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1.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足
2012 年2 月,教育部公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明确的标准与要求,促使教师专业化。教师在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训练中得到发展。但是,有学者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进行了调查,仍然发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在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中,教师们更多地关注课堂上怎么教学生,极少关注这节课该怎么设计作业,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欠缺。同时,部分教师仍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只关注知识传授本身。想当然地认为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练习,作业设计也仅限于书面作业,从未对作业进行设计创新。这也是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足的原因。
2.教师作业设计不当
相较于“主科”,作为一门“副科” 的历史课,显然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再加以人们“历史只要背背就行” 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在设计作业方面教师更是缺少动力。
历史内容不具有变化性,并且以识记为基础,致使教师设计作业时更注重学生机械、重复的背诵,形式单一。同时,教师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作业内容缺少新颖性,作业设计思路狭窄。
有研究表明,作业时间与作业态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作业时间越长,学习效率越低,对作业的态度越消极。再加以历史学科本身是文科,内容固定,教师多以讲授的形式教学,布置的作业内容更是枯燥乏味,可能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缺少兴趣,乃至对历史作业持消极的态度。另外,部分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作业没有计划性,自我要求低下,对作业整体呈现消极的态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业加重,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作业成为一种剥夺他们玩耍时间的负担。
“双减” 政策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作业观念。在传统观念下,历史作业大多是以“背背” “写写” 的形式进行。但这种机械记忆与书写并不能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其次,历史学科也并不是仅靠刻板的记忆、书写就能够掌握的,历史学科是需要理解的。仅靠过去的作业形式,只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在“双减” 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将历史作业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死板地识记和书写。在这样的观念下,学生历史作业的方式、作业的类型、作业的内容才会多元与丰富。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第8课“百家争鸣” 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贤人招聘” 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儒、道、墨、法几家,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主张、影响,广纳贤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招纳贤人,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还需要将自家门派其他事迹通过互联网加以了解、掌握。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外,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也是作业的主体。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认识特征与规律有所掌握。在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对学生作业进行精细的设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得到了发展,但尚未成熟,仍以具体逻辑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规律
学习历史是一个以时间为依据的系统过程,历史不是死的、不是静止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运动的、真实存在的。通过知识迁移,学生可以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找出异同,进行分析。因此,在教学历史时要根据学生以往的历史知识学习,尊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规律。历史知识是稳定的,但时事是变动的。学好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可以让学生客观地看待当今时代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当今事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3.尊重学生的记忆规律
学习历史以记忆为基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以机械性的满堂灌为主,强行让学生死板记忆。学生记得痛苦、忘得快,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了不便,常需要教师进行前情回顾。在设计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记忆规律,不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也可以通过理解,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配以图片或视频等直观的元素,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从而理解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在识记历史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及时识记。布置间隔性作业,每隔几天回顾一次,以巩固所学知识。
近年来,历史学科提出“大概念” “大单元”等新概念;教师根据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学习碎片化,促进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路径,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环节,运用大概念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因此,设计时也要注意整体化,以大概念为基本单位,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课程标准相结合,联系实际学情,进行大概念的整体规划。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古代史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契合顶层设计对作业质量的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方式,应打破学科间的堡垒,将历史作业与其他科目的学习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提升作业的多元化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历史与语文学科的跨学科作业
历史与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是文科的基础课程。两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从历史学科角度看,首先,历史学科中的史料大多出于古书,用文言文的形式呈现,而文言文的学习大多需要在语文课中进行。其次,学生要想做好题,首先要能够提取有效的信息,去除无效信息。需要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而阅读理解也是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从语文角度来看,学生常做诗歌类型的题目,作者的社会背景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学生学好历史有利于掌握时代背景,把握诗歌总体情感脉络。因此,将历史与语文有效结合,能增加作业的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历史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作业
自古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这充分表明了历史与地理的密切联系。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周的替换” 中“商汤灭夏” 部分,商朝进行多次迁都涉及环境等地理知识;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中“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下令统一道路宽窄、开凿灵渠与当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讲授地理学科知识时,可以插入历史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述世界主要航海路线时,可以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内容;在讲述水利工程时,可以联系李冰修建都江堰、秦朝史禄开辟灵渠、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等;在讲述宗教时,可以讲述云冈石窟是北魏建立,为宣传佛教开凿的。
3.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跨学科作业
中学历史包罗万象,蕴含着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内容。历史要“通古今之变”,用“世界观” “方法论” 来指导,人类发展至今,最科学、最先进的观点是唯物史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学科间的联系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和认识历史提供的科学的方法论。同时,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学科都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之不同的是,历史涉及的是过去某一朝代的,总体上呈纵向发展进程的成果与事件。而道德与法治更多地涉及当代社会,总体上呈横向发展进程。而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可以对这两个学科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例如,将政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与历史中中国古代史的中央集权制度相结合。
1.设计有趣的基础性历史作业形式
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础,更是我们解答历史题的根基。学生学习历史最基本的是识记历史知识。但很多同学面对长篇大论的历史内容就很苦恼,且很多教师认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只能通过书写、背诵的形式进行记忆,使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荡然无存。其实,现在很多软件中带有历史知识小游戏,通过玩游戏的方法一样可以记忆基础知识。用这样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记住记牢基础知识。
2.设计具有拓展性的历史作业形式
(1)查阅类作业
初中教学中,传统作业形式会令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认为这种作业枯燥乏味,致使无法完成教师的任务,无法掌握历史知识。而且部分省份的中考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查,开卷考试意味着有一些试题在课本中无法直接找到答案,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而历史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扩充知识储备量、开阔眼界的方式实现。
(2)手工类作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学科中制作手工作业更多的是传播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对人类发展感到敬畏与骄傲。而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将自身的民族风俗习惯与历史课程进行紧密联系。例如,以笔者所在的地区山东省潍坊市为例,潍坊市是风筝的发源地。在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 中的墨子时,我们可以提到风筝的前身是墨子制作的一只木鸟。以此让学生合作制作风筝,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减” 政策明确规定,中学的书面作业不得超过90 分钟。这意味着原来的题海战术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而我们的作业仍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名学生都能尽快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可以为其设计一些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对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常见题目,在常规题目的基础上逐步设计开放性题目,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开发他们的思维,发掘他们的潜能;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游戏式的作业引起他们的兴趣,布置一些基础知识练习题,使他们获得历史知识,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