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颖
小学美术是一门典型的基础性学科,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小学美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力,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于小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地区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在基础教育中,有知识能力提升和德育两个核心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符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所谓德育,其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系统化的思维意识和认知领域的思想、道德品质渗透到日常学科教育教学中去,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都从属于德育范畴。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教育部下发的各类文件和章程中都特别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完成学科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从教育学角度分析,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都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德育就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载体。《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总目标中明确强调,在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这对于学生的人格、性格和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充分说明,德育渗透于小学美术学科中是教育工作的本质需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如一张白纸,对于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规则、意识。而此时,小学生正在经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启蒙阶段,从这一角度来讲,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将美好的、积极的、正向的思想意识和形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让它们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使学生心灵成长路径充满健康和阳光。但是,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自控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经验不足,不能独立思考,难以系统分辨是非,往往导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和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德育的有效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不能只依靠班主任的班会课,而是要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所有的学科教师都要做到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有计划、有策略地渗透德育,有效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传递给学生,在美术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有兴趣学习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还要在这基础上建立美术素养,健全人格修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栋梁,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渗透德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责任感,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要求,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成长需要。伴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世界各国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作为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一旦德育工作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未来将很难弥补,甚至导致出现很多学科上的巨人、人品上的矮子,这对于社会有害无益,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德育的渗透能够促使学科教学得到深化,更具有建设性作用,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科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德育有效渗透至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促使小学美术课程建设逐步完善,促使教学系统和课程体系更加全面和完善,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这对于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非凡;另一方面,德育渗透到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有利于小学校本资源的全面开发和有效整合,对于资源的系统性共享与合理利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诉求。
目前,在我国小学学科教学中,对于德育的渗透尽管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但是渗透的方式却非常不科学,部分学校德育渗透比较浅,有些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升,没有对德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德育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德育重要的价值。德育渗透状况不理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很多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专业领域的探索,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小学教师更愿意让学生理解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这主要是因为学习知识型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也更加有成就感,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德育渗透工作,且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渗透是品德学科教师的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完全没有意识到将德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很多美术学科教师都是艺术学科的毕业生,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作品的艺术性、关注课程授课的艺术性,在学科教学上,小学美术教师有着专业的教学设计和探索,但是,德育作为一种软性的学科任务,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被有效地检测和验证,很多美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掌握德育渗透的真谛,不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设计上缺乏足够的连贯性和可行性,这些都导致在学科教学中,德育难以有效渗透和充分落地,从长远看,这对于学科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小学阶段的教育必须做到家校合作,学校的教育要与家庭的教育相结合,真正保障学生、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具有一致性的目的。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美术学科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完成课堂教学,至于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于学科的要求和期望,完全不是其责任。这就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连接互动,最终致使学科教学割裂,很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输出的要求、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教学任务都没有有效落地,学生在家庭中的实践结果也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反馈给教师,使家校合作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不利于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更不利于德育渗透工作的正常开展。
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注重以终为始,充分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这一角度而言,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小学生,学校的学科教师甚至家庭中的家长,同样也是教育和学习的主体。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渗透德育需要保障学科教师充分重视德育工作,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开展系统性的认知培养,通过学习、宣贯、宣导和宣传等多种方式,使小学美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教师” 的身份含义,真正地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系统发展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关联。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教师德育渗透工作的演讲比赛、主题文化沙龙等多种方式,让教师的内心有明确的认知,将德育的烙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1.巧用作品欣赏,善于发现亮点
作为美术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必须对教材进行通读学习,充分发掘教材中隐藏的德育理念、德育元素,充分地将这些内容提炼出来,从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德育渗透工作的价值和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不断优化教学流程,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切入德育内容,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提升学科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鉴赏课的安排渗透德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寻找最美踪迹” 的美术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掘生活中与教材中的美,使学生拥有发现美的慧眼,使他们在审美的层次上有所提升,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升华情感。例如,在“欣赏·评述” 课程教学时,为了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趣味,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寓意,借助于寻找最美踪迹完成德育渗透。在进行“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发现《祖国万岁》《和平》 等内容具备德育渗透的亮点,因此,充分挖掘背后的故事并结合寻美活动进行授课,借助于“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中的生平介绍以及作品《雄伟的建筑》等民族情感教育的微视频,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引导学生借助于教学素材寻找美的存在,并倍加珍惜人类文化遗产,感受爱国主义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
2.善用实践教学,保障德育效果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造型·表现” 课型内容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也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通常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实现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渲染,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的造型乐趣获得一定的提升,进而对美术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教师通常会用绘画、雕塑、拓印等造型手段和方法,有效创造视觉形象,充分表达出作品的含义,包括对自然与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感受等,其目的在于增强体验与乐趣,保障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形式美法则,进而增强学生的造型感,增强表现力。在这类课程中融入德育,通常是需要用实践教学方式的,例如,在进行“捏泥巴” 一课的教学时,为了促使德育充分渗透,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其间可以相互帮助,互相制定帮助规则和感恩规则,遵守纪律完成实践任务,并积极分享感受,认知人与人之间尊重、团结的重要性。
3.合理利用评价,巩固德育渗透成果
美术学科同样也有学科作业和课后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渗透德育,对于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也有注意事项,例如,在“节日装饰” “过春节” 这类课堂教学时,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民俗文化,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自主评价,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价,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促使他们产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一过程有氛围的烘托、有学生的实践、有教师的评价,有效地保障了德育的全面渗透,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巩固了美术学科德育的渗透。
小学生的教育不只是学校教师的工作,家校合作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家校合作,一方面要积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家长沟通,及时地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可预见的问题反馈给家长,通过家校合作强化德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参与家访活动,同时也可以在家长群进行互动交流等,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家长与教师的目光更有针对性地落到学生身上,能够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树立德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充分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德育渗透工作,提升教学能力与设计能力,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渗透,同时也要注重家校合作,从而保障德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