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流
无论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认知和系统学习,还是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还是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群课都具有重要价值。
群课是指呈结构化的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单课构成的整体。单课作为构成群课的基本单元也是群文阅读课。一组群课中的各个单课彼此独立,各自完整,相互关联[1]。
建构群课有六条路径:其一,经由单篇阅读走向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其二,经由同一母题的议题群走向整本书阅读;其三,由复合型议题单课走向独立型议题群课;其四,经由生发议题的单个文本走向多元理解;其五,经由类文定向使用走向多个学习任务群;其六,基于大概念之下的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2]。
各条路径均始于议题,并且因为议题建构得以合流。一中来自同一学习任务群的系列任务亦即系列议题;二中议题生发自整本书且指向同一母题;三中一个复合型议题包含多个独立型议题;四中多个议题生发自同一个文本;五中同一组文本放在不同的学习任务群下,也就相应地生成了新的议题;六中一个教材单元统整出几项关键学习内容,也就是生成了几个议题。
本文将以议题“中和之美”教学设计为例,详细呈现群课建构路径。
复合型议题“中和之美”生根于统编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 “中华文明之光”, 在学习教材第一课理解先秦诸子学说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的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教材单元对应18 个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组群课也将放在该学习任务群下来思考和设计。
文本一:中和/《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文本二:中庸/《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文本三:中者/《春秋繁露》
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
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文本四:悼念沈从文先生(略)/季羡林
文本五:“中”“和”思想:特质、传承与当代价值(略)/文选德、周建刚
文本六:东西方“中庸”之比较研究——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中庸”伦理思想比较/李隼
文本七:子贡赎人/《吕氏春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文本八:权变/《孟子》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下面从独立型议题出发,重组文本,设计议题、学习活动。
1.学习思路
文本互证(多则相互材料佐证)。
2.学习进程
(1)以文本一为核心,结合《论语》部分篇章,明确什么叫“中和”。
(2)阅读文本二,用以印证文本一。
(3)阅读文本三,探讨中和思想在政治、养生两方面的价值。
3.学习活动
撰写词条。
4.培养能力
联结、互证、下定义(撰写词条,实为立足自身理解,对其下定义)。
1.学习思路
梳理、比较、阐微。
2.学习进程
(1)阅读文本五第1、2 小节以及文本六第1 小节,梳理、统整“中”“和”各自的演变及其合流情况。
①中的发展
A.空间方位——甲骨文中为旗帜之象形,用以聚合群众,旌旗居于场地中间。
B.事物中心——宅兹中国(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原、中华、中央。
C.德行——慎中其罚(意即刑法要适当);(《叔夷钟》)作稽中德(意即言行举止要符合中庸之德)。(《尚书》)
D.政治思想——为最高政治理想、原则的代名词,延续尧舜禅位“允执厥中”。
E.价值论——皇级大中(意即哲学上、价值学上、本体论上的永恒价值)。(《尚书》)
F.中与和合流——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与“和”合为“中和”。
②和的发展
A.声音——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出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周易》)
B.音乐——同声相应。和乐。和声。
C.食物——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尚书》)
D.治国——贤人治国。
E.和同之辨(以西周史伯、战国晏婴为代表)——同:同类事物简单相加;和:矛盾调和辩证统一。
F.中与和合流。
③中和发展
A.上古时代,宇宙自然——原生性智慧:宇宙自然中蕴含着中和基因密码。人与自然合一的整体性宇宙观,即天人合一。
B.中古时代,道德伦理——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意义。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庸》一书之中,主要讲修身养德、为人处世。
C.近古时代,人类社会——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且兼具宇宙论、人生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及行为准则……
(2)阅读文本四,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和”思想。
文章《悼念沈从文先生》共计讲述了以下6 件事情:
A.写悼文——“我”听说沈从文先生病危提前写悼文,沈从文先生真正去世了“我”却懒于动笔;
B.撤稿件——丁玲《母亲》出版,“我”写了书评,沈从文先生有意见,“我”要求再版的时候撤稿;
C.请吃饭——沈从文先生请“我”吃云南有名的汽锅鸡,沈从文先生用牙齿咬断了麻绳的死结;
D.喝茶水——在中山公园喝茶,沈从文先生先斟了一杯,再倒入壶中,说这样才能把茶味调匀;
E.搞研究——沈从文先生被剥夺写作权利以后,搞中国服饰研究,写章草,均取得了不俗成果;
F.不能无动于衷——几次打算看望沈从文先生而没有去;沈从文先生死后“我”不能做到忘情,忧思难以排遣。
G.文章《悼念沈从文先生》中,季羡林、沈从文先生、文本本身均对“中和”思想有着充分体现;本文既是悼念沈从文先生,更是写作者季羡林自己。
(3)阅读文本七,参照上一环节具体分析。
子贡和子路都做了好事, 子贡没接受酬谢,子路接受了酬谢……孔子认为子贡在彼时彼刻未能做到中,子路却在彼时彼刻做到了中。
因此中又称之为时中。孔子所说的中,一定是指特定情境之下的中。
(4)结合自身经历,列举体现“中和”思想的生活事件,试着记录下来。
3.学习活动
绘制时间轴,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记录“中”“和”及“中和”思想。
4.培养能力
搜证、提炼、鉴别。
1.学习思路
趣味话题导引、比较、辨析。
2.学习进程
(1)阅读文本六第1 节以及补充材料一(略),理解“中庸”。
作为一种思想,“中庸”又称“中庸之道”“中和思想”,亦即孔子所讲的“无可无不可”和孟子所说的“权”。古文字中,“权”是指秤砣,可以在秤杆上来回滑动,依据具体称重的物体找到那个最为合适的平衡点,“和”是“中”产生的结果或状态;《中庸》作为书名取“用中”之意,阐述如何将“中”这种思想付诸实践,即《礼记正义》引郑玄《三礼目录》所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之为用也。”
(2)阅读文本八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男女授受不亲,那么,嫂子溺水到底要不要救?你的理由是什么?
(3)你怎么理解孟子讲的“权”?你对“中”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4)结合文本一、文本二,重点阅读文本六第2节以及补充材料二(略),探究怎样才能致中和,亦即如何做到时中。
要能做到时中(致中和),须以仁为先导,并且做到以下两项六点:
①行权:四毋、思诚、重信
A.四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B.思诚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中庸》)
C.重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②执两:正名、调节、互掺
A.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论语》)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B.调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C.互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
有物混成,是说道为掺杂之物。
(4)课后思考:执两用中是二选一吗?行权和执两的关系是什么?
3.学习活动
问题讨论:男女授受不亲,嫂子溺水要不要救?
4.培养能力
搜证、提炼、鉴别。
1.学习思路
收集资料,提炼证据,以写促读。
2.学习进程
(1)阅读文本五第4 节、第5 节,梳理“中和思想”的历史作用及其当代价值;
①历史作用
A.治国策略——中道原则(例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B.民族关系——怀柔远人,兼容并包。
C.文化发展——百家争鸣、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D.社会生活——文艺创作 (形式内容和谐统一);音乐美学(为天地之和的表现)以及传统医学(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②当代价值
A.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缓解各国之间的纷争和分歧;矛盾统一原则。
B.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破坏。
C.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工业革命、 科技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社会转型,带来精神的阵痛,合理运用中和思想,可以协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结合文本五第3 节后半部分内容,搜集“折中主义”相关资料,试从定义、现象及本质等方面,比较它和“中和思想”的异同;
(3)结合前面所学,谈谈“中和思想”美在何处,并将其写成论文。(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佐证材料准确、充分;至少1200 字)
3.学习活动
阅读文本,搜集资料,撰写论文。
4.培养能力
搜证、理解、思辨。
1.学习思路
比较阅读,提取信息,统整观点。
2.学习进程
(1)细读文本六,梳理东西方“中和”思想之异同。
(2)参考补充材料三(如余仕麟《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和陈延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之比较》),完善上一环节的梳理。
(3)对东西方“中和”思想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3.学习活动
设计、填写表格,撰写小论文。
?
4.培养能力
信息提取、分析、综合、评价。
1.学习思路
通过鉴别他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结合时代要求提出个人建设性意见。
2.学习进程
(1)不可否认的是,“中和”思想在历史上也起过一定的负面作用, 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阅读文本五第4 节后半部分,梳理“中和”思想不足之处及其表现;
(2)进一步厘清“中和”思想,找准其真正不足之处;
(3)针对“中和”思想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思考:面对这些不足,你当如何应对?3.学习活动
(1)收集资料;(2)鉴别观点;(3)撰写方案(至少800 字)。
4.培养能力
搜证、判断、表达。
群文议题分为复合型议题 (近似整本书的母题)和独立型议题。一个复合型议题可以被切分成多个独立型议题,一个独立型议题通常不可被再切分。设计一堂群文阅读单课,通常围绕独立型议题而展开,基于呈结构化的独立型议题设计成的群文阅读单课,共同构成一组指向复合型议题的群课。
本文六个单课共同构成一组指向复合型议题“中和之美”的群课。老师设计教学,不必全做,只需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教读课示范引领,其他则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但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案,即提供新的研读角度。如此,学生才能对复合型议题如“中和思想”有更全面、更多元、更系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