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目:2022年度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YSK22P88)。
作者简介:刘李爱蕾(1992-),女,广东惠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近年来,学界对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将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客家地域,文化育人方面缺乏深入的关注和思考。所以,该文对河源地域文化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建设进行探究。立足地方特色,多角度、多方位引入各类新鲜资源,增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能充分利用河源地域文化资源建设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校园文化,充分践行高校文化育人、培养优秀人才及服务社会的职责使命。同时进一步丰富河源的地域文化内涵,助力河源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充分发挥文化熏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高校;协同育人;文化育人;互动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150-06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Heyuan Regional Culture and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Taking the Heyuan Campus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Liailei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rich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regional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ut there has been relatively little research combining regional culture with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especially in the underdeveloped Hakka region, where there is a lack of in-depth attention and reflection on cultur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Heyuan and the campus culture of Heyuan campus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ing various fresh resourc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s, enhancing practicality and operability, in order to enable the Heyuan campus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to fully utilize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Heyuan region to build a more distinctive and competitive campus culture, and fully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missions of cultural education,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and serving society in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further enriches the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eyuan, assists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eyuan regional culture, fully utilizes the role of cultural influence and nourishment, and truly achieves the goal of cult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ultural education;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1 地域文化和高校校園文化的基本概念
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关于地域文化的内涵,有两种角度:一种是把它看作一门学科,另一种是把它视为一定地域内的文化现象。本文所探究的地域文化是从第二种角度来界定,指某一特定地理区域人类在历史长期的积淀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且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显示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1]
1.2 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
综合各类研究和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成员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中,依据社会的要求和既定教育方针的指引,以高校校园为主要互动空间,以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为主体,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等活动而形成的为其所公认和遵循的文化形态,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為规范和准则[2]。从实施主体来看,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种文化;从内容结构来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四个方面[3]。
2 河源地域文化的基本类型
河源市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区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客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县置县,是岭南文化发展地之一[4]。从“百越”时期的“古客家”,到两宋时期的“后客家”,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客家”,河源吸纳了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与南方百越、畲、瑶诸族杂居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的河源“客家古邑”族群文化,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类型。
2.1 河源地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2.1.1 民俗文化
河源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包括各种传统民俗节庆、婚丧嫁娶仪式、民间曲艺歌舞、客家传说、客家传统服饰等。其中,全国稀有剧种紫金县的客家花朝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平县的忠信花灯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服饰以大襟衫、大裆裤为特色,以深蓝为主色调,具有沉稳内敛的民族性,在材质、款式、色彩方面多采用天然棉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勤劳质朴简约的生活风貌。
2.1.2 其他传统文化
河源地区还有以和平县林寨镇“四角楼”、康禾镇仙坑村“八角楼”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文化;以“水源音”为代表的方言文化;以“东江菜”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盐焗鸡、酿豆腐、红焖肉、八刀汤等东江菜是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源的特色小吃种类也非常丰富,有紫金辣椒酱、龙川牛筋糕、忠信花生、连平九重皮等。
2.2 河源地域文化中的红色文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河源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家,分别是阮啸仙烈士陵园、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革命旧(遗)址群、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和新丰江水电厂,其中几处还被列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经典景点[5]。
河源还拥有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著名的“东江三杰”刘尔崧、阮啸仙、黄居仁,他们为广东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根据地,在河源形成了以本地工农子弟组成的正规红军及红军游击队。
2.3 河源地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
2.3.1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主要集中分布在粤闽赣交界的山区,是广东三大特色文化之一。由于祖先生活在相对比较贫瘠的南方山地,生存条件恶劣,长期生活发展中就形成了勤劳简朴、尊师重教、开拓进取、大局为重、审时济世的客家文化精神特征[6]。
河源客家深受儒家教化,讲究建祠堂、修族谱、守家规、立族产,崇文重教,重视通过读书科举求发展。有学者将河源客家精神内涵提炼为“四重”:重文教、重名节、重孝悌、重信义。
2.3.2 生态文化
近年来,河源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一手抓生态,一手抓发展,依托万绿湖、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等自然资源完善生态体系;扎实推进建设“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市高新区中央活力区;实施河源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万绿河源”的塑造工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引进投资建设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春沐源等一批高端生态旅游重点项目;举办以水、山、林等为主题的各类生态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河源生态文化的形式。
综上所述,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是河源珍贵的重要资源,可极大丰富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形式和内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以下简称“河源校区”)学生在河源,能深刻感受地域文化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增强对当地的归属感,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功能。
河源地域文化和河源校区的校园文化都是以一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塑造人,在情感相通的基础上感化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因此,两者文化属性相同,空间区域和功能目的具有相同的共性,协同育人是可行的。
3 河源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发达的地区,地域文化与当地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协同育人的情况较为普遍。目前,河源校区建成办学已3年,在河源这类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校园文化与河源地域文化的互动融合还处于较薄弱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地方,都还未认识到双方文化互动融合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分别对河源校区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缺乏自主意识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从学生角度来看,河源校区大部分学生对河源地域文化了解不多,且兴趣不高,选择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社团组也没有专门的评优评先,所以不会主动去了解地域文化。从教师角度来看,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教师的科研教研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专业知识教学和科研上,对校园文化的关注比较少,也缺乏将河源地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意识。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其没有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对自身地域文化的重要功能,缺乏将高校校园文化纳入地域文化发展的自主意识。
3.2 缺乏顶层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从校园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地域文化活动体系等方面加以实施。目前,河源校区建校不久,缺乏实践和历史经验的积累,学校出于对人员使用、经费安排等多重问题的考虑,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实施规划方案和配套的制度保障还不全面,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河源地域文化互动融合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理论或形式上,很难真正落实,缺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
3.3 缺乏有效沟通
河源校区建在主城区稍偏僻的位置,再加上这几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校区的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和设施市民很少涉足,不能有效发挥沟通和交流的作用。虽然当前河源校区与地方设立了河源研究院,但未能联合设立专门的文化交流与学习机构,所以缺少交流的固定桥梁。
3.4 缺乏广度深度
文化的结构和层次决定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方式。所以文化的融合不是单方面,单层次的,而是与生产生活学习等多维度息息相关。目前,河源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内涵,缺乏与当地文化发展的主动对接和担当意识。在某些文化活动项目上邯郸学步、简单模仿和移植其他高校的做法,只是比较注重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没有充分挖掘和凝练其他类型的河源地域文化,没能突出河源校区文化的特点,也没有形成独具河源地域特色的校区品牌文化,与其他几个校区对比缺乏核心竞争力。
3.5 缺乏融合密度
目前,河源校区科研项目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与河源地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融合还不够紧密,产学研沟通合作存在局限,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很少,双方合作存在困难。高校真正做到为社会服务的前提是想社会所想、急社会所急、备社会所需,这背后是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整体了解[7]。目前,河源校区的志愿者服务大部分仅局限于校内,没有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入的文化交流,未能结合地方的实际需求展开,因此不利于服务当地社会与大众。
3.6 缺乏政策支持
优秀的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重视,更离不开地方政府提供的经费保障或政策导向。目前,河源现有的文化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突出当地文化特色上,还有偏向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但对促进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政策和制度却很少,而且,当前媒体、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加凸显,河源政府也没有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宣传作用。
4 河源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究
为实现双方文化互动融合、协同育人,以期进一步提升、传承和引领河源优秀地域文化的发展,进而助推河源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高校校园文化“走出去”,同时将河源地域文化“引进来”,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对策有以下4个方面。
4.1 增强自主融合意识
为了实现河源地域文化和河源校区校园文化发展的最大化,彼此应该放開胸襟,树立起自主融合的意识,跳出自己的圈子,为实现互动融合、协同育人的目标共同努力。
一方面,学校要主动塑造具有河源地域文化的校园文化元素,主动引导师生参与地方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让师生对地域文化及其价值更加了解;要获取地方政府的保障支持,为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如目前河源校园联合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反恐宣传进校园”活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诚信教育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等,鼓励在校师生积极参与“河源市东江青年网络文化节”“河源市槎江书院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邀请河源地方各级政府有关单位代表参加“校园艺术文化节”等,增加沟通与交流。
另一方面,地方要建设更加优秀的地域文化,不断净化文化环境,增加高校文化对地域文化的价值认同;要为地域文化资源进高校提供经费,用于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宣传活动等[8]。同时要借助高校的力量对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播,吸收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创新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延续地域文化生命力。如当前相关政府部门主动到河源校区进行调研学习,邀请河源校区理论宣讲团或优秀教师讲授专题课程,还可以邀请河源校区师生共同参与河源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的社会性活动,联合开展文化宣传和特色课程等。
4.2 健全和完善制度保障
(1)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对河源校区校园文化进行顶层设计。为生态河源和现代河源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东省的绿色生态示范区,河源校区力争建设成河源当地的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于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河源校区要培养热爱河源地域文化,理解河源文化,并且愿意为河源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年大学生,就需要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融入河源地域文化,全盘统筹考虑建章立制,进行顶层设计才是理想模式。
第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表现出积极态度。对于整所大学来说,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跟整体规划设计是统一的。一是将河源优秀文化元素融入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如当前校园建筑以灰白色调为主,极具客家风情,其中博学大讲堂的设计灵感来自客家土楼,饭堂其中一层命名“客语餐厅”,在此地还可以放置河源名人的雕像,规划建设以河源地域特色命名的功能性场所,种植具有河源当地的特色植物;二是打造立体多维的河源地域文化育人空间,如当前图书馆门前长廊打造的客家文化展览,还可以充分利用宿舍楼下、学生活动中心阶梯、教学楼之间通道等地方布置具有河源特色的文化角或文化长廊,为河源校区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创造条件。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将河源地域文化与河源校区文化环境互动融合,使大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和熏陶。
第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河源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是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刻苦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河源校区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优秀地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学校“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中来,丰富河源校区校园文化的内涵。如弘扬河源市客家精神中的“四重”:重文教、重名节、重孝悌、重信义;学习河源“东江三杰”刘尔崧、阮啸仙、黄居仁的共产主义精神等。
第三,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包括有效衔接、有效运用、有效激励三部分,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证[9]。河源校区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在校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由校区领导牵头成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明确在学校工作中要发挥特色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并编制将河源优秀地域文化与河源校区校园文化互动融合、协同育人的可行性方案。从教师层面来看,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河源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编制全面系统又具有河源地方特色的实用性教材;通过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经费支持,鼓励有志于投身其中的优秀老师。从学生层面来看,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参与地域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调研的同学予以评奖或加分,可换算绩点,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调动学生参与地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行为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习生活中,如从事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活动的特定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积淀。具体实践方式在接下文中进行阐述。
(2)制定地域文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政策,构建开放式文化融合模式,促进地域文化发展。一是文化部门做好地域文化建设工作。保存和维护好地域文化资源,畅通地域文化展示与传播的路径;不断净化自身文化环境,维护地方形象,让河源校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对河源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主动沟通交流,推陈出新,不断吸收河源校区校园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二是制定各项与文化相关的政策,为促进地域文化与河源校区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河源市的相关政策还非常缺乏,基本上只涉及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事业等内容。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关于促进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政策和制度,双方相互开放的具体措施等。三是构建开放式文化融合模式。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高校文化交流比较广泛,学术机构比较完善,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传播地域文化的优势。因此,河源地方政府应该构建更加开放的融合模式,借助河源校区的力量发展地域文化,扩大地域文化传播范围。河源地域文化在形式上是相对封闭的,借助河源校区校园文化宣传,能使地域文化在本校师生、教职工家庭、校际,甚至国际间传播,从而得到更便捷、长效的传播作用,保存更长时间。地域文化一旦进入到高校校园文化中,便能以课程、教材、书籍或文字资料的形式归档入册,甚至编入图书馆藏系统。很多原本可能以书面或口口相传形式出现的地域文化资源,便能以另一种形式保留下来,也拥有了更多创新的传承渠道。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碰撞融合,能赋予河源地域文化更多新的生命。
4.3 增加协同育人的深度
(1)扩大教学科研的范围,实现产学研结合。河源校区力争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的示范校区,成为“工匠之师”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于河源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但河源属于粤西北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地市,河源校区本身科技资源相对其他广州校区要落后。因此,想要提高校区的科研实力,地域特色不失为其中一个抓手。结合河源的特色,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进行实地调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理论研究,实现产学研的结合,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科学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如在“河源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活动中,河源研究院带着30余项科技成果参展,受邀参加“智造未来”河源国家高新区模具产业招商大会暨润业精密制造產业园落成仪式,深入河源模具企业进行调研;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等。
(2)开展校企合作,服务社会。高校承担着完成科研研究、传播先进科技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任务。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学生也能感受较为真实的社会环境,充分了解自己在面对企业需求时的长短处,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顺利适应企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为此,企业可以向高校反映现实生产中所需的科研技术,不仅有利于高校开设新的研究项目,还能加快科研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另外,河源校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能促使双方达成文化共识,有利于在产学研中学校师生和企业管理人更好地认识彼此,反过来促进合作模式的良性发展。如“百名博士河源行”调研活动,其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动力,为河源当地科技企业关键技术突破、重大项目实施、关键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10]。
(3)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为有效传承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河源校区可以根据地域文化和学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肩负起挖掘、利用、保存、创新和传承河源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责。
4.4 加强网络平台的媒介传播
高校可结合传统媒体,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网络阵地优势,对河源地域文化进行宣传。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使用频率高的微信、微博、B站等方式,对河源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了解和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并进行沟通交流。学校还可组织各学院学生干部及对文化感兴趣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建立河源地域文化研究与传承社团组织,平台创建能跟地方文化学者一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开发河源校区文化建设App,或在校区微信公众号设置与河源地域文化相关的专栏,安排专人定期推送与河源地域文化相关的“微”文化内容,包括历史故事、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并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让学生愿意看、愿意听、看得懂、听得懂[11]。
地域文化想要在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其自身丰富的内涵,更需要新奇传播手段。传统的河源地域文化宣传偏重于对红色文化相关故事人物的讲述,缺乏对现今大众文化生活与品位的考虑。因此,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以传统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多元化地域文化传播媒介,运用并发挥媒体高效的舆论支持,在网络上对河源地域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宣传。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多层次、多维度充分开发河源地域文化,并对其进行利用创新和保护传承;其次,通过展览、戏剧、文创产品、文化活动等方式展现河源地域文化,以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让大众接受;最后,传播过程中要在传统方式之外增加对河源地域文化背景内涵的细节披露和介绍,促进河源地域文化与时俱进、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运升.浅析民间艺术中地域文化元素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J].神州,2013(18):29.
[2] 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39-42.
[3]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凌丽.两千年客家古邑 新时代万绿河源[N].赣南日报,2021-11-19(5).
[5] 张伟东,陈妙婷.河源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公关世界,2020(20):39-40.
[6] 邹春生,陈文红.“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67-68.
[7] 吴秋凤,黄冠兰.黑龙江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2):80-83.
[8] 梅长青.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温州高校的分析[D].温州:温州大学,2016.
[9] 方雪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优秀地域文化的路径选择——以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0,23(1):39-44.
[10]何嘉仪.学校举办“百名博士河源行”第三期活动[EB/OL].(2021-05-24)[2023-01-22].https://www.gpnu. edu.cn/info/1037/25883.htm.
[11]董泽民,方雪梅.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34(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