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措施

2023-02-19 11:36沈彦玲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育预防

摘 要:青少年由于思想不够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负面信息的影响。而要想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就要保证其心理健康,促进其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指出要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融入家庭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格局,以帮助青少年应对各类心理难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育;预防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规划课题“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Z05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彦玲(1982—),女,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教场小学。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成了重要的教学任务。当下,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校,虽然校外也存在不少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但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度过,与教师的接触相对多,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过于依靠校外心理辅导机构,要以学校为根本,以家庭教育为辅,构建家校协同的教育共同体。教师和家长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一、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环境的综合影响[1]。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由学习活动衍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除了日常生活,最主要的活动便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受到传统应试理念的影响,一些学生以升学为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若疏导不及时,他们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第二,由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虽然与社会的接触还比较少,但在学校中与教师、同学交往的机会较多,一些独生子女自我个性较强,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待提升。若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感到苦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第三,由情绪方面演变出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情绪不够稳定,在面对多种多样的压力时,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如焦虑等。

以上三类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需要家校共同努力,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二、家校协同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措施

(一)规范家校协同教育机制

为了做好健康疏导,更好地解决各类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积极发挥家庭和学校的角色功能,这也是家校共育模式的核心。近年來,随着新课改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已经获得了进一步的优化[2]。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和责任单位,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携手完成各项教育任务。尤其在协同教育上,学校要做好完善和保障工作。首先,学校要始终坚持科学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且以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支持家校协同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家校共育,不断完善教育协同机制。其次,学校要积极做好本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工作,明确本校学生主要存在哪方面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应本校情况的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方案,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辅助的互助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最后,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培训安排,做好针对家长、教师和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从而提升家庭和教师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度,丰富其知识量,进而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3]。

例如,为充分凸显家校共育的优势,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秉持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利用学期末的教学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让学生了解更多处理矛盾的技巧;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其中,鼓励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积极意见,而后整理家长的意见,择优采纳。学校还要畅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渠道,积极利用当下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打破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壁垒。学校只有积极应对青少年可能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做好探究预防工作,并积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心理情况,才能科学制订对策,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共育成效。

(二)协同各方资源完善保障机制

家校共育涉及多方资源的整合工作,在家校共育协同机制支持下,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做好规范保障机制。为了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友好合作,形成科学的合作机制,在协同合作过程中,学校应制订相应的教育工作准则,明确共同体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此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其次,充分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此外,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而其他学科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因此,学校要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制等方面积极做好优化工作。最后,教师要在学校的带领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无论是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还是各科目教师,都要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教育知识的学习,以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为了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需要制订完善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措施,重点明确预防的重要性,并带动家长参与进来,以此体现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工作。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此,学校除了要投入自身已有的教育资源,还要充分引入社会资源,如与校外相关机构、企业合作,引入资金,为学生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环境。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服务团队应由三部分组成,除了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和相关咨询机构的专业医生,还应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以及邀请相关校外合作机构的专业负责人。一般来说,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合理引入校外合作机构的专业负责人,让其带领学生认知社会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总之,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完善家校共育协同合作机制,积极做好各个层面的预防工作,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化。

(三)加强心理教育高素质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要逐步完善心理健康引导机制。但部分教师缺乏专业心理知识储备,因此,学校应增加投入,强化对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既能教书,又能育人[5]。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学校可以坚持内外结合的策略,以校内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适当从校外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以专设心理健康教师职位,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其次,学校还应该对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加以明确。一般来说,除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其他科目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教育指导功能,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而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做好岗位规划,培养自身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能力。最后,学校应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置考核标准,以提升其专业指导能力,促进家校共育的开展。此外,针对各类心理教师的招聘和录用,学校要做好审核工作,加大审核力度。

例如,对于初入学校工作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要做好岗位培训工作。所招聘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资质,上岗后要自觉遵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定期做好反思和总结工作。学校还要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对于教师而言,教研活动能够快速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此外,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考核的内容应包括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教师联合家长进行家校共育的能力,同时注意强化教师的竞争上岗意识,以此激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对于其他文化科目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工作也不容忽视,因为任何科目的教师都能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因此,做好其他科目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他们只有适当储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情感渗透的方式来解决,如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家庭氛围和谐、亲子关系无间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低。他们视家庭为最温暖的避风港,一旦产生各种心理难题,就会积极向家长求助,他们信任家长,也愿意与家长沟通寻求解决办法。师生关系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情感因素,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使他们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愿意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青少年易和同龄伙伴产生情感共鸣,若同伴关系和谐,他们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就能够在同龄伙伴的身上得到慰藉。因此,教师应注意进行情感渗透,与学生多沟通、勤交流,增进师生情感,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以此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被理解、被认可、被尊重的基本需求,使学生能够得到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关爱。以上三种情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认识到家校共育应该着重从以上几种情感关系的构建入手,做好各种情感关系的联结工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心理认知,使其在遇到心理难题时,会积极与家长、教师、同伴进行沟通交流。此外,正向的情感渗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难题,让学生在父母、教师或同伴的支持鼓励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感受到温暖[6]。

例如,当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时,父母应该积极分析其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而不应该一味地责备他们。家长应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聊家常的方式开导孩子,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必要时,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青少年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家长还可以组织全家户外游玩活动,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增进亲子关系。此外,家长要充分尊重和理解青少年的想法。随着年纪的增长,青少年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因此,家长要支持和鼓励青少年,而不能一味地挑毛病,从而为青少年提供正向的情感支持。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为青少年树立好榜样。

三、总结

总而言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学校与家庭的高度重视,学校要充分发挥家校共同体的协同教育功能,对各类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做好积极预防工作。学校要承担起文化教育的重任,充分完善家校共育的协同理念和机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与家長共同探索心理教育的重要机制,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韩月芳,李亚男.学校治理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观察,2022,11(23):30-33.

姚佳,王晋江.心理剧技术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及减少吸烟行为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2,17(12):27-29.

张凌,李新影.父母自主支持、教师自主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灵活性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7):12-16.

杨晓冬,李怡静,魏然.亲子间的手机博弈: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3):35-57.

郭开元,王玮,王路化,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报告: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为调查样本[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2):79-86.

许辰,彭李,傅万艳,等.知觉压力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分析[J].重庆医学,2022,51(15):2664-266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育预防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