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莉莉 李 爽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本质和最显著的特征,实践育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忠实践行,是习近平知行合一、治国理政思想的有效落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论,其中“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论述提出了实践育人的思想。这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启示意义:专业课不是简单的理论课,而是用实践支撑起来的丰富的理论课;只有将理论“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而科学地结合,将价值引领融于专业传授,才能教育和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做奋斗新人,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应进一步将实践育人思想中所蕴含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用于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全员覆盖与重点支持,以大思政格局为引领带动实践育人体系化、实效化、生动化、趣味化,疏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开拓课程思政“新阵地”,通过探索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课程思政变成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行动着和行走着的教育过程。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实践育人定义需要重新厘定,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与重构是体系化方案设计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基础。实践育人是与理论育人并存的,包括实践类课程思政、思政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以及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实践环节三部分,如果从广义的课程定义来看,以上形式都属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实践育人探索,而如果仅从严格意义上的与思政理论课对应的课程思政为范畴的育人模式视角来看的话,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并不包括思政理论课程,仅指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那么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就是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的思政育人过程和元素的总和。本文的观点建立在严格的课程思政视域下,具言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是指下列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包括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各类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类课程中的以实验、实训为主的专业实践版块和非专业选修实践版块,以实习、社会志愿服务、暑期实践、创新课程为主的社会实践版块。
学校、课程组、教师“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体系性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整体规划是实践育人模式有效施行的关键。在三级联动体系中,学校是“主心骨”,课程组是“主导者”,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实践教学是“主渠道”。第一,强化统一领导,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设计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总格局和总思路,发挥校党委、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的领导力、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牵头抓总、部门协同配合、教师落实推进”的实践育人合力,实现顶层设计和分层落实的有机结合。第二,注意上下联动,凝聚课程思政建设合力。将专业知识和思政价值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实现学校、课程组、教师的纵轴延伸,环环相扣、分级联络,关注、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将实践思政作为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的有效载体,加速实践育人模式的专业化推进和实效性融入,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三,实现左右联通,培育特色实践育人品牌。校际之间、教研室之间、课程组之间横向联通,释放实践育人效能,强化学校、专业特色育人品牌建设,项目共研、体制共建、过程共管、质效共评、成果共惠中形成实践思政内生动力。第四,追求整体协同,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以层层落实的三级联动策略和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的高效推进,营造课程视域下丰富多元的空间场、开放包容的文化场、活跃奋进的思想场、和谐共生的教学生态场。
实践育人工作是一种以系统性思维、整体性视角和一体化推进展开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方式,也是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优化和体制机制保障等多方面协同发力的推进立德树人效果的有效手段。
完善课程思政实践师资队伍体系,提升教师实践育人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动员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挖掘各类课程的实践思政资源,形成“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新课程观念。教师应当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用于指导实践教学,在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上,采用新思维新方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树立“互联 网+”的教学理念,将思政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联通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增强时代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在队伍建设上,建议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对内要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对外应加强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将教师承担实践育人任务的工作量和成效纳入教师聘用、督导、考核的指标体系。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积极培养致力于交叉学科和产业融合创新研究的人才队伍,促进育人链条、人才链条和创新链条的一体化衔接,形成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管理体系,构建实践育人大格局。集成实践思政的五个主体:创新推进学生思政、教师思政、学科思政、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五个思政”合力,使得实践育人工作无处不在;落实实践育人的五个责任:形成明晰责任、确认责任、履行责任、督办责任、追究责任的闭环落实机制,任务项目化、工作量清单化、考核标准化,激发各部门的担当意识;精心打造课程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本校特色优势,开展以“法治中国系列”“管理智慧系列”“经济方略系列”“红色故事”为主题的课程实践活动,将专业教学、线上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把实践教学教准、教活、教好。
落实实践育人经费,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学校作为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主体,要对实践教学进行适当的经费倾斜,加大对与专业活动相关的科技教育、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军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项目的开支和投入,还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系。同时要形成完善的“政策配套体系”,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把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成效作为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教学评估等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把教师参与课程实践和实践课程建设情况以及育人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评价标准,在各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等各类成果的遴选推荐、表彰奖励中,突出对课程实践育人的激励机制。
完成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完善实践教学学分体系。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应从课程设置和学分设置入手,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细化设计实践教学标准,适当增加实践课时,加强实践教学科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质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依托课程建设特色,把实践育人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内容,以“价值引领”系统修订教学大纲,整体促进课程实践和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嵌入。
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指标体系。课程设计指标:将实践育人各环节各元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和凝练学科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实践环节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情况、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效果等因素进行实质性考核;课堂教学指标:主要考核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师授课过程中是否积极有效开展了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沉浸式学习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勇敢表达的勇气和能力,是否加强课前课后的师间互动、师生互动,加强课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否通过线上教学APP的选人、讨论、PBL项目教学等功能以及线下的演讲、实训、模拟等手段,丰富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利用慕课资源和混合式教学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实践育人体验;教学质量指标:是否实现了实践教学的管理质量控制和档案的过程化管理,包括各项平时活动和成绩记录单、过程影像资料、教学反馈问卷和课程育人效果跟踪记录等的形成和保存,学生评教结果是否优良,是否有学校领导、各级教学督导、教师同行听课意见且评价优良;教学团队指标:是否组建一支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尤其具有实践教学和育人能力的教师梯队,团队成员实践指导过程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体现了良好的互动和成效;师德师风指标: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修养、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在教学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多元、有效、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每一项指标都有严格的评分标准,由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方进行过程中考评和结果考评,全方位实现实践育人的专业推进,并计入教师考评、职称评聘和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优化社会实践活动。常见的实践育人有效活动载体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创新创业和勤工助学等,但因认识不同和投入不同,基本上并未实现把组织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应打破实践育人活动的孤立和简单化,与专业学习、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效结合,创设主题鲜明、效果明显、由专业教师、思政理论教师以及辅导员共抓共管的新模式。
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思政的重要载体:第一,建议依托各学校现有资源,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普遍建设一批学生校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创业实践教育基地,重点打造一批实践育人示范中心,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对接,达成人才培养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协同;第二,打造对外合作“朋友圈”,采取校企合作、学校引进等诸多灵活方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第三,建立国情、党情教育基地,与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在实践育人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教育要想鲜活生动、有滋有味,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找抓手,求着力。只有以专业推进引导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价值旨归;只有体系化的建设,才能完成实践育人大格局的布局,并最终引导学生笃定信念、脚踏实地,撸起袖子、砥砺前行,做“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的奋斗者和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