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宣传言语行为的对话性分析

2023-02-19 15:31孔杰陈芷芊祝俊张丽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视觉语法对话性

孔杰 陈芷芊 祝俊 张丽萍

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项目编号:20211028806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孔杰(2001,9-),女,安徽六安人,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通信作者:张丽萍(1973,11-),女,山西阳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语篇分析,法律英语,多模态,通信邮箱:liping361@gmail.com。

摘要:该研究以基层普法漫画为例,借助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与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从文本、图像层面对社工普法言语行为的对话性进行分析。在文本层面,社工普法言语行为中,自言策略鲜少出现,借言策略出现较多。其中,对话紧缩压缩话语的对话空间,而对话扩张扩大对话空间,使语篇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在图像层面,普法漫画少用夸张的手法,绘画角度单一,多用远景展现普法场景以及社工与居民的互动关系,画面自然、客观,图像简洁、易懂。

关键词:基层普法;介入系统;视觉语法;对话性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025-05

A Dialogic Analysis of Speech Acts of Community Workers in Pop ularizing Law

—A Case Study of Posters for Popularizing Law

KONG Jie, CHEN Zhiqian, ZHU Jun, ZHANG Liping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grass-roots law popularization carto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alogism of the speech act of social workers in law popularization from the level of text and image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of evaluation theory and visual grammar analysis. At the text level, the strategy of monogloss rarely appears while hetergloss appears more. Among them, dialogue contraction compresses the dialogue space of discourse, while dialogue expansion expands the dialogue space, making the text more open and interactive. At the image level, law popularization comics rarely use exaggera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of painting is single. They mostly use the perspective to show the overall view of law popularization scene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residents. The style of the comics is natural and objective, and the content is concise.

Key words: Law popularization; Intervention system; Visual grammar; Dialogue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基层普法呈现多模态化趋势。普法漫画由于具备简洁易懂、生动形象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基层普法宣传工作中。当下,如何用多模态的手段在有限篇幅的普法漫画中呈现出有效信息,成为普法语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章以基层普法漫画为例,借助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与视觉语法分析框架,对社工普法言语行为的对话性进行分析,探讨法制漫画中的社工角色的参与是否能体现对话平等,现有法制漫画中体现出的社工角色使用的不同对话介入策略对法制漫画的意义构建有何作用等问题,并通过观察相关文本、图像构成特征,总结此类典型普法漫画中对话互动的构建模式,为今后基层普法漫画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1 基层普法与视觉语法系统概述

1.1 我国普法和普法话语研究

我国普法工作推进与西方国家差别显著。西方国家法制发展历史较长,法规通常是对长期形成的习惯的认可,且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法律是公共产品,对法律的了解和使用是社会而非政府的职责,因此西方国家很少组织大规模普法教育宣传活动,而多以社团宣讲等方式进行,规模较小[1]。但在中国,基层普法被赋予重要意义。

在普法话语研究方面,21世纪以来,国内的普法话語研究重心从法律语言结构特征的语言学层面逐渐转向法律话语实际应用的语用学层面。陈钟梅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出发,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进行分析,指出模糊性的法律语言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更加灵活地达到语言沟通效果[2];易花萍从言语行为角度,提出将人本表述指向对“民众的关怀”与“受众的尊重”,将立法人本表述延伸到受众的感知与接受层面[3]。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面,国内学者对普法宣传手段的研究多聚焦多模态漫画的特征及意义构建。张丽以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对反腐倡廉漫画的意义构建模式做出较为详细的归纳[4];刘志超探究了部分法制漫画中建构态度意义的图文资源、图文关系以及这些具有不同图文关系的漫画如何建构完整的态度意义[5]。

1.2 理论框架:对话性与视觉语法系统

1.2.1 对话性与介入系统

巴赫金认为,一切话语在本质上都是对话的,话语对话性的意义在于它体现生活交际的参与性特点[6]。话语的对话性特征指的是:语篇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互相作用的声音,形成同意、反对、肯定和补充等关系。对话是动态的,通过介入资源, 说话人可以接受、承认、回应、挑战或反对其他说话人的言语等, 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对话,形成对话介入和对话互动。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方面研究的新发展,它从语篇、语义学的角度考量交际功能和人际意义的语言体现手段和模式,将人际意义的实现拓展为态度、级差和介入3个子系统[7]。

介入系统理论在巴赫金和伏罗希诺夫提出的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关注的是说话者与潜在读者之间的词汇协商手段。Martin基于对话理论,把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分为自言(Monogloss)和借言(Heterogloss)两个系统[8]。王振华、路洋对自言、借言的解释是:自言图画中的说话者在表达观点时不留协商空间,直接陈述所说内容,完全承担对所述内容的责任;借言通过假借他人的观点或者思想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9]。自言是单声道的,不能体现对话性;借言中说话人可以通过对话紧缩(Contract)或对话扩展(Expand)调整话语,限制或加强语篇开放互动性的效果。

1.2.2 視觉语法系统

20世纪90年代,Kress及Van Leewen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理论框架[10],为多模态语篇的话语分析提供了较为权威的理论框架,时至今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进行多模态图像分析时仍沿用此框架。

视觉语法分析理论框架包括3个层面:再现、互动及构图意义。分别对照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11]。其中,互动意义主要体现为语篇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接触、社会距离、视点和情态4个维度来衡量各个要素间的联系。

在接触层面,图像分为索取和提供类两种,索取类图像中的人物与读者产生眼神交汇,意在向读者索取信息、服务等,提供类图像侧重于展示场景,不与读者产生直接联系;社会距离中,画面距离的远近可以体现漫画中的人物互动关系;视点层面上,不同的视角可以象征性地展现不同的权力关系,例如俯视、平视和仰视视角可代表不平等或平等权利关系;情态指我们对关注的世界所做出的陈述的真实度,主要通过图画表达手段色彩、再现的细节、深度、色调等来衡量[12]。

2 研究方法

2.1 普法漫画语料

法制漫画题材多样,不同类型普法漫画意义构建有不同特征。基层法制漫画可被简单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绘负面行为,漫画人物单一、构图夸张,警示性强而对话性少;另一类以描绘实际普法宣传场景为主,构造多个人物,不同人物在漫画的意义构建中承担不同作用,此类漫画在漫画的对话性研究中更有分析价值,因此,该文主要以包含承担普法作用的人物的法制漫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话性构建模式。

该文使用到的普法漫画共计30幅,其中,从N市某区的基层社区实地采集到17个(社区普法展板与普法宣传册),从《民法典》普法宣传读物[13]获取13个。

2.2 研究方法

该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开展研究。定性分析中,从评价系统和视觉语法理论两个视角,以普法漫画为例,对社工普法言语行为的对话性进行分析。评价系统方面,该文对不同普法漫画中所使用的介入策略及介入策略的组合模式进行分析,概括出3种对话构建模式;视觉语法角度方面,该文通过分析漫画的互动意义构建,分别从绘制角度、构图手法来看普法漫画中不同构图手段对漫画对话性产生的不同影响。

在定量分析中,样本囊括从基层社区选取的30幅漫画,根据介入资源类型、构图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得出各类不同介入资源、构图方式在总量中的占比及不同介入手段、构图手段的实际运用情况。

3 视觉语法系统视角下普法言语行为的对话性倾向分析

3.1 社区普法言语行为的对话性

基于语料进行详细的话语分析发现,普法漫画中,社工的法治宣传言语行为的对话性主要从文本、图像两个层面体现。

在文本层面,社工的法治宣传言语行为主要依靠两种介入资源实现——借言和自言。搭配模式主要可以分成3种:“负面人物自言+正面人物借言”“提问+借言回答”“权威人物借言”。普法漫画中社工角色代表的是官方声音,因此涉及刑法相关处罚条例、有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的普法漫画多运用“权威人物借言”模式,使漫画体现的法律信息可信度、权威性更高,加强警示作用;在涉及民法以及常识性法律问题时,多用“负面人物自言+正面人物借言”或“提问+借言回答”模式,使漫画的对话开放性、互动性较强,让居民有代入感、参与感,达到提高居民法治意识的普法教育目的。

在图片层面,基层普法漫画没有明显的构成模式,但总体来看,以提供类图画居多,多运用静态的绘制手法、水平视角,色彩饱满,几乎不使用透视、光影等细节表现手法,情态较低。这些漫画图像构成手法并不夸张,使得普法话语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也更加朴实自然,容易被居民所接受。

3.2 社区法治宣传言语行为中的介入模式与对话性

在社工法治宣传言语行为中,自言多表现为图画中的说话人直接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传达人物的主观思想,主观态度倾向较强。而基层普法力求客观真实,因此,此类介入策略在普法漫画中鲜少单独出现,更多的是与借言搭配使用;借言在法制漫画中的特征则表现为,普法工作人员直接借用法条表达观点、回答问题。

图1为“负面人物自言+正面人物借言”介入模式。漫画中,霸座的旅客的话语主观性较强,属于自言的一种。此时,该乘客的形象是负面的。画面右方的乘客用借言的方式,借用法律内容表达自己对霸座行为的不满,并告知读者:“霸座行为是被法律禁止的。”“负面人物自言+正面人物借言”的介入模式,可对负面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图文联动,互动性较强。

图2为“权威人物借言”模式。图2中,社工直接搬用法律内容说明收养子女的法律条件,权威性较强,话语不留任何协商空间,没有质疑余地。此类漫画使用的介入策略即借言中的对话紧缩,这样的策略使话语的对话倾向较少,但对法律条款相关信息的传达较为明晰。

图3为“提问+借言回答”模式。图中,普法工作者在回答社区居民问题时的话语“根据实际情况”体现出了对其他情况的包容,体现了包容的对话扩张策略,使得居民及读者在接下来可能提出“非自动续期包括哪些情况?”的问题。“提问+借言回复”的模式使漫画的對话倾向、对话包容性更强,但由于问答话语总是动态的,话语含义的不稳定性也加强,部分法律问题在漫画中不能得到具体、清晰的回答。

根据以上3种模式,笔者将收集到的30幅普法漫画所运用的介入策略组合模式进行分类整理,得出如下数据,见表1。

根据表1可知,在收集到的普法漫画中,使用“权威人物借言”模式的漫画占比较大,“权威人物借言”的模式对其他话语的排斥性较强,虽然漫画的对话性较弱,但能更加直接、清晰地传递法律信息,发挥普法漫画简洁明了的优势。

根据法制漫画中介入资源的分类划分,我们对这些漫画中社工人物所运用的介入资源类型做进一步统计,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根据统计结果,在收集到的普法漫画中,对话收缩的介入资源占比较大,且“宣称”及“否定”的方式使用率较高。“宣称”的方式可以清晰地传递法律信息,普法效率较高,简洁生动。除此之外,在法制漫画中,相较于告知读者“这件事是可以做的”,法制漫画更倾向于绘制负面事件,再假借社工角色对其表达否定。这样的漫画绘制手法与我国法律系统的特点有关。我国法律系统较为完备,涉及范围较广,内容丰富,如果想要通过普法漫画正面回答“哪些行为是合乎法律的”,普法工作将十分烦冗,不易系统开展;相反,通过负面清单模式,不仅可以减轻普法工作量,还能够更加清晰地告知居民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及不同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3.3 社区普法言语行为的多模态互动与对话性

在图像层面,社区普法漫画多用叙述性的笔触呈现社工与居民间的互动关系,以提供类漫画居多;在社会距离方面,漫画倾向于用静态远景展示画面全景,重现社区普法情景画面以期更完整、真实地展现出画面全景及社工与居民间的空间互动关系;在视点层面,为了体现社工与居民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普法漫画多从水平视角呈现画面;在情态方面,普法漫画颜色丰富,鲜少出现透视、光影的手法,图像扁平,情态较低。

图3主要需要体现出社区普法的大场景,作者为了清晰地展现社区普法时居民与普法社工的互动情况,用远景呈现全貌,并从水平角度表现社区普法的大环境,使漫画内容更加真实。水平的绘制角度使得漫画中的居民与普法工作者享有同等的地位,更能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漫画中随着居民问题地抛出,普法工作者与居民的视线形成交汇,因此,该法制漫画类型是提供类漫画,主要目的是为居民解答疑惑。

图4体现的是社区普法大场景,画面既包含普法工作者又包含社区居民。漫画中人物的视线只与图内人物产生互动,是提供类漫画。此图的绘制角度不能用视觉语法中静态的近或远景来划分,而是动态的由近及远,距离的远近把控使得画面中普法工作者的身躯与居民相比要更大,更能体现出普法工作人员口中政策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图4呈现的也是普法大场景,但是与图3相比,图4运用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动态推拉视角,使得漫画更有动感,打破了僵硬的视角框架,视角独特,表现了角色的互动关系。

根据视觉语法互动意义框架,笔者对收集到的普法漫画的图片模态所使用到的话语资源进行了归类统计,得到以下结果,见表3。

从表3统计结果来看,基层普法漫画几乎不使用垂直角度来绘制漫画。垂直角度使得画面呈现出一定的扭曲度,使画面重点更突出,夸张感更强。这类绘制手法更多地被运用在反电诈、反腐倡廉等具有严重违法犯罪后果的法制漫画中,漫画的警示作用更强。另外,当画面中人物较多时,从水平角度绘制法制漫画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出法制漫画中人物的角色关系以及画面全景。

4 结语

本文以包含社工、普法角色的普法漫画为例,分别从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和视觉语法分析理论的视角对社工普法言语行为的对话性进行分析。

分析发现,在文本模态上,基层法制漫画的话语介入策略的搭配可分为“负面人物自言+正面人物借言”“提问+借言回答”“权威人物借言”3种模式,对话性较弱,表现出较高的话语独权特征;在图片模态上,法制漫画倾向于使用较为朴实的绘画手法绘制图像,绘画角度比较单一,绘制距离等依据具体需要而定,画面色彩丰富,整体基调是真实、客观的,这样的绘制手法更能让市民读者产生共鸣,且对法律知识的反映更加清晰直接,从而达到更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 信春鹰.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红旗文稿,2008(18):13-16.

[2] 陈钟梅.法律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16):190-193.

[3] 易花萍.立法言语行为的人本法律实践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6):102-107.

[4] 张丽.反腐倡廉漫画的图像语义建构: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0(1):47-54.

[5] 刘志超. 法制漫画的态度意义建构[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6] HOLQUIST M. Dialogism: Bakhtin and his world[M].London:Routledge, 2003.

[7] MARTIN J R, ROSE D.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 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3.

[8] MARTIN J R, WHITE P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M].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03.

[9] 王振华,路洋.“介入系统”嬗变[J].外语学刊,2010(3):51-56.

[10]KRESS G, VAN L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2020.

[11]HALLIDAY M A K, MATTHIESSEN C M I M, HALLIDAY M, et al.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 mmar[M].London:Routledge,2014.

[1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80.

[13]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M].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视觉语法对话性
视觉语法视角下图画书的多模态研究
“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海浪》的复调特征解读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与功能语法的投射分析比较研究
儿童绘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宠
论摘要语篇的对话性与人际意义构建
高中历史对话性课堂的构建
EFL/ESL课堂LC1与LC2的跨文化对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