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希,史基升,赵瑶瑶
(1.黄冈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重视和发展体育事业,是我党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仍然存在以下薄弱环节: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没有开齐开足,对教育部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倡导响应不积极;体教分离,各管一段,以体育人合力没有形成,体教融合尚需进一步推进[1];课外校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单一,运动形式单调乏味,体育场地器材短缺;体育课存在无运动负荷或运动负荷太低、无战术、无比赛等三无现象,“教会、勤练、常赛”这一精神没有真正落地[2]。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切实保证《意见》落地、见效,是新时代学校体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贯甘于寂寞,不计身后名。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赞誉他“万世师表”,郭沫若称赞他“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高度肯定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充分体现了对陶行知师表示范的重点提倡。陶行知非常重视体育,其体育观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健康第一”是陶行知体育观的灵魂,他用他的教育实践,一生践行这个理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历久而弥新,今天我们重温陶行知的体育观,让更多的人了解陶行知,学习陶行知,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他的体育观,激励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勤奋工作并落实《意见》,极具指导和借鉴意义。
为了解陶行知体育观研究现状,挖掘其启示意义,笔者于2023年2月20日,在中国知网总库中以“陶行知”“体育观”为关键词,不设时间跨度,检索文献共得到9篇文献;以“陶行知”“体育观”为关键词,共得到4篇文献;以“陶行知”“体育观”“中小学体育”为关键词,检索结果为0。可见学届对陶行知体育观的研究较少,凸显了该选题研究的创新价值。
陶行知提出了“真人”教育观,他所谓的“真人”就是“整个的人”,其意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了培养“整个的人”,也为了民族的康健,就要倡导“健康第一”。
(一)倡导“健康第一”,强调人生大事是健康 陶行知认为做人要做“整个的人”,而整个人的第一要素就是“健康”。1925年,陶行知提出要做“整个的人”。他论述了“整个的人”必须具备三种要素,健康的身体是重要的要素,第一要素。1929年,陶行知进一步提出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他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目标,是“第一目标”。[4]1321941年,育才学校举办了成立两周年纪念晚会,在晚会上,他《每天四问》的著名演讲震动全校,他号召每一个人都要拷问自己,“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这是每天必须做到的第一问。陶行知进一步强调说身体进步与否,先要问有没有,如果有进步的话,再要问进步了多少?为什么每天要问身体进步了没有,进步了多少,陶行知给出了答案就是因为“健康第一”。陶行知大声疾呼“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5]464,所以他一直践行“健康第一”理念。1941年,陶行知在给儿子陶宏的书信中,再次强调为了给广大劳苦人民作“最有效、最永久、最多数”的服务,为了追求真理,应该坚持“健康第一”。[4]766陶行知曾在给胡适先生的信中多次强调“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
(二)个人体质健康关系国家前途命运,重视体育的强国强民价值 陶行知认为民族的健康关系国家的前途民运,个人健康关系民族康健。他认为教师的使命是培养健康的儿童,造就健康的民族。1926年,他在书信中指出通过体育培养造就健康的国民,什么样的国民才是健康的国民呢?他说健康的国民“有精神”“有血气”“有生气”。他进一步说明国民的健康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基础,人们才能抵抗各种各样的疾病,才能“扫除障碍,战胜困难”。[6]145-146他强调说:“为国家为民族而尊重着每一个身体的健康。”抗战时,他大声疾呼健康的身体不仅仅属于自己,健康的身体还属于整个民族,健康的身体还为全人类所有。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应该下大力气抓紧“卫生教育”,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只要把这两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少生病,就能不靠医生,就能“造成健康的堡垒,使得一点一滴的生活力与创造力不致浪费。”[5]512
陶行知认为体育的社会价值就是民族康健,因此高度重视体育的强国强民价值。在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提出军事训练同体育应该相结合,而且军事训练应该成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他倡导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军事训练,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有保卫国家的“武力”。他还主张设置“国难教育之非常课程”,这门课程应该包括防卫技术、作战技术、医疗救护实用技能等技术的操练,他认为这些技能的实习既能增进人的体质,又能“服务于抗战”。[7]534直接目的是让年轻的一代尽快成长起来,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责任。
(三)重视生活实践,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理念 陶行知主张在生活中践行“健康第一”理念。他主张“行以求知知更行”,他在日常生活中高度重视身体的健康。1940年,陶行知在给吴树琴夫人的一封信中,十分高兴地汇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将自己来渝之后的经历告诉吴树琴夫人。他高兴地讲到自己曾经做过两次演讲,每次演讲2个半小时,没有出现头晕等情况。他乐观地估计道假若今天要演讲的话,“额外增加一个小时,我想不会有什么困难”,这就是他践行“健康第一”的硕果。吴树琴夫人曾经告诫陶行知“你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你的事业”,这句话一直被陶行知当做生活的指南针[6]538。陶行知“健康第一”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在幼年时期他不仅十分注意锻炼,而且用实际行动影响同伴。张国良先生是他孩提时的同学,据国良先生回忆,在很小的时候,陶行知总是一边与小伙伴们玩耍,一边向同学们灌输“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8]34,他总在鼓励小伙伴们闲暇时光要多锻炼,多运动,强健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是空的。
陶行知睿智地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对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学校体育要将“健康第一”视为体育教学永恒的价值追求,认真落实健康第一要位。《意见》对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厘清,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学校体育是提升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凸显了体育的高度重要性、基础性、根本性。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确学校体育是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中介,以谋求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把身体教育和健康教育当作体育的核心内容,时时刻刻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帮助广大学生在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增强体质,同时还能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
郭沫若曾经评价陶行知是一个“人民意志,觉醒得比任何人都快而且彻底”的人民教育家[9]36,人民本位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的体育观亦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他高度重视体育的价值,十分重视体育的功能,他认为国民体质、国民健康不仅仅关系个人的前途命运,还与国家前途、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陶行知的思想说明体育必须回归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学校体育工作者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论述,深刻领会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懂得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是人民,明白如何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既是一切体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一切体育工作的落脚点。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以全民健身推进全民健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民健康,全民健康需要更好地发挥全民健身向上向善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相连,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指导年轻一代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不断改进现实生活。
(一)将体育融入社会生活 陶行知主张体育要回归生活,把体育运动贯穿于社会生活。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脱离,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陶行知把生活分成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改造社会的生活。他认为教育应该回到这五种生活里来,体育亦应回归五种生活,将体育融入这五种生活,他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10]308陶行知倡导体育教学回归生活,认为体育运动在人民大众生活中无处不在,运动可以贯穿芸芸众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陶行知认为体育要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认为生活中的生产劳动都是体育运动,都是强身健体的途径。在乡村教育运动中,他强调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要有健康的体魄,要有艺术的兴味,也就是既要有强壮的体力,又要有熟练的农作本领,途径就是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不仅带领师生开荒种地,创造校园,还组织学生与农民进行挑粪比赛、提水竞走、耕牛比赛、跑山比赛、插秧表演等,陶行知本人经常参加跑山竞赛、蓑衣舞、锄头舞等活动。
(三)体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陶行知主张把体育与军事训练有机结合,把体育当做培养学生军事能力的途径。陶行知重视学生军训。早在1928年,在南京晓庄师范他曾经致信冯玉祥将军,向将军寻求帮助。他特地向将军“借一军事家”,到南京晓庄师范指导学生数月,进行系统军事训练。他还特别要求“军训不能武八股,军训要教真武艺”[5]513陶行知特别认同中国功夫,十分重视传统武术,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创造一种“新国术”,坚决摒弃那些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武八股,以自卫卫人,自保保国。在晓庄他聘请了2位武术教师来校开设拳术课,学生根据个人体质和兴趣,分别学习刀、枪、棍、棒,经常举行国术表演。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练就学生保家卫国的本领,陶行知提出体育要与军事训练紧密结合,他认为军事训练应该成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他一心倡导学校要抓好“普遍的军事训练”,要让学生普遍具备“卫国的武力”,培养学生“普遍的军事能力”“使生产力和武力合而为一”,时时操练防卫技术、作战技术,重视“医疗救护之实习”“交通工具之实习”[6]222。这些实用技能的学习,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人民体质,又服务于抗战,使学生学会了拆枪、擦枪、装枪、打靶,甚至学会了与土匪野战,学会了自卫进攻的方式。
陶行知的“生活体育”主张让我们明白:体育融入生活、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小学体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要在中小学体育实践中设置相关的体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入学新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不断改进体育教学,创造条件成立各类学生体育社团,践行“健康校园,体育先行”理念,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师生体质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拓展校园体育活动途径,积极开展以“健康校园,活力校园”为主题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陶行知的“生活体育”主张还启示我们,学校要开门办体育。特别是中小学要创造机会开展与各级体育局、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体育训练中心的合作,认真整合各方优势,积极推动体育项目进校园,努力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短板互补、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体育进校园要求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各级体育局、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体育训练中心为广大学生免费开放场馆资源,免费提供观摩锻炼,定期到学校开展体育指导,让专业教练深入广大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本,零距离参与体育,促进“一校一特”“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降低“小笨手”“小眼镜”“小胖墩”的发生率,扭转学生亚健康状况,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促进广大学生健康素质提高。
陶行知认为培养人就要培养“好国民”,“好国民”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他力倡德智体“三育并重”,并且认为体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体育尤其在“育德”方面作用巨大。
(一)体育是培养真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行知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真人,就是好国民,真人,就是“整个的人”。他进一步强调说教育的真谛就是“教人做人”。做什么样的人?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好国民”。1925年,陶行知在南开学校的讲演中指出,“真人”“整个的人”必须具备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二要有独立的思想,三要有独立的职业[11]237,其中健康的身体是真人的首要构成要素。陶行知主张多活动,多锻炼,以“国术”即中国传统武术来培养康健的体魄。
(二)三育并重,体育是德育智育的基础 陶行知倡导德智体并重,不可轻视任何“一育”。1913年,陶行知发表文章《一夫多妻制》,文章中他首次提出了“三育并重”的思想,三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他认为德育、智育、体育要并重,三育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都必须高度重视,不能忽视、轻视任何“一育”。文章中,他还无情抨击了“多婚”等陋习,他认为“多婚”不仅“戕身贼体”,而且还“流毒子孙”,结果导致“人民之无体育也”,而社会则屡有“萎靡之习”。[12]10
陶行知强调德育和智育要以体育为基础。他认为一个人学识再渊博,道德再丰满,但如无健全之身躯,则会是什么结果呢?这个人就会成为“筋骨不能劳,体肤不能饿,心虑不能困,咸施夸毗之病夫”,身体垮了,这样的人徒有满腹经纶,其学识道德无用武之地,不可能成就“不世之业”,又怎能为人类造福呢?[13]3-4所以他认为“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本”。他还提出了德育注重自治,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的主张。1919年,陶行知以《新教育》为题发表了一次演讲。他认为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一样重要,用他的话说就是两个方面“要全面顾到”,身体和精神不可偏于一面,就像体育锻炼要兼顾耳目口鼻手足,这几个方面的官能都一样重要,都要使他健全,不可偏废,他认为只要有了兴味良好的游戏运动,学生“自然没有功夫去做别的坏事了”。[12]124
陶行知强化了体育的育德功能,体育也是“教人做真人”。陶行知对学校和教师的基本职责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做到三个“教会”:一要下功夫教会学生学习,二要下决心教会学生生活,三要下力气教会学生做人。陶行知的真人教育观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他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发明工具的人、成为制造工具的人,继而成为运用工具的人,帮助学生成为善于改造自然的人,最后成为能征服自然的人,教育学生成为心灵又手巧、健康又强身的健康中国人。由此可以看出,他倡导的“真人”逐渐走向了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统一,这和我们今天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脉相承。
(三)上好体育课,开好运动会 陶行知主张学校必须上好体育课。在育才学校里,陶行知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育才学校的体育课内容丰富多彩,有游泳、跳绳、跳远、跳高、掷手榴弹、爬竹竿、攀绳索等项目。育才学校经常举行一些小型竞赛,组织集体游戏,把运动游戏作为教育活动的单独部分,让学生自己制作毽子,在树上架秋千,到温泉学游泳。
陶行知特别重视师生运动会。为了健身,晓庄学校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举办师生运动会,运动项目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陶行知曾经描绘了晓庄运动会盛况:学生们打出的是“拳头”,踢到的是“毽子”;手里飞舞的是“锄头”,看到眼里的是“斧头”,放到天上的是“风筝”;学生们双肩挑“石担”,双脚敢攀大“山头”。陶行知一针见血地指出晓庄学校“运动不是出风头”,而是为了“锻炼”好身手[14]355。师生运动会活动十分丰富,成人有成人的项目,小朋友有小朋友的项目。成人项目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如比赛挑粪、比赛挑柴、比赛跑山,有玩石锁比赛、举石担比赛,还有各类田径比赛等。小朋友的项目丰富多彩,不仅有掷球比赛、跳远比赛、跳绳比赛,而且还有提水竞走、30米赛跑,并且还设立了各类团体比赛。
陶行知“三育并重、体育为基”的思想突出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凸显了体育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推进中小学体育工作、贯彻落实《意见》的背景下有其巨大的借鉴价值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要充分认识体育在整个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强化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载体功能。首先要凸显体育育人价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是体育的价值追求,应该对体育育人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认识,体育不仅让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还要强化体育精神和品质内化的育人功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要坚持以下目标不动摇: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熟练运动技能,养成运动兴趣,形成锻炼习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品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学者杨琼、蒋纯焦认为我国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突出的短板,“主要是考核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的育人价值被矮化”,[15]103-107矮化体育育人价值的倾向,在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亟待彻底纠偏。其次要积极拓宽以体育智的途径,最大限度实现以体育智的功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以体育德,以体育心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广大中小学体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体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但人们对体育益智,以体育智观念的认识还不深刻,或者鲜有思考,更遑论实践,这就要求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者打破就体育说体育、就身体说身体、就锻炼说锻炼的固有思维习惯,积极探索以体育智的方法和途径,让体育既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更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既促进学生锻炼又促进学生学习。不少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也有不少教师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文化课程的学习,这种错误认知曾经一度喧嚣尘上,现在到了必须彻底纠偏的时候了,基础教育学校要坚定不移,为“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三大原则之一,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1927年他阐述了“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理论。他认为“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方法,其二是生活的说明。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先生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拿做来学,乃是实学[6]477。教学做紧密相连,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一)在劳力上劳心,体育要在“做中教”“做中学”陶行知认为“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在解释“做”时曾说到“‘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在劳力上劳心”,[6]204他进一步解释道,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是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是做。做就是行动,做就是思想,做就是新价值的产生。陶行知反对知行分离,体脑分家,倡导体育教学也要在劳力上劳心,强调手到心到。
陶行知将“做”引入体育教学领域,主张教学做合一。以“事”为中心,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到“做”上,做意味着行、意味着习,意味着实践。在体育教学上,教师要做学生引路的人,在做中教,学生的学习要“自得自动”,自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发地行动,自发地锻炼,在做中学。
(二)体育内容取舍,只问“适不适”“好不好”陶行知对传统文化、中西文化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去与取,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所谓“适不适”,就是“适合国情,适合个性,适合事业学问需求”,[11]191反对照抄照搬传统和外国。在陶行知所创办的学校中,体育课程设置注重多元,不仅洋体育课程有设置,而且土体育课程更有设置,无论洋土体育,只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都会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得到充分的考虑。如育才学校的体育健身课程就充分注意了“洋土”结合,课程中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味体育课程,有刀、剑、枪、棍、棒、拳术,还有不乏“西洋味”的球类运动,亦有体育游戏、田径等西方近代体育项目。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了体育教学必须在实践中进行,突出了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开设要适合国情校情、学生个别差异。体育是一门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的课程,需要师生身体的直接参与,教师教学示范、学生学习都得亲自去做,去实践。陶行知关于体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新时代学校体育。
新时代中小学体育要在“教会、勤练、常赛”上聚焦。为什么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却没熟练掌握一门运动技能?为什么学生喜欢体育却没有真正喜欢体育课?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原因在于有的体育课低级重复,有的体育教学蜻蜓点水,有的体育教学浅尝辄止,有的体育教学半途而废,总的来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既没有保证量又没有保证质,学生课外运动时间少,导致学生“教不会”“学不乐”。因此,如何强化体育教学训练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把体育教学训练放到突出的位置,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还要下功夫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科学锻炼,指导学生学会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各种球类、田径、游泳、武术等专项技能;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合理安排体育训练、体育锻炼时间;认真梳理、挖掘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竞赛活动。
新时代中小学要尝试体育教学走班制。体育教学走班制打破了传统行政班级的局限,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从学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里选择适合自己的中意的课程。毛振明认为:“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本质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16]体育走班最大的优点就是“可选择性”“适切性”。“可选择性”就是要求学校能开出满足学生需求的一定数量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适切性”就是让学生可以选到正确和心仪的运动项目。从目前状况来看,学校实行体育走班也面临诸多的困难: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和专项能力不强;运动场地与器材达标程度低;同一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协调有难度;运动项目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正因为这样,所以体育教学走班制不能硬性要求,也不能齐步走,没有条件实施体育走班的学校要先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先要达到“有体育课”,然后再逐步实现“达到最基本要求的体育课”;有了一定条件的学校应该毫不犹豫、心无旁骛地实施体育教学走班制,因为这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