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功哲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儒家重视统一的价值观建构与传播。儒家认为没有统一的价值观会使人是非不分,不能正确地看待事物,“察物不以礼,则昧乎天理之则,而与是非不能辨矣”[1]659。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价值准则以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升社会凝聚力,“制礼以定民志,作乐以和民心,颁度量以一民俗,故天下之服由此也”[1]842。价值准则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理论体系构建,更在于通过广泛的传播使全体社会成员将之作为道德修养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基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4。儒家认为,教学是传播价值观、使人成德的重要途径,是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系。其中知识性的学习是基础,通过对知识理论的广泛积累与理解形成对价值准则的认同感,树立牢固的信念,并进而付诸具体实践,在知行合一中塑造理想人格。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儒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包括知识积累与分辨的方法,托物喻理的教学手段,以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32的学习理路,从而综合提升学习者的个人素养。思政课教学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儒家成德理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主旨在于将成德与成才相结合,以德为帅、以才资之,使课程走进内心、付诸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有关如何学习的论述中,儒家强调学习者应首先明确学习的目标,“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3]42。学习目标的确定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前提。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习目标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目前,高校本科阶段的教学还是以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包含了对学科相关研究领域较为广泛的介绍,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及通过相关测验对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更符合自身知识基础的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作为建构学习研究体系的基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2]72学习之道,也要有其“一”以贯穿于整个学习体系,学生学习研究体系的建构,应围绕研究方向、通过相关领域的拓展与研究视角的丰富而实现。那么,如何进行知识拓展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以学术史为脉络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儒家认为,对资料的收集与考证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2]63孔子认为,充分的文献资料收集是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充分的材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论证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前人的成果,才能使研究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并更好地开展研究实践。需要注意的是,对前人知识经验的总结并不是盲目照搬古法,还应结合自身实践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检验筛选,择其善者加以整理,进而形成自主的认识。
根据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建立学习研究的资料库。在思政课教学中,对学生资料收集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对相关的著作、期刊、论文等进行收集,在资料收集相对充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在资料的整理方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角度进行整理。一个研究方向包含不同的研究角度,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也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多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阐释,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研究的习惯。在教学中,课堂互动也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与主题讨论促使学生们发表不同的观点,使学生们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会由于成长环境、教育基础、学习兴趣等的不同而相异;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学生进行资料收集以支撑自身的理论,仅依靠课堂讨论还无法实现全班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还要结合课程作业培养学生的收集与分析资料能力。
围绕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理论视角、研究领域的拓展。儒家思想的发展离不开百家争鸣、离不开不同学说观点的碰撞与融合。比如,在政治治理方面,儒家治政思想就包含了对道家思想的批判性接受。道家认为,治国当采用无为之治,“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4]76。王弼指出:“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也。”[4]76道家认为,万物本性自然,只可因循引导,不可强力改变,反对制定统一的是非准则。儒家认为,如果没有统一的准则就会使人人相争,无法形成社会合作体系,同时也认识到如果政策法令过于严苛,压抑人性同样也会导致社会混乱。因此,儒家融合道家之说提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2]163。意在强调在统一的礼制框架下,社会成员各安其分,社会生活有序。由此可见,广泛地汲取不同的理论,并取长补短,能够有效地推动理论的成熟发展。
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广泛的知识摄取与理论知识的辨别和筛选同样是必要的。在高校教学中,教学的模式应是系统的体系,以教学内容为主干,以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等多领域知识为辅翼,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视角;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积累,并从多个角度印证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理解,学习从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不同知识的分辨。对不同知识的选择必须严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相统一。这一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课程预习阶段,学生以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为基本依据,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对即将进行的学习做好准备,并在上课的过程中与所准备的内容相互观照,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对不同理论的分辨能力。
在儒家“知情意行”的成德理路中,“知”是成德起始,重点在于将所知内化为情感意志,使学习者与知识之间建立起情感的联系,真正认同所学,这样才能够自主地进行实践。儒家采用托物喻理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习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从而在知识与学习之间建立起情感的共鸣。
在教化与教学之中,儒家认识到如果仅以语言作为教学传播的媒介,会造成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将课程仅仅视为“记诵之学”,不仅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更难以付诸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建立多种教学传播媒介,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已经认识到言谈举止、器物、衣饰等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3]42。在知识、理念等的传播过程中,具象化的知识比单纯口头传诵的知识更为有效,能够在引发情感共鸣的同时促进人们透过具象化的事物理解其所隐含的抽象化内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重视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呈现。比如,周代对世子的教育中,语言教学与教师示范是相结合的,“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1]563。在教学中,少傅进行知识性的教学,将修身养德的道理传授于学生,而大傅则通过亲身示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贯彻这些道理,从而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强调道德修养不仅是内在的,更需要“笃行之”,落实于实践。
儒家强调对知识的践行不是外在的形式,外在行为是内在操守的自然表达,是“诚于中、形于外”的体现,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除了重视示范的作用,儒家还重视通过具体的器物、服饰等将理论性的内容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实现对教化内容的直观表达。比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1]822。君子之所以应常常佩戴玉,因为玉是君子之德的具象化体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5]79。君子就如同玉石,“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而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5]79。儒家通过建立起玉与德之间的联系赋予玉以道德意涵,使人们通过玉而联想到道德规范;并通过随身佩戴玉随时警醒自己,保持对道德生动的认知,做到“君子而时中”。无论是亲身示范还是“以物象德”都是将抽象的价值观具象化,通过唤起学习者的情感共鸣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这对于解决价值观培养、道德修养流于记诵等形式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具象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与课程的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具体而言:其一,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教学表达方式对知识进行多样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形成内在知识图谱。比如,在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以照片、图像、影音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图景,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历史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比体会我国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与党和国家的情感共鸣,认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二,在教学中发挥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示范的作用大于单纯的知识性讲授。学校可以定期邀请道德模范、劳模、抗疫中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走进课堂进行主题宣讲,将工作生活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相结合、与思想理论相结合,促使学生从更加具体的实例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并树立生活与学习的榜样,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三,将红色文化调研活动融入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了解革命文化。以辽宁省为例,辽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红色文化传播与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辽宁高校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走访红色文化地,实地体验红色文化,并参与学者见面会,与当地的红色文化研究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印证和发展。
总之,思政课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始终坚持“四个自信”。这就需要在思政课教学模式建设之中充分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具象化呈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纽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内在认同,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思维与实践的结合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思考并落实于实践之中,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中庸》指出,学习包含了知识积累、对知识的思考及实践,即前文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提升思维能力,明辨是非;通过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做到“诚”,实现知识的内化,达到塑造理想人格的效果。
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儒家强调所学内容应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21。在求学中,不能追求背离主流价值观的学说,这是保证整个学习过程合乎社会要求、实现进德修业的前提。儒家认识到有些人会为了名利而刻意学习与宣扬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念,通过对传统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叛逆”达到哗众取宠、扰乱视听的效果,并以此求名、求利。如果不能对这种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就会导致学习者,特别是青年学习者跟风效仿,就会使维系社会基本秩序的意识形态发生混乱。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强调创新与批判,但有其限度与底线,应保持基本的价值遵循,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者还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辨别与选择,这样才能推动思维能力的提升。“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20知识积累的基础在于对知识的广泛摄取,无论是深奥的还是相对浅显的知识都可以作为积累的对象。同时,还应对知识进行考察,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儒家认为,“礼”既是社会的核心价值准则,也是社会的基本规范,知识的积累与加工必须以礼作为根本导向,在礼的规约下对所摄取的知识和理念进行辨别与筛选,选择合乎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念并努力坚守,做到“择善而固执之”,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分辨能力与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这一过程还需要教师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面对纷繁的信息时,很难理性地进行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其掌握辨别不同知识理论的方法。
儒家强调实践在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如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所学就仅限于记问之学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正如王阳明所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则乱,终无长进。”[6]157知识来源于书本,同时又应观照于现实、落实于现实。一方面,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才能共同构成意义的世界,在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的同时创造出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以理论观照现实才能使实践有所遵循、有所导向,避免盲目实践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理论也需要实践来检验和完善。在实践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理论能够得到验证,而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那么在教学中具体怎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儒家强调习惯的养成在价值观培养中的重要性。“《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5在每天的反复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在日积月累的习惯养成中逐渐内化,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对人格的塑造。海外汉学家倪德卫指出,我们不是生来就有德的。但是,自然给我们一种变得有德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备。因此,我们通过做有德的行为而变得有德。我们必须从童年起就在德的习惯方面接受训练[7]43。价值观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思想和言行不断得到规范的过程,也是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朱熹将之称为“唤醒”的工夫。在这一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落实于学习者的日用常行之中。需要注意的是,习惯的培养不等于简单的重复,而是从细节处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有新的领悟,从而促进认识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思政课程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应将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融入教学之中,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与实践习惯的培养,并将这种习惯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要使学生掌握使用这些理论分析、分辨其他思想理论以及观照现实的方法。一方面,教师与学生要明确教学内容与课堂中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为主干、相关理论为辅翼。教师以相关理论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照、分析其他理论的自主思维模式。同时,教学中应为专题讨论留有充分的空间,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的观点,也使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与是否存在理解的偏差,及时予以答疑解惑。
另一方面,要重视理论与现实相互观照在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大量现实案例引入课堂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以现实的案例印证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同时,理论对现实的观照必须落实到现实的实践之中。通过开展课外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调研、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服务人民群众、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论的理解。当前,沈阳市开展了多样的青年志愿活动,如沈北新区青骑兵青年志愿者活动、沈阳青年志愿者春运暖冬行动等。并且有沈阳志愿者协会这样的全市性的公益性组织,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儒家认为,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过程,也是包含知、情、意、行的进德修业的过程。在知识的积累方面,儒家倡导要广泛地收集资料、积累知识,这是自我提升的根本前提。但知识的积累并非盲目的,应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分辨和筛选,才能实现“遵道而行”。于是,儒家认识到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停留在记问之学的层面,还要培养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在情感意识层面建立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儒家重视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呈现抽象的知识理念,建立起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坚定学习者向德之志。无论是“知”还是“情”“意”,最终还要归结于“行”。知识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转化为社会价值,也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检验知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儒家认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于日用常行、在于从细节处做起,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新的进益,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思维与实践能力,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之中。
儒家知、情、意、行的进德修业理路对于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在教学中,广泛的知识教学不仅体现在对文献的广泛摄取之上,还体现在跨学科、多角度地分析、印证文献之上,从而提升学生以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始终应坚持正确的导向,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对资料与知识进行分辨和筛选。思政课教学包含人格塑造的重要目的,因此对学生的培养重点之一在于建立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同感,树立高尚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抽象的知识、发挥道德模范示范作用、带领学生实地感受红色文化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唤起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对学生“知”“情”“意”的培养,最终还要落实到“行”的方面。政府与学校搭建多样的实践平台,鼓励、引导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将理论知识学习、情感认同培养联系在一起,共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