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形到有形: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思维导图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023-02-10 15:11赵巍
中国美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导图创作艺术

赵巍

[摘要] 在教育大众化这一背景下,截至2016年,我国开设艺术专业的高校突破2000所,学生突破200万人,出现了世界范围内极为少见的“万人艺术大学”。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在展现出国家和社会对艺术教育愈发重视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创作、发掘和培养优秀艺术家方面,迫切需要高校围绕教学方法开展创新性研究,帮助艺术专业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延伸个性发展的空间。本文围绕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创作难、创新难的问题,提出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的探索路径,以期对美术生学科思维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有所助力。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教学研究 艺术素养 创新思维

一、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基础素养

在教育大眾化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艺术院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招生、办学。[1]众所周知,艺术教育领域较为特殊,学生入学前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有着较大的差异。总结并分析艺术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知己知彼,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尚自然,展个性”,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美术创作者、研究者和工作者。

1.学习能力偏低

从目前高等美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部分学生高考时的文化课成绩相对偏低,通识类课程的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相对薄弱。然而就美术创作而言,大量的人文积淀是进行艺术构想的有力支撑,在高校美术教学中万万不可缺位。作为美术生,进入大学学习绝非只是为了挣学分,而是要通过全面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来使自己的艺术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面对这一既成局面,高等美术院校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和深入理解艺术的人文内涵上。

2.课堂空间失效

在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很多大学生对几乎可以获取“一切信息”的智能手机非常依赖。以写生课为例,其设置初衷原本是为学生创造与自然山水亲密接触的机会,帮助学生从心出发、由眼入手地师法造化、观照心灵,而如今却沦为学生借由手机拍摄的照片进行机械化图像复制的场域,完全丧失了写生的要义,更体现不出思考和“观照”的价值。这种思考缺位的学习方式是不健康的,必然会使课堂失去空间效能,使静物和模特成为没有现实价值的摆设,使创作成为东拼西凑、东挪西用、毫无艺术美感的敷衍式举动。

3.思维转化能力不强

常规情况下,艺术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弱,因而在由所学到所用、由输入到输出这一过程中的转化能力不强,即学习了理论知识却不能快速地转化为学习能力,学习了专业技能却不能敏锐地转化为创新意识,学习了思想内涵却不能合理地转化为内在素养。面对此类比较普遍的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群体的独特性,找到适合学生、贴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形象思维层面的优势,以之带动理论教学。

(二)学生的创作能力

创作是美术生思维转化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日常作业还是毕业设计都离不开创作。然而,如今很多学生却对创作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他们的思维不够发散,缺乏创新意识和独创能力,很难实现从“术”到“艺”的转化。具体来说,他们在创作能力方面的不足体现为下列三点。

第一,过分重视造型能力而忽视创新能力。艺考的科目要求和高等美术院校的色彩、素描等造型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奠定了扎实的造型能力,然而他们的绘画功底虽然很强,但依然难以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这一点在美术学院的一线教学案例和千篇一律的毕业展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第二,作品表现力忽高忽低、不够稳定。对很多学生来说,艺术创作就像是飘浮在空中楼阁的一种“气运”,状态好的时候能创作出颇具创新意识的作品,状态不好的时候就毫无头绪、一筹莫展。他们不知道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对艺术创作没有可落地的、实实在在的解读,而是单凭运气、心情和当下的心理状态来指导创作,导致很多作品不知所云且欠缺生动的表现力。

第三,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习过程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空”到“空”,而不是从概念到实体。对这些学生来说,一些帮助夯实美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如美术史、设计史、美术概论、美术鉴赏等,通常是学过、应付完考试便忘了,无法从中获得启发并以之指导艺术创作,使得理论与实践沦为“两张皮”。

(三)教学问题

上述问题反映出当前高等美术院校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状态,而这其实是对教学问题的直接映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以切实有效的改良举措优化教学,而勿忽视下述问题,酿成积习难改的局面。

1.过于重视教学技法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如今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依旧是以技法教学为主,非常重视专业基础课及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至于理论课,则通常情况下仅从作品的视觉效果及背景意义、作者的创作技法等角度进行讲授,忽略了对作品创作思维及思维产生过程的深度挖掘。这种只讲授技能技巧的表层教学即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对创作的认识,也还是无法帮助他们理解优秀作品真正的创作机制,更无法帮助他们完成创作能力的转化。

2.过于重视教学实践而忽视教学构想

许多教师只是重视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引导。他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通常只强调最终成品的具体呈现要求,而不强调对作品构思方法的要求。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的。面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从以知识教育为主导转化为以能力教育为主导,毕竟作业的布置初衷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3.重视专业体系教育而忽视通识系统教育

艺术发展到如今,早已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展示,而是要更多地呈现对历史的借鉴与反思、对现实的关注与回应、对未来的思考与判断,同时彰显出创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在更广泛的受众群体间形成精神共鸣。[2]因此,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构建起完善的通识系统,依托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素养来创作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艺术作品。

二、有关创新思维的教学研究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我国古代很多名言警句中就包含着对创造路径的探索,如老子所言“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即意在表明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伟大的,依靠抄袭和模仿自我彪炳的人是渺小的;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要求我们借由对旧知识的温习来探索新知识。

众所周知,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传授基础理论和绘画技巧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经常混淆“创造”和“创新”这两个概念。“创造”指首创的事物,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则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创造”可以是无目的的,不一定要具备多高的价值,只要是对新想法的实现就可以称为“创造”。“创新”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产生的结果要有价值,最好是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会画画的人虽然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会画画的人都能成为画家。画画是一种“创造”,而画家是能够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甚至能够研发出新的技法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基于美术教育的社会学意义,本文即重在阐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要想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非常关键。

在《创新思维导论》一书中,“创新思维”被定义为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即人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通过选择重组,以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设想并获得成果而实施的思维系统。[3]从这个相对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概念中,我们总结出提高创新思维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种方法。而从教育层面考虑,逻辑思维显然更适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从而编织成系统、严密的思维习惯。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都是这一框架下的常见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侧面、角度思考问题、探索答案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能够从已有信息出发,不拘泥于现有线索,尽可能地实现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扩散。艺术生培养发散思维的好处是可以打破思维定式,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使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从而解决学生灵感欠缺的问题。收敛思维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同一个问题,继而从多个方面把思维集中起来,寻求核心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艺术生在众多信息碎片和线索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向,避免使创作陷入因思绪过多而杂乱无章的境地。求同思维是以围绕客体发生的普遍性现象以及与客体本质相一致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它以经验为出发点,依托归纳法则,引导思维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寻求某种共性或相似性。[4]求同思维通常伴随着“识别”和“选择”这两种底层思维,能帮助创作者省时、省力地在头脑中筛选信息并总结、提炼为新的构想。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相反,是通过在主题活动中寻找差异性和特殊性来激发创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摆脱旧要素的束缚,开拓新的认知视角。

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是与提升创新思维相辅相成的主要思维方式。以聚合为前提的发散才会取得收效,以发散为前导的聚合才会推进创新,以求同为前提的求异才会有因可循,以求异为前导的求同才会有所突破。教育家顾明远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我们今天处于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环境里。我们把这个时代叫作‘VUCA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教育信息化、科技化成为教育的显著特征。教师为未来而教,学生为未来而学,这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具体的教学手段,为艺术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培养提供参考范式呢?如今,为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抽象的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视觉化工具嵌入课堂之中,而思维导图便是众多工具和方法中极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由英国教育家、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其在形式上是对科学用脑、发散用脑的集合式、结构化呈现,比按照线性脉络展开的传统笔记更加充分,更适用于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三、思维导图对培养创新思维的启示作用

厘清思维导图的发明原理及相關要素,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较大助力。

(一)概念及原理

思维导图发明人对思维导图的定义为:“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5]由概念便可判断出,思维导图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绝佳工具。比尔·盖茨也曾对思维导图下过定义:“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其涉猎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图像学、思维学等众多学科。”这也是思维导图有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力依据。

(二)核心要素

很多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时,特别关注其外在形式,认为只要大致形态对了,思维导图就画对了。其实不然。思维导图需要经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绘制时不仅要重视外在的视觉效果,还要重视内在逻辑关系的构建,做到内外兼修,如此才是一幅合格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核心要素包括中心图、图标、线条、箭头、关键词、逻辑,每一个要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想发挥思维导图的有效作用,这六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

1.中心图

这一元素意在时刻提示创作者集中主题、明确中心。绘制中心图的过程是对主题进行思维发散的过程。边画边思考、边思考边画,绘制的过程即为思路的形成过程,而与主题相关的各类信息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从无到有的累积。

2.图标

这一元素其实就是把潜意识进行标识化、符号化呈现。图像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能够集语言、文字、行为三者之优点于一体,使主体意识更加清晰。思维导图中的图标浓缩了图像的意义,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强化记忆、突出重点。

3.线条

该元素是连接图与图、词与词、词与图的枢纽。就思维导图而言,如果没有线条,就会使思维处于一种无章、无序、重复、受限的状态,而有了线条(按:包括主干线条与分支线条)的衔接则不仅能够帮助创作者捋顺思路,还能够通过线条的框架结构来引导创作者进行思维的发散与延展。

4.箭头

这一元素小而关键。其将有关联的信息连接起来,指向性非常明确。

5.关键词

快速抓取出关键词可以帮助创作者高度凝练地表达核心观点、疏通思想脉络。总结关键词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大量信息中去粗取精、以少胜多的过程。正确地提取和梳理关键词,会使思维导图实现一言穷理、纲举目张的效果。

6.逻辑

这一元素其实就是对线与线、词与词、图与图、词与图之间结构关系的梳理和呈现。

(三)课堂案例

围绕“和合”这一主题,我们可开展基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服装设计案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主题,扩散思维。围绕“和合”这一主题思想,分别从“道”和“侠”两个方面发散思维,绘制思维导图,由一个内容切面联想到多个不同层级的内容切面,如联想到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和中国的“神话宇宙”等,在这一过程中将思想投放到维度更广的空间当中,催动灵感的迸发。

第二步:锁定方向,收敛思维。根据第一步的发散内容进行信息的连接与提取,继而进行收敛思维,以集中思维为特点进行逻辑归纳。在第一步扩散思维时所联想到的信息中,产生了一个打动创作者的信息元素,即“神话是古代的科幻,科幻是当代的神话”。基于此,创作者将毕业设计的主题锁定为中国侠客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创意融合,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与游侠闯荡江湖的自在感以及侠士的正义感巧妙相融,大大地延展了创作的丰富性。

第三步:调研提炼,积极求同。定下主题与方向后,创作者针对性地围绕侠客元素进行了大量的图像调研工作,继而通过比较、分析并开启求同思维,从现有的侠客主题信息中提炼出了关键元素。求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追求秩序的过程,是将客观真理纳入逻辑轨道的过程,能够直观地呈现出主题设计中的因果关系。

第四步:设计完成,探新求异。为了在求同的过程中寻找到作品的特殊价值,创作者在素材收集的过程中把侠客的拳法及侠客的绑带进行了设计转化,将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侠客形象转化为一种带有个人特质的“隐侠”。

第五步:精益求精,输出成品。本案例的每一个环节都展示了作品背后的思维过程。多种思维方式在创作过程中一环扣一环地展开,思维就此逃离定式,而呈现出发散、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思维的触角将更敏锐地感知到新事物和新可能。实现这一层级的感知体验之后,创作者需要收敛思维、锁定方向,继而有针对性地利用求同思维来进行调研,再利用求异思维来实现创新突破。当这一信息勾连信息、思想触发思想的过程以视觉图像呈现出来,学生在创作时自然会感到有法可依,从而在潜意识状态下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价值不仅局限在创作应用层面。这种逻辑关系极为明确、以点带面的思维工具对提高艺术生的学习素养及课堂效率都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进行艺术史論类课程的信息总结和绘画技法类课程的知识点归纳,使之替代课堂笔记,帮助艺术生发挥自身的识图优势,使他们因自身学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灵感缺失等问题得以矫正。

总而言之,面对当下艺术生缺乏创新思维的普遍状况,思维导图在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是颇为关键的。作为串联起知识的输入与作品的输出之间的纽带,思维导图帮助艺术生在从无形到有形的创作过程中,建立起了稳定的创作能力,是教师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神兵利器。

注释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6:35.

[2]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87.

[3]李衍华.创新思维导论[M].刘培育,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4]马林.思维科学知识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205.

[5]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刘艳,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导图创作艺术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第6章 一次函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