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社团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2023-02-23 22:53谢冬凌张弘杨吴瑜刘舒婷彭熙
传播与版权 2023年4期
关键词:助力重庆市科技期刊

谢冬凌 张弘杨 吴瑜 刘舒婷 彭熙

当前,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科技期刊社团需要担当作为,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伟业。文章以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为例,分析科技期刊社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基础,多方面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一是深化村会战略合作,量身定制科技服务方案;二是打通人才下沉通道,大力開展科普下乡;三是创新科技期刊赋能乡村振兴思路,强化内生式“造血”机能;四是做优做强内容服务供给,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五是打造全媒体矩阵平台,延伸科技期刊服务触角。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以自身的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为科技期刊社团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提供了探索思路和案例示范。

科技期刊社团;乡村振兴;科技期刊智库;工作委员会;科学普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推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科技引领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作为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的重要力量,科技期刊需要不断集聚各种要素,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这为科技期刊社团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沿此指引,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践行“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大业当中,以自身的智力、集群、组织优势,建立了“以学会为源头、工作委员会为支点、智库专家为纽带、科普下乡为抓手”的科技支撑体系,踔厉奋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基础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繁荣期刊,研究学术,服务社会”的宗旨,发扬“开拓、求实、协作、奉献”精神,汇聚众智、踏浪前行,惟实惟先、善作善成。2021年,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利用科技期刊助力乡村振兴,成为重庆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之一;2022年,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被确立为重庆市科协“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并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列入服务中心大局的重点任务。

(一)依托“重庆科技期刊智库”,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资源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会员单位覆盖了重庆现有的94种科技期刊。截至2021年12月,其中属SCI和ESCI的期刊有8种、EI期刊4种、CSCD期刊24种、中文核心期刊30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5种。合并去重计算,重庆市科技类核心期刊共有56种,占比为59.57%,位居全国前列。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的94种科技期刊汇聚了强大的高端科技人才资源,拥有数千人专家团队成员,其中有多名编委、主编、顾问、审稿专家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等。基于此,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开展智库化转型研究和实践,组织了“重庆科技期刊智库化转型的路径探讨”“创新渝论沙龙”等活动。2021年,“重庆科技期刊智库”正式成立,这为重庆市科技期刊的科技、经济、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和新途径,尤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资源和服务基础。

(二)充分整合工作委员会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各工作委员会是根据学会相关领域发展需要,由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会设立的分支机构,也是学会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力量。目前,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共设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新媒体工作委员会、品牌运营工作委员会、智库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版权工作委员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英文期刊工作委员会、医药期刊工作委员会12个工作委员会,其在组织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培训、新媒体运营、品牌运营、智库打造、科普活动、版权工作、对外联络、青年编辑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作委员会不断整合资源、多措并举,以“品牌运营工作委员会+新媒体工作委员会”“医药期刊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智库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等“1+1”组合形式,开展专业领域的科学普及、技术交流、专业培训等系列活动,从而“让资源活起来、品牌响起来、队伍聚起来、村民富起来”。

(三)推动专业集群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个性化服务

近年来,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不断探索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集群化发展之路。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在医药卫生、材料、土木建筑、生态环境、制造装备等领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具备集群化发展基础。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依托建立的学术工作委员会、医药期刊工作委员会和英文期刊工作委员会,牵头试点专业集群建设,目前已建成“工业技术期刊集群”“医药卫生期刊集群”“农业环境期刊集群”“自然科学综合期刊集群”“英文科技期刊集群”“科普期刊集群”这六大领域的科技期刊集群数字化实时展示平台。基于此,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还可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寻找合适领域的目标期刊及专家群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细分、领域细化的服务。

二、科技期刊社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村会战略合作,量身定制科技服务方案

开展“村会合作”是组织和动员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行动的有效途径之一。科技期刊社团所依托的期刊与专家、学者有密切的联系,能够撬动强大的科技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服务。开展“村会合作”是科技期刊社团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促进科技对口帮扶,形成个性化科技服务的有效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化要求,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分别与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北碚区东升村签署了《乡村振兴合作意向书》,与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人民政府签署了《科技服务协议》,明确“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利用重庆科技期刊智库平台,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教育、生态保护等内容,根据乡村的实际需求,组织专家开展免费智库调研和提供村务資政参考”,主动融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战略合作实现精准化联系、对接、指导,这也为乡村后续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

(二)打通人才下沉通道,大力开展科普下乡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支撑,该战略的各项环节都需要人才来实施、创新和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优质人才大量流失和城市人才难以留住,乡村人才队伍“空心化”的短板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科技期刊社团一是要加快建设人才下沉的“大通道”,确保科技人才“下得去、能用上、有实效”;二是要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帮扶队伍。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遵循这一逻辑,基于“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思路,以享誉全国、扬名期刊界的“编辑大碗茶”学会品牌学术沙龙活动为平台,联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科协、重庆市社科联等主管和指导部门,汇集期刊行业学会领导、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科技期刊办刊人员,构成“领导+专家+编辑”人才队伍,以“科普特邀团”的形式,开展党史教育、医学保健、作物种植技术、手机摄影等科普讲座培训。同时,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积极探索帮扶项目长效机制,牵头引导会员期刊背后的科研团队与乡村共同服务科技小院,推动专家团队、研究生带着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下沉乡村,加速打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三)创新科技期刊赋能乡村振兴思路,强化内生式“造血”机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一项新事业,这需要新的观念、思路来谋划和支撑。科技期刊社团要借助期刊集群化力量构筑交流平台,聚合专家资源,创新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强化整个系统“造血”机能。要想完成好乡村振兴这份答卷,科技期刊社团需要凝聚作者、办刊人和专家的智慧和力量,主动探讨新思路、新方向;积极提高站位、拓宽视野,推进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以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举办的“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论坛”“西部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论坛”等学会品牌活动为例,各活动特别设置“农业期刊分论坛”,邀请中国西部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从事农业科技期刊出版的编辑、科研人员围绕“农业科技期刊如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议题,为农业期刊集群服务“三农”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专业意见,同时为西部乃至全国各省市科技期刊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思路与建议。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工作委员会将可行性思路整理成报告推介至学会结对的乡村,这种“造血”式赋能乡村振兴的活动影响力较大,其效果也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延续。

(四)做优做强内容服务供给,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期刊作为知识存储、积累的重要载体,衔接着“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科技期刊社团则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科技期刊,在“知识生产—传播—转化(应用或服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为乡村振兴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具体而言,科技期刊社团一方面可加强与作者、专家、编辑多方之间的配合,利用媒体平台将科技成果“二次翻译”,为科研论文的生产和传播搭建桥梁,实现科技期刊的内容增值;另一方面可为科研人员和实验基地牵线搭桥,促成理论技术的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现代化提供前沿的经验借鉴。

例如,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通过邀请学会会员单位的作者,把天津农学院刘同海教授团队在《智能技术学报》刊发的英文论文《AI养猪:如何用人工智能监测猪只体温》,以论文导读的形式发布在学会的微信公众平台,助力科技成果的深度挖掘、二次加工与广泛传播。为了进一步实现知识传播向知识转化的转型,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联合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利用“重理工期刊谷”学术平台策划“人工智能与养猪”线上直播活动,汇集学术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智慧化养猪新方法并进行深度解读,为生猪养殖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方案。

(五)打造全媒体矩阵平台,延伸科技期刊服务触角

科技期刊社团可依托其在行业深耕多年积累的行业、媒体等资源,打造“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知乎”的全媒体矩阵平台来服务乡村振兴,这也有助于实现1+12的叠加效果。特别是在新一轮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社团应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衍生新的服务形态,开拓新的思路,使全媒体矩阵平台逐步从内容提供者向内容服务者转变。

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邮箱以及会员单位的新媒体平台资源,为乡村特色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推介提供全媒体、立体化的宣传。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还寻找到了科技期刊社团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利用全媒体矩阵宣传“走进美丽乡村,交流编辑哲学之道”和第19次“编辑大碗茶”学术沙龙活动,引导参与者通过以购代捐的消费帮扶方式购买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同时,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也引导会员单位的媒体平台聚焦乡村振兴这一议题,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乡村特色相结合,彰显科技期刊社团的社会关怀,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公益力量。

三、结语

科技期刊社团探索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一次有益尝试,这能使科技期刊的触角延伸到乡村基层,科技期刊资源也会得到充分整合,让创新要素实现自由流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时代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科技期刊社团必须“跳出期刊办期刊”,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深化村会战略合作、推动人才下沉、创新乡村振兴思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

[2]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社会主义论坛,2019(07):4-6.

[3]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乡村振兴,2022(04):8-15.

[4]彭熙,徐书令,何欣,等.重庆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1[R].重庆: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21.

[5]叶兴庆.迈向2035年的中国乡村:愿景、挑战与策略[J].管理世界,2021(04):98-112.

[6]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1-9.

[7]习近平.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J].求是,2002(16):13-16.

[8]丁佐奇.科技期刊多维度助力科技创新与“双一流”建设[J].科技与出版,2018(09):11-15.

[作者简介]谢冬凌(1996—),女,广西柳州人,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学术交流部编辑;(通讯作者)张弘杨(1990—),男,河南许昌人,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期刊部主任;吴瑜(1991—),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刘舒婷(1995—),女,四川宜宾人,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新媒体部负责人;彭熙(1965—),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社长,编审。

猜你喜欢
助力重庆市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助力成功七件事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科技期刊的分类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