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空间展陈的叙事性设计研究

2023-03-04 00:22贺珊珊
新楚文化 2023年35期
关键词:展陈设计叙事视角

【摘要】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博物馆发展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革,叙事设计也在发生改变,进入21世纪之后,博物馆的种类丰富,受众群体扩展的面更广泛,对于博物馆空间的叙事性设计成为新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上的变化,探讨博物馆空间展陈中叙事性设计的展品主体和受众接受原则,从艺术审美与展览空间视角、民众化的陈述信息视角和沉浸互动的体验感视角综合分析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手段。

【关键词】博物馆空间;展陈设计;叙事原则;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5-0043-05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5.014

【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公共艺术介入博物馆展陈空间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项目编号:JGY2021190)。

一、引言

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最新对博物馆的定义中,展览的主体由“实物为导向”逐渐侧重“信息为导向”,以及受众群体在参观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博物馆空间展陈的叙事性则是融合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叙事表达,而博物馆空间展陈的叙事性设计依托于“空间叙事学”展开,明确在合理的博物馆空间规划和展览主题基础上,仍需按照一定的叙事设计原则和方法,将展品的知识信息在动线空间中呈现,引起公众的共情和参与并获得好的知识体验感。

二、博物馆的定义及我国博物馆的演变

博物馆自诞生时起其定义也在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我国的博物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也经历过几个阶段的明显变化,对于博物馆空间的展陈而言,其叙事性设计的思路也产生了较大的变革。

(一)博物馆的定义及变化

根据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大会对“博物馆”一词的提案和投票,最终提出了最新定义:“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①

这是在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首次对“博物馆”一词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完善,其中将“人类及其环境数据”修改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在原有“收集、保存和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博物馆“阐释和展示”的服务环节,面向公众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在博物馆多样性的发展进程中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可见博物馆这一特定的空间综合体在时代发展中,不仅仅局限于以“实物为导向”,在快速迭代的信息社会逐渐将展览主体转向“信息为导向”,展出的主体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结合,同时注重对受众群体的研究,对受众对象进行了扩展,并考虑传播过程中的艺术接受问题,重视受众对象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综合体验感。

(二)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演变

我国的博物馆展陈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博物馆展陈以表现中国的发展历程为中心,突出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受到科技发展的局限性,博物馆的展陈大量依赖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方式辅助文物进行展示。

“文革”之后,博物馆展陈的视角开始逐渐还原到对文物自身的叙事上,以及对展陈空间和设施的改良,此时展陈空间逐渐从文物中提取出装饰纹样并在空间中运用。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增加,受到西方艺术类博物馆兴起的“主题展览”的影响,我国博物馆的展览逐渐以地域为主题推出地域文明展,开始注重从文物自身到展示设施、照明及环境营造等全方位设计,展陈设计中出现对文物相关场景的还原并辅助以平面设计和影像等内容②。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博物馆的发展从政策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自2008年起文物系统的展览全方位免费,真正意义上使博物馆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另一方面2012年国家文物局开始将博物馆展览陈列的工作中增加各地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办展,使展览走出地域性限制,文物在国内和国际之间形成跨文化交流,在展览内容上趋于丰富。这些都促使博物馆的观众数量激增,使博物馆从展陈设计、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宣传推广、文化产品及社会反响等方面都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博物馆空间的叙事性设计原则

叙事,通俗来讲就是叙述事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事情的经过记载或表达出来,早期常用于文艺创作领域。叙事学自20世纪初开始,不仅在文艺创作领域,还对人类精神文明创造成果中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影响。对于空间进行的叙事性设计,陆邵明曾提出“‘空间叙事设计可定义为:从积极、有意味的行为事件出发,运用设计原理,借助叙事思维、方法和策略,将隐含的人文信息呈现在每一个空间要素之中,并按照特定的线索整合主题场景与时空结构,进而建构真实世界的文化意义,引发使用者的共情、连续性的情感体验、依恋性的互动参与及其诗意栖居”③。

“空间的叙事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一个明确的研究领域,学术界此时借鉴的仍是从文学领域中的叙事理论,如“在设计实践中用讲述故事的手法进行景观叙事”等理论。2000年之后,“空间的叙事设计”逐渐在中国成为学术界讨论的概念,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应用,尤其是2010年之后,围绕着人居环境为主体的空间叙事设计开始结合时代发展成果中的新科技和新技术,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征③。“空间叙事研究,不仅关注被叙事的内容信息或被使用者解读的方式,而且还关注呈现给使用者的建构方式及其效果。其本质是构建使用者、空间与文化信息之间的互动(interactive)的根植关系,目的是有效建构空间语义的独特性、趣味性与认同性(identity),传播、传承地域文化。”③

博物馆具有自身的空间特性,根据已明确的展览主题和展品自身,展陈设计是叙事性是多方面的,它是融合了博物馆学、历史学、艺术学、传播学、美学和科技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叙事表达。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传播机构,博物馆的空间有着特定的人文意义和社会价值,博物馆空间的展陈设计更加注重对展品自身的文化、历史、工艺、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全面展示叙事,促使观众与展品、观众与空间的关系更加趋于合理。尤其是博物馆中大量的展品是具有一定历史感的生活之物,往往距今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而对于展品自身所具备的这种时间性表达,也是叙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一书中提出“叙事的本质是寻找失去的时间”。而博物馆中对展品的叙事恰恰符合这种设计理念,即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出已经逝去的时间,并通过这种设计提示公众在这种逝去的时间中寻求现实的意义。

(一)博物馆展陈的主体原则

早期的博物馆展陈主体是展品,以具体展示的“物品为导向”,通常以突出展品的重要性或唯一性等为目的,因而对展品集中在以“教科书”模式为叙事方法的设计思路中,如在重要展品的附近运用知识宣导的方式做作静态的图解和示例,展示出展品发现时的状态、历史背景、重量、尺寸、结构以及在同类展品中的独特之处。

在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在最新定义中,博物馆展陈的主体仍然是立足于展品,展品具有“可见的物质”属性,属于社会历史、自然科学和艺术人文等范畴,但展品包含的丰富信息却并不是直观可见的,也可理解为是非物质的,这部分“非物质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博物馆展陈中需要传播的内容,对于这部分非物质的信息则需要通过博物馆空间的展陈叙事设计呈现。

对于博物馆中展品的信息,既要确保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还要尽可能使知识信息有效地、直观地传达给公众,一方面需要对展品知识从多角度进行还原,同时还要兼顾展品的艺术性审美表达,使展览具有明确的特色和信息传达效果。在这方面,不仅需要自然、人文、社会及历史学科方面专业性的学术资源对展品信息进行有效把关和审核,在展品的艺术性审美表达方面,常需要专业的艺术服务参与其中,如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团队和社会性质艺术服务机构等。

(二)博物馆展陈的受众对象原则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博物馆自身的类别也越来越丰富,从博物馆展陈的艺术传播流程来看,博物馆的受众对象仍然是社会公众,且受众群体不断地扩展,公众的参与度均有明显的提高,如天文、航天等科技类博物馆对青少年专业性科技的普及具有教育意义,红色题材的纪念性博物馆则能够对社会公众阐述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的革命故事,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都能在其中重新认识红色文化的伟大,进而激励自身;特色工艺及民族类博物馆则更像是一部活的民族文化史,面向不同地域的受众群体阐述本地区的人类种族、自然资源、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尤其是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展示的文物,早期的受众群体以文化交流和专业研究人员为主,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随着国家文化复兴的逐步加强以及文物活化活动的推广,大量青年学子开始走入历史类博物馆,去感受中华民族的深厚積淀,同时大批少年儿童在家长、研学团队的带领和组织下,在博物馆中获得真实的文物感受,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作为公益机构的社会文化传播效益。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已不完全依赖于馆方自身、地方传统媒体的宣传这种单一的渠道进行,共享渠道多样化且时效性更高,部分信息资源的热度甚至会成为公众认知的爆款,公众自身既是参观者,也是参与者和分享者。

公众对于信息内容的接受来源于由“物品导向”形成的“综合性叙事流程”,这是个复杂且有趣的叙事性营造。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展陈设计作用于公众,使公众感受到生动和趣味,被吸引后产生参与的意愿,逐渐从接受“展品”背后的非物质层面信息再到理解这些信息,最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人文知识进行吸收,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和社会效应。而公众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社会身份各不相同,对艺术传播内容的接受差异较大,不同的公众群体在有限的时间内行走于博物馆既定的空间中,对于展品信息的接受是建立在个人经验感知和理解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个人主动选择因素。每个人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信息接受和理解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曲解。如老年群体对唤醒记忆的旧物展品会更有兴趣,青年更有兴趣于带有潮玩性质的展示方式,儿童更愿意参与具备玩具类的体验方式。

在实现综合性叙事流程中,还要根据公众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合理规划安排展陈的实体空间,有效地接受展陈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合理规划安排展陈的空间,做好叙事的节奏和速度,调和好公众参观时与展陈空间的节奏。对于一个主题性展览,通常在空间的叙事设计上有过渡、升华、高潮、舒缓和结束这几个阶段,使公众在空间的行走过程中,通过叙事的艺术手段将观众引入展览主题,在动线行走进程中逐渐将公众的感受升华,在展览效果达到高潮时,也要考虑公众的动线行走时间和生理上的休息需求,以及观众大脑对信息感知和接受产生的疲惫作出反应,给予休憩的空间和节点。如一些展览从过渡阶段开始一直在引导公众沉浸其中直到升华至高潮,展示空间中以一条或多条动线并进,却很少提供能够坐下来的设施,这其中有把控公众参观时间的目的,在达到展览叙事的高点后,以全息投影或立体荧幕播放影像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一个光线柔和、音乐舒缓、视觉具有亲和度的空间,并通过艺术座椅使公众能够从生理和脑力的双重疲惫状态中得以放松,影像的播放时间经过设计,公众经过在特定空间的休息,为进入下一个主题叙事空间做准备。展陈的叙事性在这个过程中对公众产生作用,同时公众又通过在叙事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感对博物馆产生认知和评价。

四、博物馆空间的展陈叙事视角

博物馆空间的展陈叙事视角是多元的,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可采用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叙事技巧,在现实和虚拟中提供多途径的感知体验,以下本文将从艺术审美视角活化空间、信息通俗视角陈述内容、沉浸体验视角激发认知这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艺术审美视角活化空间

从艺术审美视角来看博物馆空间的展陈叙事,是指博物馆主题展览的空间要具有艺术性,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活化博物馆空间,为公众营造具有审美享受和审美提升的空间,这是个相对复杂的设计系统,如空间规划的合理程度、空间色彩、质感、照明、艺术装置等。

公众自进入博物馆空间开始,对场域的感受最先来自视觉,随着空间叙事顺序的导向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空间存在一定的视觉关系,同一空间中视觉逻辑又分为不同层次,所有的视觉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公众的视觉初期印象。

从视觉引导的信息将公众导入展览空间开始,主题会通过视觉形象传递给观众,如以实体的艺术装置等叙事载体来强化展览的主题印象或营造场景的氛围,并对即将进入的展品空间起到过渡的作用,公众在看到艺术装置后会对接下来要接受的展品信息有一种推测和期待。如2023年9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展出的展品有古代茶叶遗存、茶器演变、茶文化古画等,展厅中的艺术装置以古代山水画中的山泉水作为视觉导向,并以投影在干净的白色地面上形成流淌的溪水,溪水两侧,用自然界真实的石头形成高低起伏的山势;整个艺术装置虽然简约却透出中国茶道文化中蕴含的国人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生的思考,不仅合理地利用了空间,也使公众在参观展品时更容易体会茶文化的深层意趣。

展陈空间中围绕主题的色彩设计则会给公众较强的艺术氛围感受,公众在空间中依动线行走时,空间的艺术性决定了观看的视觉角度和停留时间。对于博物馆展示的展品,至今仍然存在“展陈方式”与“文物保护”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大量的博物馆展品受到空间限制不能全方位地展示给观众,如古代青铜镜的展陈,由于青铜镜自身的特性,通常是背面铸造精彩的花纹,镜子正面早期为了反射使用者的影子常常追求打磨光滑,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青铜镜正面也往往斑驳不平,因此公众看到的大量古代青铜镜是以展示背面为主,而造成大量公众对青铜镜的正面却知之甚少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除却展品的单体陈列,通过艺术的手段对展品进行多角度的辅助性呈现,以丰富对展品基本信息的还原。对于一些需要突出其重要意义的展品,通常会从空间规划上为这样的展品设置一个独立的展陈区域进行重点叙事,辅助照明光源重点投射和独立空间环境的营造,使公众沉浸在这个空间中获得独特的感官感受,获得艺术和审美享受的同时对展览的信息能够获得深层次的认知。

公众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艺术感受除了视觉系统,还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知方式。对于展览空间而言,传统的静态叙事以展品为中心,主要的展示方式是以展品和图文的形式辅助展示信息,视觉上容易疲劳,且能传达信息的知识面比较局限,根据公众感知方式不同进行的叙事设计需要用到多种实现技术手段,媒介和形式多样,这种叙事方式不局限于静态展示,在营造场景、叙述过程及流程、展品的数字化演绎等方面辅助性展示,不仅能够活化空间,也使展览信息的文化内涵得以多方面显现。观众这种综合的行为模式构成了对博物馆展陈的评价标准。

(二)信息通俗视角陈述内容

从信息通俗视角方面来看,是指展品内容的叙述要民众化。对于展品本体,单体陈列以及基本信息的辅助说明是最基础的叙事内容,而展品背后往往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内容,以历史文物为例,除了展品的专业学名、尺寸、年代、发现地等基本信息,文物的民间俗称、形成时间、地点范围、产生的年代、形制种类、工艺流程、功能用途、上一历史阶段及下一历史阶段的演变等都是文物本身包含的信息内容,信息量较大。

虽然展览的展品信息要专业和科学,但展陈叙事的效果要考虑大部分受众群体的接受度,尽可能通俗易懂。

前文中述及,博物馆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年龄、职业和身份,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一些展品的专业性知识信息的叙述方式,如果太注重其专业性,这部分信息的接受必然会将大量的公众排除在外,导致展览效果晦涩难懂,达不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因此展览信息的叙述模式可以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静态到动态,多渠道展开叙事。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群体的认知习惯和心理,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要能够以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先要做到使观众愿意看,在能够看懂的基础上理解这些信息,最好的效果是能够留下印象,并在公众以后的生活中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

以博物馆中一些陶瓷器或青铜器的器型和纹样为例,對于专业从事考古、古代美术、文物研究等领域的人员来说,显然是不需要对普及性信息进行再次叙事说明的,只需对某些展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进行重点叙事即可,但是对于普通的非专业性的公众而言,展品所产生的年代距今相隔甚远,展品自身的“物用价值”对于今天的公众生活也经历着不断迭代,很可能今天生活中的某个物品是展品自身在经历不断演变后的延续,比如陶瓷器和青铜器中的部分水器和食器等。但依然还有大量的展品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找不到相同物用价值能够对应的物品,淹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对这些展品基本信息的叙事,就需要以今天的接受视角去设计,除了图文形式的阐述,辅助用动画、影像等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还原,并试图使这些物品和现代的生活能够产生一定的联系,才能够便于公众接受。

而对于一些来自不同文明下诞生的文化艺术展品,在不同文化观的公众视野中是更加难懂的,存在跨文化沟通与接受的难题。例如在国内展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美洲文明展,对于我国的公众而言,文明起源和发展差距较大,对于这样的展览展品,叙事需要从人类文明的群像入手,“集合人类曾经的历史、创新,关注人类共同的未来,尽可能让每一个人受益”④。即文明的普世性价值,体现信息内容的包容性和通俗性,使不同地域族群的公众在普世价值观上得到认同和理解,促进世界不同地域文明交流的可行性,达到今天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融合和文明互鉴的作用。

(三)沉浸体验视角激发认知

从沉浸体验视角来看博物馆空间中的展品,叙事性展示设计还需要将公众从看客身份转换到设计者、参与者和分享者等多重身份。让公众从进入展示空间开始就将个人融入空间,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这其中仍然涉及公众的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体验。

沉浸式体验除了在明确展览主题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空间与人的关系外,还要从体验感的叙事角度出发,使公众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对展品信息进行交流,并且能够调节空间展陈的节奏。

这种沉浸和互动式体验亦能通过多种叙事手段实现,是艺术与技术手段的综合呈现,在现代博物馆的空间展陈中较常采用。

用来实现沉浸和互动式的叙事手段较多,从现实参与实现手段来看,通常以叙事故事或行为模式引起观众的参与兴趣,现实参与是在展览主题中明确一条叙事线索,利用叙事线索将空间规划和展览信息以线性方式呈现,公众在这条叙事线索的引导下去探索和接受信息,具有一定的兴趣去探究。如在展览空间的规划和叙事过程中,以故事的叙述方式展开,不同的空间以这条主线进行串联。在故事起承转合的过程中,不同空间的规划和衔接通过一种视觉要素为导向,公众行走参观的过程中带有探究故事下一阶段发展的心理。或者通过以在展厅空间中集印章、开盲盒等充满年轻和活力的行为引导公众,在这个充满兴趣和探索欲的参观过程中刺激公众对信息的认知。

从现实信息的辅助展示思路来看,可以通过体感感应、增强现实以及虚拟现实的叙事技术实现,其目的均是提升展品信息的活态展示。

体感感应技术是通过虚拟技术与人体的互动激发对展品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增强现实是在展品现实信息的基础上,加入技術性辅助成分,使公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置身于展品的人文知识背景当中,实际感受这些信息内容。如展示古代的建筑结构时,通过VR手段使公众将真实的建筑构件与虚拟的建筑构件进行拼接,在这个拼接游戏过程中,公众获得古代建筑师一样的直接体验,在参与过程中理解古代建筑的构件和结构原理,达到信息接受的传播目的。

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一个仿真的虚拟系统,通过这个虚拟的现实,这种虚拟的现实可以是对客观现实的数据提取再呈现,也可以是通过三维建模和立体成像技术呈现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叙事系统中,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认知展品各个角度的信息,有助于弥补“文物保护”与“展陈方式”的矛盾问题,同时在虚拟现实中,还能够仿真出展品实物的触感,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五、结语

针对博物馆这种特定社会公益文化传播空间,经历了时代发展带来的展陈设计的转变,其叙事的重点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博物馆空间的展陈设计遵循的原则是立足于博物馆的“展品”,以传播展品自身的物质和非物质信息为原则,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博物馆展陈的受众对象——“公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采用多渠道、多元化融合的叙事设计视角,结合艺术与科技的叙事设计手段,提升博物馆空间中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为观众提供教育、欣赏、思考及知识共享的社会效应。

注释:

①英文原文为:A museum is a not-for-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at researches, collect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pen to the public,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museums foster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ethically, professionally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offering varied experiences for education, enjoyment, 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②宋向光:《当代我国博物馆展陈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博物馆》2015年第3期。

③陆邵明:《空间叙事设计的理论脉络及其当代价值》,《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

④彭凯平:《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第305页。

参考文献:

[1]宋向光.当代我国博物馆展陈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博物馆, 2015,33(03):82-87.

[2]盛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3]陈月莹,陆邵明.空间叙事设计理论在中国的移植与实践[J].文化研究,2020(04):207-227.

[4]陆邵明.空间叙事设计的理论脉络及其当代价值[J].文化研究,2020(04):158-181.

[5]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作者简介:

贺珊珊(1983-),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设计创新。

猜你喜欢
展陈设计叙事视角
浅谈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形式与空间的布局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智能照明系统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试论博物馆观众注意力及展陈设计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展陈设计与博物馆的品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