程的优势难以发挥到最大。
(一)灵活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任何一门课程的设计都要立足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师也要对学校育人标准、管理机制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合理设计综合实践课程,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环境,探寻更加优秀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方式,并汇总各类优质资源,让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当然,教师要关注每一次活动开展的细节,只有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课程开展效果才能达到最高。针对每一次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难点,教师也要深入剖析,为学生进行重点讲解,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理解,完善知识储备。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该课程的学习,实践证明,借助该种模式,学生可以不断交流,不断讨论,碰撞出新的灵感,产生新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机器人初探——洗衣机的搭建”相关内容时,课上教师提问,“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机器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回答。接下来,教师为学生讲解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及分类,让学生了解元件以及能力风暴C1-S套装介绍等。教师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搭建机器人。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完成教学。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接着选择小组代表成员分享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聆听以及补充,最后由教师引出专业的讲解,整个过程教师的问题具有引导功能,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实现深度学习。
(二)丰富实践活动开展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需要精心筛选,活动方式也要进行有效设计。初中常见的实践活动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形式。
活动一:彩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陶艺课是以黏土为基,制作茶杯及茶托。首先教师讲授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手法,如练泥法、捏塑法及泥条盘筑法:其次在制作过程中要把搓好的泥条用塑料布或湿布包好,以防干硬。此活动设计目标在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制作中创意新想法,制作出一个别致的茶托或茶杯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有合理的想象,拓展思维宽度。
活动二:开展彩绘课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素烧陶瓷模型上进行上色。在操作上色时,学生也能够摆脱浮躁的情绪,专心上色,既从练习上色技能上加深对陶瓷的理解,又能在上色操作中體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还可在上色操作中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颜色,完成作品。一段时间之后,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或陶瓷艺术装饰构思活动,让学生巩固自己的成果,了解不足之处。
活动三:设计“中国结——平结”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知道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让中国结工艺走进校园,鼓励学生学习平结的编织手法及编织一些饰品如手环、蜻蜓等,养成学生做事耐心、认真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
活动四:开展校外实践研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应当局限在校园之内,也应当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感受社会发展,感悟中国精神。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农耕劳动、争做时代新人”研学活动,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参观革命事迹展览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及了解革命英雄事迹,学习革命前辈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教师还带领学生体验了磨豆浆、制作擂茶等手工活动。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研学活动,同学们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爱国情怀。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初中教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也要善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各个角度入手,激发想象,提高探究欲望。通常情况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图片信息、视频信息,一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二来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更好地理解信息传递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在讲解一些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详细展示各类器材的使用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灭火器学生都见过,但具体使用一些学生并不了解。在为学生讲解《安全与健康》一课中“灭火器的使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然后再让学生试着模仿和学习,保证学生正确使用。另外,关于心肺复苏、三角巾包扎、急救常识等,教师也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详细地阐述,增强学生对于该类知识的了解。
(四)生活资源让活动更精彩
教育生活化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一理念至今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最终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只有获得更多生活资源,才能让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精彩。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课堂的生机和活跃,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基本的生存能力,形成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厨艺美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该部分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美食制作方法,如磨豆浆、包饺子、葱花烙饼、扬州炒饭等,让学生了解厨房用品的具体使用。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会告诉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厨房用具,例如刀叉、削皮工具、高压锅等,让学生既了解美食的具体制作,也培养安全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食材,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道美食。为了提高该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比拼,全班学生共同制作同一道美食,最后由学生进行品尝和评价,选择最受欢迎的美食并获得个性化奖励,如此一来,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注重过程促进能力发展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辅助,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就可以在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课堂生成性发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手工与科普制作》中草帽DIY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工艺技术实践类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各种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工艺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各种制作草帽的颜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绘画,可以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样式上色,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最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全班展览,学生通过观赏交流,提高认知能力,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提升。
(六)构建活动教堂评价体系
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教学,不仅要关注实践课程的内容形式,开拓渠道,同时也要实时更新评价体系,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进行评价。
首先,注重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活动参与情况、小组合作贡献度、在活动中的思维锻炼情况等进行评价,并以最终成绩纳入评价指标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其次,教师要关注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性,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评价等多种形式互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深刻的了解。而教师也会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专业的引导,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表现制作成成长档案,并进行存储,一段时间之后,带领学生共同回忆和对比,使学生找到进步之处,增强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应当形成教育合力,始终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实践活动形式,积极发挥各种教育资源、教育媒介的优势,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焕发新的活力。
[1]李毅.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综合实践教学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21(1).
[2]李明珠.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和研究[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2(4).
[3]孔昭霞.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19).
[4]鄔海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5).
[5]李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索[J].知识窗,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