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梁祎楠 郑巍
〔内容提要〕辽宁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龄化是辽宁未来较长时间内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辽宁省数据,深入分析辽宁省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健康状况、收入来源、代际层次和受教育程度,结合部门数据研究辽宁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现状和市场供需矛盾,旨在根据辽宁的优势走一条促进辽宁产业发展的道路,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事业;养老产业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辽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来得最早、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对辽宁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辽宁数据和部门相关数据为依据,结合典型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全省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发展状况,提出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养老需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显示,2020年,辽宁省常住人口425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95.45万人,占总人口25.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022年,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常住人口419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158万人,占27.5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使得老龄化社会体系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蕴藏着巨大的养老消费需求,给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低龄老年人口占比六成,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
202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岁低龄老年人口数量为666万人,占老年人口比重为60.82%;70─79岁老年人口298万人,占比为27.21%;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31万人,占比为11.96%,呈金字塔形分布(见图1)。在老年群体中,低龄老年人消费更具活力,对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一是低龄老年人口收入水平相对高,受教育程度高,消费观念能够与时俱进;二是身体健康程度更好,生活爱好丰富多元,外出社交场景多,除了基本日常生活品的购买需求,对旅游、文化娱乐、时尚服饰、电子产品、保健产品的消费意愿更加强烈。
(二)老年人口总体健康,失能群体养老问题凸显
见表1。202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52.88%的老年人口“身体健康”,32.26%的老年人口“身体基本健康”,说明全省老年群体总体健康状况良好;有12.57%的老年人口“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也有2.29%的老年人口身体“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相对于健康活力老人,半失能、失能老人虽然总体占比低,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其数量将呈现增加态势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大多收入水平不高,养老消费和服务支出主要依靠子女贴补或承担。失能老人照护成本高,在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的今天,完全由家庭和个人支撑比较艰难,可能导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三)生活来源城乡有别,养老需求差异明显
见图2。收入水平决定养老方式选择和养老消费潜力。202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占比最高的是离退休金和养老金,达到55.6%;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为17.9%和17.8%。分城乡看,城镇与乡村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存在明显差别,城市老年人口离退休金和养老金占主要生活来源84.2%,镇老年人口为48.5%,而乡村老年人口仅为12.9%,其依靠劳动收入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其收入来源分别为39.6%和32.5%。城镇老年人口收入来源稳定有保障,注重享受型养老,对养老消费产品档次和服务需求较高;农村老年人口收入相对低,大多处于生存型养老阶段,对养老生活品质要求相对较低。见表2。
(四)家庭代际层次减少,高龄独居老人养老困难
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年轻人口流动加快,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老年人口空巢化、独居化特征日趋明显。202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家庭中,仅有一个老人居住的家庭户占比达到23.36%,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家庭中,仅有一个老人居住的家庭户占比高达31.38%,这意味着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家庭户中,有近1/3为只有一个老人居住的“高龄独居家庭”。高龄独居老人面临经济供养不足、精神慰藉匮乏、健康介护缺失等诸多困难,对机构养老、社区养老需求较大。
(五)低龄老人高学历占比高,更加注重养老品质
202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64.25万人,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40.16万人,占高学历老年人口比重的62.51%;60─69岁的低齡老年人口未受过教育人口占低龄老年人口的1.23%,仅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0.75%,低龄老年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提升,文盲率不断降低,容易接受“智慧养老”等现代养老服务。
二、辽宁省养老产业发展状况及供需矛盾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推进医养结合进程,广泛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探索,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覆盖城乡的养老产业和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但完全满足全社会养老需求仍任重道远。
(一)养老机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难以满足各层次需求
截至2022年末,我省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2270家,比2020年增加53家,增长2.39%。其中,公办养老机构539家,比2020年减少45家,下降7.71%,其中农村敬老院451家、城市养老机构88家,分别减少54家、增加9家,分别下降10.69%、增长11.39%;民办养老机构1731家,比2020年增加98家,增长6%。我省养老机构有床位20.96万张,比2020年增加0.41万张,增长1.51%,其中有5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37家、50张以下床位的养老机构862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2.2张。养老机构入住养员9.02万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0.78%,其中特困集中供养人员1.64万人。
养老机构整体利用率普遍不高,养老机构总入住率43.05%,其中公办机构入住率35.83%、民办机构入住率46.6%。高端养老机构在养老设施和医养保障方面相对优越和完善,入住门槛或收费标准较高,而中、低端养老机构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水平与老年人预期存在差距,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主动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不强。
(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但专业服务人员紧缺
辽宁省于2020年开始在30个县(市、区)建设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等形式,连续3年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12亿元,支持建设150个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综合体),倾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2022年末,辽宁省有社区养老服务站12740家,比2020年增加1111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规模不断提升。如鞍山市灵西社区通过整合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服务资源,老人不出社区就能满足一日三餐、洗浴、就医、水电煤气日常生活缴费等需求。沈阳市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结合老人身体情况、居家环境,入户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加装护理床、安装扶手、坐便椅、淋浴椅等一系列改造项目,每户补贴3000元。根据老人的意愿和需求,配备手表式GPS定位仪、一键紧急呼救、智能床垫、燃气报警等各类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民政部门根据老人失能情况评估等级,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20─45小时上门服务,包括保洁、理发、助浴、送餐、起居照料、康复护理等11项日常基本生活护理。
但客观上,由于不同地区、社区的基础条件和老年人口状况均存在差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很难照搬同一模式,一蹴而就,全面推行并非一日之功。同时,居家和社区养老专业化服务人员短缺问题突出,我省开设老年照护类专业大中专院校有15家,毕业生每年仅有350名左右,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匮乏必然制约养老服务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三)医养结合取得成效,但失能老人专业服务机构少
我省现有老年病医院16家,专业康复护理机构37家,61%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医养结合机构214家,医养结合床位52360张。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达到100%,老年人就医康复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但大多数养老机构普遍面向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性服务,针对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有待强化。
(四)康养产品实现专业化生产,适老化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适应老龄化进程和市场需求,辽宁地产的智能化、专业化康养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智慧康养、医疗康复类如智能助行器、肢体主被动训练系统,沈阳恒屹集团所属沈阳恒屹锐克斯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营口恒屹锐克斯流体控制公司、营口春港康复辅助器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护理床、移位机、轮椅等,在老年康养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在老年功能性食品、老年康复器械和养老辅助用具供给方面,辽宁本省企业数量较少,产品研发和创新技术滞后,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与广东等省份差距很大。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老年消费市场中的产品尚存在鱼龙混杂现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夸大功能的“保健治疗仪”、价格虚高的“养生食品”损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老年群体的旅游产品还不够丰富,在旅游主题设计以及路线和景点安排上缺乏新意,“低价旅游团”“套路游”等欺诈事件时有发生。
三、加快发展养老产业的建议
我省养老产业发展应立足养老行业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双向影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政策、资本、市场共同发力,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提升养老基础服务水平,规范养老产业服务行为。推动我省城乡养老产业均衡发展,推动养老资源流动互补,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发展体系,使我省老年人口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制定落实养老产业行业规范和配套管理措施,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行业监管,营造适老化消费环境,不断提升老年消费品和养老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口消费升级和银发经济发展。
二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层级养老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培育养老服务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队伍,满足养老市场的多级化需求,提升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出台长期稳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探索“国有(集体)基础设施+民营养老服务”模式,盘活闲置国有(集体)资产,打造全域覆盖的养老服务中心体系。推进适老化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有机结合,加大医疗护理、康复辅具、文体娱乐、衣食餐饮配套,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研发推广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智能家居系统、养老服务智能机器替代产品,加快智慧养老建设。加大基本政策兜底的养老床位保障,提升服务质量,確保特困、残障群体享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三是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扩大保险覆盖。加大医养结合产业建设,逐步推广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在一、二级医院全面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和医养结合建设,引导医疗资源关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中老人的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完善对半失能、失能老人的持续照顾和长期护理,开展面向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的慢病治疗、康养治疗。探索“长期照护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的全面推广和降低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惠辽保”门槛,有效减轻重特大疾病老年患者费用负担。
四是发展功能性食品产业,满足康养市场需求。辽宁省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食品、药品、生化领域研发能力较强,沈阳农业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科研力量雄厚;沈阳、大连、抚顺、本溪、锦州、丹东、盘锦、阜新、朝阳等城市均有制药企业,涉及中、西、民族、生物医(制)药等多领域,应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布局功能性食品研发与生产,抢占市场先机,实现提高企业效益与保障老年食品安全双赢。
五是加强适老化文旅娱产品供给,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文化娱乐服务既是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的内在需求,也是老年人心理安全的有效保障。积极培育面向老年人的专业旅游服务团队,打造“旅游+文化”“旅游+青春”“旅游+工业”“旅游+回忆”“旅游+游学”等适合健康活力老人的旅游项目,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发展老年大学、社区老年课堂,重视老年人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美学素养、养生保健等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六是营造敬老的社会环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建立常态化多渠道的孝亲敬老宣传平台,引领“社会敬老,儿女孝亲”传统美德的传承,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塑造新时代孝道伦理,全方位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作者单位:辽宁省统计局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