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荣
[摘要] 课堂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课堂习题的重视程度,并做好习题的编制工作,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助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习题编制的意义,并结合实际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编制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课堂习题;小学数学;编制策略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课堂习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够助力学生对概念和解法进行深入理解,还能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实现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为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提高对课堂习题的重视程度,并做好习题编制工作。
一、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编制意义
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布置习题是要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而不是徒增学习的负担。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此缺乏完整且深刻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为学生布置大量且重复性的习题,由此导致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仍是机械的动笔练习,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出调整,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此外,还要做好对习题的编制工作,让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充分理解,由此来促进能力的提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通过解答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不同类型的习题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最终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做好习题的编制工作,以此来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推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编制策略
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编制这一话题,笔者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并参考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策略。
1.基于教材内容编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习题编制的过程中要参照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完成习题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教师要对习题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使习题内容不止局限于数学教材本身。同时,要对其内容做出适当的延伸,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以此实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此外,教师在编制习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使得命制习题的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
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习题创编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将习题内容进行分层,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编制不同的习题内容,以此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获得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学习内容,进而实现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为其布置相对基础的习题内容,以此来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将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要为其编制有一定难度的课堂习题,在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的同时,促进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编制以下习题:已知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该习题相对基础,仅仅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了考查,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只要回顾并调用长方形面积公式即可完成习题。这样设计有助于增强后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则要为其编制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李先生有一块菜地,长12米,宽6米,现在李先生想要在菜地的四周建一个宽度为1米的排水管道,求管道建成后李先生还有多少平方米的土地可以用来种菜?该习题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再对思路进行适当的转变,经过灵活变通得出结果。
再如,在讲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编制以下习题:王奶奶在周末带领歌唱队的成员到公园划船,已知每张船票的价格是38元,歌唱队共有12名成员,请问一共要支付多少钱?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习题,学生只要认真审题,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律,就能准确完成习题的解答。对于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编制以下习题: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这一道习题的设置不再单一考查乘法计算本身,而是放在实际应用的背景下呈现。通过解答这一更加富有挑战性的课堂习题,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对核心素养的形成更有意义。
2.基于现有习题改编,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新课讲授环节后通常会为学生出示相对简单的习题内容,以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助力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习题进行创新和改编,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在深入思考、灵活运用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充分研究,对相关的习题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习题内容进行适当的
改编。
以“数与代数”模块教学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运算的相关知识时,通常会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练习,以此让学生充分掌握运算的法则,并助力其运算能力的提升。但是该类型的习题有着一定的机械性,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缺少对习题内容及其背后深层算理的分析过程,这会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对此,教师可以对习题内容进行适当改编,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的同时,让他们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直接为学生编制习题:请列竖式计算90÷10。学生在计算该类型的习题时,会直接机械性地算出答案,对于算式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没有充分地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对习题内容进行改编,将其改为:对于90÷10=9这一除法算式,其中的9代表的是什么?这一問题看似简单,但是却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的思维特征。这是因为,这样改编能够让学生了解算式中不同数值的含义,学生要想解决就得进行深入思考,这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
在讲授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后,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为学生出示以下习题:小刚做语文作业用了1/2小时,做数学作业用了1/4小时,问小刚完成作业一共用了多久?这一问题相对简单直白,学生只要直接运用所学内容完成计算即可。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习题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小刚做语文作业用了1/2小时,做数学作业所用的时间比语文作业少了1/4小时,问小刚完成作业一共用了多久?这一改编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对“单位1”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语文作业的完成时间,学生要将一个小时作为计算中的“单位1”。而对于数学作业的完成时间,学生要将完成语文作业所用的时间作为“单位1”。参照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在梳理好题目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后,学生再进行分数加减法的列式计算。通过对习题的改编,不仅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引导学生对习题内容展开深入分析,由此对知识背后的深层道理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3.基于教学内容创编,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在确保学生完成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后,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题型,以此来助力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现灵活变通,同时促进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进行习题创编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尽量保证学生在完成相关习题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以此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创编习题的过程中,要以所讲授的内容为中心,以多元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考核,以此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及其灵活变式。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其中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出示以下习题:(1)26×62+38×26;(4+10)×25;
66×101-66;(2)(56+40)÷8;(14+56)÷7;
(3)18÷(11-2)。
面对第一组习题,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想到乘法分配律的计算公式并完成计算即可。在面对第二组习题时,学生需要对习题内容进行分析,并找出这些变式题型与运算定律本身之间的关系,最终完成简便运算。对于第三组习题,直接完成计算反而最为简便,教师出示该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非所有的计算都能运用运算定律,避免部分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因为过度分析而影响了做题的效率。通过创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习题,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丰富的考查形式也能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从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讲授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知识点后,教師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编以下习题:水果店新进了200千克草莓,其中新进的桃子是草莓的1.5倍,试求出新进的桃子比草莓多多少千克?相较于教材中较为基础的习题内容,该习题的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要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并梳理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计算求解。面对这一习题,学生首先要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其次要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以此能够求得桃子的重量这一重要的中间结果,最终求得本题答案。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要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逻辑分析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的全方位锻炼。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习题的编制工作能够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编制相应的习题内容,以此来助力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实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福建省尤溪县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基于‘双减’政策下‘情思数学’课堂习题编制案例研究”(项目编号:yxkt2104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夏文玉.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分层设计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7).
[2]杜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中习题生活化的设计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3).
[3]张军.小学数学课堂习题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学周刊,2020
(32).
[4]杨少华.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习题设计[J].学周刊,2020(31).