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03-03 14:46肖同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影像学

肖同玲

(新泰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山东新泰 271200)

肱骨近端骨折在骨科临床较为常见,在所有骨折中占5%左右[1-2]。 肱骨近端骨折容易引发肱二头肌肌腱粘连,限制上肢活动,影响肩关节功能[3]。目前,外科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不断提高,但手术后患者仍然需要接受规范的康复指导[4]。 合理的康复锻炼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保障满意的术后康复效果,但现阶段临床仍缺少关于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的统一标准规范[5]。本研究选取该院2021 年5 月—2023 年4 月收治的86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对象,探讨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带来新的建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2)通过临床评估患者为Neer 分型Ⅱ~Ⅴ型;(3)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4)首次接受肱骨骨折内固定术;(5)既往无肩关节功能障碍;(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骨折;(2)存在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或重症感染。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 对照组:男24 例,女19 例;年龄28~74 岁,平均年龄(53.46±4.36)岁;损伤原因为坠落伤10 例,跌伤14 例,交通事故致伤19 例;Neer 分型Ⅱ型16 例,Ⅲ型13 例,Ⅳ型9 例,Ⅴ型5 例。 观察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7~76 岁,平均年龄(53.72±4.41)岁;损伤原因为坠落伤9 例,跌伤13 例,交通事故致伤21 例;Neer 分型Ⅱ型15 例,Ⅲ型14 例,Ⅳ型8 例,Ⅴ型6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开展手术治疗,臂丛麻醉后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围术期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术后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取平卧位,密切观察手术切口、上肢血运、感觉及运动等情况,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采用常规康复锻炼,并为患者佩戴肩关节保护支具。 术后1 d 开始锻炼,先行腕关节、手指活动,15 min/次,2 次/d;术后7 d 增加肩关节屈伸锻炼和肩关节被动牵拉锻炼,20 min/次,2 次/d;出院前鼓励患者居家自行康复锻炼。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应用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为患者佩戴肩关节保护支具。 (1)准备阶段: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并鼓励患者积极接受康复锻炼,讲解规律康复锻炼能够带来的益处,使其保证良好的依从配合程度。(2)第1 锻炼阶段:锻炼时间为麻醉清醒后至术后1 d,锻炼方式以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为主,指导患者进行握拳、伸指、抓物、腕关节侧屈与前屈等活动,15 min/次,2 次/d。 (2)第2 锻炼阶段:锻炼时间为术后1 d~1 周,锻炼方式延续第1 阶段,适度增加康复锻炼强度,指导患者握紧患侧拳头用力上提肩部,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指导其做耸肩活动,加大腕关节屈伸运动,15 min/次,3 次/d。 (3)第3锻炼阶段:锻炼时间为术后2~3 周,在第2 阶段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取出外固定保护支具行全范围屈伸肘关节主动锻炼,耸肩练习时维持2 s,15 min/次,3 次/d。(4)第4 锻炼阶段:锻炼时间为术后4~6 周,在第3 阶段的基础上增加站立位下患肢钟摆锻炼、 前屈锻炼、肩部外展外旋锻炼,20 min/次,3 次/d。 (5)第5 锻炼阶段:锻炼时间为术后7~12 周,为患者复查影像学检查, 明确患者骨痂形成后再指导其进行负重耸肩锻炼、划船双臂锻炼及肩关节肌力锻炼等。

1.3 观察指标

(1)骨折愈合时间:督促患者接受术后的随访复查,记录其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评价骨折临床愈合, 判定标准为:骨折局部无压痛或叩击痛、骨折处无异常活动、无外固定物状态下患侧上肢可平举1 kg 物体60 s、 骨折处无变形、无再骨折。术后开展影像学检查,评估影像学完全愈合,判定标准为:影像学检查表现骨折线模糊,且局部有连续骨痂。

(2)肩关节功能:分别于术前与术后6 个月,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制定的《肩关节功能评估表》评定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估表涉及内容包括疼痛、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和关节功能5 个方面,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肩关节功能越好。

(3)临床疗效。 术前与术后6 个月,评估患者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 Neer 评分表内容包括疼痛35分、解剖位置10 分、活动范围25 分和关节功能30分,总分为100 分。 根据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术后6 个月时Neer 评分≥90 分为临床疗效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可,<70 分为差。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周]

表1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周]

?

2.2 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疼痛、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

2.3 两组Neer 评分与临床疗效比较

术前,两组Ne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两组Neer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3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

表4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部位的常见骨折,肩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取得满意的关键,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8]。

术后康复锻炼可对患者带来多方面获益:通过康复锻炼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与渗出物的吸收,避免形成局部炎症反应,增强局部肌肉肌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骨折端肿胀症状的消退[9-11];康复锻炼能缓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减少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避免了术后长时间制动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抑制[12-14]。 目前,骨科临床高度重视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锻炼,各级医疗机构均将其作为术后护理的重点内容,但采取何种康复锻炼方法仍需继续开展临床研究。本研究在术后护理中采用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方式, 该模式最大化体现了康复训练的循序渐进要求,将术后康复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分阶段采取最适合的锻炼方法及频率, 符合术后康复的基本要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术后护理中采用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有助于快速促进骨折愈合。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中疼痛、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评分及Nee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朱珍娇[15]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应用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在促进骨折愈合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使其肩关节功能更快、更显著地恢复。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了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常规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护理中采取阶段式功能康复锻炼可快速促进骨折愈合,保证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恢复,促使获得更好的术后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影像学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