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涵
张光年,笔名光未然,1913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光化县,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文艺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前,张光年曾与田汉、洪深等积极组建抗敌演剧队,后任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第一任支部书记,带领队伍在晋西一带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其与冼星海合作的《黄河大合唱》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张光年以文艺界领导的身份逐步迈向文坛中心。1950年,张光年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兼创作室主任,次年调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并兼任《人民戏剧》副主编。1953年,在第二次文代会上被选为中国剧协党组书记。1955年,张光年调任《文艺报》编辑部,成为该刊常务编委之一。两年后,张光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协助周扬管理全国文艺工作,同时兼任《文艺报》总编辑,开始深入介入到当代文学的发展之中。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作协作为“黑线专政单位”被“四人帮”捣毁,张光年随即受到“中央专案组”的立案审查,在文联大楼中隔离反省。1969年12月,经过反复申请,作为留守人员的张光年与陈白尘、张天翼获准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后转到天津静海干校。从干校归来后,张光年以一种新的姿态迈入新时期,先后担任国家出版局顾问(1975)、《人民文学》主编(1977)、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1978)与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2),在文坛回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文艺界的思想解放力行者之一。在1976年至1979年间,张光年经由对文学会议的策划,推动了文艺队伍的聚拢、文艺思想的解放,并积极筹备恢复中国文联、作协。后又投身于多项文学评奖的创设与开展之中,促进了80年代以中国作家协会为核心的文学评奖格局的最终形成,推进了新时期文学制度的调整与再建。
青年时期的张光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联、作协未能立即恢复原有建制,文坛的拨乱反正进程迟迟无法推进。就在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历史时刻,身为出版局顾问的张光年出任《人民文学》主编,使复刊后的刊物迎来了编委会改组。改组后的《人民文学》代行文联、作协之职,实际上成为文学界拨乱反正的中枢。1976年到1979年间,张光年以《人民文学》为平台先后策划举办了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三刊编委联席会。
1977年9月20日,《人民文学》评论组在研究刊物的第11期选题时,提出拟召开一次短篇小说小型座谈会的构想。乍暖还寒的大背景下,张光年大胆肯定了这一提议,会议计划就此确定下来。10月11日,张光年召集副主编刘剑青、小说组组长涂光群、评论组组长刘锡诚等人又进行了一次有关短篇小说小型座谈会的集中研究,同意了编辑部提出的座谈会议题与方针。1977年10月19日(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记为1977年10月20日,疑有误,此处采纳郑纳新、李洁非、温跃渊相关文章中所记时间—作者注),张光年主持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北京虎坊桥附近的远东饭店正式召开。茅盾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名义在会上作了题为《老兵的希望》的讲话。当时作协尚未恢复,这也是茅盾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次出席文学界会议并发言。
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是张光年主持下的《人民文学》在新时期召开的第一个会议,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转折年代重建文学制度的重要一步。一方面,此次座谈会使得沙汀、刘白羽、周立波、马烽等经验丰富的老作家,以及王愿坚、李准、茹志鹃等在“十七年”(1949—1966)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重回文坛,促使此前被打散的文学队伍重新聚拢起来。另一方面,《人民文学》培育的邹志安、叶文玲、萧育轩等文学新人在此次会议上得以亮相,为新时期文学的发生积蓄了青年力量。此次座谈会后,《人民文学》的选题思路更为新锐。针对刘心武的《班主任》反映现实过于尖锐的争议,张光年在和三级审稿人交换意见后,最终以一句“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勇敢地推出了这部被誉为“第一朵报春花”的作品。作为全国作协的机关刊物,《人民文学》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张光年作为推动新时期文学制度重建的关键人物,促成了许多具有突破意义的会议的召开和作品的刊发,但这种开放同时伴随着谨慎。他将会议定性为刊物内部的业务工作会,并在会议开始之初就向参会人员指出,“不做总结,也无总结性发言,也无会议纪要,不报道,不请记者,不登报。”会议期间,对于与会者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批判、恢复文联作协的提议等敏感问题,他同样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在日记中记录:“刘锡诚来说服整理(我在短篇小说)座谈会上发言记录,未同意。”直到后期中央决定批判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的消息传出,张光年才决定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发表此次短篇小说座谈会的文章摘要,并同意刘锡诚撰写一个内部参阅的简报。
在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召开后,张光年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1977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编辑部邀请文艺界人士召开座谈会,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张光年以《人民文学》主编身份出席并发言。次日下午,受到鼓舞的张光年即向刘锡诚提议举办一个座谈会,限于在文学方面批判《纪要》。1977年12月28日至31日,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在北京总参招待所召开。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张光年代其作了书面讲话。相对于在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谨慎态度,张光年对于此次会议的组织可谓大张旗鼓。会前,周明、汪南寧请华国锋为《人民文学》杂志题词。在31日上午的全体大会上,中宣部部长张平化宣读题词,并提议成立一个筹备机构,恢复文联与各协会。来自高层的声音,提高了会议的规格和政治意义。
与此前的座谈会相比,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的规模更加宏大,与会者多达100余人,实现了作家队伍的大会师。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张光年的努力下,“十七年”文艺领导者周扬得以重新亮相。此前,周扬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与副院长,但却迟迟未能在文艺界公开露面。正是在这次座谈会上,周扬终于迎来回归。从会议内容来看,它在文学方面系统地对《纪要》进行批判,解决了《纪要》所涉及的30年代文艺与“十七年”文艺的合法性等历史遗留问题,卸下了束缚“新时期文学”向前发展的历史负累。同时,会议又作出了恢复文联与各协会、召开第四次文代会等开拓历史新局面的动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结束后,得益于文联三届三次全委会扩大会议的召开,《文艺报》于1978年7月迎来复刊。1978年9月,已担任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的张光年在与李季、刘白羽多次商定后,对复刊后的《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的编委会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在作协恢复工作后的第一次书记处会议上宣布了三刊正副主编及编委会名单。1978年10月22日至25日,张光年主持的《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三刊编委联席会在北京远东饭店召开。其在会议开幕之时就明确指出,讨论三家刊物的编刊方针不可能回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当前思想战线上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各编委主张继续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之时,张光年则更进一步,针对“文艺黑线的帽子不能摘”的论调,有理有据地以三条事实对“文艺黑线”论展开批判。
在张光年等人推动下,1978年7月,《文艺报》宣告复刊(此时为月刊)
与前几次会议相比,三刊编委联席会虽然范围较小,但对繁荣新时期文艺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说张光年对此前文学座谈会的筹备,更多的是力图解决政治强加于文学的历史负累,那么其对三刊编委联席会的谋划则主要是面向未来文学的发展。会议结束后,三刊编委在突破思想禁区、发扬艺术民主与繁荣文学创作等方面达成共识,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
1978年1月10日,中央批示正式成立恢复文联、作协筹备领导小组。张光年随即为文联、作协的恢复而四处奔走。3月16日下午,李季前来拜访张光年,带来了中央批准恢复文联、作协与《文艺报》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张光年与冯牧被任命为文联筹备组副组长,组长由林默涵担任,其他人员有胡庆波、曾克、吴晓邦、吕骥、陶钝、袁文殊、华君武、赵寻、张僖等。3月21日,黄镇主持召开了文联筹备组第一次会议。次日,张光年与李季、冯牧到文化部同林默涵讨论筹备工作,决定建立作协、《文艺报》筹备小组。张光年任该组组长,其他成员有李季、冯牧、孔罗荪、朱子奇。文联与作协、《文艺报》筹备组至此均得以成立。
在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光年与林默涵、冯牧等领导骨干多次召开小组会,为文联三届三次全委会扩大会议的召开殚精竭虑。1978年3月28日,文联筹备小组召开第二次小组会,商讨拟定了关于召开大会而上呈中宣部的报告。29日,《人民文学》编辑部传达了中宣部批准文联筹备组的决定。4月11日,筹备小组召开第三次小组会,传达了张平化关于解决房子、办公室、调干等问题的指示。5月14日,筹备小组举行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代表名单与全委会程序。26日,筹备组主持召开大会前的最后一次小组会,安排了次日开幕式的有关事项。
1978年5月27日,由张光年、林默涵和冯牧共同主持的中国文联第三届第三次全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参会者众多,加上工作人员和北京文艺界的旁听者,共800多人,可谓规模空前。全国文联副主席茅盾、巴金分别致大会开幕词与闭幕词,周扬以前全国文联副主席的身份进行讲话。大会于6月5日闭幕,历时10天。这次会议是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文艺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这次会议上,此前被捣毁的文联与多个文艺家协会正式恢复了工作。同时,大会公布了文联正副秘书长名单。此外,大会决定在1979年的适当时候,召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大推进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进程。
随着大会的召开,张光年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作协。6月3日上午,茅盾主持召开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于张光年意义重大。他在会上被任命为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由此实际负责作协的领导工作。7月,中国作协临时党组成立。在临时党组的内部人事调整中,张光年被任命为党组书记。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场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后,文坛回春的脚步也逐渐加快。然而,就在文艺界大力筹备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之时,张光年却因病缺席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1979年2月初,张光年住院接受肠癌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又开始了长时间的疗养。在1979年10月30日举行的第四次文代会上,遗憾缺席的张光年被选为文联全国委员和作协副主席。
随着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文艺界基本恢复了“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秩序。此后,对文学制度进行调整与再建就成为文坛的首要任务。80年代初期种类多样的文学评奖的相继创立与广泛开展,标示了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的显著新變。在此过程中,中国作协与张光年增添奖项设置,扩大评奖规模,不断推进评奖实践,最终使文坛形成了包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长篇小说在内的文学奖励制度,大大激励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
1980年3月8日,《人民文学》主编李季逝世。张光年暂时兼任刊物主编,负责李季遗留下的全国短篇小说评奖工作。稍后,为了更好地参与1980年度的短篇评选,张光年补看了一批备选作品,并就评选名单与葛洛、刘剑青进行多次讨论。1981年1月20日,张光年在新侨饭店主持召开第一次评选委员会会议。开场白后,他对评选办法、评选标准、授奖篇目等问题作了详细说明。3月11日,张光年主持召开第二次评选委员会会议,就《角落》《茅草地》《杨花》等争议作品交换意见,基本确定当选作品。3月16日,经评委会调整个别选目与入选名次,最终确定了30篇获奖篇目。3月24日,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召开,张光年致开幕词。此次评奖的圆满完成实现了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大结合。有感于此,张光年“午睡不着,兴奋不得抑制”。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短篇小说评奖,1980年6月30日,张光年在与陈荒煤、冯牧、张僖等交流作协工作时,表示同意增办《小说选刊》,并提议《人民文学》编辑部适当增加人力,增设一个第三组管理选刊及短篇小说评选工作。1980年10月3日,《小说选刊》出版创刊号。选刊创办的初衷是筛选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作品,为《人民文学》举办的小说评奖做好前期准备。此后,为了更好地配合小说评奖工作的开展,中国作家协会决意将《小说选刊》从《人民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文选式刊物。1984年1月3日,《小说选刊》出版了改版后的第1期。经张光年促成的《小说选刊》自创刊后便与《人民文学》一起合作承办第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在后续的短篇小说评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80年代文学创作形势的发展,中国作协与张光年决定擴大评奖规模,又相继设立了全国优秀新诗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不同体裁的文学评奖活动。《诗刊》在1980年9月号刊登了1979—1980年全国新诗创作的评奖启事,首届全国优秀新诗评奖由此拉开序幕。新诗评奖委员会由部分评论家、诗人和《诗刊》编委构成,张光年位列其中。经评委会认真评议,最终选出35首获奖新诗。在全国新诗评奖启动的两个月后,《文艺报》在1980年第11期刊登了举办中篇小说评奖的活动启事,首届中篇小说评奖由此启动。经评委会反复斟酌,最终评出15篇获奖作品。1981年3月29日,在全国中篇小说评奖即将落幕之际,秦兆阳向张光年建议,将报告文学评奖与中篇小说评奖同时进行,“使评奖结果增加昂扬气息”,张光年当即表示同意。1981年4月7日,在作协党组办公会扩大会上,张光年与孔罗荪、张僖、唐因等人讨论举办报告文学评奖问题,一致同意由《文艺报》《人民文学》两家合办,并及早在5月中下旬完成评选。紧接着,《文艺报》1981年第9期发表了中国作协委托《文艺报》和《人民文学》编辑部联合举办1977—1980年报告文学评奖活动的通知,同时刊登了中篇小说评奖结果公布时间推迟的《启事》。在报告文学评选中,张光年与冯牧、刘白羽、刘剑青、严文井、李春光、袁鹰组成评选委员会,经过与评选工作小组的多次讨论,最后确定获奖作品30篇。随着三项评奖活动的圆满落幕,张光年决定联合举行三项评奖大会以鼓舞人心。1981年5月25日—30日,中国作协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了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三项评奖发奖大会,张光年以作协党组书记的身份致开幕词,强调了开展文学评奖和维护文艺民主的必要性。
改版后的《小说选刊》
在当时的文学评奖体系中,尚无针对长篇小说的全国性单项奖项设置。1981年3月27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京逝世。其在此前致中国作协书记处的信中表示,愿将25万元稿费作为基金捐出,用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1981年4月20日下午举行的中国作协主席团扩大会议上(《文艺报》1981年第9期发表的《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主席团扩大会议》中为1981年4月24日,疑有误,此处采纳张光年日记、《中国文艺年鉴1982》所记时间—作者注),张光年宣布成立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由巴金任主任,作协主席团全体成员为委员。但在实际的评选工作中,由于巴金远在上海并不参与具体评选工作,张光年便成为茅盾文学奖评选的实际主持者。首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不同于其他评奖,其并未设立明确的评选标准。在与长篇小说读书会同志和《文艺报》同志交流评选意见时,张光年便提出了评选长篇小说的一般要求—“反映时代,创造典型,益人神智,感人肺腑”。这鞭辟入里的16字要求,被视为茅盾文学奖实操过程中的评选标准。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后于1982年12月6日揭晓,授奖大会于1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茅盾文学奖与全国短篇小说奖、新诗奖、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自创立后便定期开展评选,逐渐形成制度。张光年对文学评奖的大力提倡,在弥合矛盾分歧、维护文坛团结的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予以正面激励,充分地解放了文艺生产力。1985年1月5日,随着作协四大的闭幕,这位新时期文学的重要耕耘者退居幕后,正式结束了在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责任编辑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