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曹传双,郑晓敏
(1.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 250000;2.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山东济南 250000;3.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骨二科,山东济南 25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脊柱外科常见病,是指由腰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多表现为腰椎活动受限、腰痛等,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LDH 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手术作为该病的重要治疗方案,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致残率,但因老年患者身体各机能衰退,耐受性差,加之对疾病、手术等认知不清,极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术后恢复进程,故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多元化健康教育可通过组建宣教小组, 针对性评估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网络、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 核心稳定训练可通过反复、规律地牵拉腰椎侧隐窝神经根,改善周围血液循环,对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但对于其与多元化宣教联合应用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1—12 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LDH 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核心稳定训练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选取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 例老年LDH 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LDH 诊断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3];符合手术指征;年龄≥65岁;凝血、免疫功能均正常;精神无障碍,可沟通。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功能损害者;合并腰椎滑脱等病变者;存在急慢性感染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者;短期内实施过腰椎手术者。 本研究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6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1 例;年龄65~81 岁,平均年龄(73.29±2.31)岁;突出节段为L4~L528 例,L5~S118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及大专23 例,本科及以上11 例。 观察组男24 例, 女22 例; 年龄65~83 岁, 平均年龄(73.32±2.35)岁;突出节段为L4~L526 例,L5~S12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 例,高中及大专22 例,本科及以上10 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1)组建宣教小组:由1 名护士长、1 名主治医生、1 名营养师、3 名护士组成,护士长为组长,组员入组前均接受培训,且考核通过。组长组织组员全面评估患者的年龄、学历、疾病认知、身心状况等,据此制定针对性宣教方案。(2)具体宣教方式。①一对一宣教:护士以一对一形式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疾病认知,详细讲解疾病、围术期注意事项等,引导其提出疑问并解答; 营养师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②小组宣教:将患者分为5~6 例/组,护士利用多媒体宣教,发放宣教手册,结束后嘱患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提出1~2 个问题,予以耐心解答。 ③专题讲座:院内定期开设专题讲座,1 次/月,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以讲座形式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结束后鼓励其提出疑问并解答。 ④网络宣教:患者出院前1 d,组建微信群, 出院后每日在群内不定时发送居家自护、康复锻炼知识,并进行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指导;同时,电话随访1 次/2 周,了解患者居家恢复情况,嘱其定期复诊。 持续干预3 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训练。 (1)俯卧支撑:患者取俯卧位,以双脚、双肘为支撑,使身体悬空,呈一字型,维持15 s/次,2~3 次/d。(2)侧卧支撑:患者取侧卧位,以肘关节为支撑点,足踝为支点,使身体处于侧位向上抬起状态,维持10 s/次,2~3 次/d。 (3)仰卧双桥、单桥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并拢双足,肩部着地,使躯干呈直线,练习仰卧支撑动作,维持15 s/次;在双桥运动基础上,将一侧下肢抬起,维持15 s 后恢复,再抬起另一侧继续维持15 s,2~3 次/d。(4)改良仰卧位起坐: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双手抱于胸前,利用腹肌无肢体支撑完成起坐,双肩离床面5~10 cm时即为完成,2~3 次/d,3~5 min/次。 (5)直立背滚球训练:患者保持直立,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将瑞士球置于背部、墙中间,缓慢下蹲,使球滑动至双肩高度,维持15 s 后恢复,5~10 次/d。 (6)跪位对角线支撑:患者取跪位,双膝、双手支撑身体,双上肢伸直,屈膝90°,后水平伸直左侧上肢,向后伸直右下肢,交替完成3~5 组/次,1 次/d。 持续干预3 个月。
(1)情绪状态: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4]对患者进行评估,各量表均包括20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法,总分×1.25 取整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2)腰椎功能:干预前后,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表(JOA)[6]对患者进行评估。 ODI:共10 个项目,总评分0~50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腰椎功能越好。 JOA:包括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总评分0~29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腰椎功能越好。 (3)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7]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4 个维度,评分均为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SD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的SDS、SA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LDH 患者SDS、S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老年LDH 患者SDS、SAS 评分比较[(),分]
?
干预前,两组的ODI、JOA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LDH 患者ODI、JO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老年LDH 患者ODI、JOA 评分比较[(),分]
?
干预前,两组的WHOQOL-BREF 中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WHOQOL-BREF 中社会关系、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LDH 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老年LDH 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
LDH 的根本原因为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积累、遗传、先天发育异常等亦相关,约90%患者存在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临床针对LDH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采取手术治疗,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的目的[8]。然而,老年患者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术后恢复缓慢,加之对疾病、手术等认知不足,术后负面情绪明显,依从性差,会进一步影响手术效果、术后恢复进程。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加快其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SDS、SAS、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WHOQOL-BREF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老年LDH 患者中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减轻负性情绪、改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 其原因为,多元化健康教育综合评估患者学历、疾病认知、身体状况等,据此有机整合多种宣教方式,可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本研究中的多元化宣教,院内以小组、一对一、开设讲座的方式为患者普及疾病、手术等相关知识,可满足其多方面认知需求,减轻负面情绪,主动依从治疗、护理,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稳定训练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恢复腰椎功能[9]。 同时,于患者出院前1 d 组建微信群,不定时在群内发放居家自护、锻炼知识,可起到督促作用,防止患者懈怠,进而降低疾病复发率。患者术前因长期神经受压,核心肌群丧失正常神经支配, 导致出现萎缩情况,核心稳定训练主要针对竖直肌, 其位于腰-骨盆-髋关节核心位置,可维持脊柱、骨盆稳定性。本研究中的核心稳定训练包括俯卧及侧卧支撑、仰卧双桥及单桥运动、直立背滚球训练等,能促使神经根始终受到牵拉力量,保持被动垂直、水平活动,进而防止与其他组织粘连[10]。同时,反复的核心稳定训练可减轻局部水肿,加快腰部血液循环、炎性物质吸收,缓解局部疼痛,利于后续训练的开展。 此外,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降低患者核心肌肉紧张力, 避免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减轻由疼痛等引起的腰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加快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改善。
综上所述,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核心稳定训练能减轻老年LDH 的术后负面情绪,促进腰椎功能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