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扩大开放,在沿海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广东、福建先行先试,福建继广东之后,向中央提交了《关于福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请示》获得通过后,福建掀起改革开放高潮,企业改革、外贸经营体制改革、价格改革纷纷推进。本文回忆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福建改革开放的一段历史。
自从邓小平视察厦门并发表讲话以后,福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政府通过一条龙服务或一个窗口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设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改善投资环境;加上政策也很明确,慢慢地投资就增加了。1985年,全省签订协议的外商投资项目将近400个、金额达3亿多美元。
1988年初,中共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即沿海地区要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转变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是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两头,即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放到国际市场上;“大进”,就是引进国外的原材料、零部件、技术、资金等,“大出”是指利用国内劳动力优势进行加工再出口到国外)战略。国家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广东、福建先行先试。广东先提交报告被批准了,获得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中央宏观调控的那一块继续放宽。福建当时也向中央提交了《请示》,一共11条内容,所以这个《请示》也被称为“11条”。
3月,当时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同志召集沿海地区体改委主任开座谈会,贯彻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我理解这个会议的意义在于:第一,推动体改委战线的同志也要面向开放。改革与开放要更加紧密地结合,开放促改革、改革促开放,两者互动。第二,交流经验。当时安排了四个省交流经验,福建是其中一个。座谈会开了两三天。其中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讨论福建省给中央的《请示》。
会议开完后,国家体改委试点司司长通知我:“金凌,你先留下来,还要开一个会,国家体改委要论证一下福建的报告。”《请示》主要涉及财政体制、计划、金融等国家宏观调控比较严的领域,请求放宽政策。时任福建省省长和常务副省长去汇报,我也去了。会议由李铁映同志亲自主持,体改委各司局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肯定了这个报告,也从深化改革的角度提出报告还有若干方面需要完善。当时我还担心因为国务院快要讨论了,再大改怎么行?最后铁映同志总结发言说,同意这个文件,里面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以后在试行中间慢慢地再完善。可以以厦门为主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他对工作人员讲,你们可以向国务院报告国家体改委已经通过了。大家都很高兴。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建不断增加开放的县市,福建开始形成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城市、闽南开放地区等组成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全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到1988年初,福建总共67个县市,其中34个县市都已经开放了,面积已占全省总面积的34%,人口占了全省的60%。
《请示》获批后,福建掀起了改革开放的高潮。与此同时,福建也推进了外贸体制改革。
这项改革由分管外贸的时任副省长直接抓,省长重点抓,省政府多次开会讨论。省里原来有个外贸总公司,既是企业,又管着很多专业的进出口公司,带有行政职能。改革后,行政管理权交给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贸总公司就是企业,下面许多专业进出口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福建的改革获得全国媒体的关注
本文作者金凌
原来是经营权都在省里,很多专业的省外贸公司在地市都有分支机构,这些机构主要负责收购,比如地市土产进出口公司主要是收购香菇、笋干等土特产,由省土产进出口公司负责出口。放开后,除了一小部分进出口品种必须由省里经营,大部分进出口品种在各地市也可以经营。地市的专业外贸公司下放给地市政府,地市政府也成立外贸公司,可以直接出口,也就是放开经营权。
所谓工贸公司就是各工业部门的贸易公司,譬如轻工业厅、重工业厅等这些搞工业生产的也搞贸易、搞出口。对工贸公司扩大出口权;对生产出口产品的大型生产企业也扩大出口权,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直接对外。这样进一步调动了地市的出口积极性。比如德化县的瓷器专门供出口的,但是原来得通过省外贸公司了解国外的需求情况,然后跟生产企业订货,生产企业只跟外贸公司打交道,对于国外到底需要什么不是很清楚。现在可以直接对外,考察了解国外需求,就能更好地面向国外进行产品生产。还有地市原先搞收购的进出口公司,现在也可以搞出口,直接了解国外市场情况。这样就把各级外贸公司的积极性都发动起来了。
当时外汇情况很复杂,省里有出口收匯上缴任务。当时国内的外汇很紧俏。上面有指标,规定福建省一年出口收汇和上缴任务。上缴外汇的价格是比较低的,是牌价,或者说是平价,跟市价差别很大。当时黑市价格1美元兑人民币大概6—7元,但是平价只有4元多,最初还是2.8元,差价很大。所以出口收到外汇是亏损的,那上缴外汇也是亏损的。于是上面给我们补贴,上缴1美元补贴多少钱,这些都是有任务的。改革后实行外贸经营承包责任制。把出口收汇任务、上缴外汇任务、财政补贴任务,都分到地市外贸公司和各专业外贸公司,这个叫作“两级承包”。包到企业,条块保证,解决了外贸“吃大锅饭”的问题。过去外贸“吃大锅饭”,是我收购然后出口卖出去,亏本了反正上面要给补贴,所以敞口花钱。采取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就不能“吃大锅饭”了,需要注意利润盈亏。
上述改革推进以后,福建全省外贸出口大大增加。1988年、1989年、1990年全省出口总额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65%、16%、35%,1990年比1987年增长了1.6倍,出口总额在全国的排名由1987年的第11位提升至1990年的第6位。这就是外贸体制改革的效果。
1985年,福建取消了副食品的票证,1988年开始大步往前推价格改革。1988年,中央提出价格改革“闯关”,准备用5年左右的时间理顺价格体系,使新旧两种体制并存、摩擦的局面,逐步转变到新体制占主导地位上来。这项改革有一定风险,准备以一定的物价上涨为代价,换取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国务院批复福建的“11条”中,也提出了理顺价格体系的任务,并给了福建省自主确定价格改革的较大权力。1988年福建价格改革跟全国的指导思想有点区别:全国是重要商品价格调整到合理水平,不合理的价格结构要调到合理的水平,全国是在做准备,后来也没有推出来,因为一宣布闯关就发生抢购;而福建的价格改革主要是放开,是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不是计划决定价格,不是计划定价,而是实现市场定价,就是把价格决定机制交给市场,让其自然形成一个合理水平。1988年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改变价格形成机制,走市场化改革的路。但是在具体措施方面要稳妥,不是都放,重要商品先调,有的是调了再放,并且给消费者补贴,叫做“调、放、补、管”。因为全国要准备价格闯关,广东、福建先行一步,所以福建1988年上半年就开始着手研究针对价格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总的来说,我们在1988年4—6月这3个月里走了“三大步”。
4月开始,首先放开电视机等高档工业品价格。电视机本来都是畅销品,我们先提价,提价后取消电视机票。就这样把电视机等部分紧俏工业品、高档烟酒等轻工业品等价格先放开。
5月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是件大事。当时粮食价格归中央管,而且各省会互相影响,比如福建生产粮食少,一担谷子多少钱,那么隔壁的浙江、江西等地的粮食价格就要跟福建有一些衔接,如果不衔接,我们的价格太高,他们的粮食就往我们这里流,他们会收不到粮食。
粮食收购价格是由国家定的,但是由于收购价格太低,农民种粮不划算,因此出台很多补贴措施,跟粮食收购挂钩的补贴,就是补生产资料,比如说你卖给我一担粮食、稻谷,我可以按平价供应你多少斤的化肥,或者多少农用薄膜(薄膜过去也很紧俏,由供销社供应),或者供应多少柴油(拖拉机、抽水机、发动机要用柴油)。与这些农用物资挂钩,本意是由于粮价太低给种粮农民补贴,实际上不实惠。有的给化肥,当然需要了,给柴油、薄膜就不一定需要。即便是给化肥,由于农民住在农村,供销社在镇上,农民跑到供销社去买也非常麻烦,今天跑供销社化肥还没有来,明天跑供销社人又不在,农民觉得不方便,也不实惠。所以我们干脆取消粮食收购价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挂钩,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把补贴算到粮食收购价格里。但是算到粮食收购价格里,会影响安徽、江西等周边的粮食收购工作,所以我们给它取名叫“价外补贴”,价格外面再给它补贴,实际是变相地提高粮价。粮食价格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之前,国务院专门把广东、福建的物价部门负责人召集去开会,商量怎么衔接好,随后再推动粮食收购价格改革。
20世纪80年代晋江鞋服家庭作坊
6月份,提高粮食销售价格。福建当时提高粮食销售价格的动作是非常大的。因为过去居民的口粮是定量供应,一个月多少斤大米由国家按牌价保证供应。粮食供应也是五花八门的。海岛渔民需要国家供应粮食,农村缺粮地区要一定的供应,粮食加工作坊也要供应粮食,还要供应部队粮食。这些价格都有一点差别,但是都是按牌价。因为销售价格长期不动,而收购价有很多变相补贴,出现了购销价格倒挂的情况。我们研究下来,军粮还是按原来牌价保证供应,其他的都提高销售价格,把原来销售价低于收购价的改为拉平。豆腐等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按议价供应。居民的口糧,农村缺粮户的粮食,海岛渔民的粮食,还有侨汇粮等都提高销售价格供应。
提高粮食销售价格供应,居民就要增加很多负担,那怎么办呢?省财政拿钱给补贴。1个月补贴居民10元钱,大中专学生也给补贴,就是财政拿钱学校发。中央部属的学校,比如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的,教育部不给补,就由我们地方上补,由厦门市补给他们,按照居民这一块定量供应、给予补贴。同时,加强市场管理,做好市场供应。所以叫“调、放、补、管”。调,就是调整价格,包括食油的原料花生的价格;放,就是放开,放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品;补,就是补贴;管,就是加强市场管理。四管齐下,但是着眼于放。
当时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措施,因为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工作开展得战战兢兢,而且事先注重保密,明天要提高粮食销售价格,今天把各市市长找到省里来开会部署,回去动员,还制定宣传提纲,总之做了非常多的工作。6月份把粮食销售价格提高,以粮食为原料的各种加工品价格也就都放开。
8月全国发生了抢购风潮,全国价格改革就停下了,国务院开会提出治理整顿。福州也出现了抢购现象,而且那一年物价指数上涨得很快。实际上,福建的价格改革已经闯了很大一步了。治理整顿后1990年福建的物价也没再涨,甚至还比全国的指数都低,因为先前已经涨上去了。所以价格闯关很惊险,也出了一点小纰漏,就是物价指数涨得比较高。当时我们推出这一步也就走出去了。从工作来看,步骤是快了一点,当时情况下这是一个缺点。但闯过去就在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上向前走了很大的一步。本来粮食统购统销,是计划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是我们给了它几次很大的冲击,1985年冲击一次,1988年又冲击一次,到后来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各方面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总之,当时福建这次价格闯关涉及的品种,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从基础产品到日用消费品,几乎包括各大类商品项目,而且力度很大,光是农产品提价部分的幅度就达到3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全省每个农民一年增加收入80元。
在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1988年上半年,福建石狮综合改革试验正式开始推进。石狮镇原来属于晋江县,不到10万人口,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石狮服装市场非常发达,每天人流2万—3万人,客车和运货汽车近万辆次,当时形容石狮“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到处是卖服装的店铺,带动了运输业、旅馆业的发展,打包等附加服务行业也发展起来了。但是石狮作为一个镇的建制,体量有限,垃圾清洁工和市场管理员严重不够,街道比较肮脏,秩序比较乱。同时石狮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地方,如果把它弄好了,可以对周围经济发展起很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所以我们后来向中央申请在石狮建市,1988年1月,中央批准同意石狮建市,并要求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一步到位。石狮作为一个县级市,当时归省管,省也采取特殊的办法,委托泉州市代管。
在改革开放30周年时,石狮“小政府、大社会”改革模式被《中国改革》杂志评选为全国30个创新模式之一。“小政府、大社会”看来好像是个机构设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运行模式的创新。因为政府机构设置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如何运行,到底是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还是审批经济、计划经济模式的运行,不同的运行机制有着不同的机构设置。与审批型经济有着一大批政府机构不同,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模式下,政府主要提供服务、进行监督等,机构肯定是小的,机构小也要求管理模式、经济运行模式要有创新。石狮本来是一个镇政府,重新组织县级政府架构,在机构设置、机构运行模式上的创新阻力相对较小。而且石狮经济本来就是企业推动型的,很灵活,市场化程度高,实施“小政府、大社会”,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发展需求。我们到石狮调研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许多群众,特别是侨界、商业界都说建市很好、很拥护,希望不要把它管死,不要把一个“活狮”管成了“死狮”。
20世纪80年代石狮的服装批发市场
石狮建市遵循什么原则?省体改委提出了四条初步原则,分管的常务副省长兼体改委主任同意并进一步提高完善,经省委同意后形成了“四个一点”。
(1)机制上更活一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体制上更活一点。石狮主要是一个商品交换的集镇,本来就没有什么国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占比较大。建市后,所有制结构以集体、个体、私营为主,三资企业占相当比重。二是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调节。当时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说,石狮的经济运行应该是市场机制的运行。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88年9月30日,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2)权限上更大一点。赋予泉州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因为当时还有一些项目、一些分配是要审批的。省里的大项目审批权限是2亿人民币、3000万美元,如果生产条件具备(即能源不向上面要,交通运输也不要上面安排车皮支持,原材料不要上面拨,下面自求平衡等),就可以批2亿人民币、3000万美元,可以办个大工厂。后来省把这个权限分成两个档次放给泉州跟石狮两级。
(3)机构设置更小一点。在机构设置上,市政府一共是14个局,比其他一般县政府上面定编控制的局级机构少2/3。也就是别的县设了40多个局,但是石狮只设14个局,后来又加了2个局,变成16个局。其实我们最早设想是11个局,省里大多数厅局都支持不搞上下对口,但也有一些厅局坚持根据法律必须单独设置,所以最后又增加了几个。其中有一个特色的局,叫做经济管理局。按照省、市有计委、经委、农委、财办这些部门,经委底下还有信息局、轻工厅、重工厅等,财办底下还有物资厅、商业厅、粮食厅等。因此石狮的经济管理局实际上对应的是一二十个厅局,但不是这几十个机构职能的总和,而是按市场机制运行的。全省统一思想,各部门支持,不搞上下对口,这是石狮能够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机构设置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当时的一种改革的气势。
(4)干部素质上更强一点。因为机构小,干部要少,但是质量要高,要懂经济、思想解放、善于管理等。当时只给石狮200人的编制,等于一般县级市的1/2,不包括政法系统垂直下达的编制,比如公安局。这些人员面向全国公开招考,经资格审查通过的报名人员900多人,最后录取了198人。石狮的领导干部也是公开招考,加上竞选,由省委直接抓。市长、副市长也公开选拔,当然可以组织推荐,经过组织部考核认为某人适合就动员他来报名竞选。经过审核、准备、考核、公开问答等一系列竞选程序,最后定下来1个市长3个副市长。人少了,要求他们要干得好,跟人家一样低工资、“大锅饭”也不行,1988年還没有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我们就采取给他们“补贴”的办法。“四个一点”构成了石狮“小政府、大社会”以及面向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
为了支持石狮建市,发挥侨乡优势,吸收侨资繁荣经济,省里专门给石狮一个开放政策,基本精神是:凡是沿海开放地区和重点卫星城镇所有的开放政策,石狮都可以享受;个体和私营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可以享受跟国营和集体企业同样的待遇,石狮私营和个体企业可以搞合资、出国考察等;石狮专门成立外贸公司,直接对外,而且口岸开放。
石狮经济发展得很快,财政上也是给它一定三年,给它包干。包干基数定得比较低,但没有给建市开办费,从留利中解决,超基数的部分全部留给它。后来石狮经济蓬勃发展了,有钱了,就搞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修马路、建输变电站、安装程控电话、修建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就跟上去了。
1988年石狮公开推荐选拔市长、副市长会议
从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政府挂牌到1992年石狮进入全国百强县,一共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总而言之,石狮试点确实有很多创新成果,不仅体现在组织机构上的创新,而且体现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
1989年有段时间,外界对石狮有一些指责的声音,是对石狮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质疑。石狮当时有很大压力。但是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虽然当时石狮,包括闽南的乡镇企业,倒闭了一批,但是由于有市场经济运行的内生力量和自行修复能力,很快又有一批企业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泉州市委、石狮市委都出台了文件,明确多种经济成分不变。省委召开扩大会议,省体改委作了一个书面发言,从多种经济成分、市场调节、市场机制方面对石狮综合改革给予了正确评价和肯定,而且非常明确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 杨琳)
【本文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