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戏剧艺术传播的研究

2023-02-23 06:42孔微波
传播与版权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播模式数字技术

[摘要] 《抗战中的文艺》依托真实历史文献资料致敬经典,采取“内容+艺术+技术”的方式,以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将装置影像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打造了“线下演出+线上演播”的“双演”传播模式。文章以数字技术赋能戏剧艺术传播为研究内容,从价值意蕴、内容分析、传播方式三个层面,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戏剧艺术节目如何实现守正创新和传播实践。

[关键词]文献话剧;数字技术;传播模式;戏剧艺術;《抗战中的文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首部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其依据真实的文献资料,按照编年史体例通过时间线索线性叙事,以文献话剧的方式,通过舞台塑造文艺工作者人物群像,结合互联网与数字技术进行全平台线上演播,生动、真实、立体地再现了戏剧、文学、电影、美术、音乐等各界人士投身抗战的经历,复现了在抗战期间创作出的一大批具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体现了文艺先辈的家国情怀。

一、《抗战中的文艺》的价值意蕴

(一)抗战文艺的时代价值

《抗战中的文艺》以大量珍贵史料为基础,真情再现1931年至1945年,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用文艺的方式求索与奋斗,寻找中国的出路。抗战结束之际,文艺家们汇聚延安,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引下,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1],即“使文艺更好地服务于民族与人民的解放事业”。《抗战中的文艺》体现了文艺家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做出的巨大贡献,阐明了抗战文艺在抗日战争时期动员群众和铸造伟大民族精神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切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2]同时,这也是《抗战中的文艺》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解答了“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为当时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文艺为人民”也是当下文艺工作者应始终坚持的创作理念和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文艺创作应始终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来反映现实,到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积极因素。新时代各行各业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创作原料,因此,文艺工作者应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文艺工作者应充分挖掘抗战文艺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为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价值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抗战中的文艺》的内容创作与叙事方式

(一)基于文献资料的内容优势

文献剧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特殊的剧场艺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得到进一步发展。法国戏剧理论家帕特里斯·帕维斯在《戏剧艺术辞典》中将文献剧定义为:“一种只使用文献和有真实来源的事件并根据编剧的社会政治观点加以选择和拼接的戏剧。作为一种报导性戏剧,文献话剧的取材十分广泛,备忘录、文件、书信、统计数据、股市行情、银行和工厂企业年度报告、政府声明、讲演、采访、社会名人的谈话,以及报刊和电台的新闻报道、照片、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文献剧的基础。”[4]文献剧的核心特点是要求真实,通过诸如照片、报刊、政府报告、庭审记录等客观的现实材料呈现,体现历史观下的严谨逻辑性。

作为一部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主要叙事主体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献资料,包括当时文艺界众多名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通过他们作品中的真实话语来展现时代背景和表达作者心声。该剧涉及众多领域的文艺名家,以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不同门类的艺术样式,这给二次创作带来挑战,但也孕育创新的机遇。比如,在文学领域,有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呐喊》《彷徨》。在音乐方面,有出自电影《风云儿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等。这些优秀的作品各具鲜明特色,同时观众对其也相对了解,有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二)线性叙事方式与横向空间对比

一是时间纵轴,《抗战中的文艺》按时间顺序表达文艺家们在不同时期的抗战心态。比如,在东北沦陷时,以萧红、端木蕻良等为代表的东北文艺工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纷纷表达对时局的悲悯与愤慨,进而阐述投身抗战的故事。在上海沦陷时,上海一批先锋艺术家成立左派戏剧联盟,他们将抗战的决心和态度映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精神武器参与抗战。二是横向空间,《抗战中的文艺》横向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地区文艺工作者的境遇。时间顺序的纵轴与地域对比的横轴相互结合,写实与写意双重刻画,呈现了当时的时代主题。

(三)富有对话感、沉浸感的表达方式

《抗战中的文艺》全剧分为现场舞台表演和舞台中央屏幕影像表演两个部分。首先是现场舞台表演部分。这部分演员在舞台上既是“歌队”的讲述人,又是各位文艺家角色的扮演者,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在两种身份中自如切换,舞台表演和角色的转换考验他们的台词功底和情绪变换。其次是舞台中央屏幕影像演出部分。舞台的背景布置使用了装置影像艺术,通过多媒体投放一些文艺大家的影像,观众可以看到舞台背景中的影像出演,演员在屏幕上以影像的方式出演那个时代的文艺名家原型。最后两个部分融合互动成为一体。演员们先作为“歌队”成员,向观众讲述历史、作者和文献,而伴随“歌队”成员的讲述,舞台中央屏幕上为观众呈现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以及由多位演员扮演的真实人物原型如段奕宏饰演的鲁迅、陈建斌饰演的老舍、廖凡饰演的巴金透过屏幕诉说心声,与真实的历史影像融为一体。“歌队”叙述者在光线的流动与空间的分割中与历史上的文艺人物对看、对话,影像演出中的文艺家和舞台演出中的“歌队”产生互动,现场画面具有极强的跨时空对话感,使观众获得舞台的参与感、沉浸感。“歌队”的他者讲述、演员的角色演绎与大小屏影像的变幻联动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互动,拓展了舞台的讲述空间,将故事内容、演员表演、历史影像和文献表达有机结合,在光影交叠和场景调度中营造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沉浸感和时代氛围。

三、数字技术赋能舞台空间搭建与“双演”传播模式构建

(一)装置影像艺术和戏剧表演艺术融合,构筑线上“文献博物馆”

《抗战中的文艺》作为反映抗战十四年文艺界奋起抗敌的文献话剧,包含的文献资料时间长、内容多、艺术门类多、空间跨度大,如何将如此庞大体量的内容浓缩成两小时并通过舞台戏剧进行表演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是时间跨度大,《抗战中的文艺》的时间线起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止于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最终文艺工作者汇聚革命圣地延安。二是信息量大,整部话剧出场人物众多,包括众多文艺名家,并涉及他们的生活、作品创作过程及内容选取等。三是艺术门类多,该话剧涉及戏剧、文学、电影、美术、音乐、戏曲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四是空间跨度大,整部话剧展现了当时不同地区的文艺界活动状态。《抗战中的文艺》搭建了背景影像和舞台表演两个不同的舞台空间,将装置影像艺术和戏剧表演艺术相结合,通过编年体线性叙事和塑造人物群像的方式,打造出一个时空跨度大、信息含量大的立体叙事空间。

丰富的文献、文物不仅作为表演的背景展现,而且成为《抗战中的文艺》的重要内容,同时整个舞台也被打造成一个文献资料馆,以“展柜”的视觉形象来展出虚拟道具、文献资料和数字影像,文献资料实现从文本传播到可视化再到视听化传播的转变。《抗战中的文艺》通过他者视角的介绍,以及背景屏幕展现历史文献资料的照片、影像,包括文艺家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景,富含经典电影的片段、美术、音乐等众多元素,画面风格精简又内涵丰富,生动还原抗战时期文艺历史和文艺家们的真实状态。《抗战中的文艺》在舞台上为观众打造出一座展现抗战文艺精神风貌的线上“文献博物馆”,观众观看话剧的同时也获得置身“文献博物馆”的沉浸感。

(二)“线下演出+线上演播”相结合,构建“双演”传播模式

《抗战中的文艺》两次采用截然不同的演出形式。该话剧最初在国家大剧院线下首演,随后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各平台官方账号、央视网、新华网、抖音、快手等网络全平台线上首播,打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以往直播更多的是作为线下演出的实时记录和伴随状态,线上观众通过网络直播画面观看到的依旧是平面的舞台。而《抗战中的文艺》虽然舞台简洁,但是空间结构多变,在进行舞台表演的同时,综合运用5G、4K/8K、VR等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手段,其中隐藏在舞台周围的其他拍摄人员同步采用电影多机位、多角度的影视化拍摄方法,经过拍摄和后期影视化剪辑,最终在线上为观众呈现一部影视化的戏剧大片。这种视觉上的体验与以往的直播方式和线下剧场观看所获得的体验有所不同。

第一,线上演播要求戏剧创作、表演模式的转变。以往的戏剧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线上演播要求同时考虑到线下观众,并需要契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抗战中的文艺》导演田沁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戏剧电影和线上戏剧是两个概念,《抗战中的文艺》在创作时就已经考虑到线上观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舞台艺术受到巨大冲击,线上演播既是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与其说是未来之路,不如说是当下之路。所以,近几年的剧目在创作之初,国家话剧院就考虑到线上线下‘双演融合的模式,而此次《抗战中的文艺》在排练时,就已有影视导演介入做好线上演播的分镜头工作。” “线下演出+线上演播”的模式是戏剧艺术节目自身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该模式从剧本创作演出拍摄的全过程打造适合线上观演的原生线上演播内容,到创造线下演出、线上演播同步进行的摄制播出环境,都通过“双演”模式进行传播,为观众带来虚实融合的“超级现场”的沉浸体验,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网络形成观众与表演区新型的互动方式,及时回应观众需求,获得观众反馈。从戏剧艺术节目创作和传播的全过程来看,数字化浪潮和媒体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带来文艺生态的深刻变化。

第二,线上演播对戏剧艺术的发展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戏剧线上演播与传统线下剧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例如,《抗战中的文艺》线上演播通过数字技术、影视化的拍摄手法,呈现“内容+科技+艺术结合”的效果,不仅创新了艺术形式,也通过网络实现大众传播,进一步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赋能“双演”模式,使得戏剧艺术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焕发新的生机,打破观众圈层界限、局限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艺术也随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对观众来说,戏剧艺术以适应当下的传播方式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观众在网剧、综艺节目之外获得更多选择,使得其足不出户也能获得现场观看戏剧的视觉体验和沉浸感。此外,戏剧线上演播的弹幕、评论也为观众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实时弹幕和评论互动是线下观看戏剧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也使得戏剧主体可以及时获得观众的反馈,这对戏剧创作、表演的改进和增强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戏剧线上演播也面临互联网大环境的挑战,尤其在碎片化阅读方式和短视频传播形式方面的挑战。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但在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的同时,不同地域、领域的信息量剧增,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受众的内容阅读也呈现碎片化的方式。加之当前视觉化的传播环境,短视频的传播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传播快、门槛低、内容多元、社交属性强等特点更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另外,网络下载、录屏、云盘传播等功能的存在也对戏剧艺术线上演播的版权保护提出挑战。

四、结语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打造出“思想+艺术+技术”的沉浸呈现方式,构建“线下演出+线上演播”的“双演”传播方式,对戏剧的现代化数字传播进行积极探索,打破了线下有限的空间限制,极大地扩展了受众范围。这对戏剧艺术的普及和国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在助力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而无论何种艺术的传播,核心仍在于内容。“当前戏剧的‘云演出和展映还处在探索和尝试的初级阶段,要警惕‘互联网+戏剧的新型传播方式沦为一场特殊时期的自我狂欢。”[5]因此,无论在内容创作、拍摄制作、受众定位还是营销方式上,戏剧艺术要始终坚持“思想+艺术+技术”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守正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毛澤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新华社.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4]帕特里斯·帕维斯.戏剧艺术辞典[M].宫宝荣,傅秋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5]尤里.浅析疫情之下的“云”戏剧[J].中国京剧,2020(10):55-59.

[作者简介]孔微波(1992—),男,山西晋城人,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传播模式数字技术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浅议
微信公众号崛起背后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模式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