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视域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进路

2023-02-27 06:17马鑫一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马鑫一, 郭 鸿

(1.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这次重要讲话为“大思政课”的善用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方向与遵循。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其中强调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2]。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3]442022年10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明确指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4],这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大思政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充分做到全员化、全领域、全过程、多维度的协同育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顶层组织领导、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全员化”教育体制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全领域”育人队伍合力;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横向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纵向衔接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搭建“多维度”的学生数字画像体系。由于当前在“大思政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立足整体性视域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要求,探讨“大思政课”实际开展的现实困境,进而探索“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以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 整体性视域下善用“大思政课”的逻辑要旨

“整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将物质世界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其中的万事万物始终处于普遍联系以及运动发展之中。事物与事物之间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了事物整体性[5]94。“整体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包括了全面性、联系性、宏观性三个层面的范畴。整体性要求的是具有全局意识,关注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组合与相互作用。系统作为联系事物之间的元素,使得各组成要素形成整体后具备新的特征。因此,“大思政课”的善用需要将其置于整体性视域之中审视,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出发,才能够更好地提出“善用之道”。面对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新的国际国内的发展局势,“大思政课”立足于整体性的视域,其内涵本质是基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本性发展”的哲学基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工作理念,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方法论[6]。通过协作教学的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厘清善用“大思政课”的现实要求与基本遵循。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大思政课”的核心价值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必然之举,因而两者具有一致的本源价值,都是要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的成才与成人。从整体性视域去思考,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整体内部又是由各个运动着的事物构成,其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会影响着整体的发展。“大思政课”究其根本对标的是“人”,精准做好具体的“人”的工作,对于整体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政育人目标之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进而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深刻理解“大思政课”对青少年个人成长以及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7]。“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310说明“有实践力量的人”在整个思想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而在育人空间中,最具有实践力量的人是拥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这些为善用“大思政课”赋予了极大的价值。一方面,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明确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精准关注有实践力量的青年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求关注人的现实性,以尊重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以尊重现实学生个体为“大思政课”的逻辑始点,去精准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遵循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多元个性的全面发展。“大思政课”需要精准关注学生个体的内部差异,从而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从内部规律的视角去观察学生的实际差异。观照学生个体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才能够使其主观能动性在“大思政课”中达到理想的状态,以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实现人类“彻底的解放”,既需要“物质力量”作为实际的支撑,又需要“精神力量”作为理论的指引,以满足“彻底解放”的社会需要,最终真正地实现“人类解放”。人的生存与发展,既需要物质的社会关系,也需要思想的社会关系[9]113。因而,学生个体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去开展自觉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现实体验中将价值体验和政治情感进行内化,形成个体有意识的精神力量,最终实现个体全面的发展。善用“大思政课”要在整体性视域下,立足以人为本,精准思考“大思政课”建设中最为根本的“人”的问题,才能够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二)打破“孤岛效应”,构建“大思政课”多元立体的教育共同体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10]8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进行孤立的实践活动,这说明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性。因此,善用“大思政课”不能单一的在思政课课堂机械地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更需要在整体性的引导下,通过拓展教育环境的时间与空间,改变原有的“量”的状态,促进思政教育“质”的改变。“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1]56,人类社会的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进行,“大思政课”善用也是要面向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去整体思考,需要用整体性思维打造“大思政课”的教育共同体,这也是“大思政课”的“大”的表征。“大思政课”需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时间与空间维度设置的局限,需要“把单个的自私的原子联合起来”[8]321。唯有不断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使得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等元素更为立体,达到“每一个个人都同样要成为他人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牵线者”[8]322的状态。各元素的力量在相互交织时就会产生一个总力量,而这个总力量需要使各要素间高度契合,就可形成系统整体。并且各组成部分需要有既定的方向,方可使得总力量在整个系统之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最终促使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育人的效应。因此,“大思政课”的善用要将已有的教育时间与空间进行重构,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打通学校内部的教育主体的壁垒并增强互动联系,同时联结校内外的一切教育力量加入其中,凝聚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后产生合力,形成“大思政课”的教育共同体,搭建多元的立体育人空间,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能够良性发展。善用“大思政课”要在整体性视域下,打破教育场域的割裂,突破体制瓶颈,创新工作模式,用合力打造“大思政课”教育共同体,即是对人的社会性的一种正面回答。

(三)遵循“三大规律”,创设“大思政课”一体化模式

“理论的彻底需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讲的是理论的科学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客观规律。”[9]116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在遵循“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即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12]378,去系统构建“大思政课”的一体化模式。“系统”是关于事物整体性的思想和方法,是普遍联系的一种状态。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而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辩证的关系,并且具有相关性、整体性和有序性的特征。运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系统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与规律性。因此,若要使得整体结构能够合理有序发展,整体的内部之间需要遵循一定规律的、有序的系统衔接。当整体的内部结构时刻处在一定的规律之下进行组合之时,其最终的功能会大于各个部分之和。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处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之中的,它与该系统内的其他要素发生着交互作用[13]。思政教育要达到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等要求,就需要“大思政课”在遵循三大规律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化建设。由于系统中每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位置与作用,系统内每一个分子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其他子系统乃至整体的变化,因而需要重视各系统之间协同发展,使整体的效力达到最优。遵循三大规律的要求,深入提升“大思政课”一体化模式的理论研究,积极完善一体化模式的各个环节的建设,具体要从横向方面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纵向方面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的连贯等方面着手思考其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善用“大思政课”要在整体性视域下,立足系统论的观点,为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合理配合的问题,解决好大中小思政课内容循序渐进的目标,用系统思维去构建“一体化”模式,科学地把握教育的整体布局,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 整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如今,三全育人格局已初步形成,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作为一个新的理论研究趋势,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将“大思政课”置于整体性视域下审视,会发现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大思政课”的实施过程中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还有一定差距。“大思政课”是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需要协同性与系统性的思维作为指导,立足整体性原则,促使其内部的各个要素的协同有序,从而解决好“大思政课”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大思政课”教育主体缺乏协同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政教育主体对思政教育对象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影响的过程[14]。我们这里提到的“大思政课”的教育主体是高校内思政教育过程的承担者、发动者与实施者。协同性是“大思政课”建构中的核心要义,从目前高校“大思政课”工作的现状来观测,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分工,但思政教育工作部门之间的“广而不协”,思政工作队伍之间的“多而不齐”,会导致教育主体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思想工作还是原有的传统状态。思政教育与思政教学两方面的工作分别由学工部门和教学部门负责,将第一战线与主渠道的功效放大化,忽略了“大思政课”的整体建构是不能仅靠二者来实现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得以发挥是需要高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的,应当从“点”的状态转化为“面”的状态,以达到一定的育人深度。“大思政课”需要学校的党政部门、职能部门、后勤部门等组织提高各自思政育人的意识与能力,与学工部门、思政教学部门充分协作,使得育人实效性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大思政课”的教育队伍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其队伍内涉及的相关教育人员范围与数量较大,包括党团干部、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以及后勤人员等。而当前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不断扩大,就导致了内部的层次较为复杂,数量上的“多”较难保证整体质量上的“齐”,从而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复性与盲区化。

(二)“大思政课”教育场域缺乏互通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15]“大思政课”在当前还未能形成家校社全方位联动的教育场域,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具有其各自场域的特点,内容、性质以及定位的差异形成了三者较独立的基本教育格局。一方面,“大思政课”教育场域中主导者较不明确,教育场域之间合作意识认识不足,导致其未能形成交相呼应的状态。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思政教育中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学生,这也是联结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主要元素。学校应该在三者之间担任主导角色,把握教育的主方向,承担教育的实施责任,加强三者之间的联通。家庭与社会应该在此基础上,配合学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家庭、社会作为依托的角色,同样需要明确各自在教育过程中的职责,充分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交互生成。另一方面,“大思政课”教育场域的联结缺少政府性支持与制度性保障,导致教育场域分工不明确、合作资源短缺。“大思政课”的教育场域应呈现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更好地衔接与合作的关系,而政府性的制度可以成为三者有效衔接的内在契约与外在规约。能够有助于各教育场域之间的粘合,保证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教育的主导下,以家庭作为起点教育基础,社会作为实践教育的支持,形成“大思政课”教育场域的新格局,才能够形成不同场域之间良性互动后的教育合力。

(三)“大思政课”课程体系缺乏衔接性

“大思政课”目前的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各自为教”的状态,体现在各学科与各学段之间教育内容、教育环节、教育实践等存在离散性,而课程体系之间的多元素联动又是推动“大思政课”发展的核心环节。“大思政课”需要从横向协同到纵向衔接去把握“大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衔接,横向协同需要观测课程思政建设,纵向衔接需要审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而当前在这两者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衔接性问题,没有完全形成思维和队伍的贯通。一方面,课程思政未能完全与思政课程打造出横向全学科的协同与整合,存在缺乏较为合理的顶层设计制度与有效的评价机制的现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欠缺,会导致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难度。存在生搬硬套思政元素于专业课程中,导致学生的获得感降低,影响整体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而“大思政课”需要的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以此保证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纵向全学段缺乏连续性与衔接性,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割裂了不同学段之间的辩证联系[16]。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教材等各要素未能进行合理统筹配置。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处在不断地深入发展阶段,因而存在各学段之间教学目标的衔接与连续不清晰的问题,导致教育内容存在重复性,未能完全达到递进式的“螺旋上升”。“大思政课”需要建构的是遵循各学段学生身心与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打通各学段之间的壁垒,促进各学段学生能够通过思政教育在学思践悟之中获得提升。

三、 整体推进“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

善用“大思政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时代的发展要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面对推进“大思政课”的现实要求,需要针对其实际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用整体性的视角去探索如何落实“大思政课”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主体的融合与主动性的提高,促进多元主体与环境的合力协作,促进课程全要素之间的协作,进而推进学生真正的成人成才。因此,在回答推进“大思政课”的现实进路问题时,需要系统地创新方法,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新体制。

(一)顶层设计完整化,强化“全员化”教育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7]并进一步指出:“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18]这些都说明了体制机制建设是推进“大思政课”的重要保障。推进“大思政课”不仅需要三全育人的体系架构,还需要建立健全长效的体制机制,真正发挥激励与保障的作用,以达到全员化的联动。

第一,国家需要制定“大思政课”建设的顶层政策规定。“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就是要突破现存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缺乏协同的育人困境[19]。需要从顶层出发统筹协调资源,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流程措施和制度保障,以形成整体分工合理明确的“大思政课”格局,充分把握高校思想的话语权。

第二,搭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联动机制。完善校内全员育人队伍体系,推动校内党、政、团、学、教学主体资源的有效整合。制定党委统一领导,各层逐步落实的组织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校党委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高度统领,建立校级“大思政课”领导小组,确保统筹与导航的责任,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大思政课”建设的规范性与效能性。促进高校内部管理、课程、服务等育人平台协同发力,强化校外资源统筹,从根本上形成校内外全方位多元育人的“大思政课”协调运行机制。

第三,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0]。“大思政课”的推进需要制定出全面详实的制度保障措施,促进选、培、管体制机制的完善,以此来引导具体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加强思政工作考核的实效性,提升以评促教的工作方式与有效性。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的荣誉感与获得感。

(二)育人队伍整合化,形成“全领域”协同育人合力

“大思政课”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只有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才能更好地支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1]。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是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的核心分力,也是形成“大思政课”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基础力量,学校是核心力量、网络是辅助力量、社会和政府是保障力量,各个分力形成整体合力后,其效果能够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大思政课”对于育人队伍的整合,需要把青年学生作为力的中心点,使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组成一个合力系统,各个分力与青年学生的内驱力共同发力,在国家政府的顶层设计的保障之下,形成合力系统。

第一,提升家庭启蒙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2]354-355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远的,规范家庭教育意识对思政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积极建立线上线下家长课堂,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设置以“家国、家风、家教”为主题的家长在线教育。二是组建家庭教育辅导员团队,为家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课程,构建立德树人共同体。

第二,注重思政“大队伍”的建设。“大思政课”要打造一支保证质量和数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思政工作的有效供给提供保证。一是夯实专业教师队伍。在学校内部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是开展“大思政课”的组织保障,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打造一支党政团干部、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行政教辅人员等全领域的队伍。确保组织队伍内部的育人意识方向正确,理论功底基础扎实,工作方法不断开拓创新。打造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二是要开拓多元化的师资资源。思政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是为其添加活力的有效力量,也是思政教育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元素。需要充分发挥地方党政干部、各学科专家学者、各行业劳动模范等重要资源,拓宽思政队伍的师资建设,符合“大思政课”大视野的要求。三是打造思政专兼职教师交流平台。通过教学研讨、科研实践分享等方式,增强专兼职教师的粘性,着力打造学习分享、帮扶合作、激励协作的交流平台,提升思政队伍的专业性。

第三,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社会实践成为“大思政课”鲜活的教学素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将理想照亮现实、将思想付诸行动,进而思考人生、体察社会、省思时代。一是建立社会实践育人基地。通过政府牵头与企业公益性的资助,挖掘当地资源,搭建各类特色社会实践育人基地,以实践课程的方式打造协同育人的模式。二是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立足当地红色资源,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制定符合各高校办学特色的红色思政研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思政育人的情感温度,延伸“大思政课”育人实践的广度与深度。

(三)课程建设体系化,搭建“全过程”思政育人平台

推进“大思政课”在课程建设体系方面需要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衔接两方面着手。聚焦课程建设的横纵两个维度,搭建全过程的思政育人平台。“大思政课”推进过程中要求多元教育主体参与、多元教育场域结合、多元课程要素联动,从横向协同、纵向衔接,搭建出“全要素”的育人模式。

第一,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横向协同,强化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8]一是统筹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教育手段。需要以问题与成果为导向,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不断优化具体的配套建设。各高校搭建课程思政教学基地,各学科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各专业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以此保障课程思政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要强化专业课程育人的队伍建设。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具备课程思政的功能,专业教师肩负着课程思政育人的职责。专业课教师要提高个人意识,端正个人价值观念,强化个人专业能力水平,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认同,增强个人师德师风意识,更好地将正确的价值理念传递给学生。三是要完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高校应由教务处统筹规划,牵头各二级单位共同制定本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立足各专业特色,充分挖掘各专业的思政元素,建立起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具体的课程教材的制定,教学方法的改良,以及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等方面内容。

第二,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纵向衔接,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纵向衔接要求的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一是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组织管理。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组织管理一体化机制建设,是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各学段的分裂问题,保证一体化工作的进展。通过建立一体化的领导机制、督导机制、建设机制等,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运行。二是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材体系。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体系应该立足各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打造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教材体系,整体做到纵向的有效衔接,相邻学段的课程教材需要做到承前启后的有机衔接。立足于现有教材实际,围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学生学情,组织专家团队统一编写制定各学段的教学指南、大纲、内容等。组织实践调研团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调整教材教学内容。三是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积极打造一体化教师研学平台,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平台,开展集体备课、赛课评课、学术交流、考核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全学段教师力量,协同全员意识,夯实教师理论基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四是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做到纵向方面各学段之间层层递进,有效衔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22]。因而小学学段的教学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的启蒙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学段要具备思考社会热点问题、道德法律问题的能力;高中学段要培养学生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拥有广阔的视野与胸怀;大学学段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性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四)学生画像精准化,提升“多维度”综合评价标准

推进“大思政课”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思政教育者需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全面客观地认识受教育者,主动研究人在新时代中的发展与变化。在移动大数据时代,“大思政课”会受到数据思维的影响,呈现出数据化的特征,传统的技术手段难以精准评估学生群体对思政教育的需求。需要借助数字技术的前沿手段,分析学生的具体特点。

第一,建立思政教育学生数据库。新时代大学生被称为“平视世界”的一代,多以“00后”大学生为主,他们生活在以数字空间为主导的生活空间,对于网络使用度高,交往空间多元化。当前随着高校信息化的深入建设,能够提供更多丰富的教育大数据资源。思政教育学生数据平台的搭建可以使高校更加精准地通过学生的日常数据资源,为构建学生精准画像提供多维度的数据资源支撑。数据平台需要联合高校内部各行政部门以及二级分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汇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经济信息、成长信息、生活信息、健康信息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具体包括学生的专业、选课数据、奖贷数据、社团数据、就餐数据、信息咨询数据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库。这些信息高度关联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面的轨迹,是精准学生画像建立的核心数据资源。

第二,建立学生画像标签体系。学生画像标签体系的建立,能够将学生全方位的数据予以清晰化呈现和集成。通过前期学生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运用算法技术对于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分类,进而设置学生画像的标签内容。学生画像标签体系是多维立体的设置,通过一级、二级、三级标签的设置,层层细化分类,打造出类似标签树造型模式的分级管理模式,为研判学生思政状况建立更为精细化分析的途径。

第三,打造精准学生画像模型。精准思政是学生画像建立的指导思想,基于前两个方面的建设,即学生数据库、学生画像标签体系,为最终可视化的学生画像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撑。算法技术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采集,以及画像标签的分析,能够精准地勾勒出学生的画像模型。而画像模型的建立将学生又进行了细化分类,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评价与管理提供了更为精细的信息资源。为思政教育的精准施策与精准滴灌提供了科学的、全面的信息内容。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与动力,加强了多维度学生综合评价标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促进了“大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智能化与可操作化。

整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当前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而唯有立足于整体性的视域之下,才能够真正把握“大思政课”的大格局、大系统、大学科、大视野等丰富内涵。通过正确审视当前的现实困境,才能够真正打造善用“大思政课”的具体路径,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