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颖 高怀举
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历史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历史课程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历史课标》)要求:“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指南》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到历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呢?本文拟结合《历史课标》的相关内容,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历史课标》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强调课程育人导向,提出了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首先就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的理论保障。正如《历史课标》指出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唯物史观既是我们学习、分析历史的理论武器,又是历史课程要达成的素养目标。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做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性。比如,唯物史观认为,文化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一定阶段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或者说,生产和生活方式塑造并决定着文化。同时,文化又有相对独立性,反过来能影响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也即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能追根溯源,认识到文化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而不是孤立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有其物质根源,同时又要认识到文化的独立性及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历史课标》对此有具体的体现。比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学业要求”中,《历史课标》提出,“能够通过中国古代的经济、科技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在“教学提示”中建议,“查阅、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上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材料,组织一场微型的古代科技图片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以上表述强调的就是要正确认识生产力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从而加强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
历史理解是《历史课标》规定的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的前提。作为历史学习的必备素质,历史理解首先要求理解历史叙述及其语境,能将历史叙述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进一步是能借助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历史事物、“神入”历史,更好地感悟历史,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同情理解。
《历史课标》非常注重历史理解,强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样的课程资源来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比如,《历史课标》在“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提示”中专门指出:“教师要尽可能以感性的、易于理解的、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开展教学。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尝试创设帮助学生感同身受的历史情境,还应充分利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历史遗址、古代建筑、古村落,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等,尽量发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及乡土历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其实就是具体的历史内容,需要借助历史理解。比如,对那些能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必须首先要理解其文本的含义;然后还要能还原“文本”的具体历史环境,了解其赖以产生、存在的“语境”,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及价值意义。这其实也正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所在。正如论者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发展于具体的历史进程之中,若将其孤零零‘拎出来’,既失去具体情境,又缺乏了整体脉络”,这样极易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或者被误读曲解,或者变为片言只语、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那就谈不上被透彻理解了。[3]正如水草只有置于清水流波之中方能摇曳生姿一样,传统文化只有被置于其据以产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还其神韵,易于理解。
《历史课标》在这方面给出了具体的示范。比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提示”中,建议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溯源”的专题活动,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怎样形成并演化的,探讨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观念及相关的风俗习惯,通过传统节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这其实是通过传统节日这一具体表征,把抽象的传统文化具体化,通过回溯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史,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再比如,《历史课标》建议围绕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专门列出了一个探究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置于其产生的具体时代背景中去理解。
家国情怀也是《历史课标》明确规定的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体现的首先是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好资源与载体。《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历史课标》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学业要求”中也指出:“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强调的就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达成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一线索,借助学科特点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与发展。比如,说起儒家文化,在一般人的心里,其含义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经历了礼崩乐坏时代的发轫,百家争鸣时期的砥砺,焚书坑儒的磨难,独尊儒术的转型,魏晋玄学的支流旁出,儒释道的交融并汇,宋明理学的发展变迁,近代外来熏染下的沉潜反思。将儒家文化置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儒家思想本身,更具体地理解文化与其所处时代的碰撞互动。又如,我们将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变迁在纵向上贯通考察,横向上与各自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联系起来考察,就不但能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创新过程,还能透彻理解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历史课标》很明显地体现了突出传统文化发展线索、厘清传统文化根脉的意图。比如,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要求”中新增了“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一项,这是2011年版课程标准所没有的。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是中医的渊薮;扁鹊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医学界历来尊其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历史课标》补充了这些有关中医起源、早期发展的内容,就使得有关中医“根”的内容明晰了,也和后面讲到的秦汉时期的“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明清时期的《本草纲目》等内容组成较为完整的中医、中药发展线索,使得中医的“脉”更完整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求,对传统文化,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4]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恰恰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过程,是不断适应所处时代的过程。把这个过程讲清楚,能让学生自然而然认识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比如,《历史课标》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要求,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而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要求仅是“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了解认识书法艺术”。相比于旧版本,新版本表述上的这种变化还是大有深意的。与过去着眼于单纯对知识本身的知道、了解相比,新课标强调通过知识获得认识、确立观念。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确立“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创新”的观念认识。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了这个观念,才有可能进一步联系现实,考虑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搞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系统”里究竟有什么。《指南》依据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部分。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予以具体化。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的神韵。比如,通过介绍《道德经》 《论语》等经典著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以及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华人文精神;通过讲述那些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及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关于这一点,《历史课标》在内容要求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对于岳飞抗金等史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简短的一句“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仅是知识层面的要求。《历史课标》则要求“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这里,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通过岳飞抗金等事迹体会民族精神才是目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最终落在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上。
如上所述,传统文化分为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但这些都是高度概括化的东西,学起来比较“虚”。只有借助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念、精神、美德才能得以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变得具体。所以,《历史课标》在“教学提示”中专门列了一条:“查阅、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上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重大革新,以及屈原、卫青、霍去病、张衡、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杰出人物的相关材料,组织开展故事会。”很明显,就是要借助这些具体人物、具体事迹中体现出的精神、美德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借助具体历史内容,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设真实的情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借助生动丰富的历史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变得有血有肉,变得可触摸、可感知,便于学生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有利于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考察,在中西联系对比中凸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更加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价值、地位与作用。比如,在与西方思想观念的对比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的独特价值;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科技成就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教学中将中华文化置于世界背景下考察,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意识。事实上,中华文化既是发展的,也是开放的。中华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5]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而这也是历史课程中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课标》在阐释课程目标时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历史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与具体的建议。比如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学业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能够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在“教学提示”中,《历史课标》建议:“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同时,要引导学生回顾、联系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教学提示”更是具体到,建议“绘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文明中心的地理范围示意图,加深对世界古代文明多元特征的理解”。在这里,《历史课标》反复强调的其实就是置中国文明于世界文明的大范围内进行考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胸襟与国际视野。
总之,《历史课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给出了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建议。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在充分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努力践行《历史课标》的理念,切实做到将历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汇一体,在圆满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高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