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化学
——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3-02-25 00:30:03夏建民
学周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高中化学生活化

夏建民

(甘肃省张掖中学,甘肃张掖 734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形式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无论是教材的编写、高考试题的呈现,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都注重与生活相联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 世纪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思想,要明白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迁移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化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让学生了解“用它来做什么”“怎么做”,体会到化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有用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掌握存在偏差

虽然大多数教师都掌握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对于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在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落实,但是就其应用现状来说,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对核心理念的掌握上。调查发现,只有不到50%的教师能准确地把握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而有20%的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他们对于教师角色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要怎样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得教师对于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感到有心无力、无从下手。此外,对教材理解不透彻也影响了教学生活化实施的效果。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当前的化学教材在模块和内容的设计上都做出了调整,加入了一些生活化的元素,甚至很多教材中还加入了“化学与生活”的模块。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依然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师和学生对于生活化的认知不足

一方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前,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实质认识不足,认为“生活化”只是教学的一个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知道教学生活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对化学生活外延的拓展非常不足。

另一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情感对学习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化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综合意识不足,认为教学生活化只是教师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起来教学,不了解生活化教学是为了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认识到学习化学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化学问题,这就造成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期望值不高,参与不足。

(三)生活化教学资源匮乏、利用率低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开展,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用材和教学资源,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资源匮乏、利用率不足的问题。首先,由于学校不能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教学材料,使得很多教师面临着教学材料、资源缺乏的困境。同时,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产业以商业化模式推进教育资源的加工、生产和营销,使得教育资源的购买难度加大。其次,化学自制教具使用不足。自制教具是对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它的制作原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不仅做法简单,还体现了师生的创新意识。自制教具的使用,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器材,提高了实验效果,实现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制教具的制作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此,很少有教师会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再次,缺乏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生活化的环境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保障,但是在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环节中,却存在着生活场景狭隘的情况。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生活场景的选择缺乏必要的广度,没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场景的丰富性入手;二是生活场景的选择缺乏必要的深度,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引入一些生活化的表象,没有引导学生对生活场景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此外,由于教师常常忽略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使得教材生活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对于一些生活中的适合引入课堂的教学资源利用率也不高。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材不仅是课程标准要求和理念的具体呈现,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新的高中化学教材在必修模块中有“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而在选修模块中也有“化学与社会”这一专题,更加关注高中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在新教材的辅助性学习栏目中,经常出现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思考点、探究点,这也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应用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并积极尝试开展生活化教学。例如,在进行“氯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中“氯气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和84 消毒液、漂白粉在生活中的应用谈起,逐步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用途、性质,进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了解其发现的过程以及应用的原理,最终来探究氯气杀菌、消毒的原理,引导学生去分析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公式:H2O+Cl2=HCl+HClO;进而认识到其产物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在学生进行探究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地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课外信息,如国家规定了饮用水中余氯含量的标准,而且已开始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二氧化氯(ClO2)、臭氧等,这样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从生活、健康的角度认识到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物质,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合理使用物质,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也有较大的帮助。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下提倡的一种能够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它依据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的原理,鼓励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认知水平给学生营造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验式或者探究式学习。而高中化学“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真实且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最受学生欢迎,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教学情境,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来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在进行“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因为此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积累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这部分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从我国冶铁业发展的历史出发,利用视频形式给学生介绍冶铁业在我国春秋战国到两汉再到今天的技术发展状况,然后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金属的冶炼实质,分析为什么越活泼的金属被人类利用越晚,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金属矿物资源的有限性,以及金属冶炼高耗能、易污染的问题,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矿物资源的必要性、重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拓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要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开展教学,要注重从能力角度来培养学生,因此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死板地教教材,而是要学会用教材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由课内延展到课外,积极开拓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价值认知,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非常有帮助。例如,新的高中教材中对臭氧有所介绍,而且这一名词对学生来说也是耳熟能详,但是学生对臭氧的了解更多的是集中在臭氧层防紫外线的相关知识,从化学角度了解得较少。因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臭氧形成的现象以及带来的影响,即在春夏的雷雨天气过后,我们经常感觉到空气异常清新,大家可能认为是雨水洗刷的结果,实则不然。从化学角度来说,是因为雷雨天气的闪电使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而从化学性质来说,它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因此大家才会感觉到雨后空气的清新。这样,学生对臭氧的性质和作用就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到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这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设置生活化的作业形式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我们看到高中化学学科的变化之一就是考试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常会出现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同时,在高中“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特别强调教师要丰富课后作业的类型,避免出现“题海战术”的作业形式,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给学生设置生活化的作业,把书面作业和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作业的拓展、巩固和提升的功能。例如,在学习了“乙醇”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这样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调查各种酒的成分及酒精的含量,以及周围人群中因喝酒而引发的事故,将所学化学知识运用进去。呈现形式可以自主选择,其主要方式有:小论文——酗酒与社会安定;编排课本剧——《酒后驾车危害多》;制作海报——酗酒或酒后驾车的危害。学生只需选择一种完成,自行组织团队,开学验收。这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且充满趣味性和探究性,学生更喜欢去尝试。

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肯定,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注意。

一是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不能“喧宾夺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将学生引入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更重要的是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过于突出生活情境的创设,而将知识处于从属地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冲淡“知识和素养的本位”。

二是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度”。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生活化教学法,不能为了体现新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将一些不适宜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硬生生地扣上生活化的帽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进行生活化元素的渗透,避免渗透的内容显得过于突兀。

三是生活情境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学生的视角和教师的视角存在很大差异,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避免从成人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而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将生活情境强加给学生。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让生活走进了课堂,而且使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高中化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