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视听结合的媒介特性,能够更好地激起视频受众的文化认同,从而达到共情的传播效果,但对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共情传播的内在机制缺乏探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能够为共情传播的内在机制提供理论视角。本文以光明日报B站号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统计来分析该条短视频的弹幕及评论内容,探究共情作为一种传播策略在传播传统文化时的传播效果,以期探究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共情传播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共情传播;短视频;互动仪式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5-0061-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5.019
一、引言
媒介技术的变革使得短视频平台迅速占领传播高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在青年群体中达到良好的傳播效果。B站作为对当下年轻群体具有巨大感召力的短视频平台,众多短视频博主与主流媒体纷纷在B站上传原创的传统文化短视频,引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围绕短视频平台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案例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如何引发传受双方的情感互动与共振,如何将共情这一策略应用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目前缺乏过程性的探讨。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共情传播机制与效果,从而归纳出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共情传播策略。
二、共情传播的概念界定
共情也可称为“同理心”或“移情”,是一个来自心理学的概念。共情理论最初由爱德华·铁钦纳在1909年提出,随后罗杰斯提出共情的概念,即一个人有理解和回应他人独特经历的能力。中国学者吴飞在2019年首先提出共情传播的概念并将之引入到大众传播领域[1]。学者赵建国认为共情传播就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2]。
对于共情传播有两种理解方式,可以将共情传播视作为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一种传播策略,也可以将共情传播作为一种现象或传播模式。共情情境的营造、共情内容的生成与身体或虚拟身体的共在都是共情传播得以达到良好效果的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以“脱域”和“时空的流动”为基本表征,共通的意义空间难以形成,因此以爱与同情为基础的情感,成为现代社会人类共有的属性[3]。共情传播通过共同的情感将人们连结在一起,通过情感的共振引发认知的共鸣,继而达成更深层次的认同。这也就形成了共情传播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情感层面达成共情,随后在认知层面达到共情,最后将共情转化为行动。
三、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应用共情传播的先天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饱含着当代人共通的价值内核,因此通过短视频这一将视觉与听觉延伸的媒介方式,能够更多地调动用户的情绪,然而情绪要转化为情感,便需要唤起用户的情感记忆。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作为新时代的数字传播平台,在创新推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4]。
(一)视听结合的沉浸情境
沉浸式的情境是共情产生的必要条件。情境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空场域中所展现的环境条件和整体场景,情境对个体的情绪会产生影响。特定的情境会使得分散的相同情感聚集起来并产生强大的作用。短视频这一媒介将视觉与听觉感官结合,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冲击,构建了一个共情传播的沉浸式情境。
(二)跨越时空的身体共在
短视频平台为用户营造了一个虚拟的身体共在情境,身体共在是共情传播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B站平台的弹幕为用户营造了一种无论何时点开视频,都观看者如云的假象[5]。短视频平台通过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相同兴趣的用户推送相同内容,形成了在社交平台上的“群体集合”,实现了基于同一界面的虚拟共在。
(三)交互分享的媒介特性
短视频平台尤其是B站平台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弹幕和评论实现实时的互动,同时点赞和转发功能可以让观点意见相同的用户加强对该观点的认同,增强互动体验。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可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基于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算法推荐机制关注同一视频,并在弹幕或评论中获得认同感,进一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互动仪式链视域下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共情传播机制
互动仪式链理论由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他在《互动仪式链》一书中构建了互动仪式模型,即通过“群体聚集”“对局外人设置屏障”“相互的关注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四种主要的起始条件彼此形成反馈作用,其中,柯林斯认为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元素和结果[6]。短视频这一媒介形式能够短时间内激起观看者的情感,形成强烈的传播效果,但随着互动的结束,短视频形成的短暂的情感刺激逐渐衰弱,如何将短暂的情感转化为长久的文化认同,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嵌入短视频共情传播需要解答的核心议题。
2022年2月4日,光明日报B站官方账号发布《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很美很中国!》短视频,截至2023年9月20日累计观看量为44.2万次。新媒体叙事的出现,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力量[7]。
为了挖掘平台用户对《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很美很中国!》这条短视频的关注焦点,本文爬取了这条短视频的弹幕和评论内容,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和情感分析,尝试在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视角下分析这条短视频的共情传播机制与传播效果。利用八爪鱼爬取了此视频的弹幕内容,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高频词的分布状况,将排名前25位的高频词绘制成了词云图(如图1所示)。
(一)情感共情
柯林斯认为,“群体聚集”和“对局外人设置屏障”是启动互动仪式的前提条件。在B站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与弹幕的共同作用下,在该条短视频中,有着共同兴趣与情感的用户“聚集”在一起。用户可以在短视频的弹幕中实时分享自己的感受,当弹幕中有与自身观点相似的表达时,用户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这点来说,通过分析该条视频的弹幕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的情感聚焦点。通过词频统计,可以发现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为“美”,最多的词为“中国”,可看出这条视频的弹幕内容使得用户的文化边界初步形成。因此互动仪式的两个前提都得到满足,互动仪式得以启动。同时“骄傲”“浪漫”等弹幕内容多次出现,激发了该条视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的情绪油然而生。“文化底蕴”一词也多次出现在弹幕中,正体现了观看此视频的观众从心底燃起的文化自信。分析该条短视频的内容发现,该视频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将二十四节气与中国诗词相融合,唤起了受众的“集体记忆”,具象的画面在情感的维度唤起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认知共情
柯林斯认为“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这两大条件推动互动仪式,用户个体在对某条视频内容产生情感共情之后,若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互动,情感便只能停留在较浅层面,难以深化。因此,用户往往会充分识别短视频创作者与其他观看者的情感状态,例如,用户往往会通过弹幕或评论中其他用户的反馈来确认自己是否属于主流意见,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弹幕中的内容是含有一些感情倾向的,可以通过对弹幕中高频词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观看此视频用户的感情状态与倾向。弹幕中“好看”“震撼”“浪漫”“创意”等高频词都属于用户感受的直接表达,并且带有明显的正向情感倾向。通过对该视频弹幕的内容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可以发现正向弹幕占比最大,例如“看哭了,中国人的浪漫”“这是中华博大文化完美的体现”等。由此可以看出,该视频的观众对于此视频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这种积极的倾向不仅代表了观众对于二十四节气短视频的赞美,更是代表了该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与情感认同。
(三)行动共情
在媒介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实现了从受众到用户的飞跃,人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成为信息的参与者。观看者在经历了情感共情、认知共情这两个阶段以后,通过发表弹幕、评论、点赞、转发等行动来增加参与感,在这条视频下方的评论区,观看者形成了多个互动式的网络社群。譬如很多观看者在评论中表达了对倒计时后面几个节气没有配诗词的遗憾情感,紧接着就有人结合自己的积累将对应诗词补充在评论区,如有关寒露的诗词“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观看者在评论区的互动过程中达到文化认同,进而激发情感共振。截至2023年9月20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很美很中国!》这条光明日报发在B站官方号上的短视频已有6358次转发量。用户通过转发将该视频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进行二次传播。同时,B站也有UP主将该短视频进行二次创作并发布,例如,有摄影师将短视频的画面更换为自己拍摄的某地的自然风景大片,也有二次元游戏爱好者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与《原神》中的场景融合,在趣缘群体中形成圈层传播。B站UP主的热情创作更加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也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五、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共情传播策略
(一)以共同的情感启动仪式,挖掘文化深层内涵
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不同用户的“虚拟共在”,并且初步设置“对局外人的屏障”?关键在于在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中融入不同用户共同的情感,从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初步界定,加强用户身份认同感。首先可以在短视频标题中加入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词语,直接表达视频创作者的情感态度,激发用户的情感认同。例如,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创作者“碰碰彭碰彭”在其短视频标题中就注入了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词语像“绝美”“华流才是最牛的”“燃了燃了”以及强烈表达情感的感叹号等符号,唤醒了与视频观看者之间共同的群体身份,引发了视频观看者的民族自豪感,达到共情传播的效果。同时也应注意到,传统文化短视频想要达到良好的共情传播效果,首先要回到传统文化本身,理解并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含意,通过传统文化媒介化的方式,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构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从而塑造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二)以沉浸的情感实现连带,塑造“浸入式”的情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根植于特殊的地域空间,在媒介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往往局限于某地,而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也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短视频是一个打造沉浸式情境的最佳媒介形态,用户在沉浸式的观看中,将自己带入到视频情境中去,消弭了傳统文化传播的空间距离。同时,利用视觉、听觉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容易达到用户共情的体验。例如,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通过画面与音乐为用户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沉浸场景,将农耕文明展现在观众面前,达到了良好的共情传播效果。柯林斯认为“情感连带”这一条件将助推互动仪式,当短视频平台用户沉浸在某一视频作品中时,便会与短视频的创作主体连接成“情感共享体”。例如短视频创作者江寻千的作品《带你去看曾经最极致的浪漫,千年绝技——打铁花》,截至2023年10月8日在B站的播放量达到1692.2万次,观看者在博主自我叙事视角的带领下,领略了打铁花这一非遗技艺的魅力与震撼,这种视角能够催生同步化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观看者共情。
(三)以交互的情感延伸仪式,塑造“文化自信”的共情机制
理想的共情传播不是单向度的传递过程,而是在不同群体之间主动的共情传递、积极的共情反馈形成的“传播之环”[8]。短视频的用户通过转发、点赞、评论来表达对优质内容的认同,用户在转发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而有着相似看法的个体便会基于相同的情感共鸣聚集在同一视频之下,形成群体间的互动。因此传统文化想要达到良好的共情传播效果,不能仅仅将短视频当作简单的传播渠道,而应关注到平台的内容培育和策展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不同切面,全方位塑造用户的文化自信。当前,短视频平台将多个个体进行连接,并嵌入多种互动场景,形成了开放协作的内容生产环境。这就需要充分挖掘优质内容,并将内容生产与传播配合好,这样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例如,中国日报媒体号推出的《话说中国节》系列短视频,将中国节日的不同侧面展现出来,结合了节日习俗、诗词、传说等众多元素,向人们展现了鲜活立体的中国节。
六、结语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给人的感觉是“高居庙堂”的,想要在新时期更好传播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用“短视频+传统文化”的方式,更能够拉近与新媒体用户的情感距离。采用共情传播的策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更受青年群体欢迎的短视频这一渠道进行传播,为传统文化的横向发展、纵向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5):59-76.
[2]赵建国.论共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6):45-52.
[3]于涓,李奕萱.主流媒体融合转型中的共情传播实践[J].青年记者,2022(14):77-79.
[4]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EB/OL].(2019-05-16)[2023-09-16].http://media.whu.edu.cn/id/1024.
[5]周晓萌,高鹏宇,秦瑜明.视频弹幕:一种后现代的文本漩涡——以Bilibili网站为例[J].现代视听,2017(10):36-42.
[6]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5-173.
[7]敖萌.当代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新媒体叙事的认同度探析:以哔哩哔哩弹幕为例[J].传媒论坛,2021,4(22):10-12.
[8]钟新,蒋贤成,王雅墨.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共情传播: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策略及效果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2(05):25-34.
作者简介:
高冉,女,汉族,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