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可行模式探析

2023-02-22 13:58邓斯伊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中职生课程思政

邓斯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3)33-0000-00

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职语文“以语育人”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B571)的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演进和发展,思政元素的有效渗透与融汇将对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深远影响,相关议题要引发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中职语文《合欢树》与《父亲的手提箱》两篇文章入手,重点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模式,提出了以思政化教学改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对如何增强中职生语文知识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进行了多维度探讨。

【关键词】思政元素;中职语文课堂;课程思政;身心素养;中职生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与方案,对“职业学校思政教育”进行了路径规划;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从语文教学的维度进行了思政化教学的具体论述,为中职语文教学与思政元素交融提供了具体依据和有效遵循。上述文件的共性要求是:中职语文教师要秉持“立德树人”根本方针,运用“课程思政”理念,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发挥语文学科在文化育人方面的显著功能,实现“文以载道,披文入情,以语育人”的基本目标。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整合、利用思政元素与资源,同步推进“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实现语文教学价值的立体增长;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德技并修”要求,对中职语文思政化教学进行全流程监管、评价与优化,实现思政元素的深层次渗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平稳提升。

一、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介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兼容式的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也有着极为复杂的时代背景。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要求职业教育的技能学习要与思政教育结合,要“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可见,职业教育改革中“以德为先,德技并修”的要求十分显著。《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的中职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其中两类素养涉及到思政教育:“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可知:培养高质量的中职学生,要引入思政元素与资源,充实学科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立体纵深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二)意义解析

1.思政元素运用将丰富教师策略选项与课堂素材

中职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开展思政教育的“资源宝库”。具体来看,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众多感恩教育、宽容教育、自信教育、爱国情怀教育、探索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思政教育”将产生助推作用。

以思政元素融入为起点,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中职生特点设计复合型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突出语文课程思政特色,将对学生全面成长产生积极助益。因此,思政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极大丰富了中职语文教师的策略选项,使得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更为得心应手,这将增强语文教学的深度与辐射力。

2.语文课程思政是学生身心素养锤炼的重要支撑

按照“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特点和需求为行动依归,而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传授显然不能满足当下中职生的发展需要。将思政元素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捆绑,既可以有效释放语文学科功能和知识能量,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思维品质、文化自信与道德情操,对学生身心素质发育具有拉抬作用。因此,语文课程思政的深化展现了中职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深入推进的底层逻辑。

3.语文思政化教学將助力中职高标准育人工作发展

中职学校语文学科的高水平课堂教学,既是践行“立德树人”宗旨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中职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现实关切的生动回应。以语文学科为轴心,纳入多元的思政元素,打造语文课程思政实践体,将“校园文化建设+语文课堂教学”双阵地教学策略落实下去,能够更好地助力中职学校高质量育人工作,将对技能型、高规格、现代化职业人才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路及可行性模式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打造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范式,应当成为语文教师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向。笔者拟结合《合欢树》与《父亲的手提箱》两篇文章,具体探讨思政元素与语文课堂交融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此类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参考。

(一)整合思政元素:营造语文课堂育人氛围

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契合中职育人目标与现实需求,同时也将丰富语文教学举措,对课堂教学深化具有助推作用。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当提高课程思政认知与行动站位,主动发掘、归纳、整合语文教材中相关的思政元素,在“融会贯通”基础上使之转变为课堂教学策略,营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思政元素的提取与整合要依托教材,与课文形成密切勾连,展现趣味性、知识性和功能性,让学生们“感知兴趣,生成情感”,在课程思政学习中增长能力,有效获取“知识成就感”与“思政喜悦感”。

如表1所示,对《合欢树》《父亲的手提箱》两篇文章进行内容与主题解析,提取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合欢树”与“手提箱”两个意象切入,分别进行思政化解读:“合欢树”寓意着时间流逝中母爱的伟大愈发光辉夺目,作者由此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与思念,此时更感孝悌、感恩的真意;“手提箱”暗含了父子两代人的文学梦想,在子承父业中完成对最初梦想的追寻,即实现文学价值,回报父亲的期许与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情境互动、议题探索等方法,引导学生们融入思政情绪中,充分感知“象征物”在文章主题表现中的价值,形成对无私母爱、深沉父爱、孝悌之义、梦想力量、坚守初心使命的多维度认知,提升文章感知能力与思想情感水平。

(二)强化课堂互鉴:以思辨促学生思想发育

思政元素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汇,集中体现为以语文教材的内容解构思想政治教育,让平面化的语文知识形成立体复合效果——突出思想政治特色,让学生们“思有所感,学有所得”。据此,语文教师要强化课堂互鉴:师生之间的互动探讨,学生们之间的议题探究。通过有效的课堂互鉴,师生可以围绕思政主题、思政取向、思政功能等进行随堂探讨、交流,形成“思辨情绪”,以此增强思想情感深度。教师要把握语文课堂教学进程,巧妙、适宜地设计互鉴互动主题,驱动学生们广泛参与,借助互鉴与探究增强学生思想情感发育。

如,在《合欢树》教学时,教师通过针对性地议题引导,激发学生们的互动探讨热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理解深度,同时突出思政内涵,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有效感知。

师:史铁生在文章第一部分用三个年龄段(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分别叙述,大家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时间点更加清楚,叙述起来条理分明。

生:这样处理可以体现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同时展现了母子相处的时间很长。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作者以时间线方式来铺陈回忆,用细节描述来展现母亲与自己的日常,具有夹叙夹议的效果,可以更好地突出“母爱的温情与细致”。

师:大家再想一下,为什么第一部分没有提到“合欢树”,反而是第二部分“突然提到”呢?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用意呢?

生:也许是史铁生为了更好地表现母亲与母爱,所以合欢树只是一个符号。

生:作者这样写,可以更好地突出合欢树与母亲的内在联系。

生:作者可能想通过与邻居的交谈引出“合欢树”……

师:大家说得都有部分道理,但是不够全面。我们仔细读几遍文章就可以发现;前后两部分是虚实结合的,第二部分中作者通过与邻居的交谈引出合欢树,其实合欢树象征着母亲的生命力与顽强乐观的精神。这样写,更好地体现作者对母亲深沉厚重的爱,显得更有层次。

生:确实是这样,“合欢树”的出现,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作者的感情一下子有了变化。

如上,以《合欢树》为例,师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互鉴,可以深度交换思绪与想法,在思政化理解中探寻不同层面的意趣和指向。可以发现,史铁生写作这篇文章时既重点褒扬了无私温暖的母爱,同时在第二部分借“合欢树”的意象表达了“乐观积极”、“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人性精神,并展现了逝去的母亲与这种精神的内在联系。通过课堂中师生的深度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完成思想情感的认知升华,生成多层次的情感志趣。

(三)开展群文阅读:塑造思政认知与领悟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多次、反复阅读文本,体察作者的写作思绪与情感,结合作品背景、主题指向、重点词句进行细节品读,塑造学生们的思维感知力,以此突出课堂思政的意趣和内涵,这对于中职生更好地汲取“思政营养”大有帮助。语文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设计群文阅读方案,在共读共思中融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孝悌之义、人文精神、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促进学生思维开化、情感升华与道德品格提升。

《合欢树》与《父亲的手提箱》都是“以物抒情,描摹大爱”的名篇,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时也对中职生具有良好的引导、启迪和教化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群文阅读方式,打造高质量阅读课堂,塑造学生的思政认知力与领悟力,提升其思政素养。

1.阅读议题设计:(1)感悟父母之爱,体味人间真情;(2)矢志奋进坚守,绽放人生价值;(3)保持乐观坚强,积极快乐生活。

2.课内外选文:课内的《合欢树》《父亲的手提箱》;课外的孙犁《母亲的记忆》,莫言《我的父亲》

3.思政元素提取与类比:

“合欢树”→母爱真诚无私,乐观积极地笑对人生;

“父親的手提箱” →坚持热爱与梦想,传承初心使命;

“母亲的记忆” →辛勤质朴、扶危济困的博大母爱;

“我的父亲” →勤勉务实,不骄不躁,保持平常心与上进心。

4.师生共读与课堂探索:

首先,教师带着学生们共读四篇文章,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主题指向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对“合欢树”与孙犁笔下质朴的母爱进行对比,感受不同人生境况下母爱的异同,体味母亲对孩子的教化和影响;对“手提箱”意象与莫言笔下父亲的嘱咐进行对比,感知父亲教导孩子走正路、传承理想正道的良苦用心。

其次,结合思政元素进行定点分析,解读重点语句。如,《父亲的手提箱》中,“我认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发现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标示了全文主旨,展现了父子二人的共同追求与热爱。教师可以此为例,对隐藏其中的“梦想坚守,职业热爱,作家品行”等思政内核元素进行探讨,拓宽学生们的感知,使之形成思政领悟力。再如,教师带着学生们解读孙犁《母亲的记忆》,在群文阅读与类比中感知作者平白如水、赤诚见血的文学笔法,领会“母亲因材施教,母爱浇灌成长之花”的思政内核,形成共情意识,增强思维体验力。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课堂教学进程,推进精细化群文阅读,勾连课内外文本,实现思政化解读、情感化浸润,以此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生成,实现课堂教学功能的有效拓展。

(四)深化主题实践:锤炼学生思政应用素质

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中不可或缺,这也是践行“以语育人”宗旨的具体举措。语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联通课内外,密切思政与学科的关系,驱动学生带着目的开展实践、优化场景体验,有效锤炼思政应用技能。以《合欢树》《父亲的手提箱》两篇文章而言,教师可以在充分提取、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设计如下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思政应用素质和能力。

1.围绕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语文课堂教学”双阵地要求,以《合欢树》《父親的手提箱》为思政主题活动的线索,开展课堂与校园实践活动。比如以“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为主题,开展课堂演讲比赛、主题诗词大赛、文学作品朗诵、思政主题板报展等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形塑竞赛式氛围,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验证所学知识,培植孝悌之义、奋进豪情与感恩情怀。

2.课堂与课外拓展性实践活动。比如,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及父母生日来临之际,教师结合两篇文章主旨,分别派发“感恩主题任务”,让学生们以做手工、准备小礼物、做家务、家庭一日游等方式,用细节感动父母,让学生们感知父母的不易,激发感恩思绪、生成积极价值观与人生观。

3.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主题联结。围绕《合欢树》《父亲的手提箱》中渗透的职业化元素,驱动学生们开展“我为父母解个忧”“父母职业一日体验”等个人化实践活动。如,学生提前与父母商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体验他们的工作,感受父母日常工作的艰辛与困难,形成对不同职业的认知,激发职业素养与行业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点拨,融入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回报社会、勤勉务实、与人为善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所感思”,增强思想政治素养,锤炼个人实践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言,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契合中职学校育人需求,将对中职生健康成长、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鉴于此,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进程,从中职生的具体特点着手,结合教学内容提取并整合思政元素,打造高质量的语文思政化课堂,让学生们在扎实掌握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养成道德情操、思维情感、感恩情怀、文化自信与职业精神,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1]戴薇.言教并重育匠人,文道合一铸匠魂: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J].职业,2022(4):91-93.

[2]潘莉萍.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识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 (2):69-73.

[3]沈建强.文以载道,披文入情:中职语文思政教育探究[J].成才之路,2022(15):70-72.

[4]黄晶.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4):148-150.

[5]朱蒙.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12):97-98.

(责任编辑:陈明)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中职生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