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2023-02-22 07:50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实验小学
家长 2023年34期
关键词:楹联素养情感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实验小学 袁 悦

当前,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适应能力。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美感、自信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理解与体验、过分注重知识记忆而忽视能力培养等。因此,研究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通过研究,可以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使传统文化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道德情操。同时,融入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还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个体成长的重要使命。

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培养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学经典和传统文献,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阅读和鉴赏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传统文化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思考能力。

此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之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正确选择和评估不同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二、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不足

目前的教材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的涵盖不够全面,只是在一些章节中简单地介绍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教材体系来全面地介绍和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教材中对传统文化的介绍常常只是零星地插入于各个章节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点。这导致学生很难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理解,容易造成对传统文化的片面或者模糊的认知。部分教材内容相对单一,对传统文化的涵盖不够多样和深入。这使得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时难以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限制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此外,部分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的编写质量不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专业的教育背景。这使得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表述,导致传统文化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对语文知识点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体验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欠缺。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缺乏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这使得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部分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兴趣和差异化需求的了解,难以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导致教学方法无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影响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此外,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导。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有限。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目前对于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不够充分。教师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难以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特点和教学方法。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可能无法很好地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有限。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深入地传达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感受。部分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策略。这使得教师难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限制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理解。

(四)缺乏与现代社会的衔接

一些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而忽视了与现代社会的衔接。他们可能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进行有效地对接和引导。这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中产生了疏离感,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部分教材在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时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可能过于传统,无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契合,使学生难以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在教材编排上也缺乏有机衔接和融合,使得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缺乏实践与应用环节的设置。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应用案例,使得学生无法将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难以体会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现实意义。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一)知识传递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感智慧。例如,孔子的仁心仁术和孟子的“四端”思想都是关于情感的重要观点。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尊重、宽容等情感品质。通过情感体验法,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活动,深入了解和感受其情感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传承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设计相应的情感体验活动,创造积极的情感教育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邀请专业音乐老师或传统音乐家来学校进行传统音乐的演奏和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艺术,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寓意。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体验传统舞蹈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绘画技法,如国画、水墨画等。通过实践创作,学生可以领略传统绘画所展现的情感世界,体验绘画中审美和情感交流的乐趣。组织学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皮影、刺绣等,让学生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过程和技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传承意识。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感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二)楹联教学

核心素养是指一种全面发展的素养,而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中的楹联教学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实践方法。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通过教授楹联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楹联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楹联以简练的文字构成,具有良好的韵律,学习楹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积累和句式运用能力。楹联的结构和意象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文字范围内表达出深刻的意义,创作楹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楹联要求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意义,培养学生提炼和凝练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学会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思想。此外,楹联通常表达一种美好的情感和境界,欣赏和创作楹联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三)融入经典诗词教学

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教学将经典诗词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经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涵盖了历史、哲学、道德等多个领域,诗词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对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有所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经典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经典诗词,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经典诗词中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学素养。此外,经典诗词体现了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教授经典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思想精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以《江雪》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多媒体技术将该古诗当中的内容展示在屏幕上。教师可以设计一幅白茫茫的雪景图,在雪景图中什么都没有,只有江边一个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垂钓。通过观看这一图片,学生可以置身其中,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情景,同时这对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创设教学情景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古诗内部,这不仅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当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再比如,教师在进行《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古诗的教学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两个学生分别进行李白和孟浩然的角色扮演,继而让他们表演分别的景象,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送别环境的营造,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这首古诗词中作者带有一片向往的离别之情,虽是离别,却多了些许诗意,少了些许伤感。实践证明,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同时对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有重要意义。

(四)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媒体教学、虚拟实境、社交媒体平台、互联网资源和个性化学习平台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幻灯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呈现,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增加学生的兴趣。通过虚拟实境技术,模拟传统文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文化。

例如,利用VR 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古代建筑中参观、观赏传统文化艺术品等,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实际感知。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等社交媒体平台,推送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和故事。通过利用学生熟悉的社交媒体平台,提供有趣、生动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外也能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知识。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源。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搜索引擎,寻找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视频、图片等资料。同时,教导学生如何辨别真伪和可靠的信息来源。此外,利用个性化学习和互动平台,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传统文化学习教材和学习资源。例如,推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游戏和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互动中学习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伦理、审美观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着深厚的道德智慧和价值观念,如孝道、礼仪、诚信、忠诚等。教授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循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京剧、传统音乐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教授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因此,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楹联素养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孔府的年节楹联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