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金龙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初中教学中,班主任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里,最为重要的就是班级管理。优秀的班级管理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同时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只有班主任,无论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还是制度的推行,都由班主任主导进行,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几乎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自主管理的构想应运而生。班级自主管理,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会自我约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班级主人翁地位,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更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规范班级秩序。为此,班主任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多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
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想法非常灵活,但同时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性格上较为自我,通常更加关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对其他学生乃至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并不在意,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集体意识。对待这一阶段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其形成主体意识,让其认识到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一员。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应当了解和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关乎整个集体的利益。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并不仅仅只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这个集体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班级当中推行自主管理,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各司其职,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提高自我的管理能力,并萌发出最初的民主意识。而且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自主管理班级模式下,学生成为班级制度的维护者,可以由此提高自我的评价能力,学会明辨是非,并通过对他人的评价以及他人对自我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完善自我认知,发扬优点,摒弃缺点,不断超越自我,从而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不但要制定管理制度,还要督促制度的执行,所有的事情都由班主任一个人去安排和实施。而且,一些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很单一,往往是简单粗暴地安排学生去做事。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会让学生反感,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变得十分懒惰,只有班主任发出指示,学生才会去执行,这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因为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每个成员都成为班级管理制度的维护者,因此班主任并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去指定学生做什么,而是在班级内部自然形成了各司其职、各在其位的状态。班级成员之间是一种合作、协作的关系,班主任也不再是管理制度的命令者,而成为服务者和协助者。在这样的模式之下,班主任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控制,学生也会主动去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每一位成员都会变得自觉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班级管理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升。
在当前的初中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在管理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参与度不高,管理经验不足。
当前的初中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班主任没有将自己的权利适当地进行下放。虽然有些班主任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自主管理模式,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依然落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窠臼当中,不愿意也不习惯把自己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仍然将权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即看起来似乎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但实际上依然是由班主任一个人主导班级管理,这十分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例如,对于学生值日这个问题,自主管理模式之下,班主任只要将检查卫生的任务交给学生就可以了,自己并不需要每天都亲自进行监督。如果依然像以往一样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去对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甚至亲自处罚值日不合格的学生,这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并不信任,所设定的自主管理岗位也就徒有虚名。因此班主任在实行自主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对学生的管理过程进行过多干涉,而是要从心底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班级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做好平衡。班主任应该充当的角色,是“辅助者”“协助者”和学生坚强的后盾。当学生在管理过程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才需要出面加以干预,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优化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非常有个性,但是对自我的认知往往较为浅薄,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维护。班主任要想顺利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需要很多学生干部的参与,但初中生对学生干部往往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个岗位会破坏自己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一旦遇到其他学生破坏规章制度的情况,学生干部往往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去进行处罚,还是应当包庇这些学生,以至于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都十分自我,他们更加关注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并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班主任想要实行自主管理模式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在这方面对学生多加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班集体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加入自主管理队伍。
自主管理模式下,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班主任往往会陷入传统习惯当中,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够成为班委会成员。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成绩优异固然是优秀学生的重要表现方面,但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管理能力强,有很多极具管理能力的学生,成绩并不是最好的。班主任如果按照单一的标准去选拔人才,很容易出现班干部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在管理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真正具备管理能力的学生却处于被管理的位置等不良现状。这种情况下,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成员并非由学生选举产生,难以在班级中树立威信,以至于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当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班级管理的理念必须进行改变,学生在班级管理当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自主管理模式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被推行,很多班主任也正在研究创新管理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处于核心地位,无论是传统的班主任主导管理模式还是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班主任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所以班主任的理念首先要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有效推行自主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理念的转变十分不易,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很多班主任都认为自己必须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班级当中的大小事务一定要“自己说了算”。有的班主任还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想不够成熟,如果任其自主管理,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所以不想把权力真正下放给学生。针对这一局面,学校必须对班主任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让其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对班主任进行相关的系统化的培训,让班主任认识到自主管理模式的重要价值。其次,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交流活动,让实行自主管理得到良好效果的班主任分享成功案例。这种交流也可以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学生和班主任进行对话,消除班主任的顾虑,让班主任认识到学生可以做好自主管理工作。总之,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法帮助班主任转变观念、学会放手。
1.班级管理工作交由班委会成员全权负责。对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全权交给班委,让班委决定班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包括班级管理区域相关负责人的制定、相关奖惩制度的实行等。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彻底抛开对班主任的依赖,强化班委在自主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树立班委成员在学生中的威信。需要注意的是,班委的成员数量一定要合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容易造成职责不明,过少则会使得班委的管理工作加重,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
2.充分运用小组管理手段。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选出相应的管理负责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管理。小组管理法,非常适合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之下,小组的各个成员之间可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督促的作用。这种管理方法也能让学生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学会解决自主问题,而不再依赖教师和班干部。
3.轮岗换岗,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在这个模式之下,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一员,所以在此过程当中,班主任要注重轮换、调整责任人。班主任要注意定期进行班委改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管理者。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能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改正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初中班级中,虽然每个班学生数量不算很多,但其中涉及很多琐碎的事情,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加以处理,往往会造成班级管理的混乱,不但会破坏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甚至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一定要利用好榜样的力量,注重培养遵守班级制度的标兵,让这些学生以身作则,参与到班级管理的队伍当中,帮助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自觉改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及时加以改进,以此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将纪律、卫生、学习这几项核心内容作为重点,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项内容都要尽量让每位班级成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学会自主管理。例如,班主任可以把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学习委员进行调换,让其在岗位交叉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班主任还要多举行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多思考、总结自己在管理工作当中的成果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我。
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自主管理模式,学生可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纠正,逐渐深化对自我的认知,更好地促进自我的身心发展。班级自主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重要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班级自主管理并不是降低了对班主任的要求,反而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以及功能的转变。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是总指挥、领头羊,是协调者、总结者,是学生的心理导师,是学生特别是班委的服务者,班主任应在学生遇到管理瓶颈时及时出现,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学会自我改进,从而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