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之馆校合作模式探索
——以嘉兴市图书馆为例

2023-03-07 02:23
图书馆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馆校双减图书馆

沈 芳

(平湖市图书馆,浙江 平湖 314200)

1 引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方面对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的突出问题进行整顿,以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1]。同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2]。两项新政策的接连出台,为切实减轻未成年人学习负担,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做出了明确规定。未成年人自主支配的时间变多了,回归课外阅读或将成为更多青少年丰富课余生活、拓展新知识的一个重要选择。

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合作开展少儿阅读推广即馆校合作,是公共图书馆辅助学校教育、发挥业务辅导职能的主要方式[3],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从近年我国各地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开展了积极合作尝试:如绍兴图书馆“图书馆+拓展课程”将图书馆传统文化嵌入学校拓展课堂[4],重庆图书馆研发适用少儿心理发展的“快乐阅读体验课”,打造与学校互补的阅读课堂[5]。这些措施有效充实了学校的阅读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但多集中在图书馆对学校的阅读资源支持、双方合作课程的研发、合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在“双减”政策下,“馆校合作”有了更多可能,应引起图书馆界的关注与考量。本文对“双减”政策下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新政策下实行“馆校合作”的可行性,介绍了嘉兴地区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的新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当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 “双减”政策下的阅读现状

2.1 国家政策重视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全民阅读越来越重视。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 2014 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 9 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已经从个人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成年人阅读是全民阅读的起点,是千万家庭关心、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

2.2 未成年人阅读需求旺盛

据《2020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纸质阅读仍呈上升趋势,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10.71本(图1),较上一年增加0.35本;纸质图书阅读率为83.4%(图2),较上一年增加0.5个百分点[6]。

图1 0~17岁未成年人纸质图书阅读量

图2 0~17岁未成年人纸质图书阅读率

数字化阅读方面,《报告》指出,2020 年我国0~17 周岁未成年人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及iPad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3%,听书率为32.5%。另据2021年5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KaDa 儿童阅读研究院发布的基于KaDa 故事100亿条阅读数据的《2020中国儿童数字阅读报告》,中国儿童数字阅读用户连续5年增长,每年的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0~2 岁、3~6岁儿童读者增幅均超100%[7]。以上数据均表明,当下未成年人阅读需求旺盛,纸质阅读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数字化阅读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2.3 学校阅读推广压力增大

鼓励学生读课外书,拓宽视野,一直是素质教育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8]。中小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思考,带着思考去阅读。“双减”政策落地,学生学业负担减轻了,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这对学校、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就阅读推广而言,与大学院校不同,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学校图书馆往往藏书规模小、购书经费、人员有限,升学压力下,老师们平时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专业分龄分层阅读活动。同时,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又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与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文化机构的合作较少。

2.4 家庭教育参差不齐

“双减”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比拼。“双减”落地,减轻了孩子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相反,更加考验父母的担当,对作为孩子阅读领路人的父母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0~8 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7%,家长平均每天花25.81 分钟陪孩子读书。说明很多家庭重视孩子的启蒙阅读,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陪孩子阅读。但是,家长来自各行各业,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不一、阅读引导水平不一,这在低龄儿童阅读引导中表现不明显,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阅读难度的增加,家长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便颇受考验。如对嘉兴市本级乡村学龄前儿童阅读调查显示,家长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亲子阅读遇到挑战[9]。全民阅读背景下,家庭阅读引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力量共同参与孩子的阅读引领。

2.5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App层出不穷、夺人眼球,对纸质阅读的冲击巨大。尽管各公共图书馆均想方设法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来吸引读者,但效果有限。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最受欢迎的还是亲子类活动,参与人群集中在小学低龄段及幼儿,小学高龄段、初中及以上参与者寥寥,需要图书馆在分龄阅读上谋划新策略。另一方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公共图书馆都经历了临时闭馆、部分开放、限流开放、暂停线下活动等阶段,并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态势,不断调整服务策略,导致2020 年公共图书馆阵地服务呈断崖式下跌。以浙江省为例,据《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2020 年度)》显示,2020年全省图书馆总流通人次为6 011.55 万人次,同比上一年减少45.40%;全省图书馆图书外借册次为2 576.64 万册次,同比上一年减少31.99%。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转变思路,制定方案,恢复和引导公共阅读,切实搞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

3 馆校合作的可行性

3.1 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

2018 年1 月1 日,我国首部图书馆专业法《公共图书馆法》施行,明确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阐明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分为收藏、服务和教育3 个方面。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第三十四条要求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这一方面确立了少年儿童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公共图书馆要将未成年人服务作为重要对象。同时,《公共图书馆法》也表明了对“馆校合作”的态度,“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

3.2 公共图书馆的优势

(1)公共图书馆受到普遍信赖。与网吧等场所不同,父母认为图书馆是安全的场所,愿意孩子放学后到图书馆。这种良好形象的形成,是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和长期积淀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决定的。(2)馆藏资源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体验空间等,公共图书馆跨区域纸质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数字资源联合采购机制,新华书店点书服务,支付宝图书馆信用借阅服务等,让馆际间文献资源的互利互享成为主流。(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日益完善。以嘉兴市图书馆为例,2005 年起探索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领全国之先的总分馆建设“嘉兴模式”,到2020 年,嘉兴市本级已建成包括1 个总馆、2 个区分馆、18 个镇(街道)分馆、32 个村(社区)分馆、20 个智慧书房、1 个汽车流动图书馆及300多个图书流通站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4)图书馆服务不断创新。以嘉兴市图书馆为例,2019年,嘉兴市图书馆因“一年5 000场阅读活动”成了全国“网红”,被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持续关注点赞,《光明日报》更是在头版报道了2020 年4 月23 日世界读书日嘉兴创新服务推动全民阅读的做法。

3.3 学校的优势

学校的优势显而易见,拥有理想的阅读环境,备有相对独立的学校图书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相对集中的阅读生力军等等。孩子在哪儿找到喜欢的书?《2020 美国儿童阅读报告》给出的答案是,在学校图书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拥有强大的教室和图书馆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高频阅读者[10],见图3。以在校学生数为基准,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量标准为小学人均25 册、初中人均35 册,这为学校阅读推广奠定了基础。

图3 学校教室图书馆对学生阅读率的影响

4 “馆校合作”成功案例

嘉兴市曾经以东部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同时也开启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创建时期”的新征程。在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各公共图书馆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开展创新活动等,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馆校合作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和图书馆目标驱同,优势互补,使“馆校合作”水到渠成,学校阅读服务和社会公共阅读服务的创新融合,成为双方努力的方向。

4.1 主要做法

4.1.1 馆校共建智慧书房

2021 年6 月16 日,嘉兴市茶园小学智慧书房开馆,这是嘉兴市首家“馆校共建”书房项目,是社会公共阅读服务和学校阅读服务有机结合的创新融合,也是对“馆校合作”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智慧书房位于校内,但开设对外入口,实现对外开放,是连接校内外的一条纽带。内馆面积约270平方米,配备户外花园约200 平方米,拥有藏书6 000 余册,包含人文类、社科类、茶特色、巴金专栏等。馆校共建智慧书房,坚持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个体与群体相结合,是最大程度发挥场馆的教育功能、辐射功能和连带功能的有效方式。

4.1.2 馆校合办品牌活动

(1)“图书馆第一课”阅读指导课。“图书馆第一课”是嘉兴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于2017 年1 月启动,针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开展的阅读指导课程。通过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内容,以一堂生动的推介课的形式送进校园,让学生对图书馆产生直观的认识,再邀请小读者们走进图书馆亲身体验。除开展入馆教育外,还发放各级阅读礼包,开展作家进校园、数字图书馆阅读体验、信息素养教育等多项活动。“图书馆第一课”作为嘉兴市图书馆的一项重要阅读推广项目,通过馆校合作方式把图书馆的纸质资源、数字资源、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体验带进校园。

(2)“嘉兴有意思”地方文化阅读推介。嘉兴市图书馆于2019年推出“嘉兴有意思”项目,围绕嘉兴方言、历史、民俗、古桥、古迹等系列内容,多元化推动地方文化阅读,传承嘉兴地方文化。通过和学校联合主办“红色文化有意思”“长虹桥边有意思”“小镇文化有意思”“社会科学有意思”等“嘉兴有意思”系列主题活动,向孩子们生动讲述嘉兴故事。

(3)“金平湖慧阅读”智慧书房效能提升。这是平湖市图书馆的综合性阅读推广品牌,通过多个子品牌深化馆校合作。“慧阅读-好书推荐”,由图书馆与当地电视台合作,邀请幼儿园、中小学校长、学生、地方文化名人等录制好书推荐视频,通过文旅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每周一期公开发布。“慧阅读”-“宝·藏”书院文创展示,通过向学校征集学生原创作品,结合智慧书房特色进行微展览,让学校美育成果走出校园,向社会公众展示;“慧阅读”-主题活动,如“书房+非遗”,开展“剪纸”“叶雕”“西瓜灯文化”等主题活动,吸引学生读者参与;“慧阅读”-文创开发,将本土传统文化注入阅读,推出“遇书芳”礼盒、“平湖老味道”笔记本、文化创意衫、帆布袋等作品,作为馆校合作活动的独特奖品,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表1 嘉兴地区馆校合作品牌活动举例

4.1.3 馆校融合体验式阅读

体验式阅读是馆校合作的重要内容,包括阅读推广志愿服务、传统文化体验、图书馆游学、阅读夏令营、冬令营、智慧书房打卡等。(1)图书馆工作人员、阅读推广志愿者走进校园向孩子们普及古籍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地方文化知识,让孩子们现场体验雕版印刷术、造纸术,唱钹子书、讲方言、听地名故事,领略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魅力。(2)图书馆成为各幼儿园、小学中低年级的固定游学点,阅读夏令营、冬令营参加者众。(3)智慧书房里“慧阅读”活动周周见,由“作家陪你读经典”,邀请作家带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4)鼓励初中以上读者参加阅读分享会、阅读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增加社会实践经历。

4.2 馆校合作成效

4.2.1 普及了阅读理念,提高了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

据统计,2021 年“尚书”经典读书会先后与嘉兴地区9 所学校开展合作,共举办线上线下12 场分享活动,约1.5万人观看。与37所学校合作的图书馆第一课,共开展73 场形式各异的活动,约4 000人次的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参与。“阅动全家书香嘉兴”品牌开展“好家长”“好宝贝”课堂120 场,2 312 人次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受益。馆校合作,对未成年人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培养乃至家庭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2.2 提升了学校声誉,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增加

通过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图书馆成为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思政读书基地。图书馆总分馆、智慧书房、礼堂书屋、乡村书吧等场馆接纳教师、学生研学,为师生的文创成果提供展示平台;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机会,并开具时长证明。图书馆的专业服务获得学校师生认可,学校聘请图书馆专业人员、优秀阅读推广人为学校的思政教育顾问、传统文化讲课老师。

4.2.3 促进了资源流动,培养了一大批阅读推广人

以“金平湖慧阅读”品牌为例,通过组建“文化志愿者+阅读推广者+社会轮值馆长+馆校共建”的多种模式,建好“慧阅读”团队,开展好书推荐视频、“一书房一品牌”、社会轮值馆长推荐等形式,引导社会志愿者成为阅读推广的主导者、合作者、服务者。目前,通过社会招募,产生智慧书房首批轮值馆长5名,参与和监督书房日常管理,并利用自身流量参与阅读推广,陆续探索“作家陪你读经典”“三观堂夜话”等特色品牌;“慧阅读”推广人团队共有200人,通过将“一个书房、一本好书、一位阅读推广人”串点成线的方式,拍摄好书推荐视频17 期,单期线上浏览量达3 800 人次,阅读推广人获省级优秀领读人荣誉;馆校共建模式组建的“慧阅读”志愿者团队共有600余人。

5 存在的问题

5.1 经费不足

馆校合作经费主要来自图书馆运行经费中的活动经费,而图书馆、学校均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受到地方财政相关制度限制,合作经费金额有限。随着馆校合作的深入、内容增加、范围扩大,经费瓶颈日益明显,原有经费仅能支持一些小型活动,合作开展大规模活动、系列活动比较困难。

5.2 分龄阅读有待细化

馆校合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所以馆校合作要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目标,与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结合更紧密,与地方文化的结合更紧密。

5.3 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各个学校需求不一,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多种多样,随着馆校合作的深入,需要更多各类专家型人才的支撑,这对公共图书馆的软实力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5.4 合作机制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规划

随着活动数量的逐渐增多,对活动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馆校双方都有创新、创品牌意识,但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品牌影响力有限。而且合作区域主要向区县级图书馆和市区学校集中,对乡镇、村级图书馆和农村学校的辐射有待加强。

6 馆校合作发展建议

6.1 争取政府支持,馆校协调一致

图书馆和学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教育机构,同属事业单位,具有公益属性。其运行经费、项目经费、人员经费等均由政府财政拨款,所以开展馆校合作,首先应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的支持。图书馆可以与学校协调一致,将馆校合作列入本单位常规项目,采用项目化运作,获取地方财政支持。在申报项目经费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制订年度合作计划、分类分步实施、协同交流奖励等,申请馆校合作立项,以保障合作的长期、规模化开展。

6.2 细化分级合作,组建阅读联盟

重视分龄分级阅读,为不同年龄层孩子提供适合其阅读的图书。图书馆、学校通过合作调研,及时掌握学生、家长老师的阅读偏好和需求,邀请阅读专家“把脉”“开方”,制定对应阅读指导策略。图书馆还要加强与图书供应商、出版社的联系,列出精细化“分龄书籍”和“分级书籍”目录,供学校师生选择。组建地区阅读联盟,与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社会公益组织等求同存异,形成合力,引进儿童教育专家、地方文化专家,结合编目地方特色阅读引导课程,邀请乡贤、非遗传承人等现场讲学。同时,联合相关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孩子们除看自己喜爱的图书外,也要看“红色”书籍、文明礼仪书籍、社会科学书籍等。

6.3 运用新技术,扩大社会影响

一方面,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综合考虑场馆效能发挥和数字化赋能等因素,推进智能设施运用,如配备智能紫外消杀、噪音监控、智能AI 监控系统等建设,配备AI 光影阅读设备,喜马拉雅听书、智能语音导览设备等,建设“阅读+信用”共同体。另一方面,结合活动特点,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加强活动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提高活动参与率和品牌知晓度。

6.4 规范制度运作,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制度运作,建立长效促进机制,以保证馆校合作持续有力开展。就项目而言,要完善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机制,规范化运作项目。实施阅读调研机制、对阅读对象的分龄化和目标的分级化研究机制,保障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扩大合作范围、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实施第三方合作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阅读推广人才培育机制以及阅读志愿者管理机制。同时,重视阅读效果评价,以指导新的实践,实施合作效果的评估机制、奖惩机制。

7 结语

阅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良方妙药,“双减”落地,可以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对孩子们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授之以渔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启发智力,全民阅读可以使人人都成为博学识礼、文明自信之人。未成年人阅读,需要图书馆、学校、图书供应商、出版商、其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以及有识之士等更多力量主动有为,共同助力。

猜你喜欢
馆校双减图书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图书馆
试论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以故宫“陶瓷”主题课程为例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