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元御《四圣心源》探讨半夏的运用特点*

2023-02-12 21:32:32徐亚洲邢作英郝鹏乐闫海峰王永霞
中医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奔豚黄元御甘草片

徐亚洲,邢作英,郝鹏乐,闫海峰,王永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黄元御的主要思想“一气周流”在人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半夏作为临床中降胃气之首选,用药完全符合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且在《四圣心源》中使用频次较高。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采摘后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后即为半夏。《长沙药解》[1]载:“半夏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善治咳逆,寒热,心下坚,咽喉肿痛,头眩,开肺胀,安惊悸。”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言:“凡戊土上逆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强调降胃气必用半夏,同时重用半夏以降胃逆[2],对于肺、胆、心经病变多用半夏以助各经气降。《长沙药解》[1]曰:“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一刻不降,则浊气上逆。浊气上逆,则呕哕痰饮皆作,一切惊悸眩晕,吐衄咳喘,心痞胁胀,膈噎反胃,种种诸病,于是生焉。”黄元御认为,呕哕、噎膈反胃、咳喘吐衄等症状皆由胃气不降所致,此症在脉象上表现为动形。现将黄元御运用半夏治疗内科疾病的思想论述如下。

1 降戊土以安胃气

黄元御言:“非己土之湿,而胃何以逆?”[2]认为脾胃居于人体正中,为人内部气机升降出入之本,足太阴以湿土司化,足阳明之土从令而化燥者是常态,而当从化者自见其本气,则生太阴脾土湿病。人体诸病皆源于阳衰土湿。各种原因致使湿郁戊土,胃无降路,升降枢纽不灵而生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噎膈等胃部疾病。半夏以其降气特性入胃经,降胃气之逆,化痰湿之郁,更可配茯苓、干姜使脾升胃降,则诸病自止。如反胃噎膈,治法当以降逆开结为主。《金匮要略》记载:“于反胃呕吐,垂大半夏之法。”即用大剂量半夏以重降胃气。黄元御继承仲景妙法,于经方中纳百家之长以厚己,指出半夏之法若合茯苓四逆,功效甚佳。黄元御在《四圣心源》[2]中曰:“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提出反胃之病机在土湿胃逆,除给半夏合茯苓四逆汤外更设姜苓半夏汤,以人参、半夏、干姜、茯苓、白蜜为药,《长沙药解》载此5药皆入己戊二土,人参、干姜益胃气、助脾阳,茯苓利水燥土,白蜜补脾,大剂量半夏以降气燥土。另半夏合茯苓四逆亦如此法,附子代人参助阳,甘草片替白蜜补脾,共奏温中燥湿、降逆开结之效。葛成慧[3]运用姜苓半夏汤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取得较好疗效。

2 降戊土以下辛金

“胃土右降,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2],此乃肺胃之常态。黄元御认为肺胃关系密切,肺金之下降收敛全赖胃气,只有胃土燥,人身右路顺畅,自然肺金顺降;然当土湿胃逆,浊气充塞胸腑,肺气无下降之路时,则生“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2]。黄元御认为咳嗽痰饮各证均“缘土湿胃逆”“清肺热而降胃逆,固是定法”,虽有上热下寒之证,然根源在于中焦之脾胃,故降肺胃之气仍是其法。半夏味辛,入肺胃二经,燥胃土湿,降胃气逆,助辛金收敛,对于肺胃之病因气逆痰饮者极好。

黄元御在治疗痰饮与咳嗽时立姜苓半夏汤与姜苓五味细辛汤,“痰饮者,肺肾之病也。其根由于土湿,盖肺气降而化水,肾水升而化气,阳衰土湿,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痰饮伏留,清道堵塞,此壅嗽发喘,息短胸满,眠食非旧,喜怒乖常”。黄元御指出,若痰饮存于肺腑,肺气失其宣发肃降,各病成矣,可采用姜苓半夏汤治疗。方中茯苓、甘草片、泽泻燥土泻湿;生姜、陈皮化痰饮;半夏与茯苓、甘草片、泽泻共奏燥土化痰之效,与陈皮、生姜共奏降气之效。全方行燥土泻湿、利气行郁之妙。“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堵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稍感风寒,闭其皮毛,肺气愈郁,咳嗽必作”[2]。黄元御认为咳嗽是胃土上逆、肺生痰饮导致的疾病,虽为痰饮作祟,但其根源仍为土湿胃逆;痰饮存于肺腑,多由外感风寒而成外寒内饮形成咳嗽。对于此病,黄元御设姜苓五味细辛汤治疗,茯苓、甘草片燥土泻湿,五味子、干姜、细辛降逆敛肺,半夏助降肺胃气逆。以上两方亦是黄元御效张仲景治痰饮咳嗽之五苓散与小青龙汤之法。

有研究[4]运用姜苓五味细辛汤联合西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该方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半夏提取物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不仅在治疗气道炎症性疾病方面有独特作用,还可以治疗哮喘[5]。

3 降戊土而平甲木

《四圣心源》[2]曰:“耳聋者,手少阳之阳虚,而足少阳之阳败。耳痈者,手少阳之火陷,而足少阳之火逆也。欲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气不运,不能使浊降而清升也。”又曰:“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壅遏,相火上炎,瘀热抟结,则瘰疬生焉。”[2]人身右路戊土、辛金与甲木均属沉降之气,戊土降而辛金收敛,而后甲木相火安;若胃土不降,上逆使肺气不得收敛肃降,甲木相火又失肺气之收敛,故成相火上炎、浊阴上犯诸病,如:“金水逆升,浊阴填塞,则甲木相火不得下行,而冲击于头目”之眼病疼痛,辛金之失敛可致“浊气一升,孔窍堵塞,声入而不通矣”[2]之耳病失聪疼痛,“阳明逆则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热肿”[2]之唇口疼痛等头面七窍病,“相火上炎,瘀热抟结”之瘰疬、瘿瘤诸病。

对于甲木上逆的头目诸病,黄元御立茯泽石膏汤、柴胡芍药茯苓汤、苓泽芍药汤、甘草片黄芩汤、黄芩石膏汤等。各方中予半夏纠戊土逆升之气,助辛金收敛之性;亦多用入胆经药物,如黄芩、芍药等。湿盛熏蒸者,多用茯苓、泽泻等燥土泻湿;热甚者,多用知母、石膏等泻热除烦;成脓者,多用牡丹皮、桃仁等行郁泻热。虽头目病异,但治法不外升清降浊四字。对于瘰疬瘿瘤病,黄元御给予柴胡芍药半夏汤,半夏降肺胃配玄参、牡蛎、鳖甲潜相火,配甘草片和中气,牡丹皮、柴胡、白芍疏肝滋肝阴。有研究发现,半夏有较好抗肿瘤作用,并且抑制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对于半夏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有正向作用[6]。

4 降戊土而沉君火

《四圣心源》[2]曰:“相火乃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而“火之下蛰,实赖土气,胃气右降,金水收藏,则二火沉潜而不飞扬。”[2]黄元御认为,君火能够下潜依靠相火,而相火又需要胃土气机之降、金水收敛气机正常才致君火下秘,故惊悸、奔豚、失眠病机为戊土不降、君相二火不能下潜、心神不能交于肾水。

治疗惊悸与奔豚之金鼎汤与奔豚汤中均用半夏降肺胃气逆,除中间痰湿,助君相二火下潜。金鼎汤更配茯苓健脾祛湿,桂枝疏肝解郁,甘草片补中使得脾升胃降、中焦得复;更用芍药降相火,龙骨、牡蛎封藏阳气,使下焦阳气根深。奔豚汤同理,用葛根助半夏降逆,白芍、黄芩降胆经相火,川芎、当归滋肝木,且配李根皮疏肝。此二方共奏平冲降逆之效。有临床研究用金鼎汤治疗失眠,结果显示,金鼎汤相较于西药临床效果较佳,且远期再发率较低[7-8]。奔豚汤载于《金匮要略》《四圣心源》,有文献[9]报道奔豚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心悸、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奔豚汤可提高γ-氨基丁酸递质的含量发挥抗焦虑的作用[10]。药理研究[11]显示,半夏对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等产生积极作用,可能与半夏水提物能改善血脂、抑制炎症反应和增加内皮祖细胞比率的作用有关。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半夏与薏苡仁合用可能通过调节血清素通路而改善失眠[12-14]。

5 小 结

黄元御述在使用半夏时应洗去白矾,这可能与白矾炮制后会减弱半夏功效有关。《医学衷中参西录》[15]记载:“用白矾水洗过的半夏,药性相制太过,导致半夏失去辛味,不能够有效发挥其降肺胃气逆功效,若用白矾炮制过的半夏治疗呕吐反胃等病,恐病人呕吐更甚。”《金匮要略》中使用半夏全然为生半夏,用药剂量为3.9~260 g,入药方法包括水洗、先煎、煎煮时间延长、米汤煎等以降低半夏毒副作用[16]。《金匮玉函经》《本草经集注》《备急千金要方》均述半夏入药用水洗去半夏表面黏液可降低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且有医家论述半夏临床用药不该炮制,生半夏功效要强于制半夏[17-19];但有文献表明,经过80 ℃水清洗后的半夏浸提液滴入家兔眼中,家兔眼睛少有水肿现象,论证了水洗半夏能够降低黏膜刺激性[20]。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在治疗各个系统疾病中均有较好疗效[21]。

综上所述,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论述半夏具有降戊土以安胃气、降戊土以下辛金、降戊土而平甲木、降戊土而沉君火的特点,可发挥中焦脾胃之枢纽运转的作用[22-23],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奔豚黄元御甘草片
承受委屈的医学家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针药与推拿罐结合治疗奔豚气案
奔豚病机和方证临证探讨
中医药学报(2020年4期)2020-01-11 17:49:45
干咳用好复方甘草片
心血管病患别吃甘草片
华声文萃(2018年11期)2018-07-13 19:25:21
久服甘草片当心低血钾
益寿宝典(2018年14期)2018-01-27 18:53:04
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证
不附和名医
环球人物(2017年19期)2017-10-26 23:01:19
古今奔豚气病脉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