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3-03-07 02:23婧,于
图书馆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内容用户

韩 婧,于 准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同比增长7539万,占网民整体的63.1%[1]。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利用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观看各类网络直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服务[2]。公共图书馆以社交媒体为依托,通过网络直播这一新形式开展服务是必然趋势之一。网络直播是指由直播发起人以数字网络为传播手段,依托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平台或网页,针对特定目标用户所发起的在线娱乐社交形式,它是以话题互动或才艺展示的形式来刺激用户打赏或交流,为其提供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3]。近年来,网络直播作为新型传播媒介,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与用户互动性强、生动性等特点而迅猛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如旅游、美食、新闻、电商、教育、体育赛事、娱乐等领域,直播内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近年来,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也得到了应用,例如上海图书馆利用抖音平台开展的“《红楼梦》的题匾与吟诗交流分享会”、湖北省图书馆在微博平台开展的“陈红彦演讲《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等直播活动。网络直播在图书馆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路径,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直播扩大自身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视频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直播功能向用户传递知识、信息与服务。

目前学者对于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讲座直播的发展[4]、网络直播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5]、基于网络直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6]等,对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的研究存在调查内容单一、策略针对性较弱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对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的现状进行网络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1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服务现状

1.1 调研方式

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法,选择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开展较多的微博平台,以全国34家省级图书馆为样本,调查时间截止到2022年9月26日,以“直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对其粉丝数、直播期数、直播内容、品牌栏目、直播平台、主播来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品牌栏目指图书馆利用直播技术进行推广的具有一定持续性的阅读活动。根据调查,统计粉丝数排名前13且开展直播服务的13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网络直播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3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网络直播情况

1.2 调研结果分析

1.2.1 粉丝数及直播期数

根据表1 可见,13 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粉丝数都在1 万以上,浙江图书馆以35.8 万人次的关注度位居第一,重庆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以21.3万、20.5万粉丝量位居第二、第三,这三家图书馆粉丝数均超过20 万,表明其在微博平台具有较高人气。在直播期数方面,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陕西图书馆的直播期数较高,总数都超过200,说明其重视利用微博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服务,网络直播的积极性较高,而粉丝数第一、第二的浙江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没有利用其超高人气的微博账号来频繁开展网络直播活动,其直播期数与粉丝量排名第三的上海图书馆相比相差甚远。此外,新疆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直播期数仅为个位数,数月更新一次,甚至以年为单位更新,直播活动随机性强。由此可知,从整体上来说,公共图书馆在微博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直播期数总体偏低,不利于图书馆直播热度与曝光度的提升,从而影响用户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1.2.2 直播内容及品牌栏目

直播内容是否新颖、主题是否丰富是影响读者用户观看的关键要素[7]。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图书馆直播内容主题丰富,多为文学、历史、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类内容,如山东省图书馆的“顾炎武公开课”、陕西省图书馆的《陇关道》作者分享会、首都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的当代意义”等。从品牌栏目上看,网络直播以讲座品牌栏目居多,如浙江图书馆的“文澜讲坛”、陕西省图书馆的“陕图讲坛”、四川省图书馆的“巴蜀讲坛”和“名人大讲堂”、首都图书馆的“首图讲坛”、湖北省图书馆的“长江讲坛”等,除了讲座品牌栏目,还有重庆图书馆的“阅读之星之重庆市民诵读大赛”、陕西省图书馆的“陕图读书会”、山东省图书馆的“遐园公开课”等品牌栏目。

1.2.3 直播平台及主播来源

不同平台的功能、性能不尽相同,平台的选择尤为重要[8]。公共图书馆选择的直播平台范围广泛,利用微博、抖音、B 站、微信等综合型、娱乐型社交媒体平台直播较多,也有部分直播活动选择新闻类平台及公共文化云平台直播,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中山讲堂”系列讲座利用网易新闻平台进行直播,山东省图书馆的“儿童阅读大讲堂”之绘本阅读专题讲座选择山东智慧图书馆云平台和微博平台直播。大部分公共图书馆

选择利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直播平台,突破了单一的直播渠道,如陕西省图书馆的直播活动较多选择微博和B站同步直播。从主播来源上看,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主播以各领域专家、学者为主,如首都图书馆的“首图讲座”邀请历史、地理、文学、医学、教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分享知识;也有部分图书馆的主播以本馆馆员为主,如山东省图书馆的“诗词里的山东”由专业馆员担任主播为用户讲解知识、分享故事。

2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的问题分析

2.1 直播活动缺乏规范

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开通了网络直播服务,但直播频次总体较低,公共图书馆组织网络直播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如浙江图书馆自2014 年开展直播服务以来直播期数仅为23期。此外,公共图书馆在网络直播方面意识薄弱,直播活动较随意,在直播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和持续性,导致网络直播活动无法进入常态化与持续化的发展轨道。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的对象为社会上所有读者用户,读者范围较大,如果缺乏专业的网络直播团队、直播设备和直播环境,则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与直播效果,不利于发展图书馆忠实用户群体。

2.2 直播内容与形式单一

个别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内容丰富,如山东省图书馆直播内容包含了“诗词里的山东”“红色经典公开课”“读书朗诵大赛”“青年论坛”“晒书活动”等,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仍然以讲座、阅读分享会、新书分享会、读书会等常规形式开展网络直播活动,缺乏自身特色,难以形成影响力较大且新颖的品牌活动。而反映直播内容的标题和话题又太过简单与普通,如湖北省图书馆设置的“#长江讲坛#”“#讲座#”“#鄂图直播#”和首都图书馆设置的“#直播预告#”“#阅读北京#”等直播话题缺乏新颖性与独特性,因而很难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也难以激起用户的观看意愿,部分图书馆甚至不设置直播话题,更是忽视了一个优秀的话题能够带来观看流量及提高用户参与性的作用。

2.3 直播活动渠道狭窄

目前公共图书馆直播活动预告主要选择在微博或微信平台发布,发布渠道较窄,宣传推广不足,导致很多无法到馆同时又想参加公共图书馆活动的用户接收不到活动信息[9]。在直播平台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平台的多样性,以增加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还需考虑直播平台的特点与利弊。如抖音、快手类热门视频平台娱乐化倾向明显,而像超星学习通这类教育平台和封面新闻类新闻平台,用户对上述两类平台的认知度低,因而选择这两类平台作为直播渠道,在传播范围上存在影响力小的困境。同时,还有部分媒体、视频平台没有直播回放功能,不便于用户查找及回看。公共图书馆通常以单一的主体形式开展网络直播活动,这种形式受众范围狭窄,活动效果会受到限制。山东省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开展的“第七届图书馆微服务研讨会”活动,二者利用多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与直播,扩大了图书馆直播的传播范围,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络直播活动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2.4 缺乏评价指标体系

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未建立网络直播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测评网络直播活动的效果好坏、是否符合既定目标、是否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活动、用户收益如何、是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等都需要科学、精准的评价指标体系。若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不做阶段性评估和总结,只是一味的盲从,或仅仅依靠主观感受估量活动效果将会影响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公共图书馆急需建立一套合适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全方位地评估网络直播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

3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的策略探讨

3.1 增强网络直播意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以普及社会教育、传播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公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文化机构,应承担传播文化、促进全民阅读与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重任。在如今直播风靡的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开拓创新,坚持“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加强网络直播意识。

3.1.1 制定持续性的直播规划

公共图书馆作为网络直播主体通过直播渠道向用户传播知识,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可持续规划为引领,积极开展网络直播活动,扩大图书馆活动的覆盖面,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通过直播活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将直播原有的娱乐价值、社交价值拓展为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公共图书馆应转变观念创新服务,积极开展主题丰富的直播活动,优化用户参与感和浸入式体验感,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阅读行为[10]。

3.1.2 设立专业运营团队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要注重打造一支高素质、懂技术、综合业务能力高与创新服务意识强的直播运营团队。图书馆主播除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互动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且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幽默、简洁干练的语言风格等,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馆员参与主播技能方面的培训。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邀请领域内大咖、明星、作家、网红、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学生志愿者等作为意见领袖与用户进行交流与分享,如上海图书馆邀请胡歌分享他的阅读故事,有利于扩大用户参与规模,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

3.1.3 精准服务用户

根据第19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利用各种媒介的阅读率在稳定增长,图书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呈上升态势[11]。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展示馆藏资源优势,优化和创新文化输出的内容与形式,对用户的阅读兴趣、行为偏好、个性化需求深度挖掘,精准定位用户需求,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用户群体构建用户画像,设计个性化的直播内容,以提高网络直播的活动实效[12]。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构建人文关怀,并将其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充分体现出来,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13]。目前公共图书馆直播活动很少关注弱势群体,可以效仿陕西省图书馆举办的“残疾人在线读书沙龙”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的“全国听障朗诵大赛”等直播活动。

3.2 创新直播服务内容与形式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内容的选择关乎直播活动取得的效果如何,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优化网络直播内容与形式,提高内容质量以吸引更多读者用户参与。

3.2.1 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公共图书馆若想实现内容创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活动,可以挖掘特色馆藏资源,或者结合时事热点向用户普及相关文化知识,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关于地方文化、美食与美景等主题的直播活动,如上海图书馆在疫情期间举行的“旅游沙龙”活动,吸引不同地区的用户在直播间进行互动与交流,促进用户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与习俗,有益于疫情期间居家的大众用户群体实现“云展览”与“云旅游”。公共图书馆应把握好“4·23”世界读书日、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多主题直播推广活动,激发用户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营造全民阅读氛围[14]。

3.2.2 设置直播话题

公共图书馆在推送网络直播图片、文字、链接时,应配以简洁扼要且新颖的标题,并设置直播话题,如山东省图书馆设置的“#红色经典公开课#”“#全省读书朗诵大赛#”与陕西省图书馆设置的“#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在线看、慢慢读#”等直播话题。直播话题便于用户快速捕获直播信息,也有助于用户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图书馆可根据直播内容设置不同的直播话题,将直播内容精简地呈现出来,也可对品牌栏目设置话题,实现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用户可发布带有直播话题的媒体动态,在话题下分享观感、进行讨论以及提出对图书馆的建议,有益于图书馆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

3.2.3 与短视频相融合

短视频凭借时间短、流量少、内容饱满、娱乐性强、能随时随地观看等特性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15]。公共图书馆可以将已开播的直播内容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剪辑为一个或多个短视频,借助短视频时长短、传播快、聚合属性突出等优势吸引广大读者用户,实现图书馆读者用户的裂变效应[16]。据第17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以社交、阅读新闻和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17]。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结合,将图书馆网络直播内容“微化”,适应碎片化阅读时代用户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网络直播内容的精华传递给用户。

3.3 拓宽直播服务渠道

直播渠道主要包括三方面:宣传渠道、直播平台与合作渠道。宣传渠道与直播平台主要包括社交平台、视频类平台、会议类平台等多类型平台,合作渠道包括各类型图书馆、高校、书店、出版社、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元化主体,公共图书馆要拓宽直播渠道,将直播服务从多种路径传递给用户。

3.3.1 多平台开展直播

拓宽直播渠道的重要途经之一就是多平台开展直播,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图书馆网络直播,扩大直播活动的覆盖面,如湖北省图书馆日常直播选择微博和B 站两个平台直播,首都图书馆在2022年4月23日的“走进科幻文学”直播活动选择微博、抖音、快手、百家号、B站等众多平台同步直播。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各个直播平台的优势,在开展直播活动时应选择稳定性高、画质清楚、可以回放的平台进行直播,优化用户参与体验感,使用户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更加灵活地获取直播资源,选择适宜进行教育类型内容播放的平台,由于现在网络直播活动平台众多,内容良莠不齐,应避免使用过度娱乐化或存在不良内容的平台[18]。

3.3.2 注重宣传与推广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需要做好活动预告,预告包括活动的内容信息、直播时间以及直播平台,可选择多个平台形成媒体传播矩阵,如在用户使用数量较多的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一直播等多个平台上进行“文字+图片”“文字+图片+链接”“文字+视频”等形式的宣传与推广,借助不同平台辐射不同的用户群体。还可借助意见领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吸引目标用户群体参与图书馆网络直播,扩大读者用户群体规模[19]。公共图书馆要拓宽网络直播活动信息的传播渠道,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号召力和重要影响力,通过最大范围宣传以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并准时参与活动。

3.3.3 跨界、跨馆开展合作

网络直播不仅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渠道、一种新媒体服务方式,而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读者不用到馆也能享受到图书馆服务,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进而为图书馆与各方开展合作提供良好的土壤和机遇[20]。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应树立跨界、跨馆合作思维,与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他文化机构和阅读机构开展合作,择优选择合作对象,如金陵图书馆携手马鞍山市图书馆共同举办一场跨时空的“宁马共读阅美之夜”公益诵读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邀请两地读者在线朗诵与交流[21]。拓宽合作渠道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扩大网络直播活动的辐射范围。

3.4 建立健全网络直播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的持续开展离不开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结束后,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评估活动的总体效果,从之前的活动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活动策略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直播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图书馆活动评价指标。首先要制定阶段性网络直播活动的目标,其次充分考虑直播平台、直播设备、直播场景、直播人员、用户需求、用户观看人数、用户互动等因素,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分析、调研各个因素,按照前期、中期、后期阶段进行不同层级的考核,最后对活动进行整体性总结,形成直播效果评估日志;二是建立读者用户反馈机制。读者用户既是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体验的反馈与评价者。公共图书馆应将提高用户满意度作为图书馆的服务评价指标之一,在活动结束后需搜集、整理与分析用户的反馈信息,将用户有效的诉求、建议用于往后直播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以提升直播用户互动与观看体验,发挥图书馆网络直播活动的最大价值。

4 结语

在全民直播时代,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如何从众多娱乐直播和商业直播中脱颖而出,是现如今公共图书馆需要思考问题。公共图书馆首先要制定长期规划,使网络直播活动常态化、科学化,其次创新内容,打造品牌活动,再次加大宣传力度,跨界、跨馆开展合作,最后建立健全网络直播评价体系,重视用户反馈信息,不断优化网络直播的输出内容与形式。在互联网与媒体盛行的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审时度势,积极融入全媒体潮流中,借助集流量于一身的媒体平台,创新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提高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猜你喜欢
图书馆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图书馆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